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白芸豆(糖尿病白芸豆怎么吃效果好)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醒醒吧,“白芸豆”没法帮你“嗨吃”不胖

最多减少7%的碳水吸收

醒醒吧,“白芸豆”没法帮你“嗨吃”不胖

让我们长肉的,不只是碳水化合物。相比之下,精加工食物中添加的各种糖才是导致减肥失败的主要原因,而人体吸收这些糖并不需要淀粉酶,因此仅靠碳水阻断剂来减肥并不科学,它只是我们走向健康的帮手,而不是放纵“嗨吃”的借口。

董海芸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营养中心主任

天气渐热,又到了减肥的季节,一种内含“白芸豆提取物”的碳水阻断剂产品出现在不少电商平台,它被一些减肥博主贴上了“大餐救星”的标签,厂商称在吃主食前服用它就能阻断高碳水食物的吸收并帮助稳定血糖。

那么,“白芸豆提取物”究竟是什么?它真能帮我们“阻击”碳水化合物吗?

针对上述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只能阻断极少部分碳水吸收

资料显示,白芸豆的生物学名字为多花菜豆,作为蔬菜时被称为四季豆,属于豆科三大亚科之一蝶形花亚科的菜豆属。

“‘白芸豆提取物’富含α-淀粉酶抑制剂(以下简称淀粉酶抑制剂),能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使人体口腔、胰腺里的淀粉酶活力下降,起到抑制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的作用,从而导致淀粉不能完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单糖被人体吸收。”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营养中心主任董海芸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该物质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或含有一些植物凝集素,可能会提升人体某些激素的水平,减缓饭后胃排空的速度。

这么听起来,它似乎真能让人“嗨吃不胖”,事实真是如此吗?

研究数据显示,在理想状态下,淀粉酶抑制剂可以抑制50%到65%的淀粉酶活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其余未被抑制的35%的淀粉酶,就足以让人体完全吸收一餐中所含淀粉。哪怕是最强的淀粉酶抑制剂,在安全剂量下也只能抑制97%淀粉酶的活性。但遗憾的是,这项研究数据显示,它也只帮助人们减少了7%的淀粉摄入。”董海芸说。

与此同时,董海芸表示,人体吸收淀粉不光靠淀粉酶,还有其他“同事”帮它分担工作,所以即便淀粉酶活性被全部抑制了,也做不到淀粉零摄入。

“除此之外,让我们长肉的,不只是碳水化合物。相比之下,精加工食物中添加的各种糖才是导致减肥失败的主要原因,而人体吸收这些糖并不需要淀粉酶。”董海芸说,因此仅靠碳水阻断剂来减肥并不科学,它只是我们走向健康的帮手,而不是放纵“嗨吃”的借口。

除了能帮助减肥,碳水阻断剂还可以降低人体血糖,因此不少糖尿病患者也争相购买。“糖尿病患者服用碳水阻断剂最好是在餐后,这样可以抑制淀粉吸收、减弱血糖升高幅度,进而起到稳定病情的作用。不过,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要自行购买使用。”董海芸补充道。

长期过量服用或导致低血糖

相比其减肥、降糖效果,不少消费者更关心碳水阻断剂的食用安全性。

董海芸表示,作为一种纯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淀粉酶抑制剂在进入人体后,会经胃肠道排出体外而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不作用于大脑中枢,因此不会抑制食欲,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减肥原则,且通过了卫生部的认可。它可作为普通食品使用,也可被添加在膳食补充剂、饮料或宠物食品中。

“不过,如果长期、过量服用淀粉酶抑制剂就可能导致身体出现疲惫、精神不振等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低血糖,进而出现更多不适症状,如贫血、晕厥等。”董海芸提醒道,“一般来说,每天淀粉酶抑制剂摄入量不超过10克就是安全的。但是服用淀粉酶抑制剂可能会导致胀气、腹泻等肠道问题,平时易胀气、腹泻的人要慎用。”

◎本报记者 张 蕴

来源: 科技日报

醒醒吧,“白芸豆”没法帮你“嗨吃”不胖

让我们长肉的,不只是碳水化合物。相比之下,精加工食物中添加的各种糖才是导致减肥失败的主要原因,而人体吸收这些糖并不需要淀粉酶,因此仅靠碳水阻断剂来减肥并不科学,它只是我们走向健康的帮手,而不是放纵“嗨吃”的借口。

天气渐热,又到了减肥的季节,一种内含“白芸豆提取物”的碳水阻断剂产品出现在不少电商平台,它被一些减肥博主贴上了“大餐救星”的标签,厂商称在吃主食前服用它就能阻断高碳水食物的吸收并帮助稳定血糖。

那么,“白芸豆提取物”究竟是什么?它真能帮我们“阻击”碳水化合物吗?

针对上述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只能阻断极少部分碳水吸收

资料显示,白芸豆的生物学名字为多花菜豆,作为蔬菜时被称为四季豆,属于豆科三大亚科之一蝶形花亚科的菜豆属。

“‘白芸豆提取物’富含α-淀粉酶抑制剂(以下简称淀粉酶抑制剂),能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使人体口腔、胰腺里的淀粉酶活力下降,起到抑制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的作用,从而导致淀粉不能完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单糖被人体吸收。”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营养中心主任董海芸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该物质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或含有一些植物凝集素,可能会提升人体某些激素的水平,减缓饭后胃排空的速度。

这么听起来,它似乎真能让人“嗨吃不胖”,事实真是如此吗?

研究数据显示,在理想状态下,淀粉酶抑制剂可以抑制50%到65%的淀粉酶活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其余未被抑制的35%的淀粉酶,就足以让人体完全吸收一餐中所含淀粉。哪怕是最强的淀粉酶抑制剂,在安全剂量下也只能抑制97%淀粉酶的活性。但遗憾的是,这项研究数据显示,它也只帮助人们减少了7%的淀粉摄入。”董海芸说。

与此同时,董海芸表示,人体吸收淀粉不光靠淀粉酶,还有其他“同事”帮它分担工作,所以即便淀粉酶活性被全部抑制了,也做不到淀粉零摄入。

“除此之外,让我们长肉的,不只是碳水化合物。相比之下,精加工食物中添加的各种糖才是导致减肥失败的主要原因,而人体吸收这些糖并不需要淀粉酶。”董海芸说,因此仅靠碳水阻断剂来减肥并不科学,它只是我们走向健康的帮手,而不是放纵“嗨吃”的借口。

除了能帮助减肥,碳水阻断剂还可以降低人体血糖,因此不少糖尿病患者也争相购买。“糖尿病患者服用碳水阻断剂最好是在餐后,这样可以抑制淀粉吸收、减弱血糖升高幅度,进而起到稳定病情的作用。不过,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要自行购买使用。”董海芸补充道。

长期过量服用或导致低血糖

相比其减肥、降糖效果,不少消费者更关心碳水阻断剂的食用安全性。

董海芸表示,作为一种纯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淀粉酶抑制剂在进入人体后,会经胃肠道排出体外而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不作用于大脑中枢,因此不会抑制食欲,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减肥原则,且通过了卫生部的认可。它可作为普通食品使用,也可被添加在膳食补充剂、饮料或宠物食品中。

“不过,如果长期、过量服用淀粉酶抑制剂就可能导致身体出现疲惫、精神不振等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低血糖,进而出现更多不适症状,如贫血、晕厥等。”董海芸提醒道,“一般来说,每天淀粉酶抑制剂摄入量不超过10克就是安全的。但是服用淀粉酶抑制剂可能会导致胀气、腹泻等肠道问题,平时易胀气、腹泻的人要慎用。”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营养中心主任董海芸

(张蕴)

来源: 科技日报

白芸豆是降血糖“小能手”?爱吃豆类不用忌口,血糖高就吃这些豆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豆子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红豆汤到绿豆粥,再到黄豆炖肉,几乎每一颗豆子都藏着一种独特的美味。可对于血糖偏高的人来说,豆类食品却成了一道“心理难题”。有人说:“豆子淀粉多,吃了血糖会飙升吧!”也有人信誓旦旦地认为:“白芸豆能降血糖,吃了它糖尿病都能好。”

那么问题来了,豆子到底是“糖友的敌人”,还是“健康卫士”?

白芸豆,真的是降血糖的“小能手”吗?

让我们先从白芸豆说起。它近几年被宣传为“降血糖神器”,究竟是神话还是事实?

白芸豆之所以被关注,是因为它含有一种特殊的成分——α-淀粉酶抑制剂。这是一种能“阻断”碳水化合物消化的物质。打个比方,我们吃的米饭、面条等碳水化合物进入肠道后,身体会通过“淀粉酶”将它们分解成葡萄糖,再让血液吸收。而白芸豆中的α-淀粉酶抑制剂就像一个“拦路虎”,阻止淀粉酶的作用,从源头上减少葡萄糖的生成,进而避免血糖快速升高。

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但别急,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白芸豆的作用是辅助性的,而非药物级别的降糖效果。比如,一项发表在《营养学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的研究发现,白芸豆提取物确实能降低餐后血糖,但效果相对温和,需要长期且合理搭配饮食才能显现。

重点:白芸豆不是灵丹妙药,它更像是你血糖管理路上的“小帮手”。如果你期待靠它“吃回一桌甜品”,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豆子含淀粉,血糖高的人到底能不能吃?

很多人对豆类食品心存顾虑,原因无非是“豆子含淀粉,吃了是不是会升血糖?”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可以吃,但要选对种类和吃法

首先,豆类的淀粉并不等同于白米饭、白面条中的“精制淀粉”。豆类的特点是低升糖指数(GI)。升糖指数是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指标,GI值越高,食物越容易引起血糖飙升。比如,白米饭的GI值高达83,而红豆只有40,绿豆约为31,白芸豆更低至28。

更重要的是,豆类富含膳食纤维,它们就像“减速带”,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帮助血糖平稳上升。而且,豆类中的植物蛋白和微量营养素还能提高代谢效率,为身体提供更长时间的能量。

小结:相比精制米面,豆类是更健康的选择,尤其是对血糖管理有需求的人。

血糖高的人可以放心吃的几种豆类

如果你是“糖友”或血糖偏高的人,以下几种豆类可以大胆吃,甚至还能成为你的“降糖好伙伴”。

1.绿豆:清热解毒,还能稳血糖

绿豆有一项特别“体贴”的功能:它能在炎热的夏天帮你清热解毒,但它的低GI值让它成了“糖友的福音”。绿豆汤、绿豆粥,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需要注意,别加太多糖

小贴士:煮绿豆时,别完全煮烂。稍带颗粒的绿豆比绿豆泥更适合血糖高的人,因为颗粒状的绿豆能延缓消化速度。

2.黄豆:植物蛋白之王,血糖稳定的好帮手

黄豆是植物蛋白的“冠军选手”,它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还富含大豆异黄酮、钾、镁等营养成分。有研究发现,食用黄豆和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帮助稳定血糖。

注意事项:如果喝豆浆,最好选择无糖的原味豆浆,避免额外的糖分摄入。

3.赤小豆:消肿祛湿,血糖友好

赤小豆不仅口感绵密,还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特别适合有水肿问题的糖尿病患者。它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能减缓血糖上升速度,是血糖管理中的一把好手。

4.白芸豆:降糖“辅助器”

前文提到的白芸豆,确实是个稳定血糖的小助手。它可以通过抑制淀粉分解,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可以尝试用白芸豆煮汤或做沙拉,但注意控制盐分和油脂的添加。

5.鹰嘴豆:饱腹感强,GI值低

鹰嘴豆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的GI值低于30,且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能延长饱腹感,帮助控制血糖波动。鹰嘴豆泥或煮熟的鹰嘴豆沙拉,都是不错的选择。

豆类怎么吃,血糖才不会“翻车”?

再好的食物,吃法不对,也可能让血糖“翻车”。以下是几个豆类饮食的“避坑指南”:

  1. 控制分量:豆类虽然健康,但吃多了依然会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每餐控制在50克(生重)左右,是比较合适的量。
  2. 避免加工食品:超市里的豆类罐头、速溶豆浆粉很多都含额外的糖分和添加剂,尽量选择天然的豆类食品。
  3. 搭配膳食纤维和蛋白质:比如,绿豆汤可以加点燕麦,豆沙可以搭配全麦面包,这样能进一步降低血糖波动。
  4. 少加糖和盐:糖尿病患者或血糖偏高的人,吃豆类食品时,尽量避免使用白糖或高盐调味。
健康饮食,是一场持久战

血糖高的人,往往对饮食非常焦虑,总是担心“多吃一口就出问题”。但事实上,健康饮食并不需要过于极端。豆类作为一种低GI、高膳食纤维的食材,不仅能满足味蕾,还能成为血糖管理的好帮手。

记住,健康饮食是每天的小选择:今天少吃一块蛋糕,明天多喝一碗绿豆汤,日积月累,身体会回馈你最好的答案。

参考文献: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White Kidney Bean Extract and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管理指南

《中华糖尿病杂志》:关于低升糖指数饮食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