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炒肝(糖尿病患者肝病能吃吧)
牛奶、豆浆、白米粥,哪种才是早餐最好的选择?夏季早餐学会挑选
不管中餐还是西餐,在早餐里通常会有一些汤汤水水的食物,尤其是咱们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吃饭饮食习惯。
像白米粥、红豆粥、胡辣汤、面条、馄饨、牛奶、豆浆、豆腐脑、羊杂汤、炒肝等等,可以一口气说出来几十种。那么哪种汤水,是早餐最好的选择呢?
这些汤水里,其实主要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牛奶、奶粉等奶制品;第二类是豆浆、豆腐脑、豆花等豆制品食物;第三类是面条、馄饨、粥这些淀粉类食物;第四类是炒肝、羊杂汤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所以今天爆炸营养课堂的营养师,就来跟大家聊聊:牛奶、豆浆、粥和羊杂汤这些食物,那种才是早餐最好的选择。
牛奶和豆浆,这两种白色的食物应该说是各有利弊,牛奶是钙元素主要的来源。每100毫升牛奶可以提供106毫克的钙元素,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我国成年人每天至少摄入300毫升牛奶。
尤其是目前我成年人普遍钙摄入不了不足,每天喝一到两杯牛奶,是正确的选择。少部分存在乳糖不耐症的人,则可以改为喝一两杯酸奶补充钙元素。
而另一种食物豆浆,含有卵磷脂、大豆异黄酮和部分B族维生素,是牛奶所不具备的。这些营养素对女性有特殊的好处,可以有效减轻更年期的症状,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
所以牛奶和豆浆,在营养上相互补充,并不冲突,其实是可以搭配着一起喝的。
下面再说说粥、面这些淀粉为主的早餐食物,这些食物可以提供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早餐光喝一碗粥或者吃一碗面条,也基本可以吃饱肚子。
但是这些食物除了碳水化合物之外,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的含量都很低,不能像牛奶豆浆那样,提供钙、大豆异黄酮和维生素。
尤其是有糖尿病的老年人,一日三餐都应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引起血糖的快速升高。
最后是炒肝、羊杂汤这些动物内脏类的早餐,这些食物毕竟是肉类所以很解馋,蛋白质和热量也都比较高。但缺点也很明显,脂肪、胆固醇和嘌呤含量过高,非常不适合有痛风、高血脂等慢性病的人经吃。
整体来说,牛奶、豆浆和粥的营养各不相同,可以一周七天换着花样吃,以达到各种营养素都补充全面的目的。
各位朋友,你觉得牛奶、豆浆和粥谁更有营养呢?你习惯吃哪种早餐呢?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人的十大生活误区
一些糖尿病病人,出现了严重并发症后才就医;有些糖尿病病人,不控制饮食、不坚持治疗,导致发生了并发症,甚至残疾或死亡。
提起糖尿病,有的人十分紧张,有的人满不在乎,以至于临床上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糖尿病病人,出现了严重并发症后才前来就医;还有一些糖尿病病人,不控制饮食、不坚持治疗,导致发生了无法医治的并发症,甚至残疾或死亡。
以下是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的十大误区——
1、不吃主食、不吃糖,多吃肉类、豆类
最多见的现象是病人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类的主食,而不控制肉类“辅食”;更有甚者,早餐油饼、炒肝;只在正餐时,桌上的食物尊重医生的建议;零嘴、小吃不离口。这种现象说明对饮食治疗的意义不明确,或根本未掌握控制热量的原则。
糖尿病人应认识到,饮食治疗的原则是控制膳食总热量,而不仅仅是控制糖和主食。因为,糖尿病病人是胰岛素绝对缺乏或相对缺乏,而胰岛素不仅参与糖的代谢,也参与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所以,糖尿病膳食治疗是控制总热量,限制范围不仅包括主食和糖类,还包括肉类、蛋类、奶类、油脂类等。
2、生病或不舒服时,吃不下饭,可以不用降糖药
有的病人今天不舒服或感冒发热,不愿意吃饭,就不服降糖药或不注射胰岛素。很多糖尿病人将降糖药和胰岛素看成是帮助消化食物的药物,与进食食物密切等同起来看待。这一观点当然是错误的。
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和胰岛素需要在餐前服用或注射,因此,省略服用降糖药或不注射胰岛素,会使得1型糖尿病病人很快出现导致威胁生命的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病人可能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甚至同样会发生酮症酸中毒。
3、体型不胖或消瘦者不需限制饮食
人不胖也需要控制饮食,甚至消瘦的糖尿病病人也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是因为饮食控制不只是为了减肥,而且是为了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和血液粘稠度。不注意控制饮食,我们对这所谓“四高”就束手无策。
另外,胖与不胖只是相对的,今天虽然不胖,但如果不控制饮食,将来就有变胖的机会。当然如果不胖,特别是消瘦的人,在总热量控制的严格程度上比超重或肥胖者可以适当放宽,特别是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在治疗过程中必须经常测量体重,一旦体重达到超重水平,就需较严格地限制热量的摄入。
4、少喝水,可以降体重
有的糖尿病人认为,他们多饮、多尿的糖尿病症状,是因多喝水造成的体液反复循环的结果,即多尿,所以为控制好糖尿病,在控制饮食的同时,就严格控制饮水。人如果几天不进食可以勉强生存,但要几天不喝水,将导致体内因缺水而死亡。
糖尿病病人口渴的原因,是机体为了维持内环境稳定而产生的保护性的生理调节。糖尿病病人在血糖过高时,刺激下丘脑的渴感中枢而致口渴,饮水后可使下降渗透压下降或恢复正常,此时口渴消失。此外,病人因血糖过高,必须增加尿量使糖份从尿中排出,造成病人尿量多,即身体内水分丢失多。因此病人多饮、多尿是由于血糖过高引起的症状,是机体自我保护的反应。
如糖尿病病人有意少喝水,其结果会形成血液浓缩,血糖高、血粘度高,血液中其他含氮废物无法排除,就会使病情加重,并可引发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糖尿病病人应该做到:水要喝够,汗要出透,便要排清,保持体重。水要喝够指经常注意补充水分,未渴先饮水,感觉口渴时体内已缺水5%以上,饮水有利于体内的废物充分排除。一般人一天的饮水量为2200~2800毫升左右,每次应控制在250~300毫升左右,分2~3次饮。饮水以白开水为好,饮水的时机在每天清晨、临睡前、劳动或活动后、饭前后半小时内;吃饭中不宜大量饮水,并可根据病人的体重、身高情况增减。对于心、肾脏功能不全,伴有水肿的病人,应适当限制饮水量,必要时咨询医护人员,制定适合个体的每日饮水计划。
5、胰岛素像鸦片,会产生依赖
目前1型糖尿病病人为生存需要,对胰岛素的接受程度已较为普遍。当前问题是,说服2型糖尿病接受胰岛素治疗,是让许多医务人员头疼的事。其原因是病人对胰岛素药物有错误认识和旧观念。
由于胰岛素是体内的正常激素,因为需要,正常人每天要产生并分泌大量的胰岛素。1型糖尿病自身不能产生胰岛素,而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需要终身使用外来胰岛素治疗以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是相对不足,因此开始可用口服药物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体胰岛素,以达到降血糖的作用;但终因长期药物刺激使人体胰岛功能衰竭,需用外来的胰岛素治疗。因此胰岛素治疗完全是因病情的需要,且胰岛素是正常人体激素,不能以“鸦片”来形容。
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后,仍能再次撤掉胰岛素。长期在口服药物刺激下的人体胰岛,使用外来胰岛素后,可得到很好的休息,胰岛功能恢复一段时间后,部分病人仍可能继续接受药物刺激,发挥分泌胰岛素的作用。
6、饮酒可减少降糖药量、还可少吃饭
有的糖尿病人认为酒要少喝,但酒可减低降糖药和胰岛素用量,并且还可以少吃饭,这样就能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少量酒虽有舒筋活血的作用,对延缓大血管病变有所帮助,但总的分析饮酒对糖尿病病人是弊大于利。酒内几乎不含任何营养素,酒中含有乙醇,乙醇对肝脏代谢可产生一系列影响。
研究证实:酒精可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饮酒对甘油三脂(TG)的影响主要是增加TG的合成。所以限制饮酒是控制高TG血症,尤其是高VLDL-C血症病人的首要治疗措施。糖尿病病人饮酒导致高血脂,其高血脂血症持续时间长。原因是酒在肝脏内氧化时常伴有脂肪酸氧化的抑制及四肢末端组织脂肪分解,促使游离脂肪酸增加,使肝内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胆固醇升高。糖尿病饮酒允许量为,一般每周1~2次,每次应控制在30度,白酒40ml;啤酒200ml;葡萄酒100 ml。实际饮酒宜减半或更少。
7、吸烟与糖尿病无关
其实,吸烟对人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对于糖尿病病人则害处更大。
首先,烟碱刺激肾上腺素分泌,肾上腺素是升高血糖的激素,可造成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血糖波动,对病人十分不利。
其次,糖尿病病人最大的威胁就是血管病变,特别是阻塞性血管病变。糖尿病病人血管内壁常不光滑,血液粘稠度大,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极易发生血管栓塞;吸烟会造成血管进一步收缩,易造成血栓阻塞血管。阻塞心脏血管就会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阻塞下肢血管就会发生下肢缺血甚至坏死,阻塞了肾脏或眼底血管,就会加重糖尿病肾病或严重影响视力,后果严重。
此外,吸烟会影响机体对营养吸收,吸1支烟可以破坏25~100毫克的维生素C。研究表明,吸烟抑制胰岛素注射后皮下的吸收,影响疗效;同时吸烟者需要补充很多的营养素,如维生素A、C、E硒等抗氧化营养素的补充。因此,糖尿病病人不能吸烟,有吸烟习惯的糖尿病病人必须尽快戒烟。
8、中医中药可根治(治愈)糖尿病
目前世界各地的医学界尚未找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中医同样如此。目前比较共同的认识是:中医、中药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有一定作用。但糖尿病病人也不可盲目相信那些自称能根治糖尿病的“中医”,而停止正常治疗,否则其结果往往是人财两空。
9、为降血糖不吃早餐
新的研究显示,每天吃早饭的人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危险会降低。一项研究对2681名25~37岁的年轻人追踪随访八年,期间他们出现过各种健康问题,包括胰岛素耐药、肥胖症、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结果显示,每天都吃早饭的人患肥胖症和胰岛素耐药性症状危险降低35~50%。结果还显示,除早饭频率外,其质量也很重要,尤其以谷类为主的早饭能降低患病的危险。原因是进早餐后能够更好地控制食欲,减少白天过度进食的可能。研究人员总结认为:该研究结果可使人们很好地认识饮食结构与肥胖症及糖尿病等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10、以家务劳动替代运动治疗
有的糖尿病病人以家务劳动或其它活动替代运动治疗,而不愿意参加运动锻炼,最大的理由是活动量够了,此观念属误区。有研究表明,家务劳动虽然繁琐、累人,但实际消耗热量却很少,属于轻体力劳动。家务劳动与运动治疗比较,后者病人能愉快的胜任,感觉轻松,有益于健康的。反之,如家务劳动过于繁重,使病人精神和体力不堪重负,对身体则有害无利。
《大众健康》杂志原创作品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每天健康多一点!大众健康dazhongjiankangzazhi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觉得文章不错?请在底部点赞
土豆和米饭不能一起吃?很多人都做错的食物搭配,你做过吗?
食物搭配的健康性一直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但是很多真假难辨,我们今天就从科学的角度来聊聊什么食物不能搭配在一起吃。
土豆和米饭是一般家庭里常见的搭配,土豆做法很多,土豆炖肉、炒土豆丝、咖喱土豆等等样样都受到大家的喜爱,大部分人都是拿土豆当菜这样搭配着米饭和馒头等主食来吃,但是营养师告诉大家,土豆和米饭最好不要一起吃。
主要是因为,土豆淀粉含量很高,主食中最抗饿的也是淀粉,淀粉在人体中非常容易被分解为葡萄糖,所以即使是简单的醋溜土豆丝,热量也不低,再加上米饭、馒头当主食,其实相当于多吃了一份米饭,对于糖友和要控制饮食的人群来说不太适当。
其实,把土豆当作主食吃才是最好的。土豆中除了淀粉含量丰富以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2、胡萝卜素等白米饭里缺乏的营养物质,搭配一些叶菜类食物,可以保证能量的补充,还能达到营养互补效果,所以土豆最好不要和主食一起吃,而要作为主食来吃。
其次,白粥和咸菜是很多朋友的早餐或晚餐标配,但单纯的白米粥营养十分单一,精白米中营养几乎只剩下淀粉,不足以满足我们的营养需求,长期吃会导致营养不良。
另外,经过腌制的咸菜也基本上不剩下什么营养成分了,而且含盐量非常高,在腌制过程中还会产生亚硝酸盐,在体内会变成致癌物亚硝胺,为了健康考虑,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少吃。
白米粥软糯易消化,很多老年糖友喜欢吃,但事实上这是很多糖友容易陷入的误区,因为白米粥的升糖作用非常明显,如果喜欢喝粥的话,最好把大米和粗粮杂豆混在一起煮,比如燕麦、糙米、红豆等等,可以大大增加粥的营养,对糖友们来说控制血糖也更有利。
最后还有啤酒和动物内脏最好不要一起吃。酒配炒肝也是很多男性朋友非常喜欢的吃法,但动物内脏的嘌呤含量也是很高的,所以啤酒配炒肝跟啤酒配海鲜效果差不多,尤其对于男性来说容易引起急性痛风的爆发。
建议平时尿酸比较高的男性朋友少吃海鲜、动物内脏,少喝酒。
各位朋友,你认为哪些食物搭配在一起会营养翻倍?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