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金鲳鱼(糖尿病人可以吃昌鱼吗)

医者真言 0
文章目录:

15年老糖人建议:糖尿病人学会吃三餐,餐后血糖才不会升高

天气逐渐热起来了,食物的种类也多了起来,特别是新鲜的蔬菜水果,选择也是非常多的。

得糖尿病15年了,我在饮食上一直比较注意营养,如今说来,自己的血糖情况还是控制得非常不错的,空腹血糖基本低于7,餐后2小时血糖也很少超过8,这跟我的饮食有很大关系,今天将我的一日三餐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1. 早餐,兼顾营养

今天早餐包括:一盒牛奶、一个蒸鸡蛋配有一节铁棍山药、少许黄瓜条、圣女果,一片麦麸馒头。

下面将馒麸馒头的制作方法分享给糖友们。

我一般采用两份白面 一份麦麸面,用酵母发酵,这样蒸出的馒头口感好,而且不易升糖太快。

糖人多吃些麦麸面是比较好的,一方面因它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另一方面麦麸中含有铬元素,糖人常吃麦麸面有助于补充铬元素,当然我们生活中除了麦麸以外,含有铬元素的食物还很多,如苹果、豌豆等等,平时在生活中有意吃一点,对我们糖人大有益处。

这几天天气干燥,容易上火。早晨还泡了一碗葛根粉吃,葛根粉是去火好东西,这是老家堂姐自己挖的野生葛根,自己晒的粉。

一次8-10克,碳水也就6-8克,非常适合加餐的时候吃,一碗下去饱饱的。

做法很简单,先取10克葛根粉用温水化开,用刚烧开的水(一定要是刚烧开的)慢慢的加,不停地搅动,直到泡成透明糊状,可以加点黑芝麻,枸杞,也可以加入纯牛奶。

野生葛根粉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也是非常不错的一种食物。

2、午餐,食材多样

午餐在控制主食的基础上,我一般会多做几道菜,这样吃饱又吃好,还不容易升高餐后血糖,当然,对于一些上班的糖友来说,可能没有这样的条件跟时间,可以早上做好,带个便当。

我跟老伴两个人,中午一般是三四个菜,大多时候是一荤两素。

今天吃了一个盐水菜心、腊肉竹笋干、清蒸金鲳鱼。

盐水菜心:少水烧开放入盐和花生油再放入泡水半个小时的菜心,煮开捞起码盘。

腊肉竹笋干:配料姜和指天椒丝,竹笋干儿提前24小时泡好,开水煮15分钟,另起锅放油,把切片的腊肉炒软,炒出油来,放入姜丝和指天椒,最后放入竹笋干儿,再放入卤牛肉的汤汁煮开。用的是米糠油,据专家说,这种油对心血管患者有益。

清蒸金鲳鱼:鱼洗干净,两面切成菱形花刀,肚子里和鱼身均匀抹上盐,盘底和鱼肚子铺入姜丝,水烧开大火蒸7~8分钟,待鱼眼睛变白,或者拿一只筷子插入鱼的脊背最厚处,能轻轻插入就OK了,把蒸鱼出来的血水倒掉,淋上蒸鱼鼓油,最后淋上特级初榨橄榄油。

3、晚餐:简单清淡

北方人吃面食多,面食花样属于山西,山西面食比如拉面、削面、刀拔面、剔尖、揪片、猫耳朵、剪刀面等等,五花八门。今天我午餐做的这道面食,可能外地人很难叫得上名字一沾片子。

沾片子这道面非常适合糖人吃,因为它用杂粮面做的,而且菜多,面少,沾片子用了三种面,白面、豆面、荞面,凉水和面,慢慢的稀释成稠稀状,只在菜叶、菜杆上薄薄的挂一层面,锅开一片一片放入,煮熟后捞出蘸上卤子、浇上肉吃,一片一片蘸的,吃特别香。

我今天素炒西红柿、爆炒羊肉片、凉拌芝麻酱黄瓜做卤。沾片子也可用豆角、土豆片、白菜、玉谷叶、菠菜等做卤,也很好吃。

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吃?这份“食谱”请收好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糖可引起多种不适症状,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神经等组织,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因此,长期把血糖控制在良好的范围内很重要。山东省中医院慢病管理中心专家表示,对于血糖的控制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的干预,比如饮食控制,也是重要的血糖管理策略。

精米白面要少吃,多吃杂粮饭和蔬菜

1.三餐主食:精米白面尽量少吃,可以用杂粮饭、杂豆饭代替。可以适量少喝杂粮粥、杂豆粥,但不要将粥熬煮太长时间,并且注意“干稀搭配”,喝粥之前吃点窝头或蔬菜,以及喝粥速度要慢,这样可以延缓血糖升高速度。三餐定时定量,早7:00,午12:00,晚18:00 定时进餐,早餐主食1两,午餐主食2两,晚餐主食1两半。土豆、玉米、红薯、莲藕、山药、芋头等属于淀粉类食物,类似主食,如食用此类食物,需相应的减少主食的用量。可在主食中加入 1/3—1/2 全谷物、粗杂粮及杂粮豆类,增加膳食纤维,增加饱腹感,减缓血糖吸收。油炸类、胡辣汤、烩面等尽量不吃。主食不可多吃,也不可不吃,应适当食用。

2. 蔬菜多食:青菜类不限量,烹调方式以水煮、清炒为主。两餐饥饿时可加食黄瓜等青菜类食物。

3. 蛋白质:每天可食用1个鸡蛋、半斤牛奶、2两瘦肉,均分于三餐。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海参、虾蟹等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有肾病,则少吃豆制品,减少鸡蛋、肉类的摄入量,每日食盐2-3g。

4. 水果:血糖控制平稳的患者可适当进食一些含糖类较少的水果,如桃子、柚子、梨、杨梅、草莓、樱桃、苹果等,可选择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食用,尽量不要在饭前饭后立马吃水果。避免食用香蕉、火龙果、荔枝等热带水果。注意:血糖控制较差,波动较大的患者,暂时不吃水果。

5.不喝含糖饮料、含糖口服液,不进食糕点、奶油制品等甜食。

6. 进餐顺序:肉类、鸡蛋一青菜一主食,细嚼慢咽。

7.避免低血糖:随身携带糖块或饼干,一旦在两餐之间或夜间突发心慌、多汗、乏力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进食糖块、饼干、含糖饮料等,如果不是因为上一餐进食过少,或者运动量过大,可能因为降糖药物过量,可适当减少药物用量并及时就诊调整降糖药物。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按量进餐,应暂不服用药物或减少药量,避免发生低血糖。

8.注意餐后运动:餐后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降低血糖。

推荐食谱>>

1.体型相对正常的女糖尿病患者食谱

(1)每天食谱总热量:1300-1400千卡

(2)早餐:淡豆浆300ml,蒸包50g(1两),鸡蛋50g(1个),蔬菜少许

(3)午餐:杂粮饭75g(1.5两),皖鱼100g(2两),香菇青菜150g(3两),花菜100g(2两)

(4)晚餐:杂粮饭75g(1.5两),红烧排骨100g(2两),蒜蓉四季豆100g(2两),小白菜150g(3两)

(5)推荐代茶饮:生津茶

①【组成】青果5个,金石斛6g,甘菊6g,竹茹6g,麦冬9g,桑叶9g,鲜藕汁10g,黄梨2个,荸荠5个,鲜芦根2支。

②【用法】水煎代茶饮。

③【功效】 生津止渴润燥。

④【主治】糖尿病。

2.体型相对正常的男糖尿病患者食谱

(1)每天食谱总热量:1500~1600千卡

(2)早餐:番茄鸡蛋面(面条75g,1.5两),鸡蛋1个,番茄150g(3两),新鲜玉米(100g)

(3)午餐:杂粮饭75g(1.5两),芹菜(少量,炒),鸭肉75g(1.5两),胡萝卜丝1.5g(1.5两),冬瓜(虾皮少量,100g,2两)

(4)晚餐:杂粮饭75g(1.5两),猪血(少量),豆腐150g(3两),绿豆芽100g(2两),生菜150g(3两)

(5)推荐代茶饮:消渴茶

①【组成】鲜番石榴叶500g。

②【用法】水煎代茶。

③【功效】生津止渴。

④【主治】糖尿病。

3.活动量大的糖尿病患者,不论男女

(1)每天食谱总热量:1700~1800千卡

(2)早餐:纯牛奶250ml,肉包100g(2两),鸡蛋50g(1个),蔬菜少许

(3)午餐:杂粮饭125g(2.5两),鲳鱼100g(2两),菜心150g(3两),黄花菜炒木耳100g(2两)

(4)晚餐:杂粮饭100g(2两),白切肉75g(1.5两),花菇少量,西兰花100g(2两),大白菜150g(3两)

(5)推荐代茶饮:瓜皮饮

①【组成】西瓜皮、冬瓜皮各30g,天花粉15g。

②【用法】水煎服,日1剂。

③【功效】清热生津,利水消肿。

④【主治】 糖尿病。

来源:山东省中医院慢病管理中心

糖友吃鱼好处多,这样吃血糖好上加好,延缓并发症的到来

可能大家听说过“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吃一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

这是著名营养学家李瑞芬教授针对老年人提出来的营养建议。意思是说,吃猪肉、牛肉和羊肉不如吃鸡肉、鸭肉和鹅肉,吃禽肉不如吃蘑菇,吃蘑菇不如吃鱼肉。

©图片来源摄图网

同样,这句话对糖尿病病人来说也很有道理。

为何糖友吃鱼有利于健康

1. 提供优质蛋白质和营养元素

©图片来源摄图网

鱼肉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鱼肉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5%~22%,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尤其富含亮氨酸和赖氨酸。鱼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一般较为平衡,与人体需要接近,利用率高。

2.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图片来源摄图网

鱼肉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A、D、E、维生素B2和烟酸等。增加鱼肉摄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鱼肉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血脂异常有一定作用。

3. 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在中国人群鱼肉摄入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中,部分研究显示认为食用鱼肉能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4. 能降低认知功能障碍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片来源摄图网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型糖尿病可加速患者认知功能衰退。鱼肉中含有的大量DHA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能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神经退行性症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列举10种鱼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1. 平鱼(又叫鲳鱼)

蛋白质:18.5

脂肪:7.3

胆固醇:77

2. 鲅鱼(又叫燕鲅鱼)

蛋白质:21.2

脂肪:3.1

胆固醇:75

3. 带鱼

蛋白质:17.7

脂肪:4.9

胆固醇:76

4. 黄花鱼(大黄花鱼)

蛋白质:17.7

脂肪:2.5

胆固醇:86

5. 三文鱼

蛋白质:17.2

脂肪:7.8

胆固醇:68

6. 鲈鱼(鲈花)

蛋白质:18.6

脂肪:3.4

胆固醇:86

7. 黄鳝

蛋白质:18.0

脂肪:1.4

胆固醇:126

8. 鲫鱼

蛋白质:17.1

脂肪:2.7

胆固醇:130

9. 罗非鱼

蛋白质:18.4

脂肪:1.5

胆固醇:78

10. 草鱼

蛋白质:16.6

脂肪:5.2

胆固醇:86

注:以每100克可食部计,蛋白质和脂肪的单位为克(g),胆固醇的单位为毫克(mg),图片来源摄图网。

三糖友怎样吃鱼更健康

下面我们从挑鱼、做鱼和吃鱼三方面教糖友健康吃鱼。

1. 优选新鲜鱼

©图片来源摄图网

鲜鱼不一定要是活的,也可以是剖腹处理好的鱼,体硬不打弯,眼睛发亮,鳃盖紧合,腮鲜红,鳞片紧附鱼体,体两侧有光泽,肉质紧密富有弹性,稍有腥味的鱼品质佳。如果要将鲜鱼以冷冻存放,也不要久存,最好在半个月内吃完。

2. 优选清蒸,其次炖煮,少煎炸红烧

©图片来源摄图网

糖友做鱼时,建议以清蒸为主,这样可以用最短的时间令鱼肉成熟,把对营养素的破坏和有害物质的生成减少到最小限度,同时保持鱼肉的嫩度。同时不要蒸的时间太长,以免鱼肉变硬,有益脂肪酸的损失也将增加。

清蒸时应尽量减少油和盐,保持其清淡特色。蒸时,将鱼放在葱上,便于热气流通,可缩短蒸的时间。腌制时盐要少放,鱼肉仍应保持淡味,食用时用蘸汁来调味,便于食用者个人进行控制。

炖煮鱼也可以很好地保持鱼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ω-3脂肪酸。有研究测定发现,在炖煮温度下,鱼类的脂肪酸比例没有明显改变。

水炖鱼时建议先加油爆香各种香辛料,再加水和酱油等煮沸,放入鱼,小火慢炖,直到鱼肉入味。做炖鱼时,要讲究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可放茄子和豆腐。

烤鱼容易烤焦糊,而生产有害物质;红烧鱼容易摄入过量的油脂,因此,均不推荐糖友选择。

3. 每天能吃多少鱼?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适量吃鱼,建议成人每天平均摄入水产类40~75克,每周吃鱼280~525克。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推荐糖尿病患者每周可吃2~4次鱼,最好有1次是ω-3脂肪酸含量丰富的海鱼。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科普版》则建议以深海鱼为主。

4. 吃鱼注意事项

  • 由于90%鱼类中嘌呤含量高于100mg/(100g),糖尿病合并痛风病人应注意控制食用量。
  • 污染物一般蓄积在肝、肾和肺等内脏组织,肌肉中含量较低,比如镉在鱼类中的富集部位会表现为内脏>骨骼>鳃>肌肉。另外,体积较大的肉食性鱼类处在食物链较高阶层,体内富集的污染物较多。因此不吃或少吃鱼头、鱼皮和内脏,并且尽量食用体积小的鱼类。

最后提醒糖友,糖尿病饮食讲究的是食物多样性,只有当食物种类够杂,才能使营养均衡。而不是因为某一种食物的营养好而盲目摄入很多。因此,糖友吃鱼虽好,也要注意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