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面包糖尿病(吃面包糖尿病人能吃吗)
糖尿病患者能吃面包吗?又该如何吃才健康?本文详细说清楚
小孙在37岁时被诊断出患有1型糖尿病。起初,他对糖尿病知之甚少,但他马上就知道自己的饮食习惯必须改变。从第一天开始,他就知道我必须更加了解自己在吃什么,以帮助将血糖保持在健康范围内。后来,他慢慢了解到,自己吃的很多食物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健康。
事实上,让小孙最为疑惑的是,像面包类富含卡路里的食物,将会使自己的血糖管理更具挑战性。尽管如此,小孙非常喜欢香喷喷的面包,尤其是面包中的那种甜味,真的是让他不能拒绝。于是,小孙问到我,糖友能吃面包吗?又该如何吃才是健康的呢?
香喷喷的面包是我的最爱,但大家都说面包会添加很多糖跟油下去制作,不只热量很高,也会影响血糖,害我每次都吃得很不安。我们都知道糖尿病吃太甜不好,但是我们平常已经习惯吃面包这些甜甜的食物,突然要戒掉真的会很不习惯,甚至会因为不吃面包而心情不好。
为什么会这样?
在现如今的生活之中,手摇饮料、洋芋片、千层蛋糕、巧克力脆片、面包等高油、高糖、低纤维的精致食物,充斥在我们的日常饮食里吗?大家有没有发现吃完这些食物后心情特别愉悦,然而如果一天没吃这些食物,身体竟然出现轻微的情绪低落、焦虑、烦躁不安等戒断症状,让我们忍不住想要赶快再吃甜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可能有糖瘾症。
糖瘾症就像是对毒品上瘾一样,当糖对大脑所产生的愉悦感及舒适感消失时,就会想一再想吃糖,然而摄取过多糖份对身体有许多坏处,比如: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都与高糖饮食相关。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对糖上瘾时,试着改变高糖的饮食习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糖摄取量应少于每日总热量的5-10%,以降低精制糖对身体的危害。
如前所述,面包为全谷杂粮类制品,吃多了还是造成血糖波动。那么,患有糖尿病的朋友还能吃面包吗?答案很显然,我们只要不无限制地狂吃即可。所以吃面包时要多注意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控制好每次吃的份量,就能好好享受。想要安心自在的吃面包,其实一点也不困难,只要好好运用营养标示以及糖类代换就可以了,以下两招快学起来。
第一招,从面包的营养标示找出吃了几克糖。商店、超市常见的面包包装袋上,都会有品项的营养标示,依据卫生部规定,营养标示上需有热量及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信息,而碳水化合物就可以让我们清楚知道这颗面包含有多少糖及精制糖。 举例来说:我们在超市买了一颗奶酥面包,营养标示总重约107克,热量为424大卡、蛋白质10.7克、脂肪19.7克、碳水化合物50.9克(其中精制糖:24.3克)。
当我们吃完这颗奶酥面包后,总共会吃进50.9克的糖。藉由营养标示的辅助,可以知道自己所选的面包含有多少糖类的份量,当尽情地把一整颗奶酥面包吃进肚子后,难免还是会让人担心等一下晚餐后血糖应该又要爆表了,这时候就可以运用第二个技巧——糖类代换,来缓解血糖的飙升。
第2招,换算成面包含有几份糖,并做好糖类代换。根据食物份量的概念,一份糖含15克的碳水化合物=1/4碗饭=1份水果,我们刚才吃的奶酥面包大约有3.4份的糖量(50.9÷15=3.4份),大约等于8分满碗饭,而我们的晚餐都吃1碗饭,大约4份的糖量,因此建议我们当天的晚餐就不要再吃白饭,也避免再多吃含糖的水果类、乳品类、全谷杂粮类,这样血糖就会比较稳定了。
遇到没有营养标示的面包时,可以用手掌与视觉来去感受重量与大小的差异,再和平时在超商购买的面包进行比较与推算份量。举例来说,左边为超商的奶酥面包,右边则为传统面包店的奶酥面包,重量上超商奶酥面包为116克,传统奶酥面包为76克,但身上没有磅秤时,可以透过手掌的大小来估算。
从视觉及用手秤量,即可很清楚地感受到超商奶酥面包跟传统奶酥面包的差异,超商面包比较大也比较重,传统面包则跟手掌宽度差不多大。当以手掌抓出大小后,再与常吃的超商奶酥面包营养标示进行比对,就能大略抓出传统面包店的糖量。当然,这个方法也适用在其他口味的面包或食物上。
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此为简易粗略的测量方式,实际上的份量还是要以每一种面包的重量为主。若使用手掌来估算份量后,记得食用完面包要再验血糖,看看刚刚吃的份量是否恰当,以免产生高血糖。
总结以上的方法,建议喜欢吃面包的人可以先从有营养标示的面包优先选择,当熟悉食物的份量之后,日后面对无营养标示的产品,也能藉由平时拿在手上的手感及外观大小进行评估,若能再搭配血糖监测,就更能精准了解血糖的波动。最后,提醒大家在选择面包时,建议以没有包甜内馅为佳,这样就可以避免吃进来过多的精制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身体情况比正常人要复杂得多。身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失去了调节血糖水平的能力,因此,血糖水平可能会受到饮食的影响而出现广泛的波动。饮食作为控制糖尿病的五驾马车之一,有着它特殊的地位。总体而言,建议糖友在饮食上做好以下4点。
1、保持正餐均衡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很多糖友总认为,患上糖尿病之后一定要尽量少吃,很多食物都应该一律拒绝。实际上,糖友在平时的饮食中,最主要的不是限制,而是调整。因此,我们在饮食上一定要让自己的三餐吃得均衡,而且要适量。当我们做好这些之后,我们就不易肚子饿而想吃点心与零食,从而减少高血糖的风险。
2、利用自然食材来变换风味、提供天然甜味。当我们想喝饮料时,可以使用薄荷叶、柠檬、洋甘菊、玫瑰花等自然食材来变化口味;而洋葱、胡萝卜等,都是能提供天然甜味且适合入菜的食材。当然,我们也可以改喝无糖茶、无糖气泡水,或是购买品质较好的茶自己冲泡。珍珠奶茶、黑糖波霸等手摇饮以及超商的罐装饮料常额外加糖,选择上尽量以无糖茶为优先,而品质好的茶不容易苦涩,不用加糖就很好喝,自行冲泡还能避免喝到多余糖份。
3、避免加工品、罐头、腌制品、酱汁与酱料。在日常生活之中,像鱼丸、肉松、鲭鱼罐头、蜜饯等食品,以及酱汁、酱料都常添加糖来矫正风味或调整咸度,这回让我们更容易摄取到隐形的糖。因此,我们在饮食上,都建议尽量避免。
4、减少高油及高糖的糕饼及零食。糕饼与零食大多添加了大量的油脂与糖,购买前可以先看看食品营养标示,选择脂肪与糖含量更低的食物。减糖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尤其是当压力越大的时候越容易想吃糖。但若能持续地慢慢的改变也是进步,能减少频率、留心替换、聪明选择,就能大步迈向无糖新生活,一起加油吧!
#家庭健康守护官##健康科普大赛#
糖尿病人一口零食也不能吃?未必,有几种零食吃对了帮助稳定血糖
糖尿病人在日常的饮食的确需要格外的注意,既不能摄入过量的糖,对含油脂成分的食物也要格外谨慎。经常需要特别注意一些高热量高糖的食物,尤其是生活中常见的零食。
大多数零食含有大量的脂肪以及糖分,所以不光是糖尿病患者自己,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得了糖尿病之后不能够吃零食。
而很多时候人一嘴馋就会控制不住自己,吃完以后又产生很强的负罪感,其实没必要这样。糖尿病人并不是完全需要杜绝零食,下面这几种情况下是可以适当吃一些的。
糖尿病人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吃零食?
糖尿病人要想吃零食,首先需要血糖稳定。所谓血糖稳定就是血糖持续两三个月在正常范围内,这时候有选择地适量吃一些零食基本不会让血糖在短时间内出现大的波动。
其次,要将零食的热量计算在总热量中,避免热量摄入超标。
糖尿病人的零食该怎么选择?
首先如果是加工食品,要保证添加的糖含量尽可能地少。现在市面上很多针对糖尿病人的粗粮饼干一般采用代糖,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代糖也能提供甜味,加一点点就可以做出很甜的口味,少了这部分添加的糖所以比普通饼干的升糖速度要慢一些。
大家也可以自己用燕麦粉和荞麦粉自制饼干,这样做出来的饼干能把控添加成分,更健康。不过粗粮饼干也不能任意吃还要注意计算好热量,保证当日总热量不要超标。
此外,苏打饼干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不错的零食。但苏打饼干与馒头相比,加入了食盐和油,能量很高。常规苏打饼干,16片约含570千卡能量,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每次别超4片。
如果吃面包的话,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黑麦面包或全麦面包,而且不要添加糖霜和奶油、火腿等成分。与摄入白面包相比,黑麦面包或由酸面种发酵的全麦面包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最后,水果也需要适当吃一些,水果中含有的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参加,而水果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
选择一些含糖量比较低的水果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是有好处的,如火龙果、苹果等。但像西瓜、葡萄、哈密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最好少吃。
各位朋友,你家里有糖尿病患者吗?你还知道哪些糖尿病人的饮食禁忌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正确加餐
1、加餐后,正餐主食量应减少
糖尿病患者可从三餐匀出少许主食作为加餐用,特别是上午9点半到口晚上临睡前的加餐十分重要。不过,加副餐后,一日三正餐的主食量应相应减少,以免全天总热量超标。
2、加餐的时间和食物选择
一般说来,加餐的最佳时间段为9~10点、15~16点和21~22点。加餐物也要有选择,不能随意吃些零食和小吃。上午和下午的加餐可随便一些,水果的全麦面包、饼干都可以;晚间的加餐品种可以丰富一些,除少量主食外,最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豆腐干、瘦肉、鱼虾等,这些富含优质白质的食物能防止夜间低血糖。
3、三餐之外如何加餐
每日主食总量不变,一般是从正餐中减少主食,匀出25~50克以副食代替并适当增加升糖作用较弱的蛋白类食物,如酸奶、豆腐等。
比如,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安排吃一顿水果,作为加餐,以减少饥饿感,避免低血糖。在下午加餐时,如吃1/4个苹果、半根青香蕉、薄薄的片西瓜,或5颗草莓、葡萄(若草莓和葡萄的个头较大,那就只能吃1~2颗)这是每天允许摄入的水果总量。如果每天吃新鲜水果的量达到200克,就要从全天的主食中减掉25克。晚上睡前加餐时,如吃500克的西瓜(包括瓜皮),则晚餐应减掉25克主食。
4、吃哪些副食时尤其注意减少主食
糖尿病患者在吃以下两种副食时,尤其需要减少主食的量。
一种是含糖量过高的副食,如绿豆、红小豆、薏米、白薯等含糖量均在20以上,土豆、山药、芋头、蚕、豌豆、慈姑菱角等含糖量也在15%以上,这些食品不宜吃得太多,否则会直接影响血糖,使餐后血糖升高。
另一种是脂肪含量过高的食品,如芝麻酱、蛋黄以及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摄入过多对控制血糖很不利。所以,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在较大量进食以上两类副食时应将热量计入全天热量之中,并减少主食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