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西汀糖尿病(西丁类降糖药)

小五的健康科普小站 0
文章目录:

度洛西汀是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睡眠障碍常用药,科学服用注意4点

50多岁的王女士是一名退休职工,平时身体状况还好,只是长期患有失眠,睡眠质量一直不佳,每晚都需要口服2片艾司唑仑才能入睡

1年前,王女士的家人因为感染新冠而去世,这导致王女士的情绪一下子变得很差,时而冷静,时而激动,而且睡眠质量也变得很差,刚开始王女士的家人以为她只是一阵子的心情不好,但是随着时间越来越久,王女士的情绪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而且她为了入睡私自增加艾司唑仑的服用剂量,在一次家人发现她一次性服用了10片艾司唑仑导致昏迷不醒后连忙将其送到了医院

医生第一时间为其进行的促醒和洗胃,万幸的是王女士很快的苏醒了,医生仔细询问后得知其有严重的睡眠障碍,并且伴有严重情绪异常,于是采用失眠和精神量表对其进行评价,最后诊断为慢性失眠伴中度抑郁焦虑状态,于是调整了王女士的用药方案,在艾司唑仑的基础上给她加上了一种叫做度洛西汀的药物,王女士拿到药后发现药物包装上的精神类药物,她显得非常急躁,询问医生自己只是失眠,又不是精神病,为什么要用精神类药物呢?医生解释道王女士现在不仅仅是失眠,而是伴随着抑郁焦虑,而抑郁症与失眠会相互影响,因此单纯使用安眠药的作用往往不佳,必须联合抗抑郁药物才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医生嘱咐王女士按照医嘱规律服药,定期来到医院复查。经过规范的抗抑郁治疗后,王女士的睡眠质量提高很多,而且原本的异常情绪也明显好转了。

一、抑郁症与睡眠障碍的关系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等。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全中国确诊抑郁症的人群超过2000万,而其中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目前临床上对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神经递质学说和神经回路学说最为常见。临床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病与神经突触间的神经递质浓度不足有重要关系,其中特别是缺少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是诱发抑郁症的重要机制,因此临床上提高这两种神经递质的浓度是有效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其次,有研究表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回路的信息传导异常也是诱发抑郁症的机制之一,这种神经通路功能导致大脑产生了强迫、焦虑和压抑等异常情绪。

抑郁症与睡眠障碍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根据统计抑郁症的患者人群中大约与50%以上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的人群中有30%左右会合并抑郁或者焦虑等异常情绪,临床研究表明抑郁症与睡眠障碍具有相似的发病机制,特别是大脑中5-羟色胺浓度对于2者具有共同的影响,因此对于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而言,单纯使用安眠药的效果往往不佳,需要通过规范的抗抑郁治疗来切断两者之间的联系。

二、度洛西汀的药理学机制和作用特点

度洛西汀常用的抗抑郁药之一,又称为欣百达,其本质是一种是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其具挥镇痛、抑制应激等多重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睡眠障碍、广泛焦虑等多重精神系统疾病。

度洛西汀具有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双重作用,药效强,起效快。

首先,度洛西汀可以选择性的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神经突触之间5-羟色胺浓度降低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机制之一,度洛西汀的核心药理学机制就是可以选择性的抑制神经突触对于5-羟色胺的再摄取作用,有效提高5-羟色胺的药物浓度,从而有效增强大脑对于情感的调控作用。

其次,度洛西汀可以高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作用。去甲肾上腺素不仅可以调节情绪,而且可以传导疼痛信号,而神经突触之间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不仅仅可以诱发焦虑、抑郁等异常情绪,而且可以诱发异常的神经痛。度洛西汀可以有一种神经突触对于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从而提高神经突触之间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不仅可以调控异常情绪,而且可以增强大脑对于疼痛的耐受度

度洛西汀口服后吸收很快,2小时左右即可可以被吸收,而且食物对于药物吸收的影响较小,因此药效不会因为饮食而受到影响;其次,度洛西汀的药物半衰期为12小时左右,因此每日需要服用2次才能达到持续性的治疗效果;最后,肝脏是度洛西汀主要的代谢场所,其中肝脏P450CYP2D 酶和CYP1A2 酶对于度洛西汀的代谢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长期服用容易导致肝功能异常,长期口服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

三、度洛西汀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这几种疾病

度洛西汀是临床常用于治疗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等精神系统疾病的药物之一,但是在治疗不同疾病时度洛西汀的用药方案不同,因此建议大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要随意使用或者调整用药方案。

1、中重度抑郁症

度洛西汀是临床上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的常用药之一,临床研究表明度洛西汀可以有效改善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低落、睡眠紊乱、精力减退、食欲下降等多种临床症状,并且副作用较少

2、慢性周围性神经痛

度洛西汀临床上常用药治疗周围性神经痛,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慢性肌纤维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特别疼痛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最为合适。临床研究表明度洛西汀可以有效改善多种慢性周围性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异常情绪

3、广泛性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类系统疾病,临床多表现为焦虑、恐慌和紧张情绪,并且经常感觉常坐卧不安,缺乏安全感。度洛西汀是临床上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常用药之一,临床研究表明度洛西汀可以有效改善焦虑、恐慌等临床症状,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多种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科学服用度洛西汀注意4点

度洛西汀目前是精神类限制用药,属于处方药,由于其药效较强,因此服用方法较为特殊,因此再次建议有需要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服用,不要擅自购买或者擅自调整用药方案,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第一、注意度洛西汀的服用剂量和方法

度洛西汀的服用方法较为特殊,其原则是从低剂量起始,逐渐增加药物剂量。建议从每次20mg,每日2次起始,根据药效逐渐增加药物剂量,最大剂量可以调整之每次60mg,每日2次

其次,食物不会对药物吸收造成影响,因此度洛西汀饭前饭后都可以服用;第三,对于抑郁症的患者而言需要长期服用度洛西汀才能达到持续性的抗抑郁效果,服药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评估,从而调整药物剂量;最后,度洛西汀必须逐渐减药,不能骤然停药,否则容易导致戒断反应,甚至导致抑郁症加重。

第二、注意度洛西汀的不良反应

度洛西汀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头晕、恶心、头疼等,其发病率约在5%,但是大多数无需特殊处理;其次,胃肠道不良反应也较为常见,如腹泻、便秘、口干等;第三、男性患者服用度洛西汀后可能出现男性性功能障碍,如性欲下降、勃起障碍等;最后,长期口服度洛西汀容易导致肝功能异常,如肝酶异常增高、腹痛等,必要时需要合并护肝治疗。

第三、这些人群慎用或者禁用度洛西汀

怀孕和哺乳期女性禁用,缺乏临床研究数据,安全性未知;未成年人慎用,必须权衡潜在的风险和临床需要;第三,肝功能不全患者禁用,容易加重肝功能异常;第四,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容易加重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症状;最后,对于度洛西汀过敏的患者禁用

第四、度洛西汀应避免与这些药物联用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度洛西汀不宜与其他类型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联用,容易导致度洛西汀代谢异常,导致药物浓度增高,诱发多种 不良反应。

CYP1A2抑制剂:如氟伏沙明、‚环丙沙星或依诺沙星等,不宜与度洛西汀联用,容易提高度洛西汀的血药浓度;

CYP2D6抑制剂:如去甲替林、阿米替林、三环类抗抑郁药等,这些药物不宜与度洛西汀联用,容易导致度洛西汀药物浓度增高。

酒精:度洛西汀与酒精联用容易导致中枢性抑制作用,导致头晕、昏迷等多种不良反应。

五、除了药物,抑郁症还要做到这几点

虽然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线疗法,但是几乎所有的抗抑郁药物都有不良反应,因此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抑郁症患者在服药的同时需要通过调节自身生活习惯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并且主动自我调节情绪。

1、积极面对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常常缺乏对于自己病情的正确认识,时常导致情绪不稳,因此抑郁症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明确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危害,建立战胜疾病的信息,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

2、积极与人交流

抑郁症患者应该尽量培养自身爱好,多参与户外活动,并且与家人和朋友主动交流;其次,抑郁症患者也可以设立一个近期目标,并且鼓励患者全力完成,从而为抑郁症患者树立信心。

3、调整睡眠习惯

抑郁症与睡眠障碍相互影响,因此在治疗抑郁症的同时,必须对睡眠进行调整,可以适量使用安眠药物,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整睡眠环境来提高睡眠质量,从而打破失眠与抑郁之间的联系。

4、调整饮食习惯

抑郁症患者建议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和氨基酸的食物,如绿叶蔬菜、鱼类等,少吃高热量、高脂类的食物,做到营养均衡。

六、总结

度洛西汀是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睡眠障碍的药物之一,其抗抑郁、镇痛等作用较强,因此必须注意服用剂量和方法,避免导致不良反应;其次,抑郁症患者不能单纯依靠药物,必须主动调整自身习惯,从根本上改善抑郁症对于自身健康的影响,同时避免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

#精品长文创作季#

服用药物需谨慎,这些药可能会让你变胖!

肥胖是健康的大敌,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肥胖,都应加以控制。其实除了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服用一些药物也可能引起体重的增加。这些药物包括降糖药物、激素类药物、抗抑郁药、抗精神疾病药物、β受体阻断剂等。

1. 降糖药物

口服降糖药物如吡格列酮、格列美脲等磺酰脲类药物,以及胰岛素均能促进体重增加。胰岛素最常见且最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为低血糖,人在低血糖或血糖不稳的情况下食欲更易被刺激,这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此外胰岛素可抑制脂肪、蛋白质降解,促进肝脏等部位的脂肪合成,从而出现体重增加。

磺酰脲类药物治疗糖尿病所引起的体重增加,在用药1个月内比较常见。磺酰脲类药物可减慢肝脏对胰岛素的清除,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因此这种药物导致体重增加的因素与胰岛素类似。

胰岛素引起的体重增加更常见于注射胰岛素的给药方式,若同时服用二甲双胍可以减轻胰岛素所引起的体重增加。因此采用联合疗法治疗糖尿病有助于限制体重的增加,甚至出现体重降低。

2. 激素类药物

约70%的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后体重增加,因为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升高血浆胆固醇,激活皮下的脂酶,促进皮下脂肪分解而重新分布,形成如满月脸之类的向心性肥胖。此外,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变下丘脑的激酶活性而提高食欲,导致患者摄取食物增多。如强的松和甲基强的松龙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和部分癌症的重要药物,这些药物也因增加体重而“惹人厌”。

3. 抗抑郁药

不同的抗抑郁药物对体重的影响不同,帕罗西汀、舍曲林会导致体重增加,氟西汀和安非他酮则不会增加体重。另外,阿米替林、去甲替林、米氮平这些抗抑郁药也可以引起体重增加,但这些药物由于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较少。

4. 抗精神疾病药物

约80%的患者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后出现体重增加,抗精神病药物可通过抑制棕色脂肪组织的产生和分化来影响产热反应和能量平衡。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D2受体来发挥作用,另外对组胺H1受体和5-HT2A受体也有一定的阻断作用,这些受体对体重变化有不同的影响。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喹硫平和利培酮)导致的体重升高,与服用剂量和用药时间紧密相关,可通过服药第一周的体重变化来进行判断。另外女性、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服药后更易出现体重变化。

临床很多常用药可能会引起体重增加或代谢紊乱,高风险患者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这些药物,或者服用这些药物时应密切监控体重。

参考资料:

39健康网《警惕:这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肥胖!》

服用达泊西汀,治疗原发性早泄时,要注意什么?

有很多男性朋友私下里问华子,听说达泊西汀可以用来改善“时间太短”的症状,能不能说说这是一种什么药,在使用时要注意什么呢?

华子给出的建议是,最好去看医生找具体原因,药物只是“治标不治本”。其实很多男性朋友都有这方面的烦恼,很多人在抱怨有早泄(PE)的相关症状,但很少有人主动去寻求治疗。可能是关乎男性面子问题,所以会“讳疾忌医”。

一、有病需要看医生

很多人有一种不好的习惯,就是身体有了问题之后,自己上网找解决方法。华子想告诉这些朋友,网络上的医学知识良莠不齐,没有专业医学知识背景的人,难以分辨。容易被误导而采取错误的治疗方式,可能会花了钱但没有效果,还有可能造成病情的延误。

男性出现PE是常见的性功能障碍,在相关研究中,整体患病率大约为20%~30%。但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与神经生物学因素、精神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如慢性前列腺炎)等相关。

如果身体有了问题,最正确的做法是找医生进行诊断,针对诱发疾病的因素进行治疗

二、达泊西汀为什么可以治疗PE

达泊西汀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可以提升人体内5-羟色胺的水平。SSRI类药物主要用于抗抑郁治疗,但在治疗抑郁症的时候,发现药物出现了延迟男性排精的副作用,所以又增加了对PE的治疗。

用于治疗的抑郁症的SSRI类药物,在治疗PE时存在起效慢的问题,而达泊西汀起效较快,是第一个用于治疗PE的SSRI类药物

达泊西汀的药理机制,可以显著升高5-HT水平。因为5-HT广泛存在于射精神经中枢以及相关器官的神经中,神经突触间隙内5-HT浓度升高后,可以导致射精的延迟。

三、使用达泊西汀时的注意事项

达泊西汀仅用于患有PE的男性患者,身体正常者不要服用,有潜在的安全隐患。首次剂量30mg,在需要时,提前1~3小时服用,如果效果不满意,可以增至60mg。但在24小时内服药不得超过60mg

虽然整体有效率可以达到98%,但是有研究称,有38%的患者对药物疗效并不满意。所以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于药物,找到根本原因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达泊西汀的不良反应较轻微,可能会出现轻度的头痛、恶心、疲劳、失眠等症状,但很快就会缓解,整体的安全性很好。

肝功能中度损伤与重度损伤者不能服用此药;有严重心脏疾病者禁用此药;有躁狂、双相情感障碍者不能服用此药;有不稳定癫痫者应避免使用此药。

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者,以及在停药14天之内,都不能服用达泊西汀,在服用达泊西汀之后的7天内,也不能服用MAOIs类药物

在服用酮康唑、伊曲康唑、利托纳韦、阿扎那韦等强细胞色素P4503A4抑制剂,禁与达泊西汀同用

如果服用其他精神类药品,或是饮酒后,也要避免服用达泊西汀。

总结一下,达泊西汀可以升高5-羟色胺水平,可以改善男性PE症状,但仍然有可能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药物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想做到“标本兼治”,需要去正规医院,由医生进行诊治才可以。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