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果蔬汁食谱(糖尿病人蔬果汁自制大全)

广东卫视 0
文章目录:

教你几种夏日果蔬汁配方,家里的孩子肯定喜欢!

炎炎夏日,胃口不好,来一杯清爽的果蔬汁,既能解渴降暑,还能补充各种维生素!但在外面买的果汁未必干净卫生,不如学习如何在家自行搭配营养又健康的果汁!记下这些水果搭配法则和果汁搭配秘方,夏天就喝起来!

水 果 搭 配 法 则

水果搭配基本法则1:相同属性搭配更好喝

水果基本可以分为醇厚和清新两种。

醇厚风味的水果有香蕉,木瓜,火龙果,草莓,芒果,杏子这些;清新风味的水果有柠檬,黄瓜,雪梨,西瓜,柚子,芹菜,哈密瓜等等,在果汁搭配的时候,把醇厚的跟醇厚的搭配,清新的跟清新的搭配,味道和口感都会更好!

水果搭配基本法则2:牛奶适合加醇厚的水果

相比柠檬、哈密瓜这些比较“轻”口味的水果,牛奶跟香蕉、木瓜这种“重”口味的水果搭配味道会更浓郁!

小提示

1、用热牛奶打果汁,香气也会更浓

2、牛奶加苹果,火龙果,草莓,芒果味道也很棒

3、如果搭配比较酸的水果,要记得多加糖或蜂蜜(这是因为牛奶和酸的东西在一起hi比较容易结冰)

水果搭配基本法则3:这些水果最百搭

在水果界,芒果和柠檬是最百搭的,跟不同的水果搭配都能搭出味道不错的风味。特别是柠檬,只要一小片,任意组合,都会带来清香馥郁的味道。

不同果蔬汁,有哪些功效 ?

西红柿汁:能保护皮肤弹性,促进骨骼发育,减退雀斑和面部色素沉着,其维生素P可保护血管、防治高血压。

藕汁: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有明显的补宜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既通便又止泻,健脾开胃,增进食欲。

甜椒汁:甜椒没有普通辣椒的强烈刺激,但又具备辣椒族降脂减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其辣椒素还能预防癌症。

黄瓜汁:能有效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减肥抗衰老,还可使神经系统镇静、增强记忆力,辅助治疗失眠。

胡萝卜汁:能增强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尤其适宜于糖尿病患者作为辅助治疗食物。还能保护视觉系统,刺激胆汁分泌,中和胆固醇,增加肠壁弹性,安抚神经。

芹菜汁:安定情绪,舒缓内心焦虑和压力,是现代高节奏人士的良伴,是营养师给熬夜人群的必补推荐,对高血压患者有明显降压作用。Tips:芹菜根不要扔掉,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 素C和维生素P,尤其适合维生素缺乏者。

橙汁:夏日饮用解烦止渴,帮助消除疲劳。能强化血管,降低毛细血管脆性,防止微血管出血、胃肠充气、促进消 化。对感冒、咳嗽也有辅助预防作用。

西瓜汁:西瓜含有大量水分、多种氨基酸及糖,是清热解暑当仁不让的佳品。同时还可治疗咽喉及口腔炎症,也是尿道感染和大便干燥的救星。

苹果汁:苹果汁的诱惑力在于它益智、增强记忆力。此外,苹果健胃,止泻通便,能消除人体疲劳感,它富含的钾能 综合体内过剩的钠使之排出体外,因此也有降压作用。

木瓜汁:可有效补充人体养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更为人们乐道的是它的通乳及治疗淋巴性白血病(即血癌)作用。

猕猴桃汁:显著的乌发美容效果使得猕猴桃被称为“美容果”,但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它能阻断致癌物在人体内合 成,预防多种癌症的发生。还可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西柚汁:柚的诱人之处在于它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它能抑制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多种菌类,尤其适宜夏季。另外, 它还能祛痰镇咳、降低血糖。

混搭果汁更健康!

1.营养最佳:苹果胡萝卜果蔬汁

苹果、胡萝卜、菠菜和芹菜切成小块,加入牛奶、蜂蜜、少许冰块,用果汁机 打碎,制成营养丰富的果蔬汁。

2.能量补充最佳:香蕉木瓜奶昔

酸奶 香蕉、木瓜和优质酸奶放在一起打碎,营养丰富且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很多能量。

3.美容最佳:猕猴桃鲜橙汁

2个猕猴桃、4只橙子、1个绿柠檬所组成的新鲜果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非常美容。

4.食欲调节最佳:柚子葡萄汁

3个柚子剥皮后榨汁,一串葡萄打碎成葡萄汁,加上两汤匙蜂蜜,酸甜别有滋味。

5.解乏最佳:黄瓜汁

1根新鲜黄瓜、适量豆浆、3片薄荷,一同打碎搅拌后制成清凉的黄瓜汁,夏天熬夜时来一杯,消暑又解乏。

编辑:杜海欣

责编:张瑞祥

主编:蒋长安、高瞻

糖尿病人饮食实操指南,赶快学起来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该指南充分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的中西医优势,将食药物质融入合理膳食中,辅助预防和改善糖尿病。

糖尿病和我们日常饮食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面对日益大众化的糖尿病,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饮食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呢?下面两篇文章就为大家解读糖尿病患者到底应该怎么吃。

这3种食物糖尿病人往往不敢吃,但万万不能少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也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提到某些食物就提心吊胆不敢吃,实际上这也是一些误区,比如下面这三大类食物,就是典型的“日常不敢吃,但万万不能少”的食物。

第一种:主食不能少

即使对于糖尿病患者,主食也是一个“好帮手”,而非“破坏王”。

没有主食,能量就有一个大的缺口。主食是糖尿病人的朋友而不是敌人。主食是糖尿病患者的能量基础。只有把主食吃对吃好了,血糖才能控制住。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如果没有主食做保护,热量就主要来源于脂肪和蛋白质,很多蛋白质会像柴火一样被燃烧掉,起不到营养作用,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往往不敢多吃,本来蛋白质就可能摄入不足,再被用来供能,长期如此,会带来脱发、皮肤状态变差、肌肉松弛、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那么,吃哪些主食对血糖控制有利呢?

必须和大家说明的是,没有食物具有直接降血糖的作用,食物本身具有能量,在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血糖升高。

不过,有的食物升血糖快,而一些主食升糖幅度比较小,比较平缓,更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全谷物和杂豆类等含膳食纤维丰富的主食,消化速度和升糖速度都比较慢。

如果习惯吃大米,可在米饭中适当加点红豆、绿豆、芸豆、燕麦米、荞麦等食材,这样不仅升糖速度变慢,营养也更丰富。

第二种:水不能少

一些糖尿病患者会有意识减少饮水,在他们看来,“多饮”会造成“多尿”。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糖尿病的多饮是由于血糖浓度过高,迫使身体增加尿量以排出过多的糖分,而尿排得多,身体丢失水分过多,才不得不多喝水,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

简而言之,是“多尿”引发“多饮”,而非“多饮”导致“多尿”,搞清了这两者的关系,自然也就会走出“害怕饮水”的误区了。

糖尿病患者也应养成定时、定量饮水的好习惯。

心肾功能正常、没有特殊禁忌的糖尿病患者,每日饮水量不要低于1500毫升。如果糖尿病患者处于缺水状态,血糖可能因此大幅度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其结果是高渗性尿量增多,致使身体内的水分进一步丢失,形成恶性循环。

喝什么水最好?毫无疑问,最佳饮品就是白开水。

大量研究表明,白开水的安全性、纯净度、穿透性都很好,希望大家都以白开水作为饮品的一个最主要的来源。

第三种:水果不能少

水果中有三宝: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鼓励人人食用,包括糖尿病人。

对于患糖尿病的朋友,吃水果需要遵循以下2个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一:血糖平稳

如果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尔以下,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控制在11毫摩尔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这三个条件满足的时候,那么享受水果的前提就成立了。

相反,如果近期血糖控制不够平稳,忽高忽低,经常波动,则不具备吃水果的前提。

基本原则二:控制好量

糖尿病人吃水果要选择好种类。对于糖分在15%以下的水果,可适量选用:如西瓜、甜瓜、草莓、樱桃、苹果、雪花梨、柑橘、柚子、桃子、李子、杏、哈密瓜、猕猴桃、菠萝等。

其实,大部分水果都处于低血糖负荷,即使患糖尿病的朋友,在血糖平稳的基础上,可以放心作为加餐食用。吃的时候必须控制好量。每天吃水果的量最好控制在150-200克之间,并且要放在两餐之间吃。

文/于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

知识链接

控制血糖,饮食牢记“四个要”

要控制血糖,应该吃什么?怎么吃才科学?应急总医院(原煤炭总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韩旸来支招。

每日要规律吃三餐 可加餐2-3次预防低血糖

糖友一定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一天至少吃三餐,两餐之间的间隔应该是4-5个小时。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或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需要在三主餐之间加餐2-3次,可从三主餐中取出部分食物进行加餐,这是预防低血糖的有效措施。

并且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早餐建议早晨6-8时进食,因为早晨8点以后所有的升糖激素开始作用,对血糖影响很大。睡前如果饿了,可定时小吃,防止夜间低血糖发生。注意不要随意加餐,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加餐宜选用低糖蔬菜,比如黄瓜、西红柿等,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内的糖友可以适当进食水果,时间选择在两餐之间进食。一定要吃新鲜应季水果,也不要榨汁,因为果汁纤维素含量低,不仅没有饱腹感,还会迅速升高血糖。

水果摄入总量要控制在每天100-200g以内,相当于普通人水果摄入量的一半。加餐零食也可适量吃一些坚果,如核桃、杏仁、开心果、扁桃仁等,以每天30-50g为宜,计算好总能量,同时减少正餐中油脂的摄入。

食物要多样 避免偏爱某一种食物

糖友一定要做到饮食多样化,不能偏爱某一种食物,否则长期会导致血糖逐步升高,也会出现营养不良。按照合理比例,要广泛摄入各类食物,包括谷类、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豆类、奶类和油脂,才能达到营养均衡,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具体来说,每日食谱可细化成——

每日1袋牛奶、200-250g碳水化合物(包括谷类、水果、蔬菜、豆类);

每天3个单位优质蛋白(1个优质蛋白=猪肉1两=鱼2两=鸡蛋1个);

每天500g蔬菜;

多摄入鸡蛋、牛奶、豆制品,最好每天都不要缺;

每日摄入约50克瘦肉;

每周进食2-3次海鱼,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

研究发现,如果想控制好血糖,蛋白质的摄取非常重要。血糖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吃水果,宜选择苹果、梨、橘子等含糖量相对较低的水果,少吃香蕉、大枣、荔枝、柿子等含糖量相对较高的水果。黑色食物也是糖友的首选,比如乌鸡低脂肪、低糖、高蛋白,很适合体质弱且畏寒怕冷的糖友食用。还有香菇和黑芝麻,硒含量丰富,而硒有着与胰岛素相同的调节糖代谢的生理活性,有助于降低血糖。

碳水化合物要选择复合型 每餐主食不超过100克

每餐主食不要超过100克,多吃玉米、红薯等粗粮,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60%左右。在日常饮食中,糖友应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富含高纤维的蔬菜、豆类和全谷物。糖友主食特别推荐红薯或紫薯,大米饭升糖指数为87,而红薯升糖指数为54。和同等重量大米相比,红薯热量只有大米29%,膳食纤维约是大米的2倍。红薯替代米饭能减少热量摄入,减少血糖波动。杂粮饭也是糖友很好的主食,因为杂粮饭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咀嚼感强,有助于平稳血糖,控制体重。煮杂粮饭(1:2)要比煮白米饭(1:1-1.3)多加些水,煮出来的米饭体积更大,同样的一碗饭,摄入的能量会更小。像红豆(杂豆)、糙米等吸水慢的谷物,需要提前1小时浸泡。

食物要清淡 吃油建议选择植物油

糖友的饮食原则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选择少油少盐的清淡食物。烹饪宜选用植物油,如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这些质量较好的植物油中都含有较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脂肪酸能够帮助胆固醇的正常运转,避免胆固醇的沉积,对控制血糖有积极作用。另外,还有一些清淡饮食的注意事项要提醒大家:

一定要限制盐的摄入,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限制6g以内,6g一般指一个啤酒瓶盖铺平的量;

多吃绿叶蔬菜,比如菠菜、油菜、青菜等,以及胡萝卜、洋葱等,坚持每天吃500克以上;

不要吃油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油条、油饼、麻辣烫都不要吃;

尽量不要吃地瓜、土豆、粉条、芋头等含淀粉很多的食物;

尽量控制无糖糕点的摄入量,虽然这类食物不含蔗糖,但是蛋糕是淀粉做的,制作过程中会用很多油,也会产生热量,不能随便多吃。

文/莫鹏(应急总医院)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糖尿病人饮食实操指南,赶快学起来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该指南充分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的中西医优势,将食药物质融入合理膳食中,辅助预防和改善糖尿病。

糖尿病和我们日常饮食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面对日益大众化的糖尿病,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饮食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呢?下面两篇文章就为大家解读糖尿病患者到底应该怎么吃。

这3种食物糖尿病人往往不敢吃,但万万不能少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也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提到某些食物就提心吊胆不敢吃,实际上这也是一些误区,比如下面这三大类食物,就是典型的“日常不敢吃,但万万不能少”的食物。

第一种:主食不能少

即使对于糖尿病患者,主食也是一个“好帮手”,而非“破坏王”。

没有主食,能量就有一个大的缺口。主食是糖尿病人的朋友而不是敌人。主食是糖尿病患者的能量基础。只有把主食吃对吃好了,血糖才能控制住。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如果没有主食做保护,热量就主要来源于脂肪和蛋白质,很多蛋白质会像柴火一样被燃烧掉,起不到营养作用,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往往不敢多吃,本来蛋白质就可能摄入不足,再被用来供能,长期如此,会带来脱发、皮肤状态变差、肌肉松弛、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那么,吃哪些主食对血糖控制有利呢?

必须和大家说明的是,没有食物具有直接降血糖的作用,食物本身具有能量,在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血糖升高。

不过,有的食物升血糖快,而一些主食升糖幅度比较小,比较平缓,更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全谷物和杂豆类等含膳食纤维丰富的主食,消化速度和升糖速度都比较慢。

如果习惯吃大米,可在米饭中适当加点红豆、绿豆、芸豆、燕麦米、荞麦等食材,这样不仅升糖速度变慢,营养也更丰富。

第二种:水不能少

一些糖尿病患者会有意识减少饮水,在他们看来,“多饮”会造成“多尿”。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糖尿病的多饮是由于血糖浓度过高,迫使身体增加尿量以排出过多的糖分,而尿排得多,身体丢失水分过多,才不得不多喝水,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

简而言之,是“多尿”引发“多饮”,而非“多饮”导致“多尿”,搞清了这两者的关系,自然也就会走出“害怕饮水”的误区了。

糖尿病患者也应养成定时、定量饮水的好习惯。

心肾功能正常、没有特殊禁忌的糖尿病患者,每日饮水量不要低于1500毫升。如果糖尿病患者处于缺水状态,血糖可能因此大幅度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其结果是高渗性尿量增多,致使身体内的水分进一步丢失,形成恶性循环。

喝什么水最好?毫无疑问,最佳饮品就是白开水。

大量研究表明,白开水的安全性、纯净度、穿透性都很好,希望大家都以白开水作为饮品的一个最主要的来源。

第三种:水果不能少

水果中有三宝: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鼓励人人食用,包括糖尿病人。

对于患糖尿病的朋友,吃水果需要遵循以下2个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一:血糖平稳

如果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尔以下,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控制在11毫摩尔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这三个条件满足的时候,那么享受水果的前提就成立了。

相反,如果近期血糖控制不够平稳,忽高忽低,经常波动,则不具备吃水果的前提。

基本原则二:控制好量

糖尿病人吃水果要选择好种类。对于糖分在15%以下的水果,可适量选用:如西瓜、甜瓜、草莓、樱桃、苹果、雪花梨、柑橘、柚子、桃子、李子、杏、哈密瓜、猕猴桃、菠萝等。

其实,大部分水果都处于低血糖负荷,即使患糖尿病的朋友,在血糖平稳的基础上,可以放心作为加餐食用。吃的时候必须控制好量。每天吃水果的量最好控制在150-200克之间,并且要放在两餐之间吃。

文/于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

知识链接

控制血糖,饮食牢记“四个要”

要控制血糖,应该吃什么?怎么吃才科学?应急总医院(原煤炭总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韩旸来支招。

每日要规律吃三餐 可加餐2-3次预防低血糖

糖友一定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一天至少吃三餐,两餐之间的间隔应该是4-5个小时。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或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需要在三主餐之间加餐2-3次,可从三主餐中取出部分食物进行加餐,这是预防低血糖的有效措施。

并且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早餐建议早晨6-8时进食,因为早晨8点以后所有的升糖激素开始作用,对血糖影响很大。睡前如果饿了,可定时小吃,防止夜间低血糖发生。注意不要随意加餐,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加餐宜选用低糖蔬菜,比如黄瓜、西红柿等,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内的糖友可以适当进食水果,时间选择在两餐之间进食。一定要吃新鲜应季水果,也不要榨汁,因为果汁纤维素含量低,不仅没有饱腹感,还会迅速升高血糖。

水果摄入总量要控制在每天100-200g以内,相当于普通人水果摄入量的一半。加餐零食也可适量吃一些坚果,如核桃、杏仁、开心果、扁桃仁等,以每天30-50g为宜,计算好总能量,同时减少正餐中油脂的摄入。

食物要多样 避免偏爱某一种食物

糖友一定要做到饮食多样化,不能偏爱某一种食物,否则长期会导致血糖逐步升高,也会出现营养不良。按照合理比例,要广泛摄入各类食物,包括谷类、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豆类、奶类和油脂,才能达到营养均衡,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具体来说,每日食谱可细化成——

每日1袋牛奶、200-250g碳水化合物(包括谷类、水果、蔬菜、豆类);

每天3个单位优质蛋白(1个优质蛋白=猪肉1两=鱼2两=鸡蛋1个);

每天500g蔬菜;

多摄入鸡蛋、牛奶、豆制品,最好每天都不要缺;

每日摄入约50克瘦肉;

每周进食2-3次海鱼,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

研究发现,如果想控制好血糖,蛋白质的摄取非常重要。血糖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吃水果,宜选择苹果、梨、橘子等含糖量相对较低的水果,少吃香蕉、大枣、荔枝、柿子等含糖量相对较高的水果。黑色食物也是糖友的首选,比如乌鸡低脂肪、低糖、高蛋白,很适合体质弱且畏寒怕冷的糖友食用。还有香菇和黑芝麻,硒含量丰富,而硒有着与胰岛素相同的调节糖代谢的生理活性,有助于降低血糖。

碳水化合物要选择复合型 每餐主食不超过100克

每餐主食不要超过100克,多吃玉米、红薯等粗粮,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60%左右。在日常饮食中,糖友应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富含高纤维的蔬菜、豆类和全谷物。糖友主食特别推荐红薯或紫薯,大米饭升糖指数为87,而红薯升糖指数为54。和同等重量大米相比,红薯热量只有大米29%,膳食纤维约是大米的2倍。红薯替代米饭能减少热量摄入,减少血糖波动。杂粮饭也是糖友很好的主食,因为杂粮饭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咀嚼感强,有助于平稳血糖,控制体重。煮杂粮饭(1:2)要比煮白米饭(1:1-1.3)多加些水,煮出来的米饭体积更大,同样的一碗饭,摄入的能量会更小。像红豆(杂豆)、糙米等吸水慢的谷物,需要提前1小时浸泡。

食物要清淡 吃油建议选择植物油

糖友的饮食原则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选择少油少盐的清淡食物。烹饪宜选用植物油,如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这些质量较好的植物油中都含有较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脂肪酸能够帮助胆固醇的正常运转,避免胆固醇的沉积,对控制血糖有积极作用。另外,还有一些清淡饮食的注意事项要提醒大家:

一定要限制盐的摄入,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限制6g以内,6g一般指一个啤酒瓶盖铺平的量;

多吃绿叶蔬菜,比如菠菜、油菜、青菜等,以及胡萝卜、洋葱等,坚持每天吃500克以上;

不要吃油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油条、油饼、麻辣烫都不要吃;

尽量不要吃地瓜、土豆、粉条、芋头等含淀粉很多的食物;

尽量控制无糖糕点的摄入量,虽然这类食物不含蔗糖,但是蛋糕是淀粉做的,制作过程中会用很多油,也会产生热量,不能随便多吃。

文/莫鹏(应急总医院)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