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便秘药物(糖尿病便秘药物首选)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便秘,可以用乳果糖通便吗?缓解便秘还有哪些方法?

乳果糖口服溶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以说是临床上以及生活中应用得最多的通便药物。但是因为名字里有个“糖”字,总是让糖尿病患者不寒而栗,敬而远之。

今天上午查房的时候某床的刘阿姨告诉我们,她已经连续3天没解大便了。我们跟她说开瓶乳果糖给她喝,润肠通便。她一听乳果糖三个字,神情立马变得严肃紧张起来,问道:医生,这个乳果糖是糖吧,我们糖尿病病人能喝吗?

其实像刘阿姨问的这个问题,我们听得太多了。

在查房的时候也经常有患者拿着护士刚发给他们的乳果糖紧张兮兮的跑来跟医生确认有没有发错药。

患者的紧张是有道理的,乳果糖口服溶液中的“糖”到底是什么糖?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喝呢?

乳果糖口服溶液的成分和作用

乳果糖口服溶液的主要成分为乳果糖,是由半乳糖与果糖经人工合成的双糖,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每100毫升乳果糖口服溶液含乳果糖67克,半乳糖≤10克,乳糖≤6克。

乳果糖主要在结肠发挥作用,在结肠中乳果糖被消化道菌丛转化成乳酸和醋酸等低分子量的有机酸,使肠道内pH值下降,刺激结肠蠕动;

同时还能使肠道内的渗透压升高,把水分吸引到肠腔,使大便中保留更多水分,软化大便,增加粪便体积。

在酸的刺激下,加上粪便体积的刺激,大便易于排出,便秘的症状得以缓解,同时还可以恢复结肠的生理节律。

乳果糖会引起糖尿病血糖的波动吗

因为乳果糖是双糖结构,口服乳果糖后,需要经过一种特殊的酶分解变成单糖才能够被吸收。而人类的胃和小肠缺少分解乳果糖的酶,因此吃进去后不会被消化分解为单糖。

而且它本身因为分子大而几乎不被小肠吸收入血,大部分都能够完整的以原型到达结肠,继而被肠道菌群分解代谢发挥作用,达到通便的目的,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几乎没有影响。

乳果糖口服溶液可以随便用吗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每100毫升的乳果糖口服溶液中除了有不可吸收的乳果糖外,还含有少量的半乳糖和乳糖。其中半乳糖在小肠可以被分解为葡萄糖,而被人体吸收入血的。

在治疗便秘的常用剂量下(一般成人起始剂量每日30毫升,维持剂量每日10~25毫升),内含的半乳糖的量尚不至于引起血糖的波动。

但在较高剂量下(起始剂量:30~50毫升,一日3次),糖尿病患者摄入的半乳糖量就比较多了,对血糖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不必谈“糖”色变,只要是在治疗便秘的常规剂量下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那么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几乎不会产生影响。

但也要注意把握服用的剂量,乳果糖虽好,可不要贪杯。

糖尿病患者治疗便秘的方法

糖尿病患者往往比非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便秘的症状,主要原因是:

  • 部分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不合理,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影响肠道蠕动;
  • 而部分糖尿病患者出现了自主神经病变,支配胃肠道的自主神经受损,导致胃肠道蠕动功能下降,大便排出困难;
  • 部分患者患病后情绪低落,也会抑制胃肠道蠕动,出现便秘;
  • 另外还有一部分患者可能正在服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对胃肠道有一定不良反应的降糖药物,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我们应该明确糖尿病患者合并有便秘时,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药物只能作为改善便秘的辅助措施,可谓缓兵之计

最关键的还是要从源头上控制血糖、调节心情以及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的基础上多饮水,在选择蔬菜水果时尽量选择膳食纤维含量高、血糖生成指数低的新鲜水果和绿叶蔬菜(如樱桃、李子、柚子、硬桃、黄瓜、西红柿、芹菜、芦笋、菜花等);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情,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如果因口服药物引起的便秘,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改用更加适合自己的,胃肠道反应小的药物。

愿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远离便秘困扰。

作者:黄小依

糖尿病患者便秘,能不能用乳果糖,会升高血糖吗?

有位患糖尿病的朋友跟华子说,他最近一段时间有便秘的情况,医生给他开了乳果糖。因为药名中有“糖”,所以他担心会对血糖有影响。他问了医生,有些术语他没听懂,但医生太忙,他又不好意思多问,所以来咨询华子。

华子说,乳果糖是常用的治疗慢性便秘的药物,也可以降低血氨水平,用于防治肝昏迷,其安全性很好,正常使用不会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

一、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乳果糖

乳果糖与我们熟悉的蔗糖、麦芽糖、果糖、葡萄糖等糖类不一样,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由半乳糖和果糖组成的双糖。乳果糖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因此生物体内缺少分解乳果糖的酶。

人类也是如此,人体无法分解乳果糖,而人体只能吸收单糖,无法吸收双糖,这就决定了乳果糖口服之后,只能留存在肠道中,无法吸收入血,所以服用乳果糖不会升高血糖

乳果糖在肠道中会促进有益菌群增殖,被肠内细菌分解为乳酸、醋酸、氢气和甲烷,提高肠内的渗透压,产生吸水作用软化粪便,刺激结肠蠕动,产生缓解便秘的作用。乳果糖还可以减少氨离子在肠道内被吸收,可以降低血氨水平

二、注意服用的剂量

乳果糖在治疗便秘的时候,要注意常用量每日30ml要一次喝完。有些患者担心药物对身体有不好的影响,把30ml分成3次服用,这样会影响药效。等到便秘症状缓解之后,维持剂量是每日10~25ml,也是一次性服用,不要分开服。

如果是防治肝昏迷,则需要大剂量服用乳果糖,每次30ml~50ml,每日3次。

服用时间的选择,建议在早餐时服用。有些患者空腹服药时会发生腹胀、腹痛的症状,在早餐后服药可以减轻胃肠反应。睡前不建议服用乳果糖,避免夜间排便影响睡眠。

三、服用乳果糖的注意事项

1、最大剂量用于治疗便秘时,不建议每日剂量超过45ml,过大剂量用药并不能提高药物效果,反而容易出现胃肠道反应。只有用于防治肝昏迷时,才需要大剂量使用。

2、不建议长期用药:乳果糖是渗透性泻药,短期应用出现药物依赖性的可能性低,但在长期用药时,一旦停药就可能造成便秘症状反复。所以服用乳果糖的同时,需要结合饮食、运动的方法缓解便秘,并逐渐减量,不要长期依赖药物。

3、不良反应:服用初期可能会有腹胀、腹痛症状,通常在持续治疗后可消失。药物中含有乳糖与半乳糖,乳糖不耐受、半乳糖血症以及过敏者禁用

4、疗效不好需停药:通常情况下,乳果糖服用之后在1~2天内就会显现疗效,排出软便。如果服用3日,便秘症状仍然没有缓解,需停药并就诊。需要排除消化道肿瘤、肠梗阻等器质性病变,并在医生指导下换药治疗。

四、生活干预改善便秘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会从肠内吸水造成粪便干结,过高的血糖还有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影响肠神经的功能,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所以糖尿病患者除了要用药控制血糖与缓解便秘症状外,还要通过生活干预方法改善便秘

每天要喝足够的水,心脏、肾脏功能正常的人,建议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饮食上多选择粗粮、蔬菜等膳食纤维多的食物坚持运动,在饭后1小时左右散步,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不要看书、玩手机。

总结一下,糖尿病人出现便秘,可以使用乳果糖缓解症状,并不会升高血糖,在用药时要注意每日药量要一次性服用,但不要过量服药。在用药的同时要进行生活干预改善便秘,不建议长期用药,避免出现依赖性。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糖尿病患者遇上便秘,无疑是雪上加霜!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选药?

大便解不出,无法“放空自己”的那种痛苦,没有便秘过的人是不会懂的。当老年糖尿病患者遇上便秘,无疑是雪上加霜。面对这种顽固的便秘,如何合理选用药物治疗呢?

糖尿病患者更易便秘

1、高血糖导致胃肠蠕动缓慢。研究表明,首先血糖升高导致胃液分泌减少,易发生胃软瘫;其次血糖升高导致结肠部位的自主神经及内在神经病变,胃结肠反射消失,导致结肠慢传输,引起便秘。

2、肠道菌群失调。糖尿病本身及降糖药物对胃肠道刺激作用,致使肠道有益菌群减少,有害菌群增加,导致肠道菌群结构失调,最终引发便秘等肠道疾病。

3、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蛋白质呈负平衡,以致腹肌和会阴肌张力不足,排便无力而至便秘。同时高血糖通过渗透作用排出过多水分,粪便不能被充分软化,易致便秘。

糖尿病便秘常用药物有哪些

1、营养神经药物。如弥可保、凯那、唐林、维生素B1等,可改善神经信号受损及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自主神经损伤。

2、胃肠动力药。胃动力弱的患者可使用吗丁啉或西沙比利等胃肠动力药,加强肠肌张力,但常需要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如乳果糖。

3、渗透性缓泻药。增加肠道水分、软化大便的乳糖类泻药,如乳果糖,一次 10-20克,一日一次,口服,起效可能需 24-48小时。但糖尿病患者慎用大剂量。

4、益生菌。双歧杆菌类活性菌如培菲康,对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维持肠道正常蠕动及排便具有重要作用,可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5、中药制剂。如四磨汤、六味安消、麻仁润肠、复方芦荟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6、润滑性泻药。如液体石蜡、开塞露、多库酯钠等,主要功能是润滑肠壁,利于粪便排出,但开塞露只能治“标”,作为“应急措施”,不宜长期使用,尤其是孕妇和儿童。

7、便秘新药。5-HT4受体激动剂,如普卡必利,可增加肠道高振幅推进性蠕动,改善内脏的敏感性。其副作用主要为腹痛、腹泻,但症状较轻,特别适宜于已经用过渗透性泻药和肠用纤维素仍无效的患者。

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刘秀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李娟、杜光对此文亦有贡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