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熏艾(糖尿病熏艾灸的具体位置)

杜老师聊健康 0
文章目录:

脚底艾灸你以为只是祛寒?看后令人震惊,要告诉全家人!

中医认为,人有四根,即耳根、鼻根、乳根、脚根。

四根的根本,是脚根。“人老脚先衰,木枯根先竭”,足以说明脚在人体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只有双脚健康,经络传导才畅通,气血才能顺利送往各个器官。

唐朝时期的药王孙思邈,就曾将其长寿秘诀留于后代,即每天揉搓按摩脚底的穴位,尤其是脚底涌泉穴。

那么在艾灸脚底时,怎么样灸才有效呢?足底足背4联灸,对应的是脚底穴位,不需要自己再找穴位艾灸。

脚底是人们身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医认为,脚底就是人体五脏六腑的交汇处,经常的按摩脚底,可以改善人们的身体,帮助人们更好的抵抗疾病,但是我们也知道有的时候按摩并不能完全的刺激到脚底,那么怎么办呢?只好通过艾灸来刺激了。

脚掌远离心脏,血液供应少,表面脂肪薄,温度较低,且与上呼吸道有密切的神经联系,所以脚掌一旦受寒,就可引起上呼吸道局部体温下降和抵抗力减弱,导致感冒等多种疾病。

艾灸是非常天然的保健方法,那么艾灸脚底的作用是什么呢?

1

调和阴阳、平衡脏腑

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

温通经络、驱散寒邪

艾叶性温,将其点燃熏灸,可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

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艾灸脚上哪些穴位以及穴位的功效

1

涌泉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足趾屈曲,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涌泉穴的主治疾病为: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2

大敦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大敦穴的主治疾病为: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以来亦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3

太冲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太冲穴的主治病症为: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

4

行间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

行间穴的主治病征为: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粘膜炎等。

5

太白穴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太白穴的主治病症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6

昆仑穴

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或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昆仑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腰痛、高血压、眼疾、怕冷症、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

7

太溪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太溪穴的主治病症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

8

内庭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在足背第2、3趾的趾蹼缘略后一些(约半横指)的地方,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内庭穴的主治症状为: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齿龈炎、扁桃体炎、跖趾关节痛等。配合谷主治牙龈肿痛;配太冲、曲池、大椎等主治热病。

长期艾灸的后果有多大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每一个国人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

在这场抗疫战争中,中医体系在临床治疗和疫情防控过程中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属于中医六术:针、砭、灸、导引(传统功法)、按跷(按摩)、中药之一的灸(艾灸),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价值。

河南省中医院在门诊大厅燃烧艾绒用以消毒杀菌,武汉一些医院通过燃烧艾条进行疫情防控,江西省中医院连线CCTV论证:艾灸如何对症新冠肺炎。

与此同时,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上,艾灸相关产品的销量激增,仅淘宝2019年艾灸相关产品销量较2018年上涨281%。京东上个月中医保健类月销售额近2亿,其中就有60%属于艾灸类产品。

就连娱乐圈里许多以孙俪、宁静、景甜、范冰冰为代表的大牌女明星,也成为了艾灸的忠实受众。全民艾灸已经成为了一种养生保健新风尚。

张钧甯大展身手,节目现场为何炅艾灸调理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对于艾灸提出了质疑,并不认可艾灸的临床疗效和养生保健的价值。甚至于许多人拿许多极端的案例来“佐证”长期艾灸的后果有多大。

一方面,我们确实要承认:艾灸虽好,但并非适合每一个人(但适合于绝大多数贪凉食冷熬夜不爱运动的东方寒湿体质人群)。另一方面我们更要理解,艾灸虽好,但是施灸要求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个体的辨证之后制定科学的艾灸方案,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体质需要针对不同的穴位采取不同的艾灸方法,方能达到传统明火艾灸的效果。

但,至于说到长期坚持艾灸的后果,无非有以下几点。

长期坚持艾灸,越艾越美丽

女性变老、变丑、变胖都是从卵巢衰老开始的。科学研究证明,当女性卵巢进入衰老状态,雌性激素分泌不够旺盛时,随之而来的就是皮肤失去光泽,身形开始走样,皱纹开始增多,甚至连脾气都会变得越来越大,也就是更年期到来了。

如果女性卵巢雌性激素都分泌得少了,甚至不分泌了,这时候用再昂贵的化妆品,打再贵的羊胎素和干细胞,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美容一定是从内到外的一个整体调理的过程。这就像极了我们盖房子,化妆品再好也只是一座房子的外表,但如果这座房子本身内部腐朽不堪,再好的外表也只是一种假象。

艾灸作为中医六术之一,对于女性的卵巢保养有着非常明显的改善促进作用。绝大多数女性的宫巢衰老都是因为寒湿入侵、气血凝滞造成的。而艾灸可以通过扶阳固阳从而排寒祛湿,更能通经活络,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子宫卵巢的保养功效。促进女性雌性激素分泌,调节女性内分泌平衡。

一旦雌性激素分泌平衡,女性的皮肤就会容光焕发,身形也会有明显的改变,长期坚持艾灸的女人,越活越年轻,越灸越美丽。这也是许多娱乐圈女明星那么青睐于传统艾灸最重要的原因。

长期坚持艾灸,越艾越长寿

老一辈的人喜欢用“阳寿”来形容一个人的寿命,这“阳寿”的“阳”就是阳气的意思。包括我们经常用“还剩最后一口气吊着”来形容一个人濒临死亡时的“气”,也是阳气的意思。

人体衰老死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阳气流失损耗的过程。

动则生阳,那些儿童精力旺盛,从早动到晚,那是因为他们属于纯阳之体。而现代很多年轻人为什么白天上班喊累,回到家里就葛优躺?就是因为熬夜、吹空调、喜食冷饮导致身体阳气严重损耗,所以就成了年轻人嘴里的“丧”。

我们常说:艾灸的本质是以地之阳(艾草)采天之阳(阳光)以补人之阳(阳气),艾草是纯阳之草,艾灸可以扶阳固阳补充人体的阳气。阳气充足才能精足气旺,才能延年益寿,而艾灸是扶阳固阳最好的方式。长期坚持艾灸的人,越艾越长寿。

长期坚持艾灸,越艾越健康

健康约等于寿命,但长寿并不完全等同于健康。现代医疗水平的提升,人均寿命也确实逐年增长。但是,近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约3.9%。在我国,每一分钟就有7人被确诊为罹患癌症,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我国高血压患者2亿,每年增长超过1000万人;糖尿病患者9240万,1.4亿人血糖增高;1.6亿血脂异常;2亿人超重或者肥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超过2亿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人数的1/3;每年中国的死亡人数960万人中,慢病因素占比83.3%。

95%的慢性病的形成都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在中医理论体系里面,少运动、多熬夜、喜食冷饮、吹空调,这些不良习惯使得人体阳气损耗严重,从而造成寒湿入侵。寒湿入侵人体后人体微环境发生改变,免疫力急剧下降,所有的肿瘤和癌症患者都普遍是寒湿体质。

这意味着要想保健,要想健康,吃多少保健品都不如排寒祛湿来得重要。因为排寒祛湿可以改变人体环境,提升免疫力,使得肿瘤癌症不易生发更没有让其生长的环境。

排寒祛湿最好的办法是什么?让阳气充盈。就像一间生霉发臭的屋子,打开窗户让阳光照进来就能解决问题。艾灸是扶阳固阳最好的方式,所以长期坚持做艾灸,就能养生保健,越艾越健康。

除了上述三点,长期坚持艾灸,对于很多女性的日常调理、儿童的日常保健、老人的日常护理、男性的日常养生,都有着非常不错的价值。

关于端午节的健康知识,你知道几个?

端午到来,少不了吃粽子、挂艾叶、饮雄黄酒等传统习俗,这其中,也蕴含了许多养生之道。今天将带大家一起了解端午节的健康知识,以及在假期出游时的一些防控小贴士。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粽子美味但热量高 进食需注重搭配

《本草经疏》就有记载:“糯米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补,则中自温,大便亦坚实。温能养气,气充则身自多热。”粽子主要由糯米制作而成,糯米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而粽叶也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的作用。

粽子虽美味,却也是一种高热量的食物。专家建议,把粽子当零食、甜点食用不可取,在吃粽子时要搭配一些粗粮、蔬菜,这样能减少胃肠负担。同时,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粽子。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不适合在房间内熏艾叶

民间普遍认为艾草、菖蒲可以退蛇虫、灭病菌、驱毒避邪,有人过端午节习惯用艾草煮水洗澡或在房间里熏艾。专家表示,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不适合在房间内熏艾叶,否则可能加重病情。

关于端午节的健康知识,你知道几个?

(新华社发 商海春 作 )

雄黄可消毒杀菌 一般外用不内服

按照传统习俗,有人在端午节饮雄黄酒,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还可以起到驱虫、清洁环境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饮用雄黄酒是有健康隐患的。专家提醒,作为一味中药,雄黄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饮用雄黄酒有中毒的风险。雄黄一般不能内服,只能外用,比如涂抹一点雄黄酒在蚊虫叮咬的部位,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端午出游 需做好自我防护

在出行方面,游客要密切关注各地疫情防控部门发布的信息,继续保持警惕状态,做好自我防护,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不聚集、勤通风。

在乘坐交通工具、入园游览时,应自觉与其他游客保持间距。就餐时拉开桌椅间距,使用公筷公勺。

此外,游客出游前,应通过权威渠道查询景区开放、限流措施,尤其要了解门票预约、分时段游览等措施。旅途中及时了解地面交通状况,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游览时遵照景区规定,间隔入园、错峰旅游,避免扎堆。(张馨心)

(资料综合新华网、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