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吃成糖尿病(水果里的糖对糖尿病的影响)
吃太多水果会得糖尿病?或许这几种原因才是罪魁祸首
平时的一些生活习惯或是饮食习惯的不好,特别是现在的糖尿病患者也越来越多,以前都是一些老年人才会患上,现在是很多的年轻人也患上糖尿病,这就是因为平时在饮食上的不注意,体内的血糖含量高了,以致糖尿病,那就会有很多人好奇是不是不能吃甜的,水果还能吃吗,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糖尿病的。
吃太多的水果会得糖尿病吗?
很多人都会好奇水果也是属于甜食,那吃太多会不会导致糖尿病,一般来说,就是单纯的吃水果而言,是不会得糖尿病的,但是因为部分的水果含有比较丰富的糖分,如果长时间食用此类水果,甚至是当饭吃,就容易使血糖失控,是会增大患糖尿病的几率,所以,要注意选择低糖的水果,不要过量的食用。
患上糖尿病的原因不仅仅就是平时体内摄入太多的糖分,还可能和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有关系,它们也是会导致糖尿病的。
饮食不当
现在很多的人上班都是比较忙的,早上不吃早饭,中午就随便吃点,到了晚上就开始肆无忌惮的吃,导致体内一次性摄入的能量太多,并且回到家之后还不爱运动,体内的能量不能代谢掉,长期以往就会因为体内能量过剩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还有很多晚上爱吃甜食的,虽然嗜甜如命并不是导致糖尿病的绝对因素,但是甜食除了能导致能量蓄积意外,也会加重体内胰腺的工作负担,导致胰腺功能受损,引发糖尿病。
熬夜
熬夜已经是非常常见的事了,现在的人几乎每个人每天都在熬夜,因为白天总是忙于工作、学习或是家庭,到了晚上才是自己的时间,就不想早睡,经常玩游戏、玩手机或是出去和朋友聚会,再到睡觉的时间已经很晚了,这就会扰乱了体内生物钟,身体器官得不到休息,第二天就不能很好的运作,非常容易导致体内的内分泌失调,进而影响血糖,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压力大
现在的人都在经受着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因为时代在进步,自己不得不努力,就会造成自己的心理压力很大,有过研究数据表明,心理压力过大的人患上糖尿病的几率要比正常人高出两倍,而现在很多的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压力是最大的,想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不断的给自己增加压力,又不及时给自己解压,就容易使体内的内分泌失调,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体重超标
现在很多的人体重都是超标的,特别是应酬多的中年人,出去应酬就需要吃饭、喝酒,之后也不运动,身体内的食物得不到消化,就会堆积在体内,长期如此,大肚腩也出来了,体重也超标,体内的营养过剩就会让胰岛功能增加负担,经常这样,胰岛功能负担过重就会影响胰岛素的的分泌,就会让血糖不能很好地被控制,就容易患上糖尿病。
从以上可以看出,导致糖尿病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就单吃水果是不会得糖尿病,但是不能把水果当饭吃,不然也是会影响血糖的,还有要注意的是不要熬夜,养生良好的作息习惯,多锻炼,及时消耗掉体内的多余能量,促进消化,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减轻身体负担,让身体处在一个轻松的状态,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25岁小伙被送医抢救 水果也能吃出糖尿病?
(上游新闻记者 周晋羽)水果口感好,且能补充大量维生素、果酸和矿物质,深受大家的喜爱。但即便是吃这样的“好东西”,也要有个度。最近就有位杭州的小伙子,狂吃水果被送进了抢救室。怎么回事儿?
【新闻链接】
25岁小伙水果吃到饱
一个月后进了抢救室
据《钱江晚报》报道,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室近日接诊了一个120救护车送来的急诊患者,25岁的小伙子不停地喘着大气,全身无力、口渴、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心率120次/分,血糖30.9mmol/L!
再进一步检查,酸中毒,尿酮体阳性,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大量补液、胰岛素注射降糖等抢救措施,最终病人转危为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一般多见于严重的糖尿病患者,这位小伙子这么年轻,怎么会有如此严重的糖尿病?原来,从春节到现在,因为疫情原因,公司一直没有开工,他也一直在家隔离。宅在家里没事干,就闲来无事看看电视吃吃水果。患者回忆,他一个人每天可以吃两三斤的水果,为了均衡营养,还每天变着花样换品种,没想到吃水果吃进了抢救室。
【专家解读】
正常人大量吃水果
会导致糖尿病吗?
报道中小伙子是否有糖尿病基础病史,我们不得而知。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张瑞分析,一般健康的人大量吃水果或是大量含糖食物,是不会导致糖尿病或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由此可见,该患者之前便可能患有糖尿病,只是因病状不明显而并未引起重视。
但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并不是单一某一种病因引起的,因此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并不会直接导致正常人罹患糖尿病。但纠正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却对糖尿病的预防能起到一定作用。所以,即便吃水果非常健康,我们也应该把握好度,放在两餐之间吃,不可无节制地进食。
呼气中有烂苹果味
需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对于报道中的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张瑞介绍,其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能仅仅会口干、多饮、多尿等,随着病情的加重,可以会出现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等症状,需引起警惕。有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会出现腹痛的症状,常常以“急腹症”情况就诊,这是因为酮体可以使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常人往往难以鉴别,这个时候只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交给医生,查血糖、血酮、尿常规就行。
年轻人应重视体检
以早期“揪出”糖尿病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患糖尿病而不自知,如何发现早期糖尿病蛛丝马迹?对此,张瑞表示,即便是年轻人,平时也需注意是否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的“三多一少”症状。
然而,在临床中“三多一少”症状其实并不多见,这主要是因为90%的糖尿病患者都是2型糖尿病,它的起病并不是以 “三多一少”为典型表现,而是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的,如四肢麻木、视力下降等。因此,如果想发现早期糖尿病蛛丝马迹,除了上述症状以外,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显得尤为重要。
以水果代替正餐,她吃出了糖尿病
点击上方江南晚报订阅
锡城热点新闻即时推送
网络图
水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机成分和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很多人都知道,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对健康大有好处。然而,近日宜兴市中医院抢救了一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姑娘,究其原因,竟是吃水果惹的祸。
女子突发酮症酸中毒,“罪魁祸首”是水果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高原反应,谁知离开高原回到宜兴后,在家休息了两天,症状不但没缓解,而且持续加重。”20岁的小文是一名大学生,不久前,她和朋友一起去高原旅游,回家后出现了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的症状,随着这样的疲劳状态越来越明显,家人意识到情况不妙,把她送到医院就诊。
小文被送到宜兴市中医院时,已虚弱得连讲话的力气都没了。医生给小文测了一个快速血糖,血糖值竟达到了28.8mmol/L,而正常人空腹血糖为3.89~6.11mmol/L。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小文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属急危重症,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医生进行了补液纠酸、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胰岛素静脉泵小剂量输注控制血糖、抗感染等一系列治疗护理,小文终于转危为安。不过,小文的家人很不解:“孩子上大学体检时,一切都很正常。父母也都没有糖尿病,她年纪轻轻的怎么会得糖尿病呢?”
医生介绍,导致小文突发酮症酸中毒的“罪魁祸首”,就是大量进食水果和碳酸饮料。原来,小文在高原旅游的那段时间,由于吃不惯当地的食物,每天就靠吃葡萄、甜瓜、李子等水果充饥。加上她也喝不惯那里的矿泉水,总觉得有股怪味,于是就以果汁和碳酸饮料代替水,每天都要喝上两三瓶。旅游期间,小文就已出现胸闷心悸、食欲不振、浑身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起初她以为只是高原反应,回家后还没有缓解,这才觉得不对劲。
半个西瓜与三碗饭含糖量相当,晚上或睡前不宜吃水果
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蒋艳敏分析,虽说水果营养丰富,但部分水果含糖量很高,吃太多会升高血糖,一旦体内胰岛素负荷不了,就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以夏天最常见的水果西瓜为例,虽然脂肪含量极低,含糖量却能达到7%至8%,换算下来,4斤左右的半个西瓜可含热量680卡,相当于三碗米饭。”
去年夏天,蒋艳敏也接诊到类似的病人,送来医院时人已昏迷了,血糖值已超过100,这也是她有史以来见过最高的血糖值。一问才知道,病人在家把西瓜当水喝,越吃越渴,越渴吃越多,最终体内糖的负荷远远超标,出现了酮症酸中毒。“水果虽好,但不管有没有糖尿病,都要适量。”蒋艳敏建议,吃水果的最佳时间在两餐之间吃,分别是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尽量不要在晚上或睡前吃水果,更不能以水果代替正餐。”
蒋艳敏进一步指出,目前,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年轻化。引发糖尿病的因素很多,主要和遗传因素及生活方式有关。其中,很多不良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引发糖尿病。许多年轻人平时喜欢喝饮料,得了糖尿病后常常觉得口干,更喜欢喝甜的饮料,这就更容易导致血糖飙升。她建议,要远离糖尿病,就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平时尽量少喝饮料,少吃垃圾食品,加强锻炼。有糖尿病家族史、身材肥胖、缺少运动、有不健康饮食习惯的人群,应定期到医院测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