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无胆糖尿病(无糖尿病典型症状诊断糖尿病标准)

一鸽讲健康 0
文章目录:

“无胆”的生活并不可怕

胆结石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一提到它,大家往往会想到“腹痛”,其实,除了痛,还有其他症状。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可导致胆结石?得了胆结石怎么治疗?今天我们就一起看一下胆结石的那些事儿。

01

什么是胆结石?

胆石症又称胆结石,是属于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胆囊结石、胆管结石。

据流行病学调查,本病在成年人的发病率高达10-15%,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好发年龄为40-60岁。

02

胆结石的诱发因素

胆结石的成因复杂,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以及个人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F4女性(fat肥胖的,forty40岁以上,fetation妊娠的,female,女性);

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比如动物脂肪、鱿鱼、动物内脏、以及猪肉、羊肉、牛肉、鸡蛋黄、汉堡等;

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大部切除术后、肝硬化等;

不良生活习惯(不吃早餐、喜静少动)、遗传,另外精神紧张、劳累、抵抗力低下均可为诱发因素。

03

胆结石如何治疗?

有症状或有并发症的胆囊结石,首选微创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切口瘢痕不易发现等优点。

需要强调是,儿童及无症状的成人胆囊结石,一般不做预防性胆囊切除术。可观察及随诊。

但是有以下情况的患者即使没有临床症状,也应考虑及时手术治疗:

1.结石数量众多及结石直径大于2-3cm;

2.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

3.伴有胆囊息肉大于等于1cm;

4.胆囊壁增厚大于3mm,即伴有慢性胆囊炎。

对于中老年患者,要评估全身情况。如果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等慢性疾病,建议早期切除胆囊。注意,年龄不是手术的禁忌症。

“无胆”的生活并不可怕!

一部分胆囊结石患者担心胆囊切除后会影响以后的生活,这样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因为,虽然胆囊是消化系统器官之一,切除胆囊后确实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但比起疾病的危害,利大于弊。

保胆取石or切除胆囊?华西专家说:不要怕做“无胆英雄”

在四川,得了胆囊结石有好惨?好吃的火锅不敢下嘴、香辣的串串被迫说再见!稍微多吃几口油爆五花肉,就有可能让自己痛不欲生!

面对这样一个潜藏在身体里的不定时疼痛炸弹,我们是不是只有“弃胆保命”这一条路可以走?

走,快跟我一起去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胆道外科马文杰医生,一问到底!

什么是胆囊结石?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胆囊结石的学术解释:

专业定义

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一种胆石症。

胆囊结石形成原因复杂,是基因、代谢、环境以及内分泌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

其中大多胆囊结石为胆固醇结石(主要由胆固醇构成,X线检查不显影)或黑色胆色素结石(只要由黑色胆色素结晶构成,不含胆汁酸)。

简单来说就是,由胆固醇或者黑色素构成的结石,长在了你的胆囊里,它就是胆囊结石。

而且一定要记住,胆囊结石只是胆结石的一种,不是所有的胆结石都长在胆囊里,比如之前我们科普过的“肝内胆管结石”,感兴趣请戳它!

为什么会得胆囊结石?

根据我国胆囊结石主要发病危险因素来看,导致胆囊结石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 长期保持油腻的饮食习惯。

2、 肥胖。

3、 患有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疾病。

4、 缺乏运动、不吃早餐的不良生活习惯。

5、 有胆囊结石家族史。

总的来说,除了胆囊结石家族史属于无法预防的情况之外,剩余的致病因素大都源于,患者吃得太油,动得太少啦!

所以,假如你想远离胆囊结石,请一定记得:管住嘴,迈开腿!

胆囊结石到底有啥危害?会癌变吗?

“长期胆囊结石刺激胆囊粘膜,加之胆囊粘膜本身的炎症病变,可导致粘膜不典型增生甚至癌变。”

通俗来说,就是胆囊结石和直径大的胆囊息肉有一定的癌变率。并且,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病史长短、结石直径呈正相关。

也就是说,假如你是一个长期有胆囊结石的患者,你得胆囊癌的几率,就比刚得胆囊结石的患者高!

此外,胆囊结石可掉入胆管发生胆管炎和胆源性胰腺炎,目前胆源性胰腺炎正成为胰腺炎的首要病因,部分重症胰腺炎是很危险的。

得了胆囊结石,必须做手术吗?

首先,假如你出现了下列几种情况,就需要考虑做手术:

1、 胆囊结石直径较大、泥沙样结石、反复胆囊炎发作、胆囊结石合并息肉。

2、有相关并发症,如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

3、具有胆囊癌危险因素,如胆囊萎缩、充满型结石、瓷化胆囊、胆囊壁不均匀增厚、胆囊肿瘤性息肉等。

4、合并先天性胰胆管汇合异常、肥胖与糖尿病、伴有心肺基础疾病等。

5、胆囊颈部结石、胆囊息肉较大、胆囊畸形、胆囊腺肌症。

除此以外,假如不想病情出现恶化,平时也一定要坚持低脂饮食,什么火锅串串等一系列油爆爆的食物,就不要想了!

确诊胆囊结石后,啥子时候做手术?

前面我们也跟大家说到了,长期的胆囊结石刺激具有一定的胆源性胰腺炎和胆囊癌的发生率。

所以,只要你具备胆囊切除手术适应症,就请在工作生活方便时间段内,火速安排做手术。

特别提醒

1、70岁以上的胆囊结石患者,在经历胆囊切除术后,会恢复的比较慢。

2、部分有心肺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可能无法耐受胆囊切除术,继发急性或坏疽性胆囊炎后,治疗起来会左右为难。

保胆取石or切除胆囊,

两种手术到底选谁?

关于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术,目前主要分为国际上推荐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近几年国内兴起的“保胆取石”手术

前者需要患者切除胆囊,后者则是通过手术取出结石,保留胆囊。

面对这两种手术,患者到底应该如何选择?

华西医生说:

我们优先推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因为,目前大家对于“保胆取石”术的争议很大,所以,国内外的多数研究及大型医疗中心,不主张进行保胆取石。

为什么一定要切除胆囊?主要是为了杜绝胆囊结石复发可能。

毕竟胆囊结石的病因是由于胆囊生病了才产生的结石。

所以长了结石的胆囊,就像身体里一个装满石子和污泥的盲袋,随时都有发生感染的风险。切除胆囊就是切除了胆囊结石的“病因和温床”,规避了胆囊结石复发的风险。

不过,保胆取石如果能在严格把握指征的前提下是可以谨慎考虑的,目前国内外大型医疗中心均认为保胆取石的手术指征一定要严格把握,避免结石复发给患者带来的二次手术创伤。

“保胆取石”术的危害

1、术后复发率高。

“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高达20-40%,复发意味着“保胆手术”失败,患者还需要再次手术切除胆囊,承受额外的创伤、再次住院的时间和费用。此外,保胆取石术后复发还增加腹腔镜再次手术的难度与中转为开腹手术的几率。最后,胆还是没保住。

2、无法规避胆囊癌变的风险

无论是保胆取石术中还是术后,胆囊癌变的问题容易被忽视或低估。由于仅取石不切除胆囊,术后无法获取胆囊病理,即使胆囊已发生癌变也无法检出,目前已有保胆术后癌变的文献报道。胆囊有炎症等病变才会产生结石,病变根本在有病的胆囊而不是结石,长期的胆囊炎症有发展为胆囊癌的风险。

相反,胆囊切除术在经历上百年的临床实践中,证实其疗效是确切的。

所以各位胆囊结石患者,如果你符合手术标准,医生还是希望你优先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想在华西医院做胆囊切除术,

住院是不是要等很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华西医院很多是采用日间手术模式。

也就是说,当你在门诊完成术前检查和术前评估后,即可按照正常的入院预约手续办理入院,预约入院时间大概需要一周到两周左右。一般手术当天入院(单双人间)就会进行手术,第二天绝大多数即可出院、多数3天到7天即可恢复工作。

关于“胆囊切除手术”后遗症

医生,那我胆囊切了以后,有啥子后遗症呢?

绝大多数患者不会有任何后遗症,只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后遗症,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的问题,而且多数为短期的不适。

医生,那我胆囊切了以后,就没有胆汁分泌了?为啥少数人会腹泻?

胆汁是肝脏分泌的,胆囊只是储存胆汁的“水箱”,切除胆囊并不影响胆汁的分泌。少数患者胆囊切除后短期不适应少了胆囊这个“水箱”,胆汁持续不断的排入肠道,极少数人在进食高脂类食物时,短期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不适。

绝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胆囊被切除后,只要肝脏功能正常,胆汁的分泌就仍然正常;另外,胆总管在胆囊被切除后可代偿性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可部分代偿胆囊功能。因此,胆囊被切除对消化功能影响不大,我们在没有胆囊的情况下可以照常生活。

有人说,切除胆囊以后,可能会造成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是真的吗?

有的患者朋友会担心胆囊切除术后会让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

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留着胆囊结石,反而更容易因为胆囊结石掉入胆总管而长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发病率与胆囊结石及卫生环境较差正相关,我们西南地区也是多发地之一。

那我看,有研究报道说胆囊切除后易发生结肠癌?是不是真的喃?

无确切文献和公认的证据支持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病率增加,文献报道的胆囊结石和结肠癌发生率共同增高可能与高脂肪饮食刺激有关。

那我做了手术后,饮食上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切除胆囊后,绝大多数人饮食与正常人无差异,从健康饮食角度建议饮食以清淡为主。

最后,马医生还是要告诉大家,目前胆囊切除术后遗症发生率很低,长了结石的胆囊已经是不健康的胆囊。

而且长期的胆囊结石刺激,还会导致胆囊癌变,结石掉到胆管里还会发生胆管炎和胰腺炎,所以生了病的胆囊该切还得切!

关于胆囊结石手术的事

马医生今天就回答到这里!

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胆囊结石的事,

欢迎给我们后台留言哦!

转载声明

本文为【华西医生】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全文或部分转载。如需授权,请在【华西医生】公众号首页对话框中,回复【转载】。

编辑:李俊雅

制图:东周、文森

稿件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胆道外科

图片来源:我爱斗图、千库网

《中医来了·“术”业有专攻》②:保胆取石,从此不做“无胆英雄”

开栏语:临沂市中医医院普通外科设有胃肠外科、肝胆外科,主要业务范围为胃肠、肝胆和腹壁疝外科,科室自2006开始腹腔镜胆囊、阑尾切除术以来,累计开展腹腔镜手术已达近6000例,已开展所有腹腔镜下高难度手术,包括腹腔镜下胃、结直肠癌手术、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腹膜外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等复杂手术,具备丰富的腹腔镜微创手术经验。

为了普及胃肠、肝胆健康知识,提高市民健康意识,临沂市中医医院联合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健康栏目《中医来了·“术”业有专攻》,与普外专家一起,关注胃肠、肝胆健康。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李欣 马小双 通讯员 刘元涛 临沂报道

当下胆囊息肉、胆囊结石的发病越来越多,而胆囊的重要性与保胆取石概念正被人们逐步了解。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保胆取石?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什么?做完保胆取石手术后,患者还能正常饮食吗?对此,临沂市中医医院普外科臧西国主任做科学分享。

“我们的职责就是保住每一颗功能正常的胆囊。”臧西国主任表示,胆囊具有储存胆汁、浓缩胆汁、调节胆道压力等重要功能,相比身体其他脏器不能简单地认为“可有可无”。生活中不良习惯会给胆囊带来危害,从而诱发胆囊息肉或胆结石,如不良饮食习惯、怀孕的女性、过于肥胖以及患有高脂血症、糖尿病、胃切除术等等,都会引起胆结石。

临床显示,大部分年轻胆囊结石患者,尤其仅有一枚结石的,通常胆囊功能正常,如果切除胆囊,是不合适的。臧西国主任说,他曾治疗过一位15岁的年轻患者,经过彩超等一系列检查和专家团队评估指证,为患者进行了保胆取石手术,术后愈合效果非常好。对于这位患者来说,是终生受益的。

臧西国主任介绍,保胆取石是取出结石但保留胆囊。1992年后,我国引进并开展内镜保胆取石技术。目前,腹腔镜胆囊切开取石术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手术方式之一,且日趋成熟,全国已经有50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该项手术,每年保胆手术量超过5万例次。手术全过程在腹腔镜下操作,切开胆囊壁,进入胆道镜,胆道镜取出结石后,缝合胆囊壁。

那么,哪一类患者适合进行保胆取石手术?

有保胆意愿的患者;相对年轻,年龄小于60岁;胆囊没有炎症;经过彩超检查等专业检查和专家团队评估指证,满足保胆条件的患者可以进行保胆取石手术。

做完保胆取石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什么?短期内还能正常饮食吗?很多想做保胆取石和已经做完保胆取石手术的患者都非常关心术后是否能正常生活。

臧西国主任表示,术后生活干预和药物预防很重要。我们会建议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吃一些油条、煎蛋等油性较大的食物来促进胆囊的排空,同时促进胆汁分泌的西药和疏肝利胆,清热通下的中成药,中西结合预防术后胆囊结石的复发,减少胆囊结石炎症,快速恢复胆囊功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大约半年后经过复查,听取专家建议方可停服。

此外,臧西国主任建议患者术后要保持规律合理的饮食,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定期量化一日三餐,饮食上以低脂高维生素为原则,积极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喝酒、不抽烟、不熬夜,多喝水,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样能大大降低术后复发,以及胆囊息肉结石的发生。

专家简介

臧西国,临沂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普外科副主任。从医二十余年,曾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进修腹腔镜专业,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进修肝胆胰脾外科专业。擅长肝癌、胆囊癌、肝胆管癌、胰腺癌、胆结石、黄疸、各种急腹症等疾病的诊治及手术,尤其是微创手术治疗。擅长腹股沟疝全腹膜外腹腔镜修补术(TEP)、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等微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