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眼睛(糖尿病肾病眼睛病变)
有糖尿病的人肾脏好不好,为啥看看眼睛也能知道?反过来呢?
【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健康】
张先生糖尿病十多年了,最近感觉看东西有点模糊,视力也不如从前,一直以为可能是年龄大了有了白内障,到医院检查后发现主要问题是眼底有了出血,而且医生说他的肾脏可应该有问题。果不其然,经检查发现张先生有了糖尿病肾病,且已进展到三期,任其发现下去很快将进入尿毒症期。
张先生想知道,难道有糖尿病的人眼睛有了病变肾脏就会有问题吗?反过来一样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对有糖尿病的人来说,糖尿病眼底病变与糖尿病肾病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但两种病变在早期甚至进展到中期都可能不会有任何症状表现,继续进展将进入不可逆期。比如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前三期经积极治疗有恢复正常的可能,四期以后则进入了不可逆的尿毒症期,所以一定要做到早期发现。
要做到早期发现,且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的人每年都应当做筛查,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有两种:
- 眼底血管检查:眼底血管是人体唯一肉眼可见的血管,可以直观地看到血管硬化、破裂、出血等情况,为评判微血管病变及程度提供直接依据。
- 尿微量白蛋白检查:留取晨起的小便即可进行,正常情况下尿中几乎不会检出蛋白,当肾脏微小血管受损时滤过及得吸收功能受损,蛋白会漏出到尿液中,这项检查可以根据漏出蛋白的多少为肾脏是否受损提供准确的依据。
由于人体眼底血管与肾脏血管的解剖结构基本一致,同属于人体微小血管易受高血糖的损伤,且糖尿病对血管的损伤会从微小血管起始,因此定期通过上述两项检查及时发现微小血管病变,对防治糖尿病心脑等大血管病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此外需要知道的是:糖尿病是一种渐进性疾病,也就是说随着患病年限的延长,并发症的发生很难避免,但完全可以做到使发生时间尽可能延后,即便有发生也能延缓病变的进展速度,这就要控制好各项指标,比如:
- 血糖控制达标是基础:空腹血糖至少要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至少要控制在10.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至少应控制在7.5%以下。
- 血压控制达标很关键:血糖应至少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 血脂控制达标是必须:尤其是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至少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力争控制在1.8mmol/L以下。
-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推荐阅读
有糖尿病的人,预防糖尿病肾病,一日三餐不要少了肉和豆
糖尿病肾病,水肿、乏力、眼睛昏花?可能是阴阳两虚,教你怎么治
大家好,我是庞主任。
今天给大家说一说,糖尿病肾病这个情况,其实看了糖尿病那么多病症,我个人认为,肾病的症状是最好治的,经典方子,基本上不会出错。
黄xx,女,51 岁。自述患糖尿病 11 年,双下肢水肿反复发作。
症见:双下肢水肿较甚,神疲乏力,倦怠嗜睡,面色萎黄,怕冷,视物昏花,口干,欲饮而饮不多,腹胀,腰酸,肢体麻木,夜尿多,尿有泡沫,便溏,舌苔黄腻,脉沉细。Bp:155/90mmHg。查尿常规:蛋白( )。肾功能正常。
他说“庞主任,我这天天腿肿,也没吃多少盐啊,一到下午肿的就跟泡发了的面团一样,到底咋回事啊?”
我说“这是因为你湿气太大了,身体又虚,没有劲把水排出来,那当然会水肿了”
我说,不信看,你的舌头肯定是有齿痕,舌苔会腻。
一检查,果然有点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苔是又黄又腻。
随后辨证为阴阳两虚,水湿内蕴。治以温阳益阴,活血利水。
方用右归丸加减:
制附片 ,桂枝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 ,枸杞子 ,杜仲 ,当归 ,泽兰 ,桃仁 ,红花 ,益母草 ,水蛭 。
上方水煎服,每日 1 剂,分两次服。同时控制血糖、血压,低盐优质蛋白饮食。
患者服用上方 18 剂后,水肿渐消,精神好转,恶寒减轻,复查尿常规示蛋白( )。
这个方子,主要作用就是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为什么效果好?
方中以制附子、肉桂、鹿角胶为君药,温补肾阳,填精补髓。臣以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山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佐以菟丝子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杜仲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当归养血和血,助鹿角胶以补养精血。诸药配合,共奏温补肾阳,填精益髓之功。
【适用患者】:糖尿病肾病辨证属于肾阳虚者,症见糖尿病肾病伴有年老或久病神疲、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等,舌淡苔白,脉沉迟。
你有这类情况吗?说出来我帮你看看吧!
糖尿病一旦并发肾病,这些症状就少不了,千万不能拖!!
最近门诊接诊了一个38岁的青年男性,因为浑身乏力,出现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下降等表现,过来看病,在检查完肝肾功能、电解质、尿常规、血常规、腹部超声后,竟是肾功能衰竭,确诊为尿毒症。
38岁的青年男性,为什么会出现尿毒症呢?
后续经过检查和问询,明确是糖尿病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告诉我,十年前就血糖偏高,但没有什么症状,也就没当一回事,更没有定期复查,监测血糖,没想到十年后双肾就”报废“了...
糖尿病是如何引起肾衰竭?
糖尿病引起肾脏损害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 血糖控制不佳,末梢循环受到影响,形成大量微血管病变,导致肾小球硬化,影响肾脏血供,最终导致肾脏损害。
二、 血糖控制不佳,大量糖基化终末产物或者氧化应激导致肾脏血管内皮损伤,影响肾脏对蛋白的屏障功能,最后形成大量蛋白尿,影响肾功能。
三、 血糖波动,血糖变异性引起肾脏氧化应激和各种炎性因子反应,炎性因子对肾脏毛细血管和整个肾脏组织损害,加重肾脏破坏,加重尿蛋白排泄,最终导致肾衰竭。
糖尿病肾病前期症状
预防糖尿病肾病,首先要了解它的早期信号,以下六个信号,可能是你的肾在向你求救,千万别忽视了!
一、 出现泡沫尿
小便泡沫≠糖尿病肾病,但糖尿病肾病会有小便泡沫,如果出现了小而密的尿泡沫,并且小便泡沫久久不散,伴随夜尿增多、尿量异常等,要及时去医院做肾脏筛查。
二、 眼底异常
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眼病都是属于微血管并发症,眼睛有问题,肾脏往往也“逃不掉”,肾脏是个“哑巴器官”,出现轻度受损也不会有明显症状,如果出现视力模糊、眼底出血,就去查查肾吧。
三、 异常水肿
血液中大量蛋白丢失,久而久之会引起低蛋白血症,通常会出现水肿,常见于小腿、大腿、臀部及眼睑、面部等部位。
四、血压偏高
糖尿病肾病有可能引起高血压症状,因为肾脏动脉血管的狭窄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异常,水钠潴留的出现,血压会逐渐升高。
五、 出现贫血
肾脏受损后,红细胞生成不足,就会出现肾性贫血,外在常表现为面色萎黄、眼结膜苍白,以及嘴唇、指甲白无光泽等症状。
六、 胃肠道不适
肾功能减退后,代谢废物排除较少,留在体内蓄积,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刺激胃肠道粘膜,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症状。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肾衰竭?
一、糖尿病患者预防肾病
1.控制血糖: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降糖药物等措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2.控制血压和血脂:高血压和高血脂会加重肾脏负担,增加尿毒症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低盐饮食、适当的运动和降压、降脂药物等措施控制血压和血脂。
3.定期进行肾脏功能检查:定期进行肾脏功能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肾脏损害,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预防尿毒症的发生。
4.合理使用药物:一些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等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科普吧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