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褥疮(糖尿病病人褥疮怎么处理)
老爷子住院第五天确诊糖尿病压疮越来越严重
#记录我的9月生活#
老爷子住院第五天,早餐蒸一个鸡蛋羹吃了一半,喂了5个馄饨,中餐也只喂了5个馄饨。
早晨空腹血糖10.1,早餐后两小时13.2,中餐前13.3,晚餐前15,血糖测了三天了,没有一直正常,且高得吓人,去年住院时都没血糖高,这下三高齐了!早上医生查房后单独和我们沟通时说,已经可以确诊为糖尿病,去年五月住院时都没说过血糖高,一年的时间,血糖就这么高。下午有医生(也不知是医生还是护士)来说要打胰岛素,我说打吧,该怎么治疗就怎么治疗,前天测血糖值高,一天就已打了3针胰岛素了。
下午,外科的医生来看压疮伤口,给上药,签了一个告知书,说是自费的,一次30多元,说还有效果更好的泡沫敷料贴要90多元,还说可以自己去买90多元1包,1包有5片,唉,处处都是钱。
下午试着喂他吃香蕉,他居然吃了,一根基本吃完了,一般他都很少吃水果的,只吃一日三餐。一日三餐吃得还可以,气色和面容看着都挺好的,就是不动,一动不动,全靠人帮忙,唉,劝了一年多一点用都没用,从能走到只能走几步,到站都站不稳,到坐轮椅,到躺床上,一大半原因都是他不愿意动,一动不动!一家人把他毫无办法!
9:30左侧翻身,喝水1杯。11:30右侧翻身,喝水1杯。13:20吃完午饭,左侧翻身,喝水1杯。15:30右侧翻身,喝水1杯。16:30喝水1杯,吃香蕉1个。17:20测体温37.2℃。17:30左侧翻身,17:40喝水一杯。19:30右侧翻身,吃药,喝水1杯。一个人没力气,只有慢慢挪、移加推给他翻身!
服务压疮、糖尿病足患者,中山这家医院成立两个新专科
栏目:新闻
9月3日下午,中山源田骨科医院新成立了慢性创面修复专科、糖尿病足专科,将为压疮、糖尿病足病人服务。
据介绍,在我国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年增高,例如糖尿病性溃疡来说,发病率比十年前增加7倍,从十年前不足5%上升到36%左右。目前,压疮(褥疮)、糖尿病足、放射性溃疡、创伤性溃疡等是难以愈合的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给家属带来沉重的压力。
该院成立这两个新的专科后,主要收治压疮、糖尿病足、老烂腿等各种慢性创面患者,通过创面修复科、内分泌科、心血管科等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模式,利用原位再生技术、骨搬运技术治疗压疮、慢性创面、糖尿病足及动脉闭塞症等,运用各项技术的整合创新,交叉学科的相互渗透,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慢创治疗体系。
该院与广东省和迈骨科疾病研究所合作,聘请中国糖尿病足专家王洪生教授,定期来医院进行手术、授课,并指导中心工作。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 /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江洁
◆图 2/记者 周映夏
◆编辑:沙玉兰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八旬老太得了压疮苦不堪言?这样做可预防
长期卧床、营养不良,又或是基础病引发的抵抗力下降,都是老年人易得压疮的常见病因。
八十多岁的李奶奶因脑梗死后遗症在家长期卧床,因病情变化到株洲市妇幼保健院综合内科进行就诊,医生查体后见骶尾部皮肤带有一10*5cm的黑色焦痂,周边伴有脓性分泌物,经诊断为四期压疮。都知道压疮不好治疗,这可让孩子们焦急不已,因在家照顾时未重视而引发,后悔莫及。
压疮俗称褥疮
压疮(俗称褥疮),是长期卧床,行动障碍的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隆突处,但也可能与医疗器械或其他物体有关。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引起的组织溃烂和坏死,可能伴有疼痛。
压疮(褥疮)的分级
Ⅰ期(皮肤完整,指压不变白红斑)
局部皮肤完好,出现压之不变白的红斑,深色皮肤表现可能不同;局部出现红斑或者感觉、皮温、硬度的改变,可能比观察到皮肤改变更先出现。
此期的颜色改变不包括紫色或粟色变化,因为这些颜色变化提示可能存在深部组织损失。
Ⅱ期(部分皮层缺失,伴真皮层暴露)
伤口床有活性、呈粉色或红色、湿润,也可表现为完整或破损的浆液性水疱。脂肪及深部组织未暴露。
Ⅲ期(全层皮肤缺失)
常常可见脂肪、肉芽组织和边缘内卷,可见腐肉/焦痂,不同解剖位置的组织损伤的深度存在差异;脂肪丰富的区域会发展成深部伤口。可能会出现潜行或窦道。
无筋膜、肌肉、肌腱、韧带、软骨/骨暴露。
Ⅳ期(全层皮肤和软组织缺失)
可见或可直接触及到筋膜、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或骨头,可见腐肉/焦痂,常常会出现边缘内卷,窦道潜行。
不可分期状态
缺损涉及组织全层,但溃疡完全被创面的坏死组织或焦痂所覆盖,无法确定其实际深度,须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或焦痂,暴露出创面基底后确定其实际深度和分期。
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
完整或破损的局部皮肤出现持续的指压不变白深红色,栗色或紫色,或表皮分离呈现黑色的伤口床或血疱。
哪些人群容易得压疮(褥疮)?
昏迷、瘫痪患者、营养不良、高龄行动不便者、使用激素治疗患者、肝肾功能障碍者、肿瘤恶病质、身体瘦弱、老年痴呆、水肿患者、大小便失禁患者、肥胖者、石膏固定者、使用镇静剂的患者……
压疮(褥疮)的易发部位
压疮好发于骨隆突处,不同的体位好发的部位不一样。据调查研究95%都是发生的人体下半身,特别是在骶尾、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还有我们的内外踝,足跟这些部位。这些是发生率最高的部位。
压疮在大部分情况下能避免,但不能一概而论。例如入院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相关组织的受损,在1—2天引发压疮;对于负氮平衡程度较深,病情较重的患者,组织在损伤之后不再具备修复功效或修复能力下降,同样容易引起压疮。对于降低压疮发生率而言,“预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
压疮恢复时间漫长 最好的方式是预防
1. 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长期卧床的患者每1-2小时进行一次翻身能很好的预防压疮,并建议多采用30度侧卧更换体位法,能更好的缓解骨突部位承受的压力。保护骨骼隆突处和身体空隙处,可使用各种减压垫或新型敷料。
2. 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平卧位时抬高床头一般不高于30度,半卧位或坐位的时间每次缩短在30分钟内并防止身体下滑。协助患者翻身,更换床单时抬起患者,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使用坐便器时,不可硬塞,硬拉,不适用破损的便器。
3. 保持皮肤的清洁免受刺激,能明显提升其抗摩擦力,同时还能疏通汗腺,从而抑制细菌等的生长和繁殖。勤观察患者全身各处皮肤,特别是受压部位,每天用温水清洁皮肤。大小便失禁、出汗到及分泌物多的病人及时擦洗干净,不要让患者直接躺在橡胶垫或塑料布上。
4.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没有碎屑,相较于处于干燥环境中的患者而言,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患者,其患有压疮概率会增加5倍。
5. 长期卧床的患者的按摩:经常按摩可使皮肤、韧带松弛。促进血液循环,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手拍气垫形成震动,进而影响局部皮肤组织,从而发挥一定的按摩效果。但需注意的是,患者的受压部位或当患者已经发生压疮的时候,相应部位是禁止按摩的。
6. 加强营养:长期卧床的病人身体功能下降可导致低蛋白血症,应当合理安排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锌元素的饮食,注意少食多餐。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控制糖尿病等压疮易发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