宁毅糖尿病(宁院士 糖尿病)
专家:糖尿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效益也更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晨赫)11月6日,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年大健康”)在京举行“数据解糖·登月护航”控糖学术研讨会暨“全民控糖公益行”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李光伟分享了由他负责领导的“中国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30年随访结果显示,糖尿病是可以被预防的;早期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调控和运动,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总体发病率、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率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糖尿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效益也更高。”李光伟强调。
在中国除了基数庞大的糖尿病患者外,处于糖尿病前期者占比也高达15.5%。“如果不及时干预,这些人在不久的将来极有可能进展为糖尿病。”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杨叔禹介绍:“我们与美年大健康共同研发糖前管理App计划将于2020年年底上线。通过‘科技改变糖尿病’的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糖前患者自我管理的意愿和能力,尽全力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约有4.63亿20至79岁成人患糖尿病,中国患者数排名第一,约为1.164亿人;据估算,中国花费在糖尿病相关领域的健康支出约为10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02.7亿元)。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并给社会医疗带来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孙永章指出:“糖尿病防治作为健康中国行动的主要任务之一,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尤其是做好全民健康教育及管理。希望本次研讨会上分享的理念及成果,能够通过公益项目落地普及,引导糖尿病前期人群科学降低发病风险,指导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
美年大健康集团首席科学家、副总裁、中关村美年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宁毅表示,通过大数据,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慢病防控决策提供良好依据,提升群防群治以及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糖尿病的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糖尿病防治意识,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为减少因糖尿病带来的家庭与国家的巨额财政支出做出贡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委郭立新强调,落实糖尿病三级预防机制,首先是减少高危人群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而对于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应加强血糖管控,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本次活动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大学医学部美年公众健康研究院提供学术指导,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为公益合作伙伴。据悉,为了更广泛地推动糖尿病防控工作,美年大健康将与公益合作伙伴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携手,依据“糖尿病地图”,率先在我国糖尿病高发的河北、辽宁、内蒙古三地开展“全民控糖公益行”活动,进行糖尿病筛查、宣传教育及检后管理服务,预计覆盖糖尿病高危人群及患者约1万人次。同时,上海宋庆龄基金会计划向低收入患者家庭捐赠总价值近50万元的血糖仪。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营养代餐干预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实验启动
6月20日上午,新时代中国营养与健康创新论坛举行,会上宣布营养代餐干预II型糖尿病防治临床实验正式启动。其由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主办,北京万莱康营养与健康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减控体脂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图为:参与启动仪式嘉宾合影
据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雁介绍,IDF最新版数据显示,全球成人糖尿病2017年4.25亿,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就有1.14亿,因糖尿病和导致的医疗支出已达到110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4860万糖耐量受损人群……他表示,作为全球糖尿病医疗负担最严重的十个国家之一,越早对糖尿病进行干预,收益会越大。
据介绍,陈雁团队通过一系列实验对比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上间歇性应用营养代餐,有助恢复II型糖尿病和I型糖尿病被破坏的胰岛β细胞、增加β细胞数量,并且发现有改善脂肪肝和改变肠道菌群的效果。这对糖尿病整体防治来说,干预效果要好于普通饮食节食效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在出席论坛时表示,脱离疾病谈营养是空谈,不结合营养防慢病也是空想。当前我国居民普遍存在着高盐、高脂饮食,吃得过于精细、单一的问题,随之而来的高血压、糖尿病、脑中风等慢性病逐年高发,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要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先从改善营养做起。
会上,与会人员健康时报总编辑孟宪励,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孙君茂、北京大学医学部美年公众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宁毅、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院长王茹、北京万莱康营养与健康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减控体脂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丁旭等多位专家分别从各自关注领域对营养干预和加强运动对慢病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王世瑶)
美年健康研究院大数据 02:1000 万人的糖尿病认知和行为
作者:美年大健康(集团)
有多少人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患病了,治疗了吗?
知道了,血糖控制了吗?
男性女性?哪个年龄段问题多?
提示:关注糖尿病并发和伴发心脏病
近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逐年递增,2013年我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显示,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0.4% [JAMA, 2017]。流行病学证据已经发现,预防和控制2型糖尿病对于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减轻疾病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全世界范围内有近半数的既往未确诊(新确诊)患者,此前我国的调查也发现,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处于较低水平[JAMA, 2013],糖尿病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美年健康研究院选取2018年1-12月期间,美年大健康全国415家门店约1000万例成人体检数据,使用「空腹血糖 既往病史」,和「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既往病史」两种糖尿病诊断标准,分别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其中:
糖尿病知晓率定义为糖尿病患者中知晓自己患有糖尿病的比例。
糖尿病治疗率定义为糖尿病患者中应用降糖药物的比例。
糖尿病控制率定义为知晓自己患有糖尿病的人中,血糖控制在7.0 mmol/L以下的比例。
结果发现:
糖尿病患者中一半的人不清楚自己患有糖尿病[总知晓率(左图):48.66%(47.00%-50.32%); 总知晓率(右图):48.57%
(46.37%-50.76%)]。18-29岁患者知晓率不足两成,随着年龄增大,知晓率逐渐升高。
糖尿病患者中三分之二的人没有进行药物治疗[总治疗率(左图):34.65%(32.24%-36.07%); 总治疗率(右图):35.86%(34.14%-37.57%)]。
即使在知晓自己患糖尿病的人中,也仅约70%服用了药物(结果未展示)。年轻人治疗率低,随着年龄增大,治疗率升高。
在知晓自己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中,仅三成能较好地控制血糖[总控制率(左图):36.08%(35.02%-37.14%);总控制率(右图):37.05%(35.68%-38.41%)]。
年轻人的血糖控制情况较好,随着年龄增大,血糖控制效果变差。在各个年龄段,女性的血糖控制均好于男性。
2 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但发病初期通常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因此很容易被忽视,如果不加以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最终可能让人付出生命代价。
糖尿病和心脏病
心脏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威胁。和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中风、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风险更高,提示应当注意心血管疾病的预防。2019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世界心脏联盟(WHF)的新路线图,旨在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 [Global Heart, 2019],建议糖尿病患者关注 7 个重点:
保持心脏健康饮食
不抽烟
控制体重
降低血压
控制糖尿病
控制胆固醇
服用心脏保护药物
美年大健康首席科学家宁毅教授点评
这是糖尿病知信行和用药和控制的初步分析,低年龄段的成人(中青年)糖尿病的知识缺乏,也很少用药,很少改变生活方式,甚至不在乎。在老年才更加关注糖尿病的知识和防治,未免太迟了。糖尿病的预防,更应该从低年龄段抓起,从青年中年强化,健康的意识和行为如果能够提早几年,对我国的糖尿病控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糖尿病的科研需要继续加强,我们也期待更多专业合作。
关于美年健康研究院
美年健康研究院 「立足科学和证据,推动有品质的健康」,聚焦公益、健康、临床、医药、保险,目前拥有实力雄厚的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数据管理、医学统计、大数据、医学循证和卫生评价专家团队,作为一个独立的非营利科研机构,依靠捐赠、项目、合作等支持运行,推动产学研用造福人类,期望做得更好、更多、更高效。
——美年大健康首席科学家宁毅教授
编辑:兰晓芳,佟明坤,金成,张媛凤,张瑞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