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多走动(糖尿病多散步)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每天走8000步 预防糖尿病

现代人的解剖和生理结构最适合步行。近日,日本《朝日新闻》根据东京都健康长寿医疗中心研究所发表文章表示,走路不仅有利身心健康,还能提高免疫力。

研究人员从2000年开始对5000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持续20年的健康调查,让他们佩戴身体活动仪,以定期采集健康数据。结果发现,要想预防抑郁症,每天应步行4000步;想预防心脏病、脑卒中,每天要走5000步;预防骨质疏松,每天要走7000步;预防糖尿病,每天要走8000步。研究人员进一步指出,一天的平均步数和步速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研究人员说:“一天走8000步、快走20分钟是最理想的运动状态。虽然疾病会受到遗传和外部因素影响,但9成高血压和糖尿病可通过这种走路锻炼方式得到控制。”此外,研究人员还表示,尽量不要早上进行走路锻炼,最好选择傍晚。因为下午4点至6点是体温上升到最高的时段,肌肉和血液流动能得到有效刺激。早上走路易扰乱自主神经,进而引发心血管病和脑卒中。

疫情影响,很多人的运动空间受到限制,走路这种不需要器械、简便易行的运动更应成为大家的运动“重头戏”。但要注意,尽量少到人群密集处运动、步行,如果戴着口罩步行时出现憋闷、心跳加快等问题,可到没有人的地方摘掉口罩深呼吸,以缓解不适症状。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疫情当前不能随意走动,糖友自我管理记住这四点

因目前疫情要求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很多糖尿病患者一直坚持的快走、广场舞、游泳等体育运动都不得不停止了。那么,在目前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如何自我管理呢?采纳下面的建议可帮助糖尿病患者维持平稳的血糖、提高免疫力。

1、提高认识、加强防护。

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较非糖尿病患者降低,因此更容易被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目前全民都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糖尿病患者尤其要加强防护。如果能不外出尽量留在家里,外出的事情就由家庭中其他成员代劳。如果不得已需要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回家后把衣服挂在阳台通风、日晒,洗手和洗澡后再接触其他物品。

2、坚持室内运动。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量建议每次30分钟以上,至少隔天一次。现在居家期间,时间比较宽裕,建议可每天30分钟轻中度体育锻炼,比如在室内快走、原地踏步、传统广播体操、健身操、器械性运动(哑铃、弹力带、矿泉水瓶等)、瑜伽、太极拳等。通过上述锻炼,均能获得不同程度的锻炼,协助血糖稳定。室内和室外运动均能消耗热量,只要保证让身体动起来一定的时间和强度。

3、主食定量、营养均衡。

食物中对血糖影响最大的是主食(米、面、谷物),其中某些根茎类食物(如南瓜、红薯、土豆、芋艿、莲藕等)因其含淀粉量大,也应归入主食范围。每餐均应严格控制主食的摄入量(不能多吃,但也不能不吃),但品种可以丰富多样,比如一小碗杂粮饭可以更换为半小碗杂粮饭加一个小红薯。

另外要保证适量的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各种瘦肉类、蛋、奶、鱼虾等)。蔬菜的摄入量应为蛋白质和主食“体积”的总和,蔬菜应包括尽可能多种颜色,颜色越丰富,其含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品类齐全、有利于健康。

4、坚持应用降糖药物,切勿自行停药。

有些患者因不想在疫情期间来医院,自行停用降糖药物,此类行为绝不可取。若自行停药,血糖升高可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并且降低抵抗力。糖尿病作为慢性病,上海市卫生部门已经出台相关政策以保证慢性病患者买到足够的药物、尽量减少到医院就诊的频次,各家医院也都遵照执行,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的权益。

总之,希望糖友们在疫情期间通过规范用药、规律运动、均衡膳食达到血糖稳定的目的,从而提高自身抵抗力,加强防护,一起努力渡过这段时期,静待春暖花开!(上海市同济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宋利格)

来源: 健康时报网

科学研究:经常散步,有助于65岁以上老年人预防2型糖尿病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俄罗斯《消息报》23日报道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学家经研究后发现,经常散步有助于65岁以上老年人预防2型糖尿病。

据悉,受试者接受了7年的健康及身体活动水平检测。实验开始时,大家都没有糖尿病,但随着时间推移,有395人患上糖尿病,占总数的8%。科学家分析认为,糖尿病常发生在不喜欢活动者身上。为此,科学家建议老年人每天应步行至少4000步,还可根据个人情况不断增加步数并提高速度。因为随着步数增加,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可降低6%-12%。

报道称,不仅是2型糖尿病,随着体力活动减少,人类罹患其他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该研究主要作者加尔杜诺建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散步,即使那些没有糖尿病的人也应如此。(柳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