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胰腺切除(糖尿病胰腺切除后有什么影响和后遗症)
胰腺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移植治疗:让患者不用担心癌变不用担心得糖尿病
“胰腺良性肿瘤术后会导致严重的糖尿病,需终身注射胰岛素”,这让许多患者痛不欲生。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多学科融合理念的推进,肿瘤切除后通过胰岛细胞移植“自救”已成为可能。近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多学科团队和瑞金医院胰腺外科携手合作,成功完成了亚洲首例腹腔镜胰体尾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细胞移植术。患者腹部仅留下几个小创口,术后三个月随访和全面检查显示,血糖和胰岛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完全康复的患者
两难选择
胰腺肿瘤
不切会恶变
切了要得糖尿病
30岁的周女士,两年前在例行体检时发现胰腺占位,肿瘤直径约2cm,诊断为“胰腺囊性肿瘤”。
得知是良性肿瘤,周女士也没放在心上。今年CT检查发现肿瘤已增至4.5cm,医生告诉她,肿瘤直径大于3cm,有潜在恶变风险,需手术治疗。不过肿瘤切除的后遗症是糖尿病,这让周女士怎么也无法接受。经多方打听,得知长征医院正在开展胰岛细胞移植新技术,于是慕名来到器官移植中心殷浩主任的门诊就诊。
胰腺手术一直是肝胆胰外科手术领域的难点。胰腺位于腹部深处,暴露困难,周边有多个脏器,并密布重要大血管,分离非常困难,稍有不慎就会有大出血的危险,而且胰腺组织本身也非常“脆弱”和“娇贵”,一旦破损常难以愈合,容易导致胰液外漏。
传统胰腺外科以开腹手术为主,切口长达20cm左右,创伤大,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对病人以后的生活将造成明显影响。
两全其美
胰腺切除后
移植自体胰岛细胞
殷浩团队经过术前检查评估后,组织多学科进行术前讨论,决定为患者实施腹腔镜胰体尾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细胞移植。术中,殷浩主任和瑞金医院胰腺外科金佳斌教授在全麻下,为周女士实施腹腔镜下完整切除长约13cm胰体尾部,随后将切除的胰腺肿瘤部分送病理科,剩余正常胰腺组织在灌注器官保存液后,低温下保存送至胰岛分离实验室。
前期准备就绪,器官移植中心郭猛博士带领胰岛分离团队在GMP实验室中,将胰腺组织通过精心修整、消化、分离、纯化等一系列技术,历时6个小时,获得了患者自身约5毫升的正常胰岛细胞。在检测纯度与活力后,将其重悬在250mL液体中,低温送至医院DSA手术室。
此时,周女士已进入手术室,长征医院介入诊疗科董伟华主任、孟小茜副教授在局部麻醉下,经B超引导经皮肝脏门静脉穿刺置管,将胰岛细胞悬液滴注周女士体内,整个穿刺注射过程约1小时,周女士没有不适感觉,术后恢复良好,第二天即可下床。
令周女士兴奋的是,术后第5天胰岛功能开始起效,血糖很快恢复正常,10天后周女士高高兴兴地出院了。她表示,自己感觉很好,长征医院的这项新技术给了她重获新生。
三年计划
为40-50位患者开展胰腺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移植治疗
据殷浩主任介绍,自体胰岛移植是将切除胰腺中的正常胰岛分离出来,回输至患者的门静脉,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同时不需要服用免疫抑制药物。
大多数患者移植的自体胰岛可以发挥生理功能,据目前国际已有报道显示,最长一例患者在移植后20年仍然保持着正常的胰岛功能和血糖。自体胰岛移植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因其具有保留自身胰岛的正常功能,避免胰腺切除术后导致的胰岛素依赖,从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等多重优点,目前已成为慢性胰腺炎、胰腺良性肿瘤手术的最优辅助治疗方案。
医生提醒,如果发现患有胰腺良性肿瘤、难治性慢性胰腺炎的患者需尽早到正规、有经验的胰腺中心进行个体化手术评估,等到疾病发展到恶变,自身正常的胰岛功能就没有利用价值了。
上海长征医院拥有国内最早成立的胰岛移植中心,手术例数及疗效均位居国内第一。
2017年,长征医院获得第一轮上海申康中心三年行动计划“胰岛联合肾脏移植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项目,成功治愈60位终末期糖尿病患者。2021年,医院再次与瑞金医院、仁济医院、长海医院联合获得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胰腺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移植新技术”,预期在未来三年内,将为40-50例严重慢性胰腺炎或胰腺良性肿瘤患者,开展胰腺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移植的治疗。相信这一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将为这两类目前临床缺少有效治疗手段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作者|王根华
监制|季莹
编审|王丹琳
编辑|方梅兰
主管|长征医院政工处
投稿|2577239181@qq.com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里,为啥“没有”移植胰腺?
-修理机器的时候,最常用的套路是什么?
-换零件。
图片来源:giphy
这种套路不止适用于机器,对人体同样适用。
心脏移植,适用于严重心肌病;
肺移植,适用于严重肺纤维化;
肾脏移植,适用于尿毒症等终末期肾病;
肝脏移植,适用于肝癌、肝硬化等疾病;
……
得了糖尿病,不就是胰腺不好使了?
要知道,2017年按WHO标准诊断的中国糖尿病总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1.2%,全球十几亿的患者,怎么就没人想到换胰腺呢?
为了治疗糖尿病,早就有人试过移植胰腺
早在50多年前,就已经有过“胰腺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先例了。
1966年12月17日,Kelly和Lillehi在美国明尼苏达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临床胰腺移植,第一例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正常维持了6天。
图片来源:giphy
可能和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胰腺移植在临床大器官移植中还挺常见的。
过去30年来,世界范围内已完成超过46000例胰腺移植,胰腺移植的数量仅次于肾、肝、心脏移植,位居第四位。
图片来源:giphy
既然移植胰腺例数这么多,那我怎么没听说过因为移植胰腺,治好糖尿病的案例呢?
移植胰腺只能治1型糖尿病,但90%~95%糖尿病属于2型
大家都应该知道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90%~95%糖尿病患者都属于2型糖尿病,而5%~10%糖尿病患者属于1型糖尿病。
很可惜,移植胰腺只能治疗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主要问题是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导致血糖升高;接受胰腺移植后,移植胰腺的胰岛β细胞能正常泌胰岛素,维持糖代谢。
2型糖尿病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分泌胰岛素”,而在于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性降低,导致胰岛素不能发挥“降血糖”作用。
胰腺移植的适应症范围很窄符合要求的人太少
根据2006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胰腺移植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的指征为:
已经实施或者正在计划实施肾移植的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治疗不能防止反复的严重急性代谢并发症(如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的糖尿病患者;
对外源性胰岛素产生了严重的临床和心理问题,从而影响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胰腺移植”可以说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最后办法,不到最后关头,一般不会动用。
胰腺移植往往伴随着肾脏移植,供体真的不好找
事实上,90%需要胰腺移植的1型糖尿病患者,也同时需要进行肾脏移植。
而且,实施胰腺移植 肾脏移植手术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胰腺和肾脏的供者需要是同一个人;
- 供者年龄不宜超过40岁;
- 供者生前无高血压、恶性肿瘤、肺结核等,无动脉粥样硬化病史和无明显感染病变史;
- 供、受两者ABO血型相同,HLA-6位点配型,淋巴毒试验阴性或10%以下。
能够等到符合条件的供体,简直是比登天还难。
即使符合手术要求手术后仍面临很多问题
除了适应症窄、供体少之外,胰腺移植还面临很多其他问题和风险。
手术成功率
腺移植术是十分复杂的腹部手术,技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3年移植胰的有效存活率仅为50%。
术后排异
在胰腺移植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排异药物如环孢素A,但这类药物可能会造成肾功能损害,对患者造成一定影响。
术后并发症
胰腺不仅分泌会胰岛素,也会分泌胰液;而胰液含有大量消化酶,必须进行处理;如果移植术后胰液处理不当,可能并发胰腺炎、胰瘘、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不用“移植胰腺”来治疗糖尿病了吗?
图片来源:giphy
参考文献:
[1]安东尼.L.科马罗夫.哈佛家庭医生全书.许宗瑞,李立,付颖,等译.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18
[2]丛玉隆.实用检验医学:上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Wang L, Gao P, Zhang M, et al. Prevalence and ethnic pattern of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n China in 2013. JAMA 2017;317:2515-23
[4]张伟杰, 陈实. 总结胰腺移植现状,促进我国临床胰腺移植发展 [J]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9,40 (5): 257-259
[5]迟家敏.实用糖尿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6]Kelly WD, Lillehei RC, Merkel FK, Idezuki Y, GoetzFC. Allotransplantation of the pancreas and duode-num along with the kidney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Surgery 1967; 61: 827-837
通过胰岛细胞移植“自救”已成为可能 病人不再担心胰腺手术后糖尿病
图说:上海医生完成亚洲首例腹腔镜胰体尾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细胞移植术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胰腺良性肿瘤术后会导致严重的糖尿病,需终身注射胰岛素,这曾让许多患者感到痛苦。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多学科融合理念的推进,肿瘤切除后通过胰岛细胞移植“自救”已成为可能。近日,上海长征医院(海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多学科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胰腺外科携手合作,成功完成了亚洲首例腹腔镜胰体尾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细胞移植术。腹部仅留下几个小创口,术后三个月随访和全面检查,患者血糖和胰岛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30岁的周女士,两年前在例行体检时发现胰腺占位,肿瘤直径约2厘米,诊断为“胰腺囊性肿瘤”,得知是良性肿瘤,周女士也没放在心上。今年CT检查发现肿瘤已增至4.5厘米,这令周女士如临大敌。医生告诉她,肿瘤直径大于3厘米,有潜在恶变风险,需手术治疗。当了解到肿瘤切除后会得糖尿病时,周女士怎么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经多方打听,得知长征医院正在开展胰岛细胞移植新技术,于是慕名来到器官移植中心殷浩主任的门诊就诊。
胰腺手术一直是肝胆胰外科手术领域的难点,胰腺位于腹部深处,周边有多个脏器,并密布重要大血管,分离非常困难,稍有不慎就会有大出血的危险,而且胰腺组织本身也非常“脆弱”和“娇贵”,一旦破损常难以愈合,容易导致胰液外漏。传统胰腺外科以开腹手术为主,切口长达20厘米左右,创伤大,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对病人以后的生活将造成明显影响。
殷浩团队经过术前检查评估后,组织多学科进行术前讨论,决定为患者实施腹腔镜胰体尾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细胞移植。术中,殷浩主任和瑞金医院胰腺外科金佳斌教授为周女士实施腹腔镜下完整切除长约13厘米胰体尾部,随后将切除的胰腺肿瘤部分送病理科,剩余正常胰腺组织在灌注器官保存液后,低温下保存送至胰岛分离实验室。
图说:GMP实验室中完成胰岛细胞分离
前期准备就绪,器官移植中心郭猛博士带领胰岛分离团队在GMP实验室中,将胰腺组织通过精心修整、消化、分离、纯化等一系列技术,历时6个小时,获得了患者自身约5毫升的正常胰岛细胞。在检测纯度与活力后,将其重悬在250毫升液体中,低温送至医院DSA手术室。
此时,周女士已进入手术室,长征医院介入诊疗科董伟华主任、孟小茜副教授在局部麻醉下,经B超引导经皮肝脏门静脉穿刺置管,将胰岛细胞悬液滴注到周女士体内,整个穿刺注射过程约1小时,周女士没有不适感觉,术后恢复良好,第二天即可下床。令周女士兴奋的是,术后第5天胰岛功能开始起效,血糖很快恢复正常,10天后周女士高高兴兴地出院了。她表示,自己感觉很好,长征医院的这项新技术让她重获新生。
据殷浩介绍,自体胰岛移植是将切除胰腺中的正常胰岛分离出来,回输至患者的门静脉,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同时不需要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大多数患者移植的自体胰岛可以发挥生理功能,据目前国际已有报道显示,最长一例患者在移植后20年仍然保持着正常的胰岛功能和血糖。自体胰岛移植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因其具有保留自身胰岛的正常功能,避免胰腺切除术后导致的胰岛素依赖,从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等多重优点,目前已成为慢性胰腺炎、胰腺良性肿瘤手术的最优辅助治疗方案。
医生提醒,如果发现患有胰腺良性肿瘤、难治性慢性胰腺炎的患者需尽早到正规、有经验的胰腺中心进行个体化手术评估,等到疾病发展到恶变,自身正常的胰岛功能就没有利用价值了。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通讯员 王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