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吃鱼好吗(糖尿病吃鱼好吗百度百科)

佰年健康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群经常吃鱼,补充蛋白质好处多,尤其是3种鱼不要错过

糖尿病患者对于饮食的选择需要谨慎一些,但是人体基本的营养还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对糖类的利用有限,所以蛋白质是更加不可或缺的,而鱼肉是补充蛋白质非常适合的食物。

我们都听过红肉、白肉的说法,鱼肉就属于白肉的一种,白肉的特点就是脂肪含量比较低,肌肉纤维比较细腻。而且鱼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在血液中可以与血胆固醇结合,对维护心血管健康、预防疾病有一定的好处,还能降低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鱼类含有丰富的DHA,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一种,它在人体内主要是存在于脑部、视网膜等部位,对人脑发育及智能发展十分有益,也是神经系统成长不可或缺的养分。

另外,鱼肉口感比较软,来源于鱼肉松软的蛋白质结构,而且含水量比较高,肉类蛋白比较容易消化吸收,所以鱼肉的营养利用率可以达到96%。下面就为大家推荐几种适合糖尿病人吃的鱼。

鲫鱼

鲫鱼是我国常见的食用鱼类,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

而且鲫鱼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赢、温胃进食、补中生气的功效。

鲫鱼最大的缺点就是刺太多,又细小,所以一般做成鲫鱼汤来喝,在做鲫鱼汤的时候,建议大家用专门装食品的纱网将鱼装起来,以免鱼刺落到鱼汤里,发生鱼刺卡喉的危险。

三文鱼

如果大家不想吃鱼刺太多的鱼,那么可以尝试吃一些海鱼,比如三文鱼。海鱼的刺少、肉质细嫩,同样富含优质的蛋白质,而且比大部分河鱼含有更加丰富的DHA,是糖友们吃鱼的好选择。

但要提醒大家,虽然饭店里经常拿三文鱼做成刺身、生鱼片,但自己在家烹饪的时候最好不要生吃三文鱼,以免控制不好储存条件,造成微生物感染。

带鱼

海鱼价格普遍比较昂贵,而同为海鱼的带鱼,价格上就比较亲民了,带鱼刺比较集中,一般不会造成卡喉的危险,大家可以按照喜好来购买。但尽量不要采用煎炸的方式来烹饪带鱼,否则摄入的饱和脂肪酸比吃猪肉还多。

各位朋友,你都喜欢吃哪些鱼?不妨在下方评论中留言,分享给我们的营养师。

春季吃鱼好处多多,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最适合吃这几类常见鱼

鱼是生活中的健康食材,也是人人传导的美味。不仅是做法多样,蒸、煮、烤、炖、烧样样都行,就连鱼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有大有小有重有轻,是这个春季养生的必备选择,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还非常适合吃以下这2种鱼。

糖尿病患者适合吃鲫鱼:

鲫鱼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很多人会把鲫鱼做汤喝,这样的鲫鱼汤食用起来味道鲜美。并且因鲫鱼个体较小的原因,没有什么大量的饲料, 在肉质上面也很细腻,相比于大鱼来说,小个体的鲫鱼,食用起来还会更安全一些,很难富集金属物质。

糖尿病患者适量的吃,可以给机体提供优质的蛋白质,而这种蛋白质不仅可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还是小孩生长发育的好选择。另外,在中医上还认为鲫鱼有健脾祛湿、滋补等作用,适合有牙痛、水肿的人群食用。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吃的时候,不妨清蒸鲫鱼或者是用鲫鱼汤。如果你每次做出来的鲫鱼都很腥的话,在这里还教你一个小妙招。那就是在清理鲫鱼的时候,别忘了把鲫鱼的咽喉、牙齿给去掉,做出来的鲫鱼则是味道鲜美的了。

糖尿病患者适合吃海鱼:

海鱼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深海鱼,跟四大家鱼等淡水鱼相比,这样的鱼食用起来更养生。最为最重要的是,糖尿病患者还能够从海鱼中摄取丰富的DHA跟EPA,这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以及脑部健康都有利。

从而帮助糖尿病患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对神经系统会大有益处。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延缓衰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对于孕妇来说,也可以适量的吃些海鱼。在世界卫生组织中还要求了孕妇每天要摄入的DHA量,标准的摄入量则是每天不要少于0.2g的DHA。

最后,提醒健康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如果你是吃深海鱼,因为深海鱼所处的环境,建议你选择个头小的鱼,如小的黄花鱼、红利鱼、鳕鱼等等。食用这样的小型深海鱼,会更为安全一些。在做法上面,不建议健康人群跟糖尿病患者选择烤、炸、煎的方式,更好的烹饪方式则是蒸、煮、炖,可以避免因不良的烹饪方式,生成致癌物质跟有毒有害的化学成分。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友吃鱼好处多,这样吃血糖好上加好,延缓并发症的到来

可能大家听说过“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吃一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

这是著名营养学家李瑞芬教授针对老年人提出来的营养建议。意思是说,吃猪肉、牛肉和羊肉不如吃鸡肉、鸭肉和鹅肉,吃禽肉不如吃蘑菇,吃蘑菇不如吃鱼肉。

©图片来源摄图网

同样,这句话对糖尿病病人来说也很有道理。

为何糖友吃鱼有利于健康

1. 提供优质蛋白质和营养元素

©图片来源摄图网

鱼肉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鱼肉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5%~22%,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尤其富含亮氨酸和赖氨酸。鱼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一般较为平衡,与人体需要接近,利用率高。

2.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图片来源摄图网

鱼肉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A、D、E、维生素B2和烟酸等。增加鱼肉摄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鱼肉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血脂异常有一定作用。

3. 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在中国人群鱼肉摄入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中,部分研究显示认为食用鱼肉能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4. 能降低认知功能障碍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片来源摄图网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型糖尿病可加速患者认知功能衰退。鱼肉中含有的大量DHA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能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神经退行性症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列举10种鱼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1. 平鱼(又叫鲳鱼)

蛋白质:18.5

脂肪:7.3

胆固醇:77

2. 鲅鱼(又叫燕鲅鱼)

蛋白质:21.2

脂肪:3.1

胆固醇:75

3. 带鱼

蛋白质:17.7

脂肪:4.9

胆固醇:76

4. 黄花鱼(大黄花鱼)

蛋白质:17.7

脂肪:2.5

胆固醇:86

5. 三文鱼

蛋白质:17.2

脂肪:7.8

胆固醇:68

6. 鲈鱼(鲈花)

蛋白质:18.6

脂肪:3.4

胆固醇:86

7. 黄鳝

蛋白质:18.0

脂肪:1.4

胆固醇:126

8. 鲫鱼

蛋白质:17.1

脂肪:2.7

胆固醇:130

9. 罗非鱼

蛋白质:18.4

脂肪:1.5

胆固醇:78

10. 草鱼

蛋白质:16.6

脂肪:5.2

胆固醇:86

注:以每100克可食部计,蛋白质和脂肪的单位为克(g),胆固醇的单位为毫克(mg),图片来源摄图网。

三糖友怎样吃鱼更健康

下面我们从挑鱼、做鱼和吃鱼三方面教糖友健康吃鱼。

1. 优选新鲜鱼

©图片来源摄图网

鲜鱼不一定要是活的,也可以是剖腹处理好的鱼,体硬不打弯,眼睛发亮,鳃盖紧合,腮鲜红,鳞片紧附鱼体,体两侧有光泽,肉质紧密富有弹性,稍有腥味的鱼品质佳。如果要将鲜鱼以冷冻存放,也不要久存,最好在半个月内吃完。

2. 优选清蒸,其次炖煮,少煎炸红烧

©图片来源摄图网

糖友做鱼时,建议以清蒸为主,这样可以用最短的时间令鱼肉成熟,把对营养素的破坏和有害物质的生成减少到最小限度,同时保持鱼肉的嫩度。同时不要蒸的时间太长,以免鱼肉变硬,有益脂肪酸的损失也将增加。

清蒸时应尽量减少油和盐,保持其清淡特色。蒸时,将鱼放在葱上,便于热气流通,可缩短蒸的时间。腌制时盐要少放,鱼肉仍应保持淡味,食用时用蘸汁来调味,便于食用者个人进行控制。

炖煮鱼也可以很好地保持鱼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ω-3脂肪酸。有研究测定发现,在炖煮温度下,鱼类的脂肪酸比例没有明显改变。

水炖鱼时建议先加油爆香各种香辛料,再加水和酱油等煮沸,放入鱼,小火慢炖,直到鱼肉入味。做炖鱼时,要讲究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可放茄子和豆腐。

烤鱼容易烤焦糊,而生产有害物质;红烧鱼容易摄入过量的油脂,因此,均不推荐糖友选择。

3. 每天能吃多少鱼?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适量吃鱼,建议成人每天平均摄入水产类40~75克,每周吃鱼280~525克。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推荐糖尿病患者每周可吃2~4次鱼,最好有1次是ω-3脂肪酸含量丰富的海鱼。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科普版》则建议以深海鱼为主。

4. 吃鱼注意事项

  • 由于90%鱼类中嘌呤含量高于100mg/(100g),糖尿病合并痛风病人应注意控制食用量。
  • 污染物一般蓄积在肝、肾和肺等内脏组织,肌肉中含量较低,比如镉在鱼类中的富集部位会表现为内脏>骨骼>鳃>肌肉。另外,体积较大的肉食性鱼类处在食物链较高阶层,体内富集的污染物较多。因此不吃或少吃鱼头、鱼皮和内脏,并且尽量食用体积小的鱼类。

最后提醒糖友,糖尿病饮食讲究的是食物多样性,只有当食物种类够杂,才能使营养均衡。而不是因为某一种食物的营养好而盲目摄入很多。因此,糖友吃鱼虽好,也要注意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