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补蛋白(糖尿病补蛋白质最快的方法)

宋主任中西医科普站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吃蛋白质,质与量都重要!

糖尿病患者在关注血糖的同时,可别忽视了蛋白质这个重要的营养素。蛋白质对于身体就像砖块对于大楼,是修复组织、维持身体正常运转的关键材料。

先来说说蛋白质的“量”。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 15% - 20%。这是个啥概念呢?如果一位成年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摄入 1500 - 1800 千卡的热量,那么对应的蛋白质摄入量大概在 60 - 90 克。这就好比给身体设定了一个合适的“蛋白质配额”,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少了,身体会缺乏原料进行各种修复工作,比如伤口愈合可能变慢;太多了呢,会加重肾脏负担,因为多余的蛋白质代谢产物需要肾脏来处理,而糖尿病患者本身肾脏就相对脆弱。

再讲讲蛋白质的“质”。不是所有蛋白质都是“优等生”。优质蛋白质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像瘦肉,每 100 克猪肉(瘦)大约含有 20.3 克蛋白质,牛肉(瘦)约含 20.2 克,它们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鱼肉也是优质蛋白的大户,例如每 100 克鲈鱼含蛋白质约 18.6 克,而且鱼肉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有益。还有豆类及豆制品,大豆每 100 克含蛋白质约 36.3 克,豆腐约含 8.1 克,它们价格亲民且植物蛋白丰富。鸡蛋和奶制品也不能少,一个鸡蛋约含 7 克蛋白质,一杯牛奶(250 毫升)约含 8 克蛋白质。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蛋白质食物时,要荤素搭配、种类多样。早餐可以是一杯牛奶加一个鸡蛋,午餐来点瘦肉或鱼肉搭配豆制品,晚餐再适当补充一些豆类或蛋类。这样巧妙组合,既能保证摄入优质蛋白质,又能让营养更全面。

掌握好蛋白质的质与量,糖尿病患者就能在控制病情的道路上,为身体打下坚实的营养基础,让自己更有活力地面对生活。

夏季早餐加上这个“水蛋白”,血糖稳一天

夏天早餐怎么吃?

不少糖友问我,现在天气热,不想做饭;在外面吃个包子、喝杯豆浆行吗?这样做很可能会造成血糖升高;因为外面卖的包子油大,再加上厚厚的包子皮,就是“糖油混合物”;它是升糖能力最强的食物。虽然吃得不多,两个小包子就会让你的血糖高一天。为了血糖稳定,最好在家自己准备早餐。下面给大家讲一下夏天糖友早餐的要求。

夏天早餐4个要求

一、必须水多;因为夏天出汗多,早餐多点水分可以补充出汗流失的水分;还有就是前一晚整整十个小时没有喝水,身体严重缺水,也需要在早餐时及时补水。

二、蛋白多;高蛋白食物升糖指数低,消化吸收慢、抗饿,而且营养价值高。糖尿病是一种消耗性疾病,主要消耗的就是蛋白质。不少糖友夏季消耗更大,过了一个夏天瘦了三四斤,很常见。所以,在夏季要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能稳定血糖并及时补充糖尿病对蛋白的消耗。

三、蔬菜多;蔬菜的好处很多,主要是热量低、膳食纤维高,有助于稳定血糖;还能增加饱腹感,减少主食等其他高热量食物。蔬菜还可以补充丰富的维生素等其他营养物质。

四、主食定量;主食虽然热量高,是升糖大户,但是不可缺少;所以一定要定量;最好是选择升糖慢的全谷类主食;兼顾了热量供给和稳定血糖的需要。

5种食物不能少

上面讲了,夏天热都不喜欢做饭。下面就教给大家几种糖友早餐必备的食物,提前准备好,三五分钟就能做好一顿营养丰富、不升糖的早餐。

一、一份水蛋白

水蛋白就是液体蛋白,比如牛奶、豆浆、豆腐脑等富含水分和蛋白的食物;兼顾了补水和补蛋白的两个需要。如果不吃鸡蛋等其他高蛋白食物,牛奶和豆浆可以适当增加到300到500毫升。如果有乳糖不耐受,可以喝无糖酸奶。不要喝米粥、疙瘩汤、米糊、胡辣汤等,这些食物虽然水也多,但主要是淀粉,喝了血糖会迅速上升、迅速下降,如同喝糖水。

二、一碗鸡蛋汤或一个鸡蛋

一个鸡蛋几毛钱,有钱没钱都吃得起,关键是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吸收好,一个水煮鸡蛋,做法简单,还能帮你补充蛋白、对抗消耗,增强免疫力,绝对是糖友早餐必吃榜第一名。

夏天如果觉得水煮鸡蛋麻烦,还一个更简单的吃法,一碗鸡蛋汤;把鸡蛋打散在碗中,烧开水倒入碗中一冲就成,滴入几滴芝麻油味道更好。家里有紫菜的,放点紫菜营养更好。

三、一两瘦肉一两豆

很多糖友没有早餐吃肉的习惯,这是不对的;如果有时间早餐最好吃点肉或豆制品,可以很好的补充蛋白、对抗消耗、稳定血糖。提前做好的酱牛肉切一两,豆腐干或豆腐丝也来一两;如果喜欢吃海鲜,取出来冷冻的大虾煮上三五只,也非常适合早餐。

如果没有时间准备肉和豆制品,还可以用一把花生、开心果、榛子等坚果来替代。总之,蛋白一定要吃够。

四、一盘蔬菜

早餐不能少于半斤蔬菜,优选黄瓜、西红柿、生菜、苦菊、紫甘蓝等水分含量高、可以生吃的蔬菜。有时间可以做一份凉拌菜,西红柿、生菜、紫甘蓝切碎,可以用无糖酸奶替代高热量的沙拉酱;加入一点坚果味道更好。想省事的话直接生吃黄瓜或西红柿。

五、一根煮玉米

早餐的主食量别超过二两,一般就是自己拳头大小的一份主食。推荐的早餐主食有鲜玉米、煮山药、绿豆挂面、鸡蛋饼、荞麦凉面等。煮鲜玉米最适合夏天,省事简单,皮都不用拔,放在锅里煮十分钟就成。一根煮玉米热量正合适,饱腹感更强,一上午都不会觉得饿。糯玉米热量高、升糖快,要少吃;甜玉米、老玉米更适合糖友。

高蛋白早餐血糖更平稳

糖友夏天早餐至少保证两份高蛋白食物;一份动物蛋白,牛奶鸡蛋、酱牛肉、煮大虾;一份植物蛋白,豆浆、豆腐丝、豆腐干、坚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充足的蛋白,营养更丰富,饱腹感更好,血糖更稳。我个人的体会是,只要早餐蛋白充足,上午很少发生饥饿感,中午饭前再也没发生过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症状。

卫健委:糖友要适量多吃蛋白质,有助控糖!看看你吃够了吗?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中有5秒免费广告,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小李手中捏着一张刚拿到的检查报告,心中充满了无助与迷茫,“自己年纪轻轻的就确诊糖尿病了???这不是老年人容易得的吗?”

回到家中,小李还愣神了好大会儿......

【接受现实,开始改变】

小李回想着医生说的,“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从这一点来看,你的患病风险就比其他人要高,更何况,平常的生活习惯并不好,所以说,早早被确诊了......”

已经确诊了,还能怎么办呢?

小李想“只能开始改变了,总不能确诊糖尿病比大部分患者早,出现糖尿病并发症也比别人早的多吧?!”

小李走进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他却无从选择。

蔬菜、豆类、瘦肉……每一项都让他感到陌生又陌生。他像个无头苍蝇,在货架间游荡,最终只挑选了一些蔬菜和鸡胸肉,却对即将到来的饮食改变感到心虚。结账时,收银员微笑着问他是否需要袋子,而他只是不自觉地点了点头,心中却在思考自己是否真的能坚持下去。

小李决定自己下厨,想着通过健康的烹饪方式来改善饮食。

他从网上找到了一些简单的食谱,准备试着做一顿“健康晚餐”。然而,当他真正走进厨房时,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切菜时,他不小心将刀划到了手指,鲜血立刻渗出,映红了厨房的白色台面。他心中一阵恼怒,觉得连做饭这种简单的事情都这么困难,更别提改变饮食习惯了。

后来又尝试了几次,但是做饭真不是一个简单的活,每次都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周末晚上,小李本来计划自己在家做一顿简单的晚餐,但最终他还是忍不住打开了手机,点开了外卖软件。

面对屏幕上诱人的美食,他的心中充满了挣扎。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下单,那一刻他知道自己又一次放弃了。外卖送到时,他迅速打开包装,香气扑鼻而来,他一口口地狼吞虎咽,心中虽有一丝内疚,但美味的快感却让他短暂地忘却了所有烦恼。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周,小李的体重并没有明显减少,反而因为频繁的外卖而有所增加。

他的生活似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每次在美食面前,他都无法自控,而过后的自责又让他更想用美食来弥补内心的空虚。偶尔回头看看那些曾经认真记录的饮食计划,逐渐被他遗忘在一旁,成了尘封的记忆。

在一次复诊时,医生询问他的饮食习惯。小李却低下头,结结巴巴地解释着自己的“努力”,尽量掩饰内心的无奈。医生无奈地摇了摇头,提醒他注意控糖的同时也要补充蛋白质,强调饮食的重要性。

说着容易,做着真的好难啊!!!

但又想到复诊时,医生所讲到的糖尿病并发症,心、眼、肾、脚等多个组织器官可能都难以逃脱,小李还是决定再次尝试改变下。

【失败后的再次尝试】

为了更好地规划自己的饮食,小李开始制定每日菜单。

第一次尝试做清蒸鱼时,他小心翼翼地将鱼清理干净,然后用新鲜的姜片和葱段进行调味;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色相和味道都不错,这让小李信心大增。

在逐渐适应健康饮食的过程中,小李还开始记录自己的饮食日记。

每当他完成一天的健康饮食计划,心中便涌起一阵满足感。

他在日记中写下自己尝试的新食谱,记录每天的血糖变化,甚至记录下心情的起伏。通过这种方式,小李对自己的饮食变得更加有意识,也增强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经过几个月的坚持,他的血糖水平逐渐稳定,体重也显著减轻,再次复查时,小李很骄傲地和医生说了这段时间它的改变,得到医生的肯定,小李心中更加满足了。

回到家的小李,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尝试更多的健康饮食组合。

他发现,豆类和坚果不仅富含蛋白质,还有助于提高饱腹感,并且能够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他把这些健康食材加入到自己的饮食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膳食计划.......

【强调:控糖很重要!】

像小李一样的糖尿病患者也不少算,可能刚开始也像小李一样,难以坚持下去,但是,确诊糖尿病之后,控糖真的很重要!

就像医生给小李交代的那样,如果真的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几年内身体的变化还没有太明显,但是十年后呢?可能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糖尿病并发症都找上门了,所以,即使刚开始做出改变再难,医生都希望大家能坚持下去。

1、合理安排食物

饮食结构在糖尿病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关于这点,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大家要重点关注两点:食物含糖量以及升糖指数,在这里就不给大家赘述了。

2、定时定量

糖友们应根据自身的生活规律,制定固定的进餐时间和量,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根据2019年发表在《糖尿病护理》上的研究,规律的饮食习惯能有效维持血糖的稳定,减少餐后高血糖的风险。就像调音师在演出前仔细调试每个乐器,确保它们在最佳状态,糖友们也应在每天的饮食中均衡分配热量。

3、定期监测血糖

2021年发表在《内分泌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定期自我监测血糖的患者,其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不监测者(Chaudhury et al., 2021)。

不过,相较于量完就不管了,医生建议大家可以利用血糖仪在家中自行检测,记录每次餐前和餐后的血糖水平。这样的记录就像是一个音符的变化,帮助他们更清楚地理解哪些饮食和活动会影响自己的血糖水平。

4、适量运动

运动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6年发表于《运动医学杂志》的研究,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这些细节大家其实应该多多少少都有所了解,但是,大家知道,为什么医生建议小李适当补充蛋白质吗?

【卫健委:糖友要适量补充蛋白质,有助控糖!】

关于,糖友要适当补充蛋白质这一点,我们其实可能在《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 年版)》中找到相关说法:将糖友每天所摄入的所有营养看出百分百的话,蛋白质的占比要达到15%-20%(当然,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另说哦,要听从医生的安排)。

但,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1、促进饱腹感

2015年发表在《营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蛋白质饮食能够显著提高饱腹感并降低后续进食量。这就像一位能量充沛的指挥,稳定了整个乐队的节奏,让每个乐手都能专注于自己的演奏,而不再被饥饿的旋律打断;这一点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挺好的,饱腹感的增强不仅能够帮助控制体重,还能有效减少餐后血糖的波动。

2、稳定血糖水平

蛋白质在进餐后对血糖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帮助减缓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根据2019年发表在《临床内分泌与代谢》上的研究,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共同摄入时,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的峰值。这就好比在舞台上增添了一位和声歌手,使得整个演出更加丰富多彩,避免了血糖的剧烈起伏。

3、维持肌肉质量

2020年发表在《营养与代谢》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减重过程中,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保持肌肉质量,提高代谢率(Kirk et al., 2020)。

4、增强免疫力

良好的蛋白质摄入不仅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根据2018年发表在《老年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免疫反应,增加感染风险(Vastola et al., 2018)。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免疫系统本身就面临较高的压力,因此,适量的蛋白质摄入能够帮助提升免疫力,抵御疾病。

5、改善整体营养状态

糖友们在控制饮食时,往往会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如果不合理搭配,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适量补充蛋白质不仅能确保身体获得足够的营养,还能帮助提高整体饮食的多样性。根据2020年《营养杂志》的一项研究,糖尿病患者的膳食多样性与血糖控制呈显著相关。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糖友还要适量多补一些蛋白质了吗?

关于优质蛋白的来源,大家应该也都有所了解,肉、蛋、奶这些都是,糖尿病患者可以看看自己在平常有没有吃够量。不过,医生提醒大家一点,补充蛋白质的时候要注意:适量、注意脂肪含量、配合膳食纤维、关注饮食多样性、避免过度加工的蛋白质食品、定期咨询专业人士......

#秋日生活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