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很恐糖尿病(好害怕得糖尿病)

内分泌糖大夫 0
文章目录:

有了这个东西,糖尿病患者还怕打针吗?

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长期注射胰岛素确实会带来一些生活上的不便,还可能导致出血、断针、注射部位感染、皮下脂肪增生或萎缩等问题;还有少数患者有“打针恐惧症”,一看到注射针,立刻全身瘫软,注射时甚至出现“晕针”。

那么,除了心理沟通、加强患教、提高注射操作技术培训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答案是肯定的。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德国科学家率先研发了一种无需金属针头的注射方式——无针注射器,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使用。除此之外无针注射器还被广泛应用于疫苗注射、牙科和医疗美容领域。

无针注射器是没有针头,注射的时候通过注射器主机产生压力将胰岛素注射器药管(医用塑料材质的)前端极细的小孔压进体内,整个注射过程没有金属异物入侵肌体,从而实现微创微痛,舒适注射,没有针头彻底避免恐针现象。

无针注射器特点:

避免针头刺入皮肤,消除金属过敏和针头带来的恐惧,避免针头划伤和断针带来的伤害。无针注射消除了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提高了注射依从性,使血糖控制更加平稳。

药物是弥散式进入体内的。传统针头注射胰岛素进入体内后,在针尖的位置聚集成一个药池,而无针注射胰岛素进入体内是呈现一个5cm直径的雾状均匀分布区域,跟皮下组织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吸收更充分。糖尿病患者用普通针头注射胰岛素,在餐前通常要提前30分钟注射,因为吸收慢,药效会延迟。用无针注射器注射胰岛素,在饭前5分钟注射即可。

无针注射方式,胰岛素吸收的更充分,无胰岛素残留,可以预防皮下脂肪增生。糖尿病患者注射的胰岛素,本身是有促进生长作用的,如果胰岛素注射到皮下组织以后,没有被充分吸收有残留的话,会导致组织增生,产生硬结,时间久了,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无针注射方式可以延缓这种现象出现。

无针注射方式由于是弥散式注射,吸收充分,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会节省15-20%的胰岛素使用量,降低费用。

无针注射方式避免了针头重复使用所导致的感染几率,使用更安全。无针注射方式避免了针头对糖尿病患者肌体的伤害。

无针注射器避免了针头带来的诸多问题,提升了患者胰岛素注射的依从性,有利于更好的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让糖友们也可以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无针注射给恐针的糖友们多了一份选择,多了一份舒适!所以建议害怕打针的糖友们看看这篇文章,应该恐针的情况就不会那么严重了吧~记得转发身边也有恐针情况的糖友看哦~

“恐针”老糖友被“动机访谈”打开心扉,她称享受了“旅游式住院体验”

老糖友冯奶奶因害怕打针而抗拒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患者亟需治疗又不够配合,如何解决难题?东湖医院内分泌科护士用“动机访谈”打开患者心扉,取得患者信任。顺利进行强化治疗一周后,冯奶奶血糖终于降了下来。

5月20日出院时,冯奶奶感慨地说:“自从得了糖尿病,焦虑得不得了,更害怕胰岛素注射,所以不想到医院来。经过你们医护团队的耐心讲解,现在我知道怎么管理自己的血糖了。医院环境很好,很高兴在这里有旅游式住院的体验。”

70岁冯奶奶退休前是一名教师。5年前她确诊2型糖尿病,听朋友说得了糖尿病就要打胰岛素,因害怕打针,她没有再在医院系统复诊和治疗过,一直在家吃口服降糖药,吃药也不规律。近两年双足麻木、手脚冰凉乏力等周围神经病变并发症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在家人的劝说下冯奶奶于一周前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

入院时,冯奶奶血糖高达30.3mmol/L,还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管床医生殷翠平综合评估后发现,她的胰岛功能很差,糖化血红蛋白高达13%,必须尽快使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以减轻自身胰岛负担,促进胰岛功能恢复,于是决定给她使用胰岛素泵降糖治疗。没想到,原本神情自若的冯奶奶在听到“注射胰岛素”几个字后,非常紧张和抗拒,带着哭腔反复强调“我不用胰岛素,我只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碰到难题。为了尽快使冯奶奶血糖达标,避免高血糖导致的糖毒性,护士针对冯奶奶的情况,开启了“动机访谈”模式。

“冯奶奶,您现在最担心最害怕的是什么,我们一起来想办法,一起来解决。”“我从小就怕打针,现在还要每天针头扎来扎去,太受罪了,而且我现在用了胰岛素,那我回家后就一个人住,怎么注射?”“冯奶奶,我们理解您的担忧和害怕了,那您说说看,既然害怕,你为啥还是选择来找我们呢?”“我当然要找你们,我还想控制住血糖,以后可以放心地和朋友们四处旅游呢!”“您的想法太棒了,这个愿望肯定可以实现。其实我们的胰岛素泵,它长得就像一个小型BB机,带了一根软管子,住院期间是不需要每天打针的,就是开始的时候扎一次,后面您准备吃饭的时候,护士就直接在胰岛素泵上操作了。至于您回家之后也是完全不用担心的,我们会教您注射的方法,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可以很好地减轻疼痛。而且,如果自身的胰岛功能恢复了,也有可能换口服降糖药治疗。”通过一番对话,冯奶奶慢慢点了点头,终于接受了注射治疗。在使用胰岛素泵过程中,冯奶奶发现其实使用过程痛苦很小,也不会影响洗澡以及日常活动,再也不紧张不抗拒了。

通过配合治疗、护理、饮食调整和运动,冯奶奶看到自己的血糖每天都在下降,越发信心倍增,手足麻木有了明显改善,睡眠也好了很多,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带泵5天后,冯奶奶餐后血糖降到10mmol/L左右。据内分泌科护士长涂丹介绍,动机访谈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咨询方式,着眼于改变患者的动机,以达到改变其行为的目的。通过运用开放式提问、反馈式倾听、避免冲突、确立访谈目标、强化行为改变动机等基本技能和策略,以满足患者基本心理需求,降低抵抗和矛盾心理,进而引导患者意识到需要改变当前存在问题的行为,提高战胜困难的自信心,促成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中存在知而不行的情况,不少人明知道什么是对的但就是做不到,说教式的劝说往往接受度不高。”涂丹表示,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通过运用动机访谈的技巧,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提升配合度,从而更容易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毛茵 吴萍 项倩 视频制作毛茵)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告别“恐针”难题,糖友们快来了解……

3岁的果果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需要皮下注射胰岛素才能保持血糖稳定。第一次注射的时候,果果妈妈拿着针管,看着孩子稚嫩的皮肤,怎么也下不去手。果果爸爸接过针管,自己给自己做了好半天思想工作,最后闭着眼睛刺了下去……果果已经确诊3个月了,注射胰岛素仍是这个家里每天最惊心动魄的时刻。

害怕打针的,其实不只是孩子。患者老张也是如此,他每日三餐前和睡前都要注射胰岛素。老张非常怕疼,还有点晕针、晕血。有时因心理压力太大,他就会少注射一两次。长期不规律地注射胰岛素,导致老张血糖过高,甚至还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就是那次,老张被紧急收治入院。

中国约有3900万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水平,注射胰岛素已经成为这些患者的每日“必修课”。但对于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来说,针头造成的恐惧、疼痛和潜在的感染风险,仍是不小的障碍。近年来,胰岛素无针注射技术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无需使用针头的替代注射治疗方案。

了解胰岛素无针注射

胰岛素无针注射是一种利用高压,将药物穿透皮肤进入体内的注射方式。与传统的针头注射不同,无针注射器不需要刺破皮肤,而是通过高压气体或弹簧装置将胰岛素以极高的速度推入皮下组织。这个过程依赖于一个微小的开口,通过这个开口,胰岛素以细小的液滴或气体形态迅速穿透皮肤,进入身体的循环系统。

无针注射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压力的精确控制。如果压力过低,胰岛素可能无法有效穿透皮肤;如果压力过高,可能会导致皮肤损伤。因此,先进的无针注射设备通常配备了精密的压力调节系统,确保药物能够在安全且有效的情况下进行传递。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以及患者对更舒适、更安全治疗方法的追求,胰岛素无针注射技术得到了显著的发展。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型号的无针注射器,这些设备不仅能精确控制注射剂量,还具有用户友好的设计,便于患者在家中自行使用。

除了不痛,还有哪些优点

01 减少疼痛与不适

传统的针头注射通常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无针注射用压力替代了针头,这种射流的速度极快,且进入肌体的深度相对针刺注射有限,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很小,一般不像有针注射器那样会造成明显的刺痛感。

02 弥散给药效果更好

相较于传统有针注射,无针注射到皮下的深度一般为4~6毫米,且不影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降糖作用。由于是弥散给药方式,药液弥散进入体内,吸收更快、更均匀,有利于胰岛素有效吸收入血,血中胰岛素达到峰值的时间提前。患者血糖波动小,餐后血糖控制更佳。

03 减少感染与并发症发生风险

传统注射方式如果不能做到注射后每次更换一个针头,就可能导致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无针注射显著降低了因针头重复使用或误用导致的感染风险。这对于免疫力较低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04 提升治疗依从性

由于无针注射的便捷性和舒适性,糖尿病患者更有可能坚持定期注射胰岛素。这对于糖尿病管理至关重要。

05 增加注射剂量的准确性

胰岛素无针注射器注射的剂量更加准确,可以避免因注射剂量不准确而导致的血糖波动。

哪些人群适合采用无针注射

胰岛素无针注射适用于所有需要注射胰岛素的人群,尤其适合以下几类患者。

1 对针头有恐惧或不适感的人群。

2 需要频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尤其是存在皮下硬结的人群,或者传统针刺注射后容易出现皮肤瘀青的人群。

3 儿童或对疼痛很敏感的成年人。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无针注射时,患者仍会有轻微的疼痛感。虽然无针注射技术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无针注射器需要使用特定的胰岛素剂型,而且设备成本相对较高。无针注射设备比传统注射器更贵,这可能会限制其普及程度。另外,无针注射器的使用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患者需要接受培训以确保正确操作,否则可能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效果。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给药方式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选择适合自己的胰岛素注射方式至关重要。在决定是否使用无针注射器时,患者应考虑以下因素。

个人对针头的敏感度如果患者对针头有强烈的恐惧或不适感,那么无针注射器可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经济状况无针注射器的成本高于传统的针头注射器。患者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权衡利弊,做出合理选择。

医生建议在决定使用无针注射器之前,患者应与医生详细讨论,评估身体条件,确定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设备。

本文开头提到的患儿果果,在尝试使用无针注射胰岛素后,治疗时再也不哭闹了,果果的爸爸妈妈也放松下来,一家人的生活回归了正轨。“恐针”的老张有了新装备后,也不再逃避胰岛素注射,血糖水平不再上下波动,子女的心也不再七上八下了。

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 孙冉

编辑 | 陈秀超

审核 |余运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