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韭花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能吃韭菜花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吃火锅的饮食宜忌

在寒冷的冬季大家都喜欢围坐在一起吃个暖暖的火锅,说起吃火锅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的是四川的麻辣火锅。

而作为糖友,饮食需要遵循清淡的原则 ,那吃火锅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锅底该如何选择

在大家爱吃的牛油辣锅底、三鲜锅底、冬阴功锅底、咖喱锅底这几种锅底中,牛油辣火锅的含油量是最多的,它们的含油量排行是:牛油辣锅底>咖喱锅底>三鲜锅>冬阴功锅底。

而相比起这四种锅底,老北京的清汤火锅含油量更低,

最好选择老北京清汤锅底,一般是以白开水加葱、姜、香料等组成。其次是番茄和冬阴功锅底,相对油脂重的口味来说要健康一些。

菜类如何选择

糖友吃火锅时,建议适当多选择一些蔬菜,控制好总量。

1、适宜的蔬菜类

糖友在吃火锅时要首选蔬菜,如白菜、海带、木耳、魔芋、萝卜、冬瓜、茼蒿茎等。像香菇、蘑菇等菌藻类也是不错的选择。

2、淀粉含量高的蔬菜当主食

如土豆、红薯、山药等,应当成主食来吃,不应当成蔬菜吃,并相应减少其它主食的量。

3、肉类可选瘦牛羊肉、鱼虾

糖友适宜选择的肉类有:瘦的牛羊肉、鱼虾、鸡肉片,要注意在吃山珍、海鲜火锅时,有高尿酸血症的人注意不要摄入过多而诱发痛风。如果是选择鱼肉,高尿酸人群应以河鱼为主。

4、豆制品类是优质蛋白的来源

豆制品是适合糖友的菜类,如豆腐、冻豆腐、豆腐皮,注意不要选择油炸过的豆泡,油脂较高。

5、丸类制品要慎重

肉类加工制品如鱼饺、虾饺等各类丸子,均含有大量的油脂和盐分,甚至还添加很多的淀粉。

不仅热量高,同时也缺少了肉类的营养。研究表明,各种速冻火锅食品的脂肪占总热量的40-70%!这对于血糖控制是很不利的。

蘸料的选择

酱料最好自己调制,材料可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葱姜蒜、辣椒(少量)、香菜等,加上酱油或醋来调制,这样调出的蘸酱热量只有沙茶酱的五分之一。

麻酱韭花还是香油蒜汁,脂肪和盐分的含量都非常高,这些蘸酱糖友要注意。

就算是在外吃,也要自己也调制一个适合自己吃的酱料哦~

饮料的选择

大家在一起涮火锅的时候一般都会喝点饮料。糖友在选择饮料的时候也要注意。

血糖高的人最好喝水。白开水、矿泉水或者淡淡的茶水都可以。

不建议糖友日常吃火锅的时候喝果汁,因为果汁糖份含量高,也很难控制食用量。

如果有纯奶、豆浆的话也可以,这是比较适合糖友的饮料。

吃火锅顺序先素后荤

在吃火锅的顺序上,最好先涮豆制品和菌藻类,煮十五分钟以上,安全卫生的同时还能提高汤底的鲜味。

接着涮青菜吃,之后再涮肉。先涮菜可以减少肉类摄入量。

此外,不要生熟混搭,不要冷热交加,不要吃得太急,更不要吃太多。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陪您过年|吃不胖的年夜饭

中国的传统习惯是春节一定要有丰盛的年夜饭,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对一家人来说最重要的一顿晚餐。丰盛的年夜饭中,荤菜会占很大比例,素菜往往比较少。从健康饮食的角度来讲,这样的菜品安排搭配并不合理。

虽然春节不过短短几天,但我们的饮食习惯不宜变化太大,主食、荤类、蔬果的均衡搭配非常重要。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荐,一般人群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比例分别为55%~65%、12%~15%、25%~30%。如果按照全天主食约半斤,肉类100~150克,鸡蛋1个,牛奶1杯,蔬菜1斤,水果150~200克,烹调用油25~30克来安排自己的饮食,基本上能达到此要求。如果按照这个推荐量来吃,主食和油脂可以为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肉类可以为身体提供适量优质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蔬果可以补充维生素,并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个推荐量,有特殊情况的人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

举例来讲,如果准备6个人的年夜饭,大约需要准备10~12个菜,可以安排米饭1个(杂粮米饭),杂粮点心2个(苦荞面素蒸饺、蜂蜜窝窝头),主菜3个(豆瓣鱼、炒肉丝、凉拌鸡)、叶菜2个(白油菜心、上汤娃娃菜)、菌藻类2个(酸汤金针菇、凉拌海带丝)。这样既美味营养,又可照顾到多种口味。

还有几个需注意的事项,再稍微强调一下:一是不要把煎炸的年糕、糖油果子、粉蒸肉表面的米粉、白糖糯米饭等当成主食,这些食物虽然是以米、面为主,但是加工方法让脂肪、能量大大增加;二是肉类不要以腊肉、香肠、卤肉、烤肉等为主,这些加工肉类虽然好吃,但也会导致油脂、盐分过量;最后是蔬菜类不要以土豆、芋头、山药这些根茎类蔬菜为主,尤其是红烧、油煎的土豆、芋头、山药。

会吃的糖友血糖波动小

糖尿病患者在春节期间的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防止出现血糖波动而导致住院治疗。可遵从以下几点合理膳食:

一、主动选择粗粮

节日期间,糖友们应有意识地进食粗粮,因为粗粮可以延缓餐后血糖的吸收。建议每天至少进食一餐粗细粮搭配的主食,如:两面发糕(玉米面、面粉)、金银馒头(小米面、面粉)、全麦面包、三和面馒头(玉米面、豆面、面粉)、二米饭(粳米、黑米、小米、糙米)等。若糖友们合并有胃炎、胃溃疡、肝硬化等消化道疾病,就要限用含粗纤维多的如麦麸、高粱、糙米、燕麦等主食,生、冷、硬、黏性、辛辣食物也少吃。

二、大量选择蔬菜

糖友们注意多吃叶菜类蔬菜。每日最好进食300~500克新鲜蔬菜(生重),尤其是深颜色(绿色、红色、紫色等)蔬菜应占一半以上;咸菜是风味小菜,不能代替蔬菜。若糖友们合并有高血压,需要低盐饮食,应限制含盐较多的咸菜、咸鱼、韭花等腌制食物;对于老年糖友们,由于牙齿脱落,影响咀嚼,要选择嫩叶、瓜、茄等平日经常进食的蔬菜。

三、合理选择水果

当血糖平稳或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时,可以适当吃水果。但要了解吃水果的种类、时间、数量。一般可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低的水果,如苹果、梨、草莓、柑橘、桃、柠檬、西瓜、樱桃等,在两餐之间进食,每日200克(大约中等大小的苹果1个)为宜,并适量减少主食数量;对于陌生的水果,为了满足口福,点到为止,不可无节制进食。平时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友,陌生水果还是少吃或不吃为好。

四、适量选择肉类

节日期间很多人家都是顿顿有肉,此时糖友们在饭桌上下筷子要自觉选择含脂肪和胆固醇相对较少的瘦肉。吃禽类时,要去掉表皮(含胆固醇较多)。如果糖友们合并有冠心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尽量不要吃涮锅、肉汤、动物内脏、腊肉、香肠、烤肉等含动物脂肪和嘌呤多的食物。

五、坚果好吃不过量

坚果是节日期间常备的休闲零食,当亲朋好友在聊天、看电视时,会不知不觉过量摄入。坚果属于高能量食物,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周吃50~70克比较合理。当糖友们合并有肥胖症、冠心病、高脂血症、胆道系统等疾病时要注意减量。

六、科学饮水,限制饮酒

糖友们节日期间不要忘记补充水分,优选白开水或淡茶水,不要用含糖饮料代替白开水。如果酒席实在推不掉,最好不要饮高度酒,可少量饮低度酒。如合并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要禁忌饮啤酒。

总之,节日期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仍要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食用量尽量和平时保持一致。最后,也是格外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按时用药,并坚持日常的运动锻炼,这样才可以避免血糖有太大波动。

应诏赋得除夜

唐·史青

今岁今宵尽,

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

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

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

已著后园梅。

文:综合《健康报》相关报道

来源: 健康报

冬天食用涮羊肉为什么会出现血糖、尿糖升高的现象?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因为体内胰岛素分泌障碍,导致体内糖分无法被代谢,以至于血糖升高为主要标志,因此称为糖尿病。

中医上则把糖尿病归属为“消渴”范畴。当我们身体的各脏器一直处于缺水的状态时,我们就会感觉口渴,想要去喝水。然而喝下去的水还没有被身体转化成人体所用的津液,就通过小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而且,身体长期缺乏津液,就会阴阳两方不平衡,阴制约不了阳,这时多余的阳气就会不受控制,在体内乱窜,形成虚火,这时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就会被这股虚火给燃烧殆尽,因此常常感觉饥饿,再者,虚火旺盛,也会加快人体的代谢情况,所以这类人常常表现出吃的多,体重却反而减轻了。

所以,中医认为,糖尿病的本质是一种阴虚内热,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所导致,表现为上消肺燥、中消胃热、下消肾虚。

吃涮羊肉会导致血糖、尿糖升高?

秋、冬季节交替,天气逐渐变得寒冷起来,所以又到了吃涮羊肉的季节。为什么吃涮羊肉会导致血糖和尿糖升高呢?

这是因为羊肉性味甘温,补益气血、温中暖胃,如果再配以黄酒、辣椒油、韭菜花等调料,可造成辛温助热伤阴而引起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的患者食用刷羊肉不宜过量,选择调料时也应该忌用辛辣温热之品。

根据其病理因素该如何调理呢?

1、阴虚火旺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亢的情况,则可导致虚热虚火内生,阳气偏盛,出现阴虚火旺,体内的阴阳失去平衡,阴液不足就会导致糖尿病患者老有内火。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补阴丸、杞菊地黄丸等药物滋养肝肾,改善糖尿病老有内火而引起的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腰腿酸痛等症状。

2、肾阴亏虚

可能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饮食过于温燥、久病伤肾等原因导致肾脏阴液不足,或者是肾脏阴液过度耗损,肾阴不足,可出现肾阴亏虚、内热旺盛。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药物,具有滋肾养阴的效果。

此外,患者还应该注意生活调摄,如患者生活作息要有规律、体力劳动要适度,避免忧虑、恼怒、惊吓、失眠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的危害性,积极坚持配合治疗,另一方面也不要思想负担过大,产生消极心理,不利于病情恢复。

本文章仅用于经验交流,不作为临床指导用药,如果患者需要购药和治疗请遵医嘱。

#关注糖尿病##中医##头条健康##中药##好医生为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