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心膜炎(糖尿病胸膜炎治好要多久)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牙齿问题需谨慎,不留神就会引发这些重要身体疾病

正常来讲,从小孩子记事起,父母们就会不断的告诫小朋友要保护牙齿,这足以见得牙齿健康有多么重要。因为在经历过换牙之后,新长出来的这副牙齿就会跟随我们一生,如果不好好保护牙齿,那就会患上各种牙齿疾病,而这种疾病不仅仅会损害口腔健康,同时还会引发其他的身体疾病。

那么,牙齿疾病会引起哪些身体疾病呢?

1、心脏病

牙齿龋坏或者有炎症,都会增加人体患心脏病的风险,尤其是是对于老年人来讲,风险更大,因为牙齿的炎症能影响循环系统,其中的细菌、毒素等都有可能进入血液,这些细菌毒素随血液流动就能到达心脏,使得患者受到感染患上心膜炎等疾病,因此,平时大家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这能有效预防心脏病。

2、脑血管疾病

由于牙齿到大脑的距离非常近,所以长期存在牙齿炎症等问题时,是肯定会影响大脑的,一方面会影响大脑血管,使其出现感染,一方面还有可能影响大脑神经,导致其他大脑疾病,比如脑中风等。

3、关节炎

牙齿疾病会使得细菌在口腔中繁殖,这些细菌逐渐进入血液循环后,就能到达身体的各个位置,大家都知道,当身体受到细菌感染的时候,会出现免疫反应,产生抗体,而这种反应在关节处又会非常明显,因此说牙齿疾病是会引起关节炎的,且颈椎距离口腔最近,所以会最先受到伤害。

4、糖尿病

研究显示,糖尿病与口腔疾病是互相影响的,具体来说就是,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口腔疾病,同样口腔牙齿疾病患者也很可能患上糖尿病,因此,两种疾病的患者都要做好其他疾病的预防,平时多刷牙,注意口腔卫生,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5、食道癌

引起食道癌的口腔疾病主要是牙周病,因为牙周病患者口腔中存在牙龈卟啉单胞菌,它是导致食道癌的细菌之一,除此之外,患者口腔中的其他细菌,也会感染食道,增加食道癌的发病几率,所以,患上牙周病后一定要尽快治疗。

温馨提示

牙齿会追随我们一生,因此平时出现一些小问题都是非常正常的,面对这些牙齿问题,大家一定要摆正态度,不要逃避,积极治疗才能避免其引发其他疾病,如果拖着不治,反而得不偿失。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心悸反复或是2大疾病预兆,应尽早发现,积极干预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感觉,莫名的心慌,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心跳快的要从喉咙里蹦出来了,但是发作又并不是很长时间,确实,不明原因的心悸让人很恐慌。

一般大众认为心悸就是心律不齐,其实,心律不齐可能会引起心悸,但是心悸可能涉及到重大疾病,需要及时就医诊断。


心悸需警惕2大类疾病

一、非心脏类疾病

(1)发热:如果是高烧,可能会让心跳加速而造成心悸的情况,需要根据发热原因对症治疗。

(2)贫血:如果贫血,心脏没有足够的血液会更努力的跳动,从而造成心悸。

(3)低血压:血压过低会造成血液循环不良,造成神经反射造成心悸的症状。

(4)高血压:血压过高会让心脏过度输送血液,使得左心室肥厚导致心律不齐、心悸。

(5)自主神经失调:由于压力过大、内分泌失调,导致自律神经失调,引发心悸。

(6)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会使得甲状腺素过多,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心房颤动、冒汗等,这些都可能造成心悸。

(7)糖尿病:在患者用药治疗时,如果有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可能也会伴随冒冷汗、心悸。

二、心脏类疾病

(1)心律不齐:心律不齐有很多种,心跳太快、太慢、骤停、不规律跳动等,可能涉及的原因是电解质代谢异常、先天性心脏构造异常、感染、药物的副作用等。

(2)心肌病:由于心脏的肌肉扩大、肥厚或是僵硬等变化使得心脏衰弱,功能丧失,可能涉及的病因是遗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酗酒也可能。

(3)心肌炎:心肌炎是由于自身免疫或细菌、病毒等因素引起的,严重时导致心脏肌肉坏死,死亡率很高。

(4)冠心病:也叫缺血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狭窄使得氧气、养分不能正常运输到心脏造成缺氧,心脏肌肉血液不足而坏死,严重的就是心肌梗塞。其病因涉及遗传、三高、肥胖、压力等。

(5)心膜炎:通常是心脏内膜或者是心脏瓣膜受到细菌感染造成的,除了感染新膜外,还会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器官。

(6)二尖瓣脱垂、二尖瓣闭锁不全:常见的心脏疾病,多因患者二尖瓣松弛或肥厚,左心室进行收缩时瓣膜部分突出到左心房,从而造成二尖瓣脱垂,如果松弛过度,那么就无法紧闭,一部分血液会逆流到左心房。

心悸发生如何应对

如果发生心悸的情况,首先应该留意自身的情况及环境,如果是爬楼梯、走路时候发生,那么可以尝试先停下活动,进行原地休息,但是所处环境需要空气流通,然后平复后,及时到医院去检查。

心悸的生活预防

1、饮食调节: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少吃高盐油脂食物,戒烟酒,少喝浓茶、咖啡等,多吃一些新鲜蔬果。

2、合理运动:可以进行规律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瑜伽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心悸患者要减少重体力活。

3、充足睡眠: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睡眠环境要空气流通、干净整洁。

4、情绪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心态要积极平稳,可以多跟朋友聊聊天,学会减压。

5、定期检查: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有基础疾病的,要规律用药,做好复查。

心悸的原因有很多,时间也是从几秒到几小时不等,出现的频率可能是极少或一天一次以上,每个患者的症状表现也存在区别,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心悸的频率增加时,需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问题,积极干预。

参考文献:

[1]赵学忠. 心肌病诊断与防治[J]. 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2.

[2]李承志. 心律不齐是心脏有问题吗,如何防治.

[3]王永素. "心慌慌"时莫要慌[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2(6):1.

13岁男孩从小确诊“地贫”入院上百次,如今心脏上长赘生物 爸爸求助!

在四川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儿科病房里,好文蜷缩着身体侧躺在病床上,安静地睡着,两个手背上都插着输液管。他只是一个才13岁的孩子,也是一名重型地中海贫血症、1型糖尿病患者。

现在,这个13岁的生命不得不面临最新的挑战。几天前,医生发现他的心脏上出现一个赘生物。该赘生物一旦脱落极易导致肺栓塞或脑栓塞。

患病

两个月大时被确诊重型地中海贫血症

10月25日,好文的爸爸唐全保告诉红星新闻,儿子出生两个月后,身体状况一直不好,脸色蜡黄,身体抵抗力差,后来在上海被确诊为重型地中海贫血症,需要靠输血维持生命。

唐全保在医院照顾儿子好文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我和他妈妈体检后发现均有地中海贫血的隐形基因,医生说这种比较罕见。”唐全保说,2012年回到南充蓬安县兴旺镇老家后,儿子就成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的“常客”,有时一个月输一次血,有时一个月输两次血。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入院记录里,儿子的入院记录如今已达上百次,是医院里的“老病号”。

当红星新闻记者敲门走进病房后,唐全保来到儿子的病床边,轻唤了一声:“好文,叔叔来了。”随后,好文睁开眼睛,望着记者小声喊道:“叔叔好。”

家庭

父母离异后跟随父亲生活,奶奶70多岁

唐全保称,儿子患病后,加上家里一些其他事情,妻子跟自己离婚,儿子和他一起生活。前些年,唐全保的父亲去世,母亲也是70多岁的年纪,加上儿子的病情,他无法外出长期打工,只能留在老家干一些零活。

唐全保和儿子有低保,身边朋友知道他的家庭情况,都很关照他,平时有零活儿都会叫上他。不管是建筑工地上打工,还是洗车,抑或是当客运班车的售票员,唐全保只要有时间都会赶着去。

医院儿科的医生和护士对好文很熟悉,夸小家伙懂事。3年前,好文因为脾脏肿大需做脾切除手术,医护人员纷纷为其捐款。

唐全保表示,儿子很孝顺,很懂事,因为患病只上了小学一年级。有一次,自己陪儿子住院时突然消化道出血,他就住在楼上的病房里,儿子独自住在楼下的病房,两个人各自照顾自己。

病情

心脏上长赘生物,医院一度下病危通知

前几天,唐全保陪儿子到医院常规输血,在等待血源的过程中,好文的血糖升高到33.3,发烧到37.9度。后经检查,医生发现好文的心脏上长有一个赘生物,伴有心膜炎、心包积液、心衰等症状,医院一度下发病危通知单。

了解好文病情的医生告诉红星新闻,好文目前的情况比较严重,心脏上的赘生物随时有脱落的风险,一旦脱落就会造成肺血栓或脑血栓,接下来需要做手术治疗,但这笔费用并不低。

谈到儿子现在的病情,唐全保拉着记者走到病房外,他不想让儿子有任何心理压力。他称,儿子似乎觉察到了什么,前几天突然对他说“爸爸,对不起,都怪我”。

这几天,好文总是问唐全保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他安慰儿子,先在医院好好接受治疗,病好了就出院。唐全保表示,这些年为了给儿子治病,家里的积蓄和爱心人士此前的捐款早已用完,作为单亲父亲,他希望能陪儿子走得更远,也希望有热心人士能帮助自己。

如有热心人士愿意帮助男孩好文,可以联系唐全保(手机号码:13198818259)。

红星新闻记者 王超 摄影报道

编辑 张莉 责编 邓旆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