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机器治疗(糖尿病治疗器械)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免去每天扎手指的痛苦,动态血糖仪了解一下
有糖尿病的患者都知道,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血糖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血糖监测是医生了解患者糖代谢的紊乱程度,调整治疗方案、观察降糖效果以及后期作为病情随访的重要参考。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监测血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测静脉血浆糖
此种方法更多地是在医院开展,患者自我监测时不可能随时随地监测静脉血浆糖。
2. 末梢血糖仪
这是一种快捷、准确、简便的血糖监测方法,也是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最常用的重要方法。
3. 糖化血红蛋白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也需要抽取患者的静脉血进行分析,因为糖化血红蛋白要比血糖稳定得多,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能反映这次抽血前8~12周之内的血糖平均水平,是反映较长一段时间血糖控制好坏的良好指标。
但是,不管用什么方式监测,人体的血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无论是点时的血糖还是各种糖化蛋白的监测,都没有办法精准的反映全天的血糖波动,因此持续监测血糖一直是人们的梦想。
什么是动态血糖监测?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开始研制动态血糖监测,199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首次批准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应用于临床,人们可以便捷全景式的观察到个体葡萄糖水平的瞬息波动。2005年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技术运用临床,除了能够实时显示监测的结果之外,还有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报警功能、预警功能。
目前,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我们国家也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包括实时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和回顾式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一般由葡萄糖感应器、传感器植入装置、发射器、记录仪和分析软件等组成。其原理是通过置于皮下的葡萄糖感应器中含有的生物酶,与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信号,再由葡萄糖感应器发射到分析软件,转换成血糖值,可以全面地连续反映全天的血糖水平,了解血糖波动的趋势,还可以探测到常规监测技术无法探测到的隐匿的高血糖和低血糖。
动态血糖监测如何使用?
1. 患者在医院填写动态血糖监测知情同意书。
2. 在身体的特定部位植入动态血糖监测葡萄糖探头。
3. 链接记录器和发送器。
4. 绿灯闪烁表示机器正常工作。
5. 特定的保护装置固定仪器。
6. 记录动态血糖就餐、运动、治疗情况。
哪些患者需要做动态血糖监测?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1. 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可以持续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使它更好地达标,同时也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2. 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的儿童、青少年以及成人。
3. 目前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4. 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所谓围手术期,就是在即将进行手术和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的患者,针对这样的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血糖的过度波动对手术造成一定的影响。
回顾式的动态血糖监测
1. 1型糖尿病患者。
2. 需要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3. 正在进行降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4. 反复出现无法解释的严重的低血糖、没有症状的低血糖、夜间的低血糖。
5. 无法解释的高血糖,尤其是空腹血糖增高的患者。
6. 血糖波动特别大的患者,或出于对低血糖的恐惧,刻意地保持高血糖的患者。
7. 妊娠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
通过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对患者进行教育,能够让患者了解饮食、运动、睡眠、情绪以及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医患沟通,利于患者病情,在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的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同样重要。
第一、患者要做好饮食、运动、睡眠以及降糖药物使用的记录。
第二、在佩戴的过程中不建议进入磁场,比如去做核磁共振,进行x线检查等。
第三、佩戴动态血糖监测过程中,不建议进行盆浴或者浸泡洗。
第四、手机对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是没有影响的,可以放心使用。
本期医学内容合作者:田竹芳 西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里,为啥“没有”移植胰腺?
-修理机器的时候,最常用的套路是什么?
-换零件。
图片来源:giphy
这种套路不止适用于机器,对人体同样适用。
心脏移植,适用于严重心肌病;
肺移植,适用于严重肺纤维化;
肾脏移植,适用于尿毒症等终末期肾病;
肝脏移植,适用于肝癌、肝硬化等疾病;
……
得了糖尿病,不就是胰腺不好使了?
要知道,2017年按WHO标准诊断的中国糖尿病总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1.2%,全球十几亿的患者,怎么就没人想到换胰腺呢?
为了治疗糖尿病,早就有人试过移植胰腺
早在50多年前,就已经有过“胰腺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先例了。
1966年12月17日,Kelly和Lillehi在美国明尼苏达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临床胰腺移植,第一例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正常维持了6天。
图片来源:giphy
可能和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胰腺移植在临床大器官移植中还挺常见的。
过去30年来,世界范围内已完成超过46000例胰腺移植,胰腺移植的数量仅次于肾、肝、心脏移植,位居第四位。
图片来源:giphy
既然移植胰腺例数这么多,那我怎么没听说过因为移植胰腺,治好糖尿病的案例呢?
移植胰腺只能治1型糖尿病,但90%~95%糖尿病属于2型
大家都应该知道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90%~95%糖尿病患者都属于2型糖尿病,而5%~10%糖尿病患者属于1型糖尿病。
很可惜,移植胰腺只能治疗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主要问题是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导致血糖升高;接受胰腺移植后,移植胰腺的胰岛β细胞能正常泌胰岛素,维持糖代谢。
2型糖尿病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分泌胰岛素”,而在于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性降低,导致胰岛素不能发挥“降血糖”作用。
胰腺移植的适应症范围很窄符合要求的人太少
根据2006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胰腺移植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的指征为:
已经实施或者正在计划实施肾移植的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治疗不能防止反复的严重急性代谢并发症(如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的糖尿病患者;
对外源性胰岛素产生了严重的临床和心理问题,从而影响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胰腺移植”可以说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最后办法,不到最后关头,一般不会动用。
胰腺移植往往伴随着肾脏移植,供体真的不好找
事实上,90%需要胰腺移植的1型糖尿病患者,也同时需要进行肾脏移植。
而且,实施胰腺移植 肾脏移植手术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胰腺和肾脏的供者需要是同一个人;
- 供者年龄不宜超过40岁;
- 供者生前无高血压、恶性肿瘤、肺结核等,无动脉粥样硬化病史和无明显感染病变史;
- 供、受两者ABO血型相同,HLA-6位点配型,淋巴毒试验阴性或10%以下。
能够等到符合条件的供体,简直是比登天还难。
即使符合手术要求手术后仍面临很多问题
除了适应症窄、供体少之外,胰腺移植还面临很多其他问题和风险。
手术成功率
腺移植术是十分复杂的腹部手术,技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3年移植胰的有效存活率仅为50%。
术后排异
在胰腺移植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排异药物如环孢素A,但这类药物可能会造成肾功能损害,对患者造成一定影响。
术后并发症
胰腺不仅分泌会胰岛素,也会分泌胰液;而胰液含有大量消化酶,必须进行处理;如果移植术后胰液处理不当,可能并发胰腺炎、胰瘘、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不用“移植胰腺”来治疗糖尿病了吗?
图片来源:giphy
参考文献:
[1]安东尼.L.科马罗夫.哈佛家庭医生全书.许宗瑞,李立,付颖,等译.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18
[2]丛玉隆.实用检验医学:上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Wang L, Gao P, Zhang M, et al. Prevalence and ethnic pattern of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n China in 2013. JAMA 2017;317:2515-23
[4]张伟杰, 陈实. 总结胰腺移植现状,促进我国临床胰腺移植发展 [J]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9,40 (5): 257-259
[5]迟家敏.实用糖尿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6]Kelly WD, Lillehei RC, Merkel FK, Idezuki Y, GoetzFC. Allotransplantation of the pancreas and duode-num along with the kidney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Surgery 1967; 61: 827-837
“秒”治近视!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再增一台全飞秒设备,高龄者慎用
南都讯12月15日上午,南都记者从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主办的第七届中山屈光手术高峰论坛获悉,该中心第四台蔡司VisuMax全飞秒激光机(珠江新城院区两台、区庄院区1台)正式启动。该台VisuMax全飞秒正式启用,标志着中山眼科中心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同时拥有4台全飞秒激光机的公立医院,将有能力为广大的屈光不正患者提供更快捷的高质量全飞秒手术治疗服务。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第四台蔡司VisuMax全飞秒激光机正式启动。通讯员供图
眼科专家、中山眼科激光近视眼治疗科主任余克明教授表示,全飞秒手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角膜屈光手术方式之一。它使近视矫正的安全性与精确度再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全飞秒手术英文缩写为SMILE(微笑),因手术中确实有一个看上去很像是“微笑”的切口得名。这种手术具有不需要制作角膜瓣、精确度高、手术风险低,术后恢复快,且视觉质量好。目前全世界完成的近200万眼全飞秒(SMILE)手术中,中国占一半以上;同时,中国医生手术技术和质量也走在世界前列。
据悉,中山眼科中心作为连续10年中国医院排行榜眼科学专业排名第一的单位,其全飞秒屈光手术完成数量及质量一直位居全国乃至全球最前列,也是全国全飞秒手术三大培训中心之一。前来该中心学习全飞秒手术的医生累及已达100余位。
为了向更多的屈光不正患者普及全飞秒手术技术,更深入的了解屈光手术的相关知识。本次论坛过程中还进行了全飞秒手术直播,余克明教授为三位患者进行全飞秒手术。经过缜密的术前准备和精细操作,3名近视患者迅疾的恢复到了正常状况。
专家提醒
技术虽然成熟、稳定,但也并非所有的人群都适用于这一手术。余克明教授表示,从年龄上来讲,全飞秒激光手术要求18岁以上,50岁以下患者;近视度数要在1200度以下,并且近视度数已经稳定两年以上没有发展的。
此外,还有几类人暂时不适合做全飞秒手术:
1、近视度数太高者
一般来说,全飞秒手术治疗近视的范围,在900度以内效果最佳。近视度数太高的患者,最好选择ICL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
2、角膜太薄者
首先应该知道全飞秒手术治疗近视的部位。全飞秒手术治疗近视是对角膜的重塑,需要消融一部分角膜基质层,或者取出角膜基质透镜,所以对角膜厚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角膜厚度大于500微米。
3、有眼部活动性病症者
全飞秒手术治疗近视虽只是在角膜上的常规手术,但如果患有睑缘炎、急性结膜炎、角膜溃疡、角膜炎、泪囊炎、麦粒肿等活动性眼病,应在术前积极治疗,待病情控制后,才可考虑手术。另外,患有圆锥角膜、青光眼、角膜内皮变性等眼科疾病者,是不能做全飞秒手术的。
4、有全身性手术禁忌症者
全飞秒手术治疗近视对患者各方面的条件要求都十分严格,除了以上三点外,患者还不能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等会影响伤口愈合的疾病;严重瘢痕体质患者,也不能手术。
另外,对手术思想顾虑极大,不能很好配合医生手术的患者,也不能做全飞秒手术。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叶一明 邰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