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异卵(糖尿病患者糖异生增强还是减弱)

中国循环杂志 0
文章目录:

2型糖尿病属于中度遗传疾病!中国1.2万对双生子研究

一项基于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CNTR)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属于中度遗传疾病,体力活动达标可降低遗传对2型糖尿病患病的影响。

因此,作者建议,防治2型糖尿病,应进一步重视提高身体活动水平。

研究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后,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0.56。

而体力活动达标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遗传效应。体力活动达标双生子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0.46,而未达标的双生子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0.68。

本研究基于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最大的双生子登记系统,共纳入1.2万对≥30岁的同性别双生子。其中同卵双生子 8 182对(68%),男性双生子7 789对(64%)。

研究将每周≥5天、每天30 min中等/高强度体力活动定义为体力活动达标。以双生子对为单位,将双生子两成员间2型糖尿病患病状态分为均患病、患病不一致、均不患病三组,描述双生子两成员2型糖尿病患病状态一致性分布。

在身体活动均不达标和身体活动均达标的双生子对中,同卵双生子两成员均患糖尿病的比例均高于异卵双生子(1.50% vs. 0.58%,1.17% vs. 0.43%)。

身体活动均达标的同卵双生子中,2型糖尿病患病一致率(1.17%)低于身体活动均不达标的同卵双生子(1.50%),

研究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的变异可分解为加性遗传效应、共同环境效应、特殊环境效应。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0.56。

并进一步证实充足的中等或高强度体力活动可降低加性遗传效应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来源:陈松建,高文静,吕筠,等. 体力活动对2型糖尿病遗传效应的修饰作用——中国双生子队列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 42(7): 1167-117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房颤科普》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提供科学、靠谱、有用的房颤防治知识!

如果您有关于房颤的问题,请您留言,我们会择期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予以回答!

双胞胎在妈妈体内编出“中国结”!福州医生惊呼:危险

怀上双胞胎

这是件喜事

可同样也是一件

风险不小的事

必须认真、谨慎对待

切不可马虎大意

前不久,福州市第一医院为一位双胞胎妈妈成功施行了双胎剖宫产,当宝宝脐带出来的那一刻,手术室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两个宝宝脐带紧密缠绕,像极了“中国结”!

概率低!怀上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

这位双胞胎妈妈姓王

今年34岁

已育有一个13岁的孩子

今年1月

她再次怀孕

检查发现怀的是同卵双胞胎

而且考虑是

“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

福州市第一医院妇产科王晓钦副主任医师介绍:

双胞胎分同卵和异卵,其中同卵概率低,出现的概率仅为3.5‰。不仅如此,同卵双胞胎中还有进一步区分,就是两个宝宝是住在同一个“房间”,还是分两个“房间”住。

分两个“房间”住叫“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和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住同一个“房间”,则是“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

据统计,“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发生率较低,大约在万分之五左右。不仅少见,而且比较危险,脐带缠绕、打结、双胎输血综合征、胎儿生长发育不一致、胎儿畸形等是这种情况的常见并发症。

因此

王女士一家收获喜悦同时

也很忐忑

为了确保宝宝的安全

王女士选择在市一医院进行定期产检

还被诊断出“妊娠期糖尿病”

也让此次怀孕又多了一个风险

在王女士怀孕31周多的时候,产检医生王晓钦副主任医师便建议住院严密监测胎儿宫内情况,择期剖宫产。因为住在“同一个房间”的两个宝宝“亲密无间”,打打闹闹很容易将将脐带绕在一起。根据相关指南,一般医生们会建议在32-34周剖宫产终止妊娠。但是王女士想着只要条件允许,让孩子在肚里多待一天都是好的,于是不住院,拒绝了医师的建议。

太惊险!脐带缠绕像打了“中国结”

10月18日

王女士已孕36周 5天

产检时

王晓钦副主任医师急得跳脚

在她强烈建议下

这时王女士才住进产科观察

次日在医生的反复劝说和分析下

才终于同意了剖宫产

剖宫手术中

王晓钦副主任医师介绍:

手术中,刚进腹,我们就看见她的子宫薄如纸,十分危险。当第二个宝宝抱出来时候,给两个宝宝输送营养的脐带一下涌了出来,脐带紧紧缠绕在一起,像麻花,像中国结,把我们都惊呆了。

王晓钦说

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

最怕的就是发生脐带缠绕

严重的脐带缠绕

往往会导致胎死宫内

幸运的是

两个孩子都顺利降生

母女三人平安

王晓钦副主任医师介绍,单绒毛膜双胎妊娠胎死宫内的风险是双绒毛膜双胎的3.6倍,在妊娠24周前发生流产的风险是后者的9.18倍。

而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在妊娠早、中期即可能存在双胎间的脐带缠绕,导致胎儿死亡率较高,存在发生不可预测的胎儿死亡风险。

对这一类型的双胎,一般建议在具备一定早产儿诊治能力的医疗中心分娩。妊娠32~34周酌情终止妊娠,以尽可能降低继续妊娠过程中胎儿面临的风险。

医生提醒

准妈妈们一定要重视产检,也要听从医生们的建议,特别是双胞胎的妈妈们。生双胞胎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美好,双胎妊娠属于高危妊娠范畴,所隐藏的风险巨大。

双胎妈妈在出现以下危险信号,需要及时就诊:腹部阵痛、阴道流血或流水、水肿明显、头痛、眼花、胸闷、胎动异常等。另外,双胎妊娠分娩的时机和方式与单胎有很大区别,医生会根据双胎妈妈们不同的情况选择个体化处理原则。

来源: 福州晚报

双胞胎研究揭秘2型糖尿病的潜在发病机制

据《糖尿病学》(Diabetologia)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科学家已经发现为什么完全相同的双胞胎中仅有一人患上慢性疾病的机制,这种机制可能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作用。

瑞典马尔默隆德大学的Emma Nilsson博士及其同事调查了14对同卵双胞胎,这些双胞胎的共同特点是其中一位是健康的,而另一位患有2型糖尿病。

Nilsson博士表示,双胞胎是很好的疾病机制研究模型,并且获得的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全体人群。

研究者们对这些同卵双胞胎个体的脂肪组织进行全基因组表达及DNA甲基化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以探索潜在的分子发病机制,共检测到DNA上的480000个位点。

双胞胎中患有糖尿病个体的脂肪组织,其氧化磷酸化、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降低,而炎症及糖原分解基因的表达增加。

Nilsson博士表示,“这提示双胞胎中患有糖尿病的个体不能正常分解和代谢脂肪组织,致使血液中以及肌肉、肝脏、胰腺等其他组织摄取的脂肪增加。长期以往将引起胰岛素抵抗,并会进一步导致2型糖尿病。”

研究者对另一项独立的病例对照队列的脂肪组织进行重复分析,这个队列包括10对同卵双胞胎和10对异卵双胞胎。结果显示,同卵双胞胎中的DNA甲基化相似程度为100%,明显高于异卵双胞胎的50%。

即便这样,研究人员仍然在同卵双胞胎中患有糖尿病者与不患有糖尿病者的DNA中找到1400处DNA甲基化不同。

Nilsson博士解释道,“这种不同可能是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这进一步证实了2型糖尿病与生活方式强相关的理论。”

研究还发现,双胞胎中患有糖尿病者与不患有糖尿病者的DNA序列改变不同。基因编码拷贝的重复或者缺失可造成基因性质发生改变。

“我们在6对双胞胎中均发现有个体的基因拷贝数增加或减少,我们怀疑这可能是另一个致病原因。”Nilsson博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