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换肝(糖尿病换肝有没有风险)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一次更换四器官 治好肝硬化糖尿病肾衰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彭福祥、潘曼琪)年过四旬的广东患者丁生再也不用受到乙肝引发肝硬化的困扰,不再依赖胰岛素注射和血液透析治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教授团队近期完成了一例上腹部多器官联合肾移植手术,为患者进行了肝脏、胰腺、十二指肠、肾脏4个器官的移植手术。

目前多器官联合移植技术不断发展,屡次突破“手术禁区”。此次多器官联合肾移植手术的尝试,为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多病缠身11年 肝肾眼都受损

深圳的丁生(化名)十多年前查出有乙肝且已进展到肝硬化。除了肝不好,他还有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疾病的折磨使他苦不堪言。

丁生辗转深圳、广州多家医院求医,尝试了药物、血液透析、胰岛素治疗等各种治疗方法,但他的病情没有缓解,反而肝、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还出现过消化道出血、视网膜病变等严重的并发症。很多医院都建议他进行肝移植和肾移植治疗,但由于涉及器官较多,移植难度较大,丁生迟迟不敢下定决心。

能不能一次手术解决多个器官的问题?丁生慕名向我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中山一院副院长何晓顺求助。

在他入院后,何晓顺组织进行了多学科会诊,邀请了包括本科室肾移植团队、肾内科、内分泌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共同为丁生制定个性化的移植治疗方案。

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丁生的肝脏已经明显缩小,合并严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也十分明显,如果不及时进行肝移植,随时可能再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他的双侧肾脏也基本萎缩,合并双侧肾结石,血肌酐仍高达1000微摩尔/升以上(正常值为80-120微摩尔/升)。丁生每日的胰岛素用量达40单位,还出现了眼底视网膜病变,胰腺的功能所剩无几。

何晓顺介绍,针对丁生的病情,进行上腹部多器官移植联合肾移植手术,是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但多个器官同时进行移植,无论手术难度,还是围手术期的管理,术后抗排斥方案的调整,都非常具有挑战性。

新挑战:一次移植4个器官

肝脏、胰腺、十二指肠、肾脏,这么多的器官同时移植,无论在手术技术、麻醉技术、重症监护技术等方面都是新的挑战。医生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并取得知情同意,最终达成了手术方案。

随后,医生团队为丁生完善相关术前检查,调整胰岛素及血液透析方案治疗,调整好术前的基本情况。经过一个月的等待,在COTRS系统(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的匹配下,丁生终于迎来了手术机会。

此次手术先进行上腹部多器官移植,然后再进行肾移植,整个手术耗时7小时顺利完成。术后3天,丁生就不再需要胰岛素治疗。术后1周,他的肝功能指标就达到了正常。术后3周,肌酐指标也恢复了正常。不久后,丁生恢复了日常生活。参与治疗的医护都感到由衷的欣慰。

“我们根据他的病情,制定了最适合他的治疗方案。对医生和病人而言,创新就意味着生命!”何晓顺表示。

来源: 广州日报

为什么肝病容易合并糖尿病?肝不好,要提前预防“肝源性糖尿病”

肝脏疾病一直都威胁着国人的健康,我国大约有4亿肝病患者,其中涵盖的疾病类型很多,乙肝、丙肝、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等。面对肝脏疾病,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对症治疗。但临床上发现,在查出肝病后,单纯的治疗肝脏疾病还不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肝病合并糖尿病的问题,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肝病容易合并糖尿病?

在临床上经常会出现肝病患者血糖升高的问题,但很少有人会重视这种血糖升高。最终就诱发了糖尿病。

对肝脏来说,人体摄入的脂肪、糖分都可以存储在肝脏内,转化为肝糖原,在人体需要的时候释放能量,维持人体内机能的运转。但是当肝脏发生病变,尤其是慢性肝病患者,很可能导致体内的糖耐量发生异常。大约有50%至80%的慢性肝病患者都曾出现过这种问题。

并且从数据来看,正常人群中出现糖尿病的概率大约是10%左右,但是对犯病患者来说,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至了20%至30%。相比于普通的糖尿病患者,肝病患者并发糖尿病后,对控制血糖的难度也会比较大。

当肝脏疾病遇上糖尿病

由于肝脏是人体的代谢“中心”,在产生慢性病变后,很可能导致糖分、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出现异常。如果持续地出现肝实质损伤,从而诱发了糖尿病,就可以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这种疾病往往以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应对这种糖尿病,也应该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手段。

和普通的2型糖尿病相比,肝源性糖尿病很少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糖尿病症状,更常见的是出现乏力、恶心、腹胀等问题,并且血糖升高,也可能只是餐后血糖升高、空腹血糖比较低。

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了一些肝源性糖尿病的症状,或者长期存在慢性的肝脏疾病,都应该及时地检查血糖,避免出现漏诊的问题。当疾病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也可能诱发严重的血管、肝脏等损伤,威胁健康。

治疗肝源性糖尿病和普通2型糖尿病有何差异?

很多糖友会通过服用药物来控糖,但是这种手段对肝源性糖尿病来说,可能收效比较小。因为患者还并发肝脏疾病,选择的药物不当很可能对肝功能、肝脏的糖代谢功能受到影响。

比较推荐的方法是直接采用短效胰岛素治疗,通过胰岛素来促进肝糖原的存储,并且帮助人体代谢蛋白质和脂质。对稳定肝病患者的餐后血糖升高也会更有帮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过程中,稳定血糖所使用的胰岛素只是短期用药的建议,更重要的还得是治疗肝脏疾病。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来说,只有当病情得到治疗,肝脏受损的程度减轻后,才可能扭转糖尿病的病情,否则一味的降糖只能治标不治本。

对原本就存在慢性肝炎的患者来说,不管你是否出现了糖尿病的症状,在定期复查的时候都可以顺带着检查一下自己的血糖水平,这也能预防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

除了治疗手段外,分享3招或许能帮助肝病患者预防糖尿病,有需要的病友趁早学起来。

第一招就是坚持用药,稳定肝病病情

其实肝源性糖尿病的出现也可以看做是肝脏受损的一种标志,如果肝病能够在出现的早期就接受到规范的治疗,那么不用担心会诱发糖耐量变低等问题,引发肝源性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比较低。积极的治疗慢性肝病,针对原发性的肝病进行治疗,也能更好地保护健康。

第二招是保证足够的休息。

如果你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肝损伤,不建议过多地进行运动。在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可以每天适当地慢走、散步半小时,对控糖、保肝都有帮助。

第三点也很简单,忌伤肝物质

酒精、高脂食物以及高糖食物都可能让肝脏代谢的负担加重,让肝脏细胞面对更高的疾病风险。而且原本就有肝脏疾病的患者更应该忌口这些食物,容易损伤肝脏,威胁健康。

对健康来说,肝脏疾病固然是可怕的,但是当肝病合并糖尿病后,带来的危害也会更大。如果你不能在早期好好地保护肝脏,积极的治疗肝脏疾病,很可能威胁肝脏健康,诱发“肝源性糖尿病”,对血管、代谢等造成危害。而学会3招,或许能帮你好好地保护肝脏功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预防肝源性糖尿病。

参考资料:

1、田彩云, 胡晗, 张国远,等. 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9):7.

2、史玲, 郑淑萍, 宋建玲,等. 继发性血糖升高的原因(二):肝源性糖尿病[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 19(5):3.

3、糖尿病或与肝脏有关?《自然》杂志新研究来了·健康时报直播·2018-03-29

糖友家丨肝脏不好也会得糖尿病!糖友们要小心!

你知道吗?

肝脏不好也会得糖尿病!

研究发现,脂肪肝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脂肪肝令肝脏功能发生异常,影响了正常的糖代谢,不能将过高的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储存起来,造成血糖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导致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紊乱,从而让脂肪肝患者患上糖尿病。

研究认为,脂肪肝,特别是肥胖型脂肪肝,会让胰岛素抵抗的风险增加55%。这意味着,得了脂肪肝,如不加以控制,糖尿病离你就不远了。

相反的问题,也出现在糖尿病人身上。研究发现,五成糖尿病人可能发生脂肪肝。

这是因为患有糖尿病的人,尤其是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后,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利用,脂蛋白合成也会出现障碍,致使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存积在肝内,最终导致脂肪肝。

肝不好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除了胰腺之外,肝脏也是一个重要的调节血糖的器官。

肝脏是贮存糖原的“仓库”。

正常人吃了东西以后,血糖浓度增高。升高的血糖除了提供能量,会有一部分通过肝脏转化为肝糖原,贮存在肝脏中。

以后再出现血糖降低时,肝脏又可以将糖原转化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保证血糖不会降得过低。

此外,肝脏还会通过参与各种激素、辅助脂肪和蛋白质等变成葡萄糖的过程,给人体提供能量,参与代谢 。

所以,当各种原因导致肝脏病变时,都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糖代谢,导致糖耐量异常,或者糖尿病。

肝脏相关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原发性糖尿病以及“三高”人群

测血糖:需要定期检查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后 2 小时血糖。

饮食:避免高糖、高油的食物,尤其注意食物中存在的“隐形的”糖和油。 控制每天的总能量,适当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

运动:适当运动,每天运动半个小时以上;维持合适的体重和腰围,避免肥胖。

这些不仅仅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对已经存在糖耐量异常和轻度糖尿病也有治疗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几高:高血脂、高血压和高尿酸,也大有好处。

药物治疗:但如果血糖已经明显升高,或生活方式干预后,血糖仍然没有得到控制,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肝源性糖尿病

由于这种糖尿病是因为肝功能不好造成的,所以尽量维护肝功能正常,定期复查肝功能,都可以预防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

监测:肝功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

饮食与运动治疗:对于肝功能相对稳定的患者,饮食治疗的原则仍然是控制总能量摄入。

但不一定要像普通的糖尿病患者那样严格,应适当放宽热量摄入,给予高蛋白、低盐、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轻中度肝病病人,尤其较胖的患者,应该进行适量的运动,以轻体力的有氧运动为主,每日 1 次,每次运动 30 分钟左右。但重度肝病可能需要卧床休息。

药物治疗:不能单纯降糖,而应保肝、降糖双管齐下。因为肝病是导致肝源性糖尿病的真正病因,单纯降糖治标不治本。

我国是乙肝大国,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为数众多。

脂肪肝作为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在也越来越年轻化。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病都可能造成血糖的异常,但不少情况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发生是悄无声息的。

定期复查肝功能的同时检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肝功能正常的乙肝或轻度脂肪肝的病人也没有必要过度担心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这可是我们预防糖尿病的基础哦~

今日直播预告

主题:糖尿病人如何监测血糖

医生介绍:四川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张学军

直播内容:糖尿病人如何严格检测血糖,让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直播观看方式

1、病友圈观看:在四川名医糖友家(1、2、3、4、5、6群),心血管圈,肾脏圈中,准时点击小康妹发送的直播链接观看。

2、如何加入病友圈:微信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在底部对话框中输入关键词“糖友家”“心血管圈”“肾脏圈”,按照提示入群。

想定期监测自己的病情进展?

想要学到科学的糖尿病知识?

想问医生自己的身体情况?

赶紧拿出手机

记血糖、看直播、问名医、做分享

还可以和糖友们一起参与到

线下丰富多彩活动当中去!

还等什么,赶快加入吧!

参与糖友家活动的办法

第一步:打开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点击首页左下方新栏目“糖友家”。

↓↓↓

第二步:进入糖友家平台后,选择感兴趣的栏目,即可参与到糖友家线上、线下活动中来。

ID:scmingyi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内容合作,请致电:028-86780845

本文来源:综合生命时报、丁香医生等

图片来源:123RF等

本文编辑:谢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