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吧(有糖尿病的征兆,能治好吗)
糖尿病还有暴发的?开玩笑吧?医生:还真有
糖尿病在大家眼中应该都是典型的慢性病,暴发?开玩笑吧。不是的,事实上还真有暴发性糖尿病。
近日,广东广州一位29岁林小姐出现口干腹痛头晕等症状,继而甚至多脏器出现衰竭而被送入ICU,最后确诊为暴发性1型糖尿病,所幸经治疗后已脱离生命危险。因为林小姐平日爱喝奶茶,而发病前几天又喝了十几只甜饮料,所以很多媒体报道说是喝甜饮所导致的发病。那什么叫暴发性1型糖尿病呢?真的就是喝甜饮料导致发病的么?要搞清楚这些个问题,首先得明白什么是1、2型糖尿病。
先说2型,这个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最常见的类型,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以前也叫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因为它的发病机制上胰岛素是相对缺乏伴胰岛素抵抗,通俗的理解就是胰岛素不一定少,更多的是身体对胰岛素不太敏感了。又因为发病院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所以又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
再说说1型,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当然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这种类型又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也就是说主要是因为胰岛素的量少了或者没有了导致的。所以1型糖尿病必须得用胰岛素来治疗,普通降糖药是没有效果的。同时,消瘦、口渴、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会非常明显。
而暴发性1型糖尿病,其实是属于1型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比较少见,病因尚不明确,与遗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都有关系。主要发病机制是因为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迅速、完全不可逆性破坏,导致体内胰岛素迅速降低甚至完全缺乏,血糖急骤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展迅速。所以从发病到出现症状大多都在1周之内,并且常合并严重的代谢紊乱、肝、肾、心脏等重要器官功能的损伤,是非常危险的一个病。如果在发病早期就及时救治,这些重要器官的功能损伤是可以逆转的,但是胰腺β细胞的严重损害往往不可逆。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有了大概的了解了。那么吃糖多会不会引起糖尿病甚至暴发性糖尿病呢?其实健康人的胰岛素分泌的量正常、也能正常起作用,即使吃了糖也会被分解、利用,血糖会保持稳定,更不会因吃糖而得糖尿病的。
糖尿病的发病是因为患者自身胰岛功能受到破坏和/或发生了胰岛素抵抗。所以说,林小姐的发病跟她喝甜饮料关系其实是不大的,顶多只能说是喝甜饮料加重了她的病情,但不能说是发病的原因,事实上她在喝这十几瓶饮料前就已经患有糖尿病了,只不过她自己不知道而已。但是,长期过多进食含糖多的食物确实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的,因为容易导致肥胖进而产生胰岛素抵抗,所以从健康的角度说,还是不建议长期喝太多奶茶、甜饮等。
话说回来,林小姐此次能脱离生命危险确是万幸,不过因为这个病的特点就是生产胰岛素的β细胞受到了不可逆的损害,所以恐怕以后都得要靠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了。
#非常病例##健康明星计划##29岁女生被诊断为爆发型糖尿病住ICU#
2型糖尿病难治愈,但满足四个条件,有望实现停药!具体怎么做?看这篇就懂了
2型糖尿病能治愈吗?
不能,但有些糖友可实现“临床缓解”
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包柄楠
在临床工作中,
常常有糖友询问:
“医生,2型糖尿病能去根儿吗?”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
不能完全治愈。
但是有些糖友经过积极治疗后,
在血糖控制理想的情况下,
可以停用降糖药物,
实现糖尿病的“临床缓解”。
2型糖尿病缓解,
是指患者在无降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
血糖仍可处于达标或正常状态。
2型糖尿病缓解需满足
四个基本条件
202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将“患者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6.5%”作为2型糖尿病缓解的标准。若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真实血糖水平,可用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通过连续葡萄糖监测估算的糖化血红蛋白<6.5%作为替代标准。在确定2型糖尿病缓解后,糖友仍需要每3~6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
在对2型糖尿病缓解条件进行评估之前,首先要排除以下几种疾病:
1、 排除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包括皮质醇增多症、生长激素瘤、胰高血糖素瘤以及一些遗传因素导致的特殊类型糖尿病。这些类型的糖尿病需针对其致病因素进行治疗,方可使糖尿病得到缓解。
2、排除自身免疫型糖尿病,比如1型糖尿病。这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因受到持续的自身免疫攻击而呈进行性下降,患者的超重和肥胖比例较低。
3、排除病程较长、并发症较重、胰岛β细胞功能较差(血糖达标时,空腹C肽低于正常范围)的2型糖尿病患者。
一般情况下,满足以下四种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加适合缓解疗法:
1、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及其他1型糖尿病相关抗体阴性,不存在破坏自身胰岛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
2、患者偏胖更容易缓解,患者体质指数≥25(或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
3、空腹C≥肽1.1微克/升、餐后两小时C肽≥2.5微克/升,表明尚存一定的胰岛细胞功能,有缓解的基础。
4、病程≤5年缓解机会较大。
生活方式干预
是2型糖尿病缓解的基本方案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2型糖尿病缓解有多种干预方案,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是所有2型糖尿病缓解的基本方案,包括饮食营养治疗、运动干预、饮食营养联合运动治疗三种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方案。
在合并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各种特殊饮食方式如限能量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极低能量饮食等均能够促进早期2型糖尿病缓解。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最佳手段之一,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通过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达到控糖目的,同时还能改善血压、血脂等其他代谢指标。糖尿病缓解临床试验研究结果也显示,饮食营养联合运动治疗能够有效提升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糖尿病的缓解率。
减重药物
奥利司他是我国唯一被批准的减重药物,奥利司他短期应用(12~24周)有助于体质指数≥27的2型糖尿病患者缓解。
非胰岛素类降糖药物
对于血糖控制不佳且不能坚持强化生活方式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改善体重的非胰岛素药物(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二甲双胍、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短期应用(8~12周)有助于糖尿病缓解。
胰岛素
新诊断或病程短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提高糖尿病缓解率。对于糖化血红蛋白≥10%、空腹血糖≥11.1毫摩尔/升、应用短期(2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助于缓解糖尿病。
但对于病程较长者,长期胰岛素治疗并不能带来更多的胰岛β细胞功能保护。因此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代谢手术
对于体质指数≥32.5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药物等治疗措施不能显著改善体重和代谢紊乱,可考虑采用代谢手术缓解。其目的是限制进食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实现体重的下降和代谢功能的改善。
综上所述,虽然2型糖尿病目前没有治愈的方法,但是对于那些肥胖或超重的短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干预越早,缓解维持时间越长,糖尿病并发症及全因死亡率越低。
体重下降幅度越大缓解率越高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缓解与减重、改善脂肪肝、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高糖毒性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
体质指数是与缓解效果相关最强的指标,在数值上等于体重数除以身高的平方。糖友应该把体质指数控制在18.5~23.9。2型糖尿病伴肥胖者建议减重10千克以上(最好减15千克以上)或减重10%以上。
糖尿病缓解临床试验研究显示,5年内的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患者减重后,糖尿病缓解率为46%,而且体重下降幅度越大缓解率越高。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董超 万涛
值班主任 || 范宏博
转载及投稿 || 010-62969002转8486
邮箱:ln8103@cnki.net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快来看看吧!
进入21世纪后,周围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同时患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糖尿病的表现也不再像以往说的典型“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更多的表现是没有典型症状,只是化验血糖升高。因为没有症状,很多人觉得我不是糖尿病,至于服用降糖药,那更不会考虑了。
所以,今天我们开始有关糖尿病的一系列科普,逐步带您了解糖尿病的世界。
什么是血糖?
血糖,顾名思义,就是人体血液里的糖含量。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的化学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我们日常的食物:米、面、淀粉、水果等都含有糖。
食物中的糖类进入人体后会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转化为人体可以利用的糖,这就是血糖,血糖再经过循环往复的转化分解产生人体日常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所以,血糖是人体的正常成分,是人体能量的来源。
对于血糖,我们还要注意三个概念: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
✔ 空腹血糖:一般就是清晨起来后不吃东西时测得的血糖值。
✔ 餐前血糖:中餐前和晚餐前测得的血糖。
✔ 餐后血糖:三餐餐后两小时测得的血糖。
在上述的三个概念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餐后血糖。很多人只注意空腹血糖,而不关注餐后血糖,这是错误的行为。我们要吃三顿饭,你食入的所有食物最终都会转化为血糖被吸收,所以,三餐后都会有个血糖高峰。
区别点只在于正常人的血糖高峰会很快降下来,恢复到正常血糖范围,而糖尿病人的餐后血糖会持续在高水平,下降缓慢。也就是说,糖尿病人的体内一直是高血糖的内环境,这个危害是巨大的
所以,控制血糖,不仅要关注空腹血糖,也要关注餐后血糖!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
正常空腹血糖范围
正常空腹血糖范围为3.8mmol/L~6.1mmol/L,感觉不好记,是不是?您只要记住三八节到儿童节,就一定不会忘记了。
餐后血糖的正常范围其实没有太大意义,您只要记住,餐后血糖不超过11.1mmol/L就对了!因为,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也就是说:如果您的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超过这个标准,那么,就可以断定您患了糖尿病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空腹血糖大于6.1mmol/L,但小于7.0mmol/L。这个范围内的血糖升高,我们称之为“糖耐量异常”,也就是说您的血糖代谢出问题了,但还没到罹患糖尿病的程度,也可以说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的分类
通常我们把糖尿病分为两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这是基于糖尿病发病原理的不同而分型的,同时也是人群中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
简言之,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为主糖尿病。分型不同,治疗原则也有所区别。
低血糖不可忽视!
了解了高血糖、糖尿病、还要知晓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我们一定会告知患者注意低血糖表现,避免发生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正常人血糖低于2.8mmol/L。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mmol/L,那就是低血糖了。低血糖最大的危害,是会出现低血糖昏迷,昏迷时间过久会出现生命危险,而立即补充糖类物质是缓解纠正低血糖的关键。
所以,要随身携带糖块,一旦出现心慌、出汗、饥饿、面色苍白等,先吃块糖再说。要避免严重低血糖对人体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