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大夫(糖尿病大夫在线98咨询)
糖尿病可“停药”缓解?16种方法告诉您怎么做?
前段时间,《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发布,系统介绍了中国2型糖尿病的缓解的定义,提出了16条缓解2型糖尿病的方法。今天借此时机带大家解读一下这份共识的核心内容。
中国2型糖尿病的
缓解的定义
首先明确一个定义:2型糖尿病缓解。
《共识》推荐2021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发布的2型糖尿病缓解标准,既患者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2型糖尿病缓解标准是指在无降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血糖仍可处于达标状态或正常状态。需要注意的是,缓解并非治愈,目前没有任何药物或者方法被证实可以治愈2型糖尿病。《共识》推荐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作为所有T2DM缓解的基本方案,并推荐一些相对具体的操作方法,核心思想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如何缓解?
一、食欲管理:
(1)减慢进餐速度:增加咀嚼次数,每进食一口食物咀嚼20~40 次;餐间停顿,减小每一口食物的体积,用非优势手持筷或用叉。
(2)餐前饮水加餐前吃少量坚果,如10 个杏仁、20 粒花生:坚果含不饱和脂肪酸,进食后能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分泌,通过迷走神经和非迷走神经途径降低食欲。
(3)合理安排进餐顺序:①餐前喝汤,容易产生饱腹感。②蔬菜、低糖水果,体积大,能量低,减慢吸收速度,诱导饱腹感。③荤菜与肉类能量偏高,放在第三位吃,进一步增加饱腹感。④进餐最后吃少量主食和碳水化合物,吸收缓慢减少餐后血糖波动。
(4)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在胃内排空速度慢,易产生饱腹感。可增加燕麦、去除80% 淀粉的代餐粉制成的全麦面包、绿叶蔬菜、低糖水果等食物的摄入。
二、运动干预
(1)评价健康:
①了解病史: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程度及心血管疾病情况和其他影响运动的疾病。
②评估运动能力的方法:a 耐力:选择一条固定的线路,记录自己每次走完需要多长时间?b上肢力量:2 min 内能做几次推举?c 下肢力量:坐在椅子上站起再坐下,2 min 内能完成几次?d 平衡能力:单脚站立(建议有扶手处练习)坚持几分钟?e 柔韧性:坐在稳固的椅子上,伸出一条腿放在对面的椅子上,脚跟朝地,用手够伸展的腿部,看能伸多远?
③评估运动安全性和心肺耐力:通常采用运动负荷试验即可,评估运动中最严重的心血管缺血性危害,避免猝死的发生。在进行负荷运动试验的同时,可以计算有氧运动强度对应的适宜心率范围,指导运动处方的制定。
(2)制定目标:周一至周五及周末的运动计划安排,多长时间做运动?想做哪种运动?
(3)选择运动项目:选择喜欢的、合适的项目最好,可以考虑散步、慢跑、游泳、园艺、球类、跳舞、健身、哑铃等。
(4)设定强度:尽量坚持每天至少30 min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果每天抽不出整段的30 min,可以每次做10 min,每天锻炼3 次。每周做2 次以上的力量训练,每次持续30 min。运动过程中需避免受伤、适时调整,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合适的强度、适宜的运动环境和装备,及时监测效果,可避免运动损伤。当体质量下降过快,身体疲劳和机能下降时,应适当减少运动负荷,体质量变化不明显时,应增加运动负荷,加速减脂。
以下为《共识》中推荐的临床治疗方式,我们建议所有的手术和药物的治疗方案必须在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后,由主治医生进行判断。
三、减重药物
奥利司他短暂应用(12~24 周)作为BMI ≥ 27 kg/m2合并T2DM 缓解的辅助方法。奥利司他为脂肪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胃肠道的脂肪酶,阻止三酰甘油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单酰基甘油酯,减少肠腔黏膜对膳食中脂肪(三酰甘油)的吸收,促使脂肪排除体外。奥利司他是我国唯一被批准用于体质量管理的减重药物。
奥利司他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脂肪泻、大便次数增多,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变成“喷射战士”。此外,1 年以上长期服用会减少脂溶性维生素及β 胡萝卜素的吸收,罕见有肝功能损伤的报告。推荐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后体质量改善不理想的肥胖伴T2DM患者中短期(半年)应用奥利司他。
四、代谢手术
对于BMI ≥ 32.5 kg/m2的T2DM 患者,如非手术治疗措施不能显著改善体质量和代谢紊乱,可考虑采用代谢手术缓解T2DM。手术内容包括:腹腔镜Rouxen-Y 胃旁路术(LRYGB)、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胆胰转流术(BPD)以及其他药物治疗等。代谢手术相对极端,不推荐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或者其他不适合进行手术疾病的病人。
《共识》最后总结说道:糖尿病是一种复杂性的疾病,本共识推荐的缓解方案不可能将每一位早期T2DM 患者的药物治疗停掉,但通过缓解方案的实施可以让更多的T2DM 患者重获健康生活,提高其生命质量。帮助患者缓解T2DM,不仅是减药、停药、平稳控制血糖,更是教会患者健康长寿的科学生活方式,并终身获益,也使患者的家庭受益,使国家受益。
来源: 扬子名医团
2周吃1次的超长效降糖药来了,哪些糖尿病人适合吃?
糖友们,尤其是对每天吃药感到无比厌烦的糖友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款超长效的新型降糖药已经上市,并且在今年的1月1日正式进入医保。
它就是每2周吃1次的新型降糖药——考格列汀。
在同类型的药中,它的药效是最长的,目前是全球唯一的双周制剂。关键是,这个药是我国自行研发的新药!
所以,必须跟大家说道说道。
01
这是什么类型的降糖药?
看名字就知道,考格列汀是“列汀”类药物的一种。
列汀类药物属于“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简称“DPP-4抑制剂”,这是一类新型降糖药。
它的主要降糖原理,是通过抑制体内的一种酶——二肽基肽酶-4,间接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从而发挥降糖作用。
人的肠道会分泌两种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物质:胰高血糖素样肽-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但这两种物质容易被肠道内的一种酶——二肽基肽酶-4水解掉。列汀类药物可以抑制二肽基肽酶-4的活性,避免“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被水解,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效降低血糖。
糖友们平时常用的沙格列汀、西格列汀、利格列汀、维格列汀、阿格列汀等都属于这一类药物。
02
这类药的优点?
列汀类药物有个特点:血糖越高,它的降糖效果越好,反之亦然。所以它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安全性较好。
除了上述优点,列汀类药物对心血管、肾脏、视网膜等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心血管保护作用
考格列汀能够提高心衰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同时还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轻血管内炎症反应、保护心肌细胞。
2、肾脏保护作用
考格列汀能够预防肾小管细胞凋亡、保护肾小球、减少尿蛋白,提高肌酐清除率,从而改善肾功能。
3、视网膜保护作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一样,也是由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考格列汀的微血管保护作用,能够改善眼底血液循环、延缓视网膜的炎症反应、预防眼底细胞凋亡,从而提高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03
适合哪些糖友?
根据目前的糖尿病诊疗指南和药物说明书,以下几类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列汀类药物:
1、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这类患者病程短、胰岛功能相对较好,选择这类药物,既能获得很好的降糖效果,还能够保护胰岛β细胞。
2、有多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列汀类药物对肾脏、眼底、心血管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这些并发症的患者可以根据病情轻重选用。
3、需要联合用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列汀类药物的降糖机制与传统的降糖药不同,与其他降糖药联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增加降糖效果,并降低药物副作用。
4、有中度肾损害的2型糖尿病患者:这类患者在选择降糖药时,需要避免加重肾脏负担。超长效列汀肾脏负担小,可以作为治疗选择之一。
5、依从性差的糖尿病患者:对于依从性差的糖尿病人来说,服药频率越高,用药方式越麻烦,越不容易坚持服药。对于这类糖友,如果没有禁忌症,选择考格列汀这种超长效的口服制剂,能够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
04
不适合哪些糖友?
从列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我们可以看到,它的降糖效果,最终也要依靠胰岛素的作用。所以,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的糖尿病类型,就不适合这类药,比如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分泌功能很差的“脆性糖尿病患者”等。
另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以及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患者目前还是首选胰岛素治疗 ,一般不建议使用口服降糖药,包括列汀类药物。
面条吃多了对胰岛不好?建议:若想血糖稳定,4种食物或要少碰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老杨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又规律。他习惯了在街边的小面馆里匆匆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这面条既方便又实惠,一直是他的最爱。然而最近老杨却总感觉自己有些疲惫不堪,而且常常口渴,喝水也难以缓解。
一次偶然的机会,老杨在拉一位乘客时,闲聊中提到了自己的身体不适。这位乘客恰好是一位医科大学的学生,他建议老杨去医院检查一下血糖,说可能是血糖出了问题。老杨心中一惊,自己平时身体还算不错,怎么会和血糖扯上关系呢?但出于谨慎,他还是来到了医院的内分泌科。
接诊的是周医生。老杨有些疑惑地对周医生说:“周大夫,我听说血糖有问题的人不能多吃面条,这是真的吗?我平时可没少吃面啊。”
周医生微笑着解释道:“老杨啊,面条吃多了确实可能对胰岛不太好。面条属于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在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被分解为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快速上升。胰岛就需要分泌大量胰岛素来降低血糖。长期这样,胰岛就会一直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容易出现功能受损的情况。”
老杨着急地问:“那我这是不是已经得了糖尿病了?”
周医生安慰道:“先别慌,我们先给你做个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检测,再检查一下糖化血红蛋白,这样才能确定你是否患有糖尿病。
不过除了面条,若想血糖稳定,还有 4 种食物或要少碰。第一种就是白糖、红糖等各种精制糖。这些糖几乎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会使血糖急剧升高,对胰岛的刺激非常大。第二种是蜜饯,蜜饯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的糖,而且其本身的水果营养成分在加工过程中也有损失,食用后会快速提升血糖。”
老杨皱着眉头说:“我平时还喜欢吃点蜜饯来解馋呢,看来得改改了。那还有呢?”
“第三种是糯米制品,像糯米团子、粽子等。糯米的淀粉结构比较特殊,消化吸收速度相对较快,会导致血糖迅速上升。第四种是一些油炸食品,比如油条、油饼。
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油脂,热量极高,不仅会使身体发胖,肥胖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影响血糖的控制,而且油炸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间接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
老杨问道:“周医生,如果我真的得了糖尿病,该怎么治疗呢?”
周医生说道:“如果确诊为糖尿病,首先要从饮食控制入手,像刚才说的那些食物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增加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的摄入。同时要根据你的血糖情况,制定运动计划,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降低血糖。
如果血糖仍然控制不佳,可能就需要药物治疗了。比如对于一些早期、血糖轻度升高的患者,可以使用二甲双胍,它可以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对于胰岛功能较差的患者,可能需要补充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老杨的血糖处于临界值,还没有发展成糖尿病。周医生给他制定了详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
在日常生活中,像老杨这样喜欢吃面条以及其他高糖、高热量食物的人不在少数。对于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面条,可以选择一些粗粮面条,并且搭配蔬菜、蛋白质食物一起食用,这样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减少血糖的波动。
精制糖要严格控制摄入量,尽量用一些天然的甜味剂替代,如甜菊糖等。蜜饯可以偶尔少量食用,但不能作为日常零食。糯米制品食用时要搭配其他食物,且控制量。
油炸食品则要尽量避免,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只有合理饮食,关注血糖健康,才能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