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盘串(糖尿病餐盘法图片)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新鲜葡萄和晒干后的葡萄干,哪种更有营养?糖尿病患者要选对

春季有大批葡萄上市,迷恋葡萄中白藜芦醇的人,这时候会购买大量葡萄,每天吃一小串,再搭配其他水果,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半个西柚、半根香蕉,就能满足机体对水果的需求。

有些人还会把吃不了的新鲜葡萄,在阳光底下暴晒晒成葡萄干,既不会浪费,营养又一样。其实,虽然葡萄干由新鲜葡萄制成,但营养价值上并不一样。

从两者的营养成分上来看,每百克新鲜葡萄,有88.5g水分、45千卡能量、0.4g蛋白质、10.3g碳水化合物、1g膳食纤维、9mg钙、127mg钾、1.9mg钠。而每百克葡萄干有11.6g水分、344千卡能量、2.5g蛋白质、83.4g碳水化合物、1.6g膳食纤维、52mg钙、995mg钾、19.1mg钠。

以上这些数据,可以很直观看出,新鲜葡萄制作成葡萄干后,营养成分会发生较大改变。尤其是钾、钙成分较为突出,但也正是因为它变成水果干,水分少热量高。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更适合食用新鲜葡萄,它的血糖生成指数为43,且血糖负荷指数是4.4,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一小串葡萄,具有美容养颜、保护肝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力等好处。对于大家知道的白藜芦醇,只是在动物实验上发现有保护心血管疾病,很难作用在人代谢上,希望大家能够认清这点。

在购买葡萄上,选择带有较多白霜的葡萄。这些白霜并不是有害物质,即便洗不干净也没有关系,它是葡萄表面天然成分,属于蜡质,含有果酸、醇、醛、长链脂肪酸等,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而晾晒后的葡萄干,不建议大家自己亲自制作。超市里制作的葡萄干主要用到的是速干剂,主要成分为乳化剂、碱,它们能够使新鲜葡萄在短时间内成葡萄干。如果自己晾晒,放在外面风吹雨打,很容易给微生物创造有利条件滋生细菌,食用后容易细菌性中毒。

所以,如果糖尿病患者食用葡萄干,虽然它是中血糖生成指数食物,但作为普通烹饪食材,适量食用是没问题的。有利于减少消化道刺激、预防缺铁性贫血,在熬粥、做汤、泡水时放入几颗即可。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名肾内科赵进喜主任讲解:糖尿病肢体麻木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引起糖尿病肢体麻木的病种很多。其中最常见的还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他还有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以及中老年人常见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俗称糖尿病末梢神经炎”, 与糖尿病肾病、眼病,被人们称为“三联病症”, 发病率是很高的,调治失宜,往往成为糖尿病足坏疽等严重并发症的基础。所以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现代医学认为与糖尿病继发的山梨醇-肌醇代谢异常、脂质代谢障碍有关,更与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神经营养障碍、高血糖引起蛋白糖基化,神经髓鞘蛋白受损等因素有关。

中医学认为是消渴病热伤气阴,气虚、阴虚、气阴两虚以致阴阳俱虚,久病入络,络脉瘀结,气血痹阻,不能布达于四肢有关。典型临床表现,以肢体远端感觉障碍为主,多从下肢开始,由足趾向上发展,上肢累及较晚。短袜及手套形分布的感觉障碍为典型表现。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血痹“范畴,或表现为对称性运动神经病变,症状以下肢远端对称性无力为常见,相当于中医学”消渴病继发“瘘证。

该病早期,可以症状不明显,肢体麻木,疼痛范围较局限,一般不影响工作和生活能力,肌电图检查感觉和运动速度可稍减慢。中期,则会表现为典型的肢体麻木、疼痛症状,疼痛可为闪电痛、刺痛、烧灼痛,并可伴有四肢冷凉、皮肤蚁行感、袜套感,但肌肉一般无萎缩,工作生活能力常受到影响,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常提示神经元受损。晚期,病友的上下肢均可出现麻木、疼痛等症状,肌肉可发生萎缩,以致肢体废用,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神经传导速度常提示神经元严重受损,肌电图也提示有明显异常。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也可表现为肢体麻木、冷凉、疼痛等,但周围血管病变的典型表现为间歇性陂行,疼痛症状较为突出,可表现为夜间静息痛,抬高肢体加重,下垂肢体减轻,伴有肢端皮肤颜色改变,挠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微弱,甚或无脉,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下胺血流图检查等血管外科检查,提示幼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管狭窄,血流量不足则可以确诊。

糖尿病病友发生脑血管病的机会也非常多,但糖尿病脑血管病变多表现为单侧胺体麻木,或伴有头晕,语言不利、半身肢体无力甚至偏瘫等。脑CT检查和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有利于确诊。

糖尿病伴发颈椎病者,也可表现为肢体麻木,但颈椎病患者多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胺期木,同时可以伴有颈项强直、活动不利,头晕、心慌等。颈椎X线照像或磁共振检查,有利于确诊。

糖尿病伴发膜椎间盘突出或腰椎增生者,肢体麻木多为下肢,可以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下肢麻木,冷凉疼痛,窜痛,抽掣而痛等,同时常伴有腰痛,活动不利。腰椎X线照像或细共振检查,有利于确诊。

#桔杏医生超能团# #真相来了# #糖尿病的真相#

元宵节糖尿病患者如何健康吃汤圆?

作为元宵节的主要食品——汤圆,一向被人们赋予了“团团圆圆”的美誉,无论是汤圆糯米粉高糖的外表还是高糖高脂的汤圆馅儿,对于糖尿病来说,都是难以逾越的高山,搞不好血糖就要蹭蹭蹭的往上窜,于是,糖尿病人开始犯迷糊了:这汤圆到底吃不吃?有啥需要注意的地方?对此,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分泌肾病内科医生提醒,对于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可以加餐形式食用2~3个汤圆;而市面上的无糖汤圆,多是噱头,糖尿病患者也不能大快朵颐。

血糖控得好可食用2~3个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分泌肾病内科主任吴绮楠介绍,对于那些想吃又不敢吃的糖尿病人,只要注意好了以下几点,适当的吃一点汤圆,还是可以的。

首先,那些本身有良好的血糖监测习惯,血糖控制情况还比较好也比较稳定的患者,选择在两餐之间以加餐的形式食用2~3个包馅汤圆或者20~30克不包馅汤圆,不要把汤圆作为主食。吃完汤圆后,最好有一个小小的餐后运动,如散步,做家务等。这样,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既满足了愿望,也避免了引起血糖大的波动,可谓两全其美。

对于那些血糖暂时离达标范围比较远的患者,如空腹血糖>9毫摩尔/升,餐后血糖>13毫摩尔/升的患者来说,为了不让血糖坐过山车,建议还是先把血糖达标这个小目标实现了来再说吧。

主餐吃汤圆减少其他摄入

其次,如果确实想在主食时间吃汤圆,咋办?既然吃了汤圆,那么就一定得减少其他的摄入作为补偿。比如,吃2~3个包馅汤圆或者20~30克不包馅汤圆就相当于半小碗米饭,同时,增加富含膳食纤维蔬菜如绿色叶菜,魔芋等的摄入,倾向于进食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如黄瓜、花椰菜等,避免再进食其他淀粉类食品和油腻食品,控制摄入食品的总热量。

吃完饭后,略做休息,然后进行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快走等,保持能量的摄入和支出达到动态的平衡,这样的控糖,就是一门完美的艺术。

市面上无糖汤圆不能多吃

最后,现在市面上宣扬的“无糖”汤圆,真的能让糖尿病患者大快朵颐?其实不然,对于什么汤圆,饼干,月饼等由大量面粉或米粉制作的食品来说,无糖真的就是个噱头,最大的真相就仅仅是无蔗糖而已,这些食品本身就是满满的卡路里。要是想当然没有节制的大吃一通,严重者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等。

因此,所谓的无糖汤圆也是不能多吃的。大量的研究显示,为了无糖而使用甜味剂(如糖精、甜叶菊、木糖醇、阿斯巴甜等)来满足人们口感的需求,很多时候不仅达不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同时还可能通过影响人体肠道菌群失调、大脑摄食中枢功能紊乱、胰岛素抵抗导致体重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脏疾病风险增加。所以,一看到“无糖”两字,咱们反而应该更悠着点。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