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常吃菜(糖尿病老吃菜能吃吗)

天天听健康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每天怎么吃菜?菜主要分3种,每一种都不要缺!

有糖尿病的人都知道每天要多吃菜,因为蔬菜含有的碳水化合物非常少,几乎不给机体提供血糖,反而因为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减慢、抑制对食物中葡萄糖和脂肪的吸收而起到控制血糖、血脂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饱腹感耐饥饿,也是机体获取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主要来源。

要知道,膳食纤维在控制血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有糖尿病的人每天吃够足量的膳食纤维,全天平均血糖可下降0.5-0.8mmol/L,3个月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有0.2%-0.3%的下降。

那么,每天吃足量膳食纤维的足量是多少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的建议是每天不少于25-30克,对糖尿病人来说需要更多一点,达到40克到50克,更有利于帮助控制血糖。注意这里所说的膳食纤维的数量是单指膳食纤维这种营养素,不是包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量,这就需要了解各种食物中膳食纤维的含量是多少,才能够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吃够每天所需的膳食纤维。

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为例,看看每天怎么吃菜才能吃够每天所需的膳食纤维。

根据蔬菜中膳食纤维含量多少的不同,可以将蔬菜分为高、中、低膳食纤维蔬菜3种类型:

低膳食纤维的蔬菜是指每二两中含有膳食纤维0.5-0.9克,常见的比如白萝卜、白菜、生菜、冬瓜、西红柿、黄瓜、洋葱、丝瓜等等。

中膳食纤维的蔬菜是指每二两中含有膳食纤维1.0-2.0克,常见的比如菠菜、韭菜、芹菜、蒜苗、油菜、小白菜、青椒、茄子、苦瓜等等。

高膳食纤维的蔬菜是指每二两中含有膳食纤维20-30克,常见的主要是菌菇类的蘑菇、香菇、木耳等等。

很容易理解,每天所吃的蔬菜中,安排一些高膳食纤维的蔬菜更容易确保足量摄入膳食纤维,所以3种蔬菜每天都要有,搭配有一起是最科学合理的吃菜法。

此外在蔬菜的做法和吃法上要注意几个细节,一是能生吃的尽量生吃,二是烹饪蔬菜不要过软,三是最好是用蒸煮的方法,相比于炒特别是高温的煎、炸,膳食纤维不容易被破坏,摄入膳食纤维会更有保障。

你记住了吗?点个赞转发告诉更多糖友吧,关注天天听健康,方便每天学防病养生知识!

这4种家常菜,多吃血糖或许会“飙升”,糖友们要记住,尽量少碰

糖尿病离我们非常近,统计表明每10个中国成年人 ,约有1个糖尿病人;每2个中国成年人就有1个糖尿病前期患者,也就是说,如果不注意改善生活方式,一半人口都是糖尿病的后备军。

而且糖尿病如果不注意控制血糖,病情进展后会可能导致失明、足部残疾、肾衰竭等严重后果,因此糖尿病一旦确诊,务必饮食、运动、降糖药等全方位措施呵护,控制血糖平稳,防止并发症发生。

其中饮食方面,大部分糖友们对于甜的食物很警惕,但是对于不甜的食物,往往以为都没问题,而事实上,很多我们家常的菜肴中,有些虽然没有放糖,但是实际上也含有丰富的升糖的成分,糖尿病患者吃了就可能会导致血糖“飙升”。

哪些“家常菜”,糖尿病患者要警惕不要吃得太多?

以下家常菜并非完全不能吃,只是相对而言,要注意不能吃得太多:

1)鱼香肉丝

鱼香肉丝非常下饭,虽然名字里不带“糖”字,但其实这道菜要做得成功,关键是要油多、糖多、盐多,从而兼具甜、酸、辣的口感,这道菜会用30克白糖和30克油,糖友应该少点这道菜。若要吃,一定要注意份量。

2)富含淀粉、薯类的家常菜

菜里面如果淀粉、薯类含量过多,进食后这些成分通过消化,进而转换为糖进入血液升高血糖。比如土豆、红薯、板栗、南瓜等等。但是这些食物有些也是我们的主食,不能不吃,只是不要多吃,控制好每天的量,不能吃太饱,七成饱即可,而且主食注意粗细搭配,尽量选择玉米、燕麦、小米等谷类,增加膳食纤维的量。

3)酱料丰富的家常菜

有些菜肴中添加了很多酱料调味,然而人们往往以为酱料中含有盐分比较高,却忽视了酱料中同样会添加很多糖来调味。比如红烧肉、京酱肉丝、番茄酱、锅包肉等,为了达到口味浓郁,都离不开糖的调味。所以这种食物糖友最好少吃,尝个味就行。

4)富含糯米的食物

糯米口感软糯,很多朋友都爱吃,而且很多菜肴都喜欢添加糯米来调味,比如糯米排骨、珍珠丸子、八宝饭等。然而糯米由于含有“支链淀粉”含量相对较高,很容易转化为更易吸收的糖类,升血糖指数更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建议还是少吃。

总结

总之,糖友的饮食控制非常重要,需要从细节做起,在控制总量、均衡饮食的前提下,日常饮食中还要警惕食物中隐藏的糖分,上述4种家常菜热量、升血糖指数相对较高,建议尽量少吃。

#关注糖尿病# @头条健康

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饮食

世间万物,唯美食不可辜负。但对于一部分需要在饮食上注意的人群,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则更需要注重饮食上的问题。

控制总热量摄入是关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频繁的人际交往让聚餐变为常事,饮食内容也较日常更加丰盛。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摄入的能量、营养会更多,从而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个现象,内分泌科专家表示,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是糖尿病患者饮食的首要原则。

据介绍,糖尿病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以及日常活动量设定饮食总热量,再根据总热量去制定三餐中各营养物质的摄入比例,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并以此为标准进食,尽量不要超出预定的量太多,让血糖受到的影响尽可能减小。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对血糖影响最大,尤其各式精制的点心含淀粉较多,如果在正常进食的情况下额外吃点心,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餐后血糖的变化会受到进食顺序的影响。研究表明,同样的两组食物,先吃主食再吃蔬菜和肉类的进食顺序较先吃蔬菜和肉类再吃主食的顺序而言,餐后血糖升高的指数要更高。

因此,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进食时,按照先蔬菜和肉类再主食的顺序。此外,饮食中注意粗粮和细粮混合搭配,会使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减慢一些。

对4类食物要甄别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中要注意对4类食物进行甄别。

蔬菜。无论是对于正常人还是糖尿病患者,蔬菜对于身体健康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但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蔬菜时仍需分辨其对血糖的影响。绿叶类蔬菜对于血糖的影响非常小,可以放心食用。但含淀粉较高的根茎类蔬菜,如常见的山药、土豆、玉米或莲藕等,则要适量食用,同时食用时要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水果。糖尿病患者能否食用水果,需要根据不同水果的含糖量和升糖指数两方面来判断。通常建议糖尿病患者吃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柚子、李子、桃子等,而荔枝、榴莲、香蕉等含糖量和热量较高的水果不太适合糖尿病患者吃。总体而言,在糖尿病患者自身血糖控制较好的时候,大部分水果都可以适量食用。

饮品。俗话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市面上销售的饮料,如各种碳酸饮料和果汁多数添加了较多的糖分,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妨自榨纯果汁饮用,或者饮用茶类,这些饮品对血糖的影响相对较小。至于酒类,不喝酒自然最好,但若实在无法避免,可以适量饮酒。根据健康指南推荐,建议啤酒不超过一瓶、红酒不超过五两、白酒不超过二两。

坚果。事实上,坚果属于糖尿病患者的推荐饮食之一,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但坚果含有较高的脂肪,而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热量比为9∶4,同时坚果的水分较少,因此坚果的热量相对来说较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食用坚果时需注意适量,并且食用时不宜过快,慢慢吃可以降低对血糖的影响。

来源: 汴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