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平时血糖(糖尿病平时血糖高吗)
糖尿病要小心“低血糖”记住2个“15”及时应对
低血糖一直是最令糖尿病患者担忧的短期并发症之一。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经历过低血糖或出现过低血糖症状,特别是在强化治疗期间或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宣教一直是我们内分泌科医护人员重视的一点。
什么情况属于低血糖?1、非糖尿病患者,血糖<2.8 mmol/L属于低血糖。
2、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mmol/L 就属于低血糖。
低血糖的表现1、轻者表现为:心悸、焦虑、冷汗出、发抖、饥饿感明显等。
2、严重时可出现反应迟钝、乏力困倦、头晕、抽搐、嗜睡、意识丧失甚至昏迷等。
低血糖的常见原因1、药物:降糖药物过量,用药后未能及时进餐。
2、饮食:饮食不规律,进食太少、漏餐;过量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
3、运动:剧烈活动、活动量超过平常、空腹运动。
记住两个“15”(进食15克碳水化合物,每15分钟测血糖一次),以下例举可快速升糖的15克含糖食物。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制定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
3、加强血糖监测;
4、睡前血糖<5.6mmol/L建议进食,如1杯牛奶,预防夜间低血糖;
5、随身携带预防低血糖的食物及急救卡;
6、频发低血糖时应及时就医。
#家庭医生超能团##糖尿病#
正常人血糖应该多高?高于这个值可怀疑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十分常见的慢性病,近些年来正伤害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就糖尿病患者而言,根据病情不同具体症状也会有所区别,但血糖值升高乃至超标则是所有糖尿病人都会出现的症状。那么,正常人的血糖值应该是多高,什么情况下应该怀疑是糖尿病呢?
正常人血糖应该多高?
测血糖理所当然需要抽血,这里的血又分为指尖血和静脉血,其中以静脉血的血糖值更为准确,以下的数据指的都是静脉血的数值。
其中,测量血糖又必须测算两个数据,分别是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
就空腹血糖而言,正常值应该在6.1mmol/L以下,高于7.0mmol/L可认为是糖尿病。但血糖值又不能太低,如果低于3.9mmol/L则可能是低血糖症。
如果空腹血糖值超标,则需考虑测算餐后2小时血糖值进一步确诊。这时候正常人的血糖值应该在7.7mmol/L以下,若高于11.1mmol/L则是糖尿病的表现。
当然,人体的血糖值可能受到饮食、疾病、输液或是应激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第一次测算发现血糖超标时,应该注意排除这些影响。
哪些人需要测算血糖?
糖尿病存在一定的高危人群,就糖尿病而言,越早发现血糖升高的现象,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其调控的效果就会越好,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会相应降低。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
1、40岁以上的人。
2、超重或肥胖,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
3、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血压、血脂异常人群。
4、长期接受抗精神病、抗抑郁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此外,妊娠期女性受激素波动的影响很可能出现妊娠糖尿病,一般建议女性在怀孕24~27周时进行“糖筛查”,口服50克葡萄糖一小时后测算血糖。
就糖尿病患者而言,其血糖控制的终极目标是让他们的血糖值回归正常,也就是说餐后血糖值在7.7mmol/L以下。当然,现在还比较难达到这样的目的,欧美相关协会认为餐后血糖能控制在10mmol/L,具体控制的目标,还需要根据患者年龄、病程和并发症情况而定。
糖尿病关注“血糖”就行?这个指标也很重要,很多人忽略了
糖友们都知道,糖尿病需要定时监测指尖血糖,常见有空腹、睡前、三餐后血糖以及必要时午晚餐前及凌晨3点血糖,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指标也很重要,那就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以下是我们医院的糖化血红蛋白报告:
从表中可以看到,标准的HbA1c检测方法的正常参考值为3%~ 6%。糖化的升高和血糖的对照表如下。因此,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我们可以初步估算血糖的控制情况,例如糖友如果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7%,那意味着近3月其平均血糖水平为8.6mmol/L,如果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8%,那意味着近3月其平均血糖水平为10.2mmol/L,这个是平均血糖水平,不论空腹或餐后。
附: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关系对照表
既往,糖尿病诊断标准主要以血糖水平为依据,但根据目前最新的指南,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亦成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但前提是需要由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且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医疗机构出示。所以,如果是正规的单位体检发现糖化血红蛋白≥6.5%,请务必要专科就诊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
虽然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4%-6%,但我们临床医生并不要求每一个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均要达到正常。HbA1c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即根据每个人的年龄、病程、并发症、健康状况、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综合评估。下图是医生评估控制目标的主要参考因素,对糖友来说有点复杂,糖友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目标水平。
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设定的主要影响因素
H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 在治疗之初建议每3个月检测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查1次。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对于患有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的患者,HbA1c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
而且,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即刻血糖水平,也不能反映血糖的波动情况。自我血糖监测和持续葡萄糖监测可以很好地弥补 HbA1c 的上述不足。因此糖友们都要定期监测。
#家庭医生超能团##糖尿病##健康热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