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打针器(糖尿病注射用的针怎么使用)

医邦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免去每天扎手指的痛苦,动态血糖仪了解一下

有糖尿病的患者都知道,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血糖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血糖监测是医生了解患者糖代谢的紊乱程度,调整治疗方案、观察降糖效果以及后期作为病情随访的重要参考。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监测血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测静脉血浆糖

此种方法更多地是在医院开展,患者自我监测时不可能随时随地监测静脉血浆糖。

2. 末梢血糖仪

这是一种快捷、准确、简便的血糖监测方法,也是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最常用的重要方法。

3. 糖化血红蛋白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也需要抽取患者的静脉血进行分析,因为糖化血红蛋白要比血糖稳定得多,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能反映这次抽血前8~12周之内的血糖平均水平,是反映较长一段时间血糖控制好坏的良好指标。

但是,不管用什么方式监测,人体的血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无论是点时的血糖还是各种糖化蛋白的监测,都没有办法精准的反映全天的血糖波动,因此持续监测血糖一直是人们的梦想。

什么是动态血糖监测?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开始研制动态血糖监测,199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首次批准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应用于临床,人们可以便捷全景式的观察到个体葡萄糖水平的瞬息波动。2005年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技术运用临床,除了能够实时显示监测的结果之外,还有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报警功能、预警功能。

目前,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我们国家也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包括实时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和回顾式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一般由葡萄糖感应器、传感器植入装置、发射器、记录仪和分析软件等组成。其原理是通过置于皮下的葡萄糖感应器中含有的生物酶,与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信号,再由葡萄糖感应器发射到分析软件,转换成血糖值,可以全面地连续反映全天的血糖水平,了解血糖波动的趋势,还可以探测到常规监测技术无法探测到的隐匿的高血糖和低血糖。

动态血糖监测如何使用?

1. 患者在医院填写动态血糖监测知情同意书。

2. 在身体的特定部位植入动态血糖监测葡萄糖探头。

3. 链接记录器和发送器。

4. 绿灯闪烁表示机器正常工作。

5. 特定的保护装置固定仪器。

6. 记录动态血糖就餐、运动、治疗情况。

哪些患者需要做动态血糖监测?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1. 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可以持续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使它更好地达标,同时也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2. 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的儿童、青少年以及成人。

3. 目前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4. 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所谓围手术期,就是在即将进行手术和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的患者,针对这样的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血糖的过度波动对手术造成一定的影响。

回顾式的动态血糖监测

1. 1型糖尿病患者。

2. 需要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3. 正在进行降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4. 反复出现无法解释的严重的低血糖、没有症状的低血糖、夜间的低血糖。

5. 无法解释的高血糖,尤其是空腹血糖增高的患者。

6. 血糖波动特别大的患者,或出于对低血糖的恐惧,刻意地保持高血糖的患者。

7. 妊娠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

通过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对患者进行教育,能够让患者了解饮食、运动、睡眠、情绪以及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医患沟通,利于患者病情,在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的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同样重要。

第一、患者要做好饮食、运动、睡眠以及降糖药物使用的记录。

第二、在佩戴的过程中不建议进入磁场,比如去做核磁共振,进行x线检查等。

第三、佩戴动态血糖监测过程中,不建议进行盆浴或者浸泡洗。

第四、手机对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是没有影响的,可以放心使用。

本期医学内容合作者:田竹芳 西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免去每天扎手指的痛苦,动态血糖仪了解一下

患上糖尿病实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既要忌口,又要定期检测血糖,太高不行,太低也不行。而要说起血糖测量,那“糖友”们更是“苦水”一大堆,有觉得用血糖仪测量每次“扎手指”都很痛的,有觉得自己测量的血糖不太准确的,也有很多人觉得测量血糖很麻烦。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糖尿病患者的这一烦恼终于有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用动态血糖仪监测血糖!你还不了解动态血糖仪?赶紧认识认识它吧!

每天扎手指的痛苦,只有“糖友”才知道

刘大爷患糖尿病已经好几年了,但他的血糖控制得不太好,为了他的健康着想,刘大爷的女儿特地买了个血糖仪,让自己妈妈监督刘大爷天天检测血糖。

从此之后,刘大爷“最为烦恼”的事情就从忌口变成了测血糖,因为血糖仪测血糖需要采集指尖血,但刘大爷非常怕疼,每次都要老伴儿“三催四请”才肯测试。

虽然扎一下手指在普通人眼里看起来只是一点点疼,根本算不上什么事儿,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为了更加准确地掌握自己的血糖情况,他们需要长期、频繁地测量血糖,日积月累之下 ,扎手指这种“小疼”也就成为了一种负担。

最近,刘大爷去医院复查时,医生告诉他,现在有一种“动态血糖仪”,通过在糖尿病患者的手臂或者腹部埋入一个“葡萄糖传感器”就可以实时监控血糖,能够免去他每天扎手指的痛苦。

刘大爷一听就来了兴趣,连忙请医生详细介绍一下这种新科技。医生告诉刘大爷,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就已经在研制动态血糖监测的仪器了,十几年前,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就已经运用到了临床上,现在这个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

最重要的是,虽然埋入体内的“葡萄糖传感器”样子像一根针,但它其实比针还要小,放入体内的时候疼痛很小,很适合刘大爷这样怕痛,又需要经常监测血糖的患者。只不过现在动态血糖仪还不普及,价格相对高昂。

·用动态血糖仪测量血糖,有哪些优势?

医生告诉刘大爷,使用普通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一方面是比较麻烦,每次都需要采集指尖血来测量血糖,另外一方面则是只能得知测量当时的血糖值,对于患者一天之内的血糖变化情况却不得而知,总体来说,这样进行血糖监测得出的结果并不是非常准确。

而动态血糖仪除了能免去他每天扎手指的痛苦之外,还可以实现全天候的血糖监测,其监测数据可以更好地反映出患者在一天之内的血糖变化,一些性能比较好的动态血糖仪还能监测患者2-3天内的血糖数据,让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药物的效果,并及时调整药物种类、用药方式或药量,这样患者的血糖就能更好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例如,有一位患者以前也认为饭后2小时血糖会达到峰值,但通过动态血糖仪的监测发现,自己在饭后1个小时内的血糖会飙升到13.9毫摩尔/升,1个小时后就会缓慢下降到正常值,甚至有时候还会降到正常值以下。根据这一监测结果,这位患者调整了自己的用餐方式,改为少吃多餐后,他发现自己的血糖平稳了许多。

其次,动态血糖仪一般会有“警报”功能,如果患者的血糖太低或者太高时,血糖仪会发出“警报”,让患者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身体的异常,并采取对应的措施改善自己的血糖情况,避免患者因高血糖或低血糖发生危险。

最后,通过动态血糖仪的监测,医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患者的劳动或运动强度是否合适,生活方式是否要进行调整,或者是有没有发生过“无感知的低血糖”等,患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血糖状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另外,动态血糖仪体积也比较小,随身携带也很方便,不会给患者的出行造成太大的负担。现在还有一些动态血糖仪可以连接到手机APP,患者可以随时在手机上查看自己的血糖情况,非常方便。

正是因为动态血糖仪有这些好处,所以它十分适合像刘大爷这样血糖控制得不太好,血糖波动大的患者,医生可以根据动态血糖仪所生成的血糖谱为刘大爷“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医生说,动态血糖仪还很适合可能有“黎明现象”和“苏木杰(Somogyi)现象”的糖尿病患者,这两种情况虽然都表现为清晨时血糖升高,但是“黎明现象”患者的夜间血糖良好,而“苏木杰现象”患者在夜间会产生低血糖。

由于两种现象的发病机制不同,对应的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这时就需要通过患者的血糖变化曲线来进行判断患者的发病原因。在没有动态血糖仪的时候,患者只能通过在夜间多次“扎手指”来判断血糖的变化,而有了动态血糖仪就方便多了。

此外,对于需要排除隐匿性低血糖的患者,或者新发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患者来说动态血糖仪也是十分合适的,24小时的动态血糖监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血糖,避免因为血糖波动太大而对自己或是胎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动态血糖仪虽好,控制血糖才是根本

听了医生的介绍之后,刘大爷几乎是当即决定一定要购买动态血糖仪来监测自己的血糖,虽然医生对他愿意监测血糖的行为表示很满意,不过仍然提醒他道,用动态血糖仪来监测血糖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要通过血糖变化曲线来对应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稳定。

医生告诉刘大爷,现阶段他还是应该坚持控制饮食,注意少油少盐、少吃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如精制米面等,多吃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比较丰富的蔬菜,避免在用餐后血糖波动过大。

同时,刘大爷还应该继续坚持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当然,活动频率和强度也不应该太大,一周保持3-4次即可,重点是不要让自己过于疲累。另外,保持一个放松的心态对于保持血糖稳定都是很有好处的。

另外,医生提醒刘大爷,如果他开始使用动态血糖仪,那一定要根据动态血糖仪的监测数据来调整生活方式。比如,刘大爷可以在吃完饭之后观察一下血糖的上升情况,如果血糖上升得比较快、比较多,那么就说明刘大爷应该少吃这类食物;如果血糖上升比较平稳,又在合理范围内,那么刘大爷也可以适当多选择这类食物来吃。

而且,万一遇到突发情况,刘大爷也可以通过动态血糖仪来判断自己应该如何应对。医生对刘大爷举例称,他有一个病人就是在外聚会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胰岛素泵里没有胰岛素了,这时候他就是根据自己动态血糖仪的监测数据来判断自己是不是应该吃东西、维持血糖,成功平安度过了这次聚会。

最后,医生提醒刘大爷,在使用动态血糖仪的时候,最好不要做核磁共振、X光等检查,如果有必要做这些检查,一定要提前跟医生沟通,避免在检查过程中发生什么风险。

刘大爷听后连连点头,告诉医生,等他买了动态血糖仪一定会好好监测数据、控制血糖,到医院来复查时,也会将自己的血糖谱带上,让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免去每天扎手指的痛苦,动态血糖仪了解一下

医院计划采购一批动态血糖仪,需要招募一些临床志愿者检测这批动态血糖仪的质量,以便分析动态血糖仪临床实践的数据,王先生就是这批临床志愿者之一。

王先生,58岁,患二型糖尿病七年多,空腹血糖在7.0-8.5mmol/L

三餐前后血糖在12.3-15.6mmol/L,血糖偏高,通过动态血糖仪可以实时监测到王先生的血糖变化,根据实时的血糖变化调整临床决策,为王先生制定个性化的降糖方案。

我们通过动态血糖仪观察到王先生24小时的血糖变化规律,发现了王先生两个血糖高峰期,针对这两个血糖高峰期,我们调整了王先生的服药时间,使药物浓度高峰期与血糖高峰期相吻合,以便更好的降糖,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先生空腹血糖恢复到正常范围,动态血糖仪的临床测验也非常成功。

通过此次临床测试,动态血糖仪在院内也得到了普及与运用,许多糖尿病患者通过动态血糖仪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饮食,达到降糖的目的。

动态血糖仪让我们监测血糖更加方便,血糖监测对降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监测血糖对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

1).血糖监测能够预防糖尿病危急情况发生

患者知道血糖变化才能更有效地应对,患者监测血糖后知道血糖过高时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以免血糖过高,发生危急情况,糖尿病基本上没有什么症状,血糖过高也没有很明显的症状,我们只有及时监测血糖,才能做到及时应对。

2).血糖监测有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许多糖尿病患者都需要注射胰岛素,监测血糖是注射胰岛素的依据,当血糖过高时,我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增加胰岛素剂量,降低糖尿病风险。监测血糖也是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的重要方法,经测血糖能够清楚地让糖尿病患者了解哪些饮食不适合自己食用,哪些食物需要少食,哪些食物坚决不能食用,监测血糖能够监督糖尿病患者严格把控饮食习惯。

3).血糖监测能够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早上空腹的血糖是最能反应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数值,早晨空腹的血糖是胰岛素所分解代谢出来的,如果早晨空腹血糖过高,那么说明患者基本血糖值过高,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以及药物的使用,尽早将空腹血糖降到稳定范围。

运动前后测血糖也非常重要,一些患者运动前血糖正常,运动后可能会出现高血糖现象,运动时间过长,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现象,我们可以根据运动前后的血糖差来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

许多糖尿病患者对测血糖,每天都需要扎好几次手指,四肢末端是神经感觉最敏感的地方,手指的灵活度非常高,手指头的神经敏感度更高,手指头的疼痛触感也更明显。

每天指尖测血糖对许多糖尿病患者来说都非常遭罪,鉴于糖尿病患者的呼声,最近几年发现了一种不需要扎手指的动态血糖仪,不仅免去了扎手指头,还能系统连续地监测血糖,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动态血糖仪。

动态血糖仪免去每天扎手指

1.动态血糖仪的发展史

动态葡萄糖监测仪是近年来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血糖监测技术,动态血糖仪大致分为三类,扫描式动态血糖仪,回顾性动态血糖仪,实时动态血糖仪。

回顾性动态血糖仪出现较早,又称为盲式动态血糖仪,这种血糖仪比传统的手扎血糖仪方便,但是需要在数据监测结束后才能下载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那就意味着盲式动态血糖仪无法实时地监测患者血糖。

于是实时动态血糖仪出现了,它能够及时的反应患者血糖水平,扫描式动态血糖仪是实时动态血糖的升级版,它与实时动态血糖仪不同。

实时动态血糖可以长期佩戴,扫描式动态血糖仪最多可以监测14天,动态血糖仪法监测血糖的方法无法代替指尖血糖监测,这是扫描式动态血糖仪不能长期佩戴的主要原因。

2.动态血糖仪的优势

①动态血糖仪与传统的指尖监测血糖的方法相比能够更加系统地记录患者血糖变化,帮助患者监测隐匿性高血糖。

有一小部分患者夜间血糖变化比较大,白天血糖变化比较稳定,这类患者通过传统的指尖测量血糖的方法基本上无法发现夜间血糖异常,而使用动态血糖仪能够很好的发现这一问题。

动态血糖仪与传统监测血糖方法相比,最直接的优势就是免去了每天扎手指的痛苦,传统指尖监测血糖的方法每天至少需要扎3-8次手指,许多糖尿病患者表示苦不堪言,许多高危症状或血糖控制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密切监测血糖,长时间监测会损伤指尖皮层,这类糖尿病患者建议使用动态血糖仪。

②动态血糖仪可以及时发现血糖变化,督促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饮食。

糖尿病患者通过动态血糖仪分析这类饮食是否适合食用,动态血糖仪与传统血糖监测方法相比更能辅助糖尿病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③动态血糖仪更能降低糖尿病风险。

根据动态血糖仪监测,我们还可以推断血糖变化规律,根据血糖高峰期选择服药的正确时间,方便医生为自己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动态血糖仪在血糖过高时还会出现报警,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患者危急情况发生,降低糖尿病风险。

④动态血糖仪更加便捷。

动态血糖仪刚出来时价格非常昂贵,随着它的普及价格也越来越便宜,便捷性也越来越高。

目前市面上许多动态血糖仪可以通过蓝牙传到平板,手机等设备上,使用也更加方便,几乎一秒就能监测出血糖值,而且可以随时随地的监测,比传统指尖更便捷。

3.动态血糖仪的使用方法

最近几年使用动态血糖仪均是在院内,很少会普及到院外,一方面是因为价格,另一方面是因为动态血糖仪安装普及少。

目前大多数动态血糖仪需要去医院进行佩戴,最常见的血糖仪瞬感扫描动态血糖仪,需要将监测血糖的芯片植入患者皮下,通过瞬感仪扫描芯片可以得到实时地血糖,同时动态血糖仪还会连续记录血糖变化。

糖尿病患者可以去医院进行佩戴,连续监测十四天后去医院摘除,这类扫描仪一般安装在上臂后侧,患者自行安装较为困难,还是建议在医院进行安装。

动态血糖仪芯片安装要求一次性成功,第一次没有安装成功可能会导致芯片失效,这种情况下需要再次购买动态血糖仪芯片,院外自行安装的消耗风险较大,动态血糖仪相比传统血糖仪价格较为昂贵,许多糖尿病患者无法接受,为了确保血糖仪一次性安装成功最好在医院进行安装和摘除。相信随着动态血糖仪的普及,安装动态血糖仪也会更加便捷。

4.动态血糖仪不能代替指检血糖仪

动态血糖仪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还是不能代替传统监测血糖的方法,动态血糖仪与传统指尖血糖仪相比会有一定的误差。

传统血糖监测与动态血糖仪监测血糖的指标各有所长,反映的血糖函数不同,两者是不能相互替代的,血糖较高的患者可以联合使用,取长补短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血糖变化,为临床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一般情况下,我们以传统指尖监测血糖为标准,使用动态血糖仪时需要传统指尖血糖监测进行校对,分析动态血糖仪的误差,以便我们更好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

5.动态血糖仪的适用人群

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和高血糖患者建议使用动态血糖仪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是控制血压的重要部分,患者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才能更好地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稳定血压除了要监测血糖,还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和运动原则。

哪些生活方式有利于降糖?

1.保证健康的饮食习惯

糖尿病患者降糖要严格把控饮食,坚决遵循糖尿病饮食。糖尿病饮食的基本原则就是将总热量降低,同时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总热量比例,降低脂肪总热量的比例,增加高蛋白总热量比例,同时要及时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糖尿病患者应该要少吃主食,多吃高质量蛋白,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在主食的选择上要以粗粮主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增加机体新陈代谢,选择水果时要以低糖水果为主。

2.制定个性化运动习惯

运动能够提高血糖的代谢能力,有利于糖分排出体外。运动前后需要测量血糖,根据血糖变化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制定运动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糖尿病患者开始系统运动前,要以温和的运动为主,将无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两者结合进行坚持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伸。

运动后出现高血糖现象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节运动,出现的低血糖现象要适当减少运动量和运动时间。

3.保持心情愉快,避免不良习惯

心情会影响身体各方面物质的分泌,对胰岛素分泌有一定的影响,糖尿病患者要保持心情愉快。糖尿病患者还要坚持不吸烟,不喝酒,不熬夜。

动态血糖仪能够免去每天扎手指的痛苦,上文提到的王先生是一名二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测量血糖,听说医院招募糖尿病患者测试动态血糖仪,不用每天要扎手指,王先生就报名参加了招募活动,使用动态血糖仪一段时间后,王先生的血糖降下来了,王先生向我们反馈,他每天吃饭前都会用动态血糖仪实时监测血糖,血糖高一点都不敢吃太多,用的时间长了血糖自然而然就控制下来了,动态血糖仪真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