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面瓜(糖尿病面瓜能吃吗)

老虎69090 0
文章目录:

鲁西南的面瓜你吃过了吗?

如今鲁西南已进入伏天,已是面瓜上市的季节。天不亮,就听见小贩的吆喝声:“面瓜——老面瓜来了”,“噎死你的面瓜来了”……到了集市,也看到摆着卖的面瓜。

面瓜一种

自产自销的面瓜

孙老家的老面瓜,有上百年种植历史

“面(拼音miàn)瓜”的面是“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的意思。这种面瓜有黑皮的、也有花皮的,既没有甜瓜那么香甜,也没有脆瓜那么脆爽,吃起来跟吃一嘴的面糊糊一样,噎死人,大都是些上年纪的、味蕾退化的老年人吃,因为这瓜吃起来不费牙。这种面瓜虽然不甜,但含淀粉量比较多,这也是为什么这个瓜吃起来又面又糯的原因。还有就是因为这面瓜含有的钙容易吸收,确实是适合老年人食用,有利于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

黑皮面瓜

面瓜,比甜瓜身量大得多,模样憨憨的,花纹也特别好看,成熟后颜色变黄,如果不及时采摘,面瓜自己会崩开一道口子,露出白白的瓜肉来。面瓜吃起来很软,入口即化,不过吃的时候要慢,不然会噎着嗓子,所以面瓜也叫老头乐,还有人叫它噎死狗。

未成熟的一种花面瓜

花皮面瓜

花皮面瓜

吃这种面瓜的情景,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掰开这种面瓜,里面都会起沙。虽不是很甜,但是超面啊,尤其是适合老人和孩子吃。

查查资料获得如下资料分享给大家。

功效作用

面瓜,茎长达数米,节处生根,粗壮,有棱沟,被短硬毛。单叶互生,叶片心形或宽卵形,稍柔软,两面密被茸毛,沿边缘及叶面上常有白斑,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面瓜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生长发育、调节睡眠的功效。1、保护胃黏膜面瓜含有的果胶可以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面瓜中某些成分还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并帮助食物消化,有一定的养胃保健的作用。

2、促进生长发育面瓜中含有丰富的锌,锌能参与人体内核酸、蛋白质合成,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固有成分,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因此食用面瓜有助于促进生长发育。

3、调节睡眠面瓜籽富含色氨酸,能够在人体中形成血清素,血清素有调节睡眠的功效。4、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面瓜中的前列腺素A可以有效的疏通血管,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营养价值

面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C和淀粉、蛋白质、胡萝卜素等成分,面瓜含有大量果胶,能帮助清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此外,面瓜中甘露醇有通大便的作用,可以减少粪便中毒素对人体的危害。

面瓜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等含量较高。

适宜和禁忌

适宜:前列腺肥大者面瓜中含有大量锌、镁、单不饱和脂肪酸,能改善慢性前列腺增生的问题,前列腺肥大者适宜食用。

禁忌:高血糖、湿热体质、感染性皮肤病患者面瓜性温,多食会助湿热,气滞湿热、胃里有火、气滞中满的患者应谨慎食用。

面瓜性温,脚气病和皮肤病患者食用面瓜,可能会加重瘙痒症状,因此不宜食用。

面瓜中糖分含量比较高,虽然其中钴元素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但总体而言,进食面瓜有使血糖升高的作用。糖尿病患者过多食用面瓜不利于血糖控制,对健康不利。

母婴宜忌

孕妇可适量食用。

面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可以预防夜盲症,而维生素C可以使皮肤保持光滑细腻。孕妇适量食用面瓜,对孕妇本身健康和胎儿生长发育皆有利。

婴幼儿可适量食用。

面瓜可以保护胃黏膜,适量食用面瓜,有助于保护宝宝娇嫩的肠胃。面瓜还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改善消化功能。

温馨提示

面瓜皮厚、光亮感强、分量沉的面瓜较易保存。建议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温度宜控制在15℃左右。如果保存良好,甚至可储存数月。

网评:“最表里不一的水果”你知道是什么吗?吃了教你长记性

很多水果外表看起来诱人,味道非常的香甜,比如苹果、橘子,香蕉……可是就有那么一种水果,外表鲜嫩水灵,看着一副爱人的模样,吃到嘴里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昨天晚上我和儿子出去散步,在外边的路边摊遇上了一个卖奶油草莓的,在橘黄色的灯光照射下,那白草莓干净得照人的眼睛,我从来没有吃过这种草莓,刚好儿子也在旁边,索性买来给他吃吧。

这种白色的草莓个子还挺大,看着外皮白白净净的水果,孩子非常高兴。到家里迫不及待的就洗了吃。你猜它是什么味道?

一种一言难尽的味道!看着它那诱人的小模样,本以为会很甜很香很嫩,实际情况让人大跌眼镜……

回家第一件事儿要把它先清洗干净,放入清水盆中的草莓果,洁白鲜嫩,还有点活蹦乱跳的感觉。看着外表“活泼可爱”的小球球,其实娇气得很,明明手洗得已经很轻柔了,草莓还是被彼此撞破了皮。我轻轻的把它洗了2便,冲洗干净了又把它的蒂摘下来(草莓的蒂一定要清洗以后再摘,不然脏水进到果肉中,越洗越烂)。

这种东西不是不甜,是一点都不甜,难道这是专门给糖尿病人预备的水果吗?这种东西一点都不脆,绵密的口感,还有一点面,这个面是面瓜的面。我拿起一个撞破皮的草莓,味道居然变苦了!我从中间咬开,发现这种水果中间居然是空的。就像是迷你无籽的小瓜儿,我用嘴舔了一下中间的部分,居然也是苦的。难道这真是给糖尿病患者准备的食物吗?

儿子吃了几个,毫不犹豫的放下,说:“妈,我吃完了,不吃了。”天啊!买了一斤草莓,花了我50块钱,孩子没吃几个,就不吃了。

剩下的我吃了吧,全部吃完!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吃完老长时间了(大约2小时),嘴里居然还是苦的。听说这种草莓还是日本进口的品种。早知道这样子,买它干什么,我大中华啥好吃的没有啊?非要吃日本品种的东西。

结论:有些东西外表光鲜亮丽,真的接近它,了解了它,完全是两回事儿。朋友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被事物本身的外表迷惑,丧失判断力。

人间亲情:徒步3000公里,陪绝症弟弟去西藏等一个奇迹

引语:

刘慈欣的《三体》中,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有那么多变幻莫测的因素,你的人生却没什么变故,那你的生活是一种偶然。"

我希望我的生活和大部分人一样,都是偶然,平淡的度过,可是生活总是事与愿违。

我叫小虎,今年45岁,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

2003年,突如其来的爆发性胰腺炎,差点儿让我的生命停留在29岁。从急救室抢回一条命的我,在医院足足躺了一个多月。回到家后,我庆幸自己还活着,也痛下决心,以后的日子不能这么浑浑噩噩的过下去。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谁会先来临。

在家养病的半年时间里,我发现一个职业叫户外导游。从小就喜欢历史和地理的我,对生活之外的世界充满了兴趣,却因为现实原因,一直循规蹈矩的在城市里,朝九晚五地生活着。

经过半年了解和准备后,我不顾家人朋友的劝说,毅然辞掉原本收入不错的安稳工作,开始了朝不保夕的户外地接的工作。除了我妈妈支持我之外,其余人都觉得我疯了,而我的老婆更是将我扫地出门。我孑然一身毫不后悔,一直坚持着这份我认定且热爱的工作,至今已经差不多二十年。

29岁的劫后余生,每一天我都倍感珍惜。

我们家兄妹三人,父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勤勤恳恳的劳作一辈子,只希望我们可以走出农村,去城市里闯荡自己的生活。

我们都如父母所愿,走出农村在城市安家落户。2008年母亲因心脏衰竭去世后,父亲固执地在老家守着老房子,虽然身体硬朗,如今也已经75岁了。

作为长子,我理所应当地成为了家里的当家人,和远嫁外地的妹妹,当过兵又退役的弟弟面瓜保持着联系。

弟弟面瓜因为常年在军队和外地打拼,加上性格内敛朴实,寡言少语,所以和家里的关系一直不冷不淡,晚婚的他今年39岁,从事着客运服务类工作,今年女儿刚满2岁。

弟弟查出癌症

本以为我们家会一直波澜不惊地生活下去。但是2020年元旦前夕,弟弟面瓜因为肩部和腰椎的长期疼痛去检查,结果被诊断出肝癌晚期。

当弟弟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在电话中努力安抚着弟弟,立刻停下工作陪他一起前往医生建议的上海权威肿瘤医院进行复诊。

在排队做各项检查时,我偷看着弟弟,他坚毅的脸上第一次流露出了慌张和接近崩溃的焦虑,我的内心也同样惴惴不安。当我们拿着检验报告给医生看时,我只记得医生说的几个词:肝癌晚期,没有手术价值,3-6个月生命,深度治疗费用昂贵。

弟弟挽着我的手一起走出医院,他轻轻地舒了一口气,故作轻松问我说:"哥,我们现在去哪儿?"

我明白弟弟的想法,昂贵的治疗费用,微乎其微的治疗效果,痛不欲生的治疗副作用,呆在医院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肉体和精神的折磨,经济上更负担不起,但是他对生,依然抱有憧憬,我该怎么办?

我脑中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但是我知道,从此以后,不管发生什么,我都要陪着他一起面对。兄弟同心,其力断金!

在医生的不解和抗议下,我们先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到了西双版纳再做计划。

萌发徒步的计划

1月中旬,湖北爆发新冠肺疫情,波及全国。旅游业萧条,我和弟弟没有工作只能在家休息。

看望弟弟时,本来就沉默地弟弟经常望着窗外发呆,表情隐忍又一言不发,弟媳则忙碌地照顾孩子,眼睛红肿也悄无声息,整个家里只有2岁的女儿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压抑与欢乐交织着。

我有幸逃过一死,劫后余生找到了生活的目标和乐趣,可是弟弟这一劫在劫难逃,在这最多6个月里我能为他做什么呢?

突然,我的脑中闪过一个想法:带弟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

与其在家里苟且地等死,不如放下心中的包袱出发。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专业户外徒步向导,我可以带着客人游山看水丰富人生,为什么不能带着弟弟出发呢?

打定主意后,我将自己的想法和几位好友讨论了一番。

有位好友推荐我们徒步去西藏,他曾经放下一切,为了自己的梦想骑行西藏,途中不仅久治未愈的"跛子"意外痊愈,更让他想通了许多困扰他的人生问题,他激动地说:

"西藏是个神奇的地方,说不定会有奇迹发生!"

临行前,我们一起回老家探望了父亲,我们兄弟默契地隐瞒了面瓜的病情,想着这一趟一个多月的行程见不到他,之后能相聚的日子越来越少,心中有些沉痛。聊着聊着,我看着面瓜的眼中饱含着泪珠,却始终倔强的不肯落下,几次回过头悄悄抹去。

我再一次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带上父亲一起吧!

我和父亲说弟弟面瓜得了严重的糖尿病,准备马上出发去西藏徒步散心,父亲经过深思熟虑也开心地加入我们的行程。

父亲没有出过云南,这么多年一直扎根在劳作的土地上,这一次的远行,他并不知道将面临着什么困难,但是他相信我的安排,也希望能多陪陪看着虚弱的弟弟。

于是我重新规划了路线。

我的一位好友黄山林,同样从事的户外地导工作,坚持义务为我们父子三人的行程一路开车做后援,保证路途中父亲或者弟弟,因体力不支而无法徒步时,可以乘车赶到下一个落脚点,同时也保证行程中的食品和装备的补给和采购。

这是一项繁琐而劳累的工作,可是好友黄山林却憨厚的笑笑,说:"能为兄弟帮忙,义不容辞!"

不止是黄山林,得知我们的徒步计划后,周围的朋友和亲人们也默默地帮助我们实现这个计划。

·面瓜的老婆和岳母,一遍遍地嘱咐着:"路上注意安全,别担心钱,没钱了就告诉我们,给你们打。家里有我们照顾,不用担心。"

· 有一位广东著名的老军医,他虽然不建议我们去西藏徒步,但是依旧给我们指出了这次行程中可能遇到的隐患,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有一位朋友主动给我们提供了药物支持;

· 更有素不相识的朋友通过朋友的朋友知道了我们的计划,希望给我们捐款。

我和面瓜心中是暖和的,虽然有很多人说我疯了,要带着患了绝症的弟弟和75岁的父亲去如此恶劣的西藏徒步,但是也有这么多人都支持我们的想法。

我们心中满怀感恩和希望,前进的步伐也变得坚定。

开始徒步,愉快但直面痛苦

2020年4月8号,我们从云南的双廊出发,正式开始了从云南徒步到西藏拉萨的旅程。

前几天的行程都颇为顺利,阳光明媚,道路平坦。我看着弟弟和父亲一路上有说有笑地前进着,仿佛回到了儿时,我们在父亲身边无忧无虑的日子。

路上,我用别人遗弃的柳枝,编了两顶简易的草帽,并亲手给父亲和弟弟戴上。

手艺是父亲小时候教我的,想想如今我也了不惑之年,中间几十年的岁月一闪而过,皱纹早已爬满父亲面庞,腰杆也不再笔直,弟弟也从我的小跟班,长成了堂堂男子汉,但我们的感情,却依旧纯真。

父亲看着弟弟努力保持不让帽子掉落而笨拙走路的模样,被逗得呵呵直笑,而弟弟看到父亲因为自己的一个小小举动而如此开心,也开心地笑着拥抱住父亲。

我看到父亲身体一僵,随即笑得更开心了,这久违的笑声是如此的悦耳。

"要是能一直这么下去该多好!" 我赶紧用相机挡住湿润的眼睛,按下了快门。

与白天的欢乐时光相比,夜晚才是属于弟弟的噩梦。

一开始由于颈椎骨疼,所以弟弟不能平躺着睡,只能侧身躺着。后来由于肩胛骨疼,侧边躺久了就难以忍受,只能来回翻着身子变换姿势睡觉。加上山里昼夜温差大,即使住酒店,夜晚对于弟弟也是非常寒冷,于是我们将所有多余的被子和睡袋都给弟弟铺上,最多的一次弟弟盖着6床被子和3个睡袋才感觉到温暖。

我和弟弟一间房,听着弟弟小心翼翼不停地变换着睡姿,他却没有因为疼痛而喊过一声,我的心很疼。

弟弟自从夜晚因为疼痛不能睡整夜之后,渐渐养成了手机听歌伴眠的习惯。我让弟弟公放不用耳机,这样他翻身的时候也会方便一些。弟弟纠结了一下同意了,我也终于知道弟弟平时喜欢听什么歌曲了。

他听得最多的一首歌一直在我脑子里回放着: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平凡的我们,为什么要遭此磨难和考验呢?

我极力掩饰着,因为无力挽救弟弟生命而自责的心情,也为弟弟这短暂的未来而深感痛苦,我虔诚的希望这趟旅程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和希望。

弟弟病情加重,梅里雪山祷告

第九天,我们开始了高原的徒步行程。大部分海拔在3000米以上,不仅要翻越纳帕海垭口3537米,山上还有积雪。 对于在云南长大从来没有见过雪的人来说,雪是神奇而神圣的。

早晨刚出发,天空就飘起了小雨,空气中的风也有些萧瑟。弟弟坚持要和我们一起出发,他走在最前面,两只手紧紧地握着徒步杖,帽尾在风中不停地摇摆着,步履缓慢而坚定。他的背有些佝偻,身影在死气沉沉的道路上看得有些寂寞而倔强。父亲见状,立刻跟上,默默地帮撑着伞。

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我们之间并没有交流,我只是跟在后面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泛着酸楚。

第一次,我开始产生怀疑:"这次的旅程到底对不对?"弟弟真的愿意在人生最后的时刻这么艰难地前进吗?

突然之间,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照亮了整个山谷,原本死寂的天地瞬间迸发出绚丽的色彩,周围的一切都生动活泼起来。

父亲和弟弟停下了步伐,弟弟望着天空若有所思,父亲则在一旁收起了伞,拿出毛巾小心地为弟弟擦拭脸上和身上的水,我递给他们一瓶水,于是我们父子三人便顺势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享受着太阳的温暖和这片刻的安逸时光。

可是第二天,弟弟的病痛明显加重了,疼痛从肩部和腰椎转移到骨头里。他的疼痛已经掩饰不住,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有些狰狞。

父亲看着弟弟因为睡眠不好而蜡黄的脸,心疼又犹豫地提议说:"不行咱们就回去吧。"

我望向弟弟,他缓慢地摇摇头,简短的说:"我没事儿,可以坚持到拉萨。"

我看着他,点点头。只回答了一个字:"好。"

虽然我不想承认弟弟的病情恶化,但是我不得不面对事实,我不再规定他每天行程里数,他自己决定每天徒步计划,剩下的路程就由做后援支持的黄山林兄弟开车载他们完成吧。

但是我依然会完成计划,不论下雨,刮风,甚至是下雪,我希望我的坚持可以让奇迹出现,缓解弟弟的病痛,这么小小的要求都不行吗?

一路前行,我们来到了云南的朝拜圣山-梅里雪山。"梅里"一词为德钦藏语mainri汉译,名为是药山。是藏传佛教四大圣山之一。因为路程强度过于大,我劝阻了弟弟和父亲的同行,独自开始了这段朝圣之路。

出发前,父亲和弟弟执意把我和黄山林兄弟送到上山的路口,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他们眼中尽是对我们安全的担忧,也有一些内疚的神色。

我悄悄的告诉弟弟:"我会带着你和爸爸的心,一起去朝拜雪山。"

弟弟认真的望着我,郑重地叮嘱:"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们在村里等你平安回来。"

弟弟还是如往常一般,没有深情感人的言语,没有夸张的肢体表示,他对我的感情总是深深的埋藏在心中,而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但是我都懂,因为我是他的哥哥,血脉的心有灵犀是语言不能比拟的。

我转身开始一路上坡,经过4个小时,我和黄山林兄弟到达了计划的栖息地"雨崩村"。在这里稍作休整之后,我们看时间还充足,决定去登山大本营近距离观看梅林雪山。。

随着海拔的升高,加上复杂的路况,我们两个专业的户外向导爬起来有些吃力,幸好路上不断有返回雨崩村驴友的温馨提醒,终于,历经艰险之后,我们爬上了垭口。

随即,我折服于梅里雪山山脉的雄壮气魄中。远处的山连绵不绝,山顶被层层积雪覆盖。云漂浮在山顶之间,使部分山尖若隐若现,更添神秘。向下望,依稀可以看见山谷中的平原和错落分布的村落。

面对这样如此壮观的景色,我再一次感受到自己很渺小和生命的微不足道,即使我费尽力气登上这垭口,也仅仅领略了梅里雪山的一角而已。

但是,我心里想着尽是被癌症折磨不堪的弟弟和年迈却依然开朗的父亲:"虽然我力量渺小,但是我愿意倾尽全力,为你们遮风避雨,无怨无悔。"

我心里虔诚的向雪山祷告着:"爸爸,弟弟,我已经到达了这圣神的雪山脚下。希望雪山之神,能让我的家人,朋友身体健康,能使弟弟少一点儿病痛的折磨。"

神啊,你有听到我的祷告吗?

弟弟的善良和父爱的伟大

结束了梅里雪山的朝拜,我和黄山林兄弟返回村落,和父亲与弟弟汇合。顺着澜沧江,沿着214国道,到达云南最后一个乡镇-佛山乡。

一路上,天气很好,214国道旁,一边是湍流的江水,一边是悬崖峭壁,不时有碎石落在路面上,鲜少有车辆经过。沿着路边徒步,能听到河水不停息流动的水声,也能听到鸟儿时不时鸣叫的声音,宁静惬意。

可是我发现弟弟一路上只要看到落石,都会用脚把石头拨到路边,起初我还不是很理解。

弟弟解释说这些碎石看起来不起眼,可是如果经过的车辆不注意还是很危险。他作为客运司机深有感触,所以一路上他都尽力将石头推到路边,我和爸爸也加入了进来。后来和弟弟的聊天我才知道,那时,弟弟的手已经痛得连一块碎石都搬不起来,只能用脚推开。

善良的弟弟呀,无论何时,你都在为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是,为什么偏偏是这么朴实简单的你,要经历这样的痛苦呢?

第二天,风很大。早上的行程使我们都有些疲惫,午后,爸爸主动提议和我们比赛丢石子,谁能将石子扔到江里就算赢,爸爸看出了弟弟手已经抬不起来的情况,要弟弟当裁判,还认真地说如果裁判不公平奖品就由裁判出。

弟弟看着父亲顽童的样子顿时咧开嘴笑着答应了,聚精会神地看着我们手中抛出的石子。

结果,由于路边距离河流实在太远了,我和父亲谁都没有赢,裁判宣布我们都赢了。于是爸爸抗议说裁判不公平,他的石子虽然没有扔进河里却比我的要离河流近,还煞有介事地指着远处。弟弟朝我使了一个眼色,我只能佯装失败的样子,于是弟弟伸长脖子望了望远处,宣布爸爸获胜。爸爸开心得像个小孩子一样欢呼雀跃着,我和弟弟相视一笑,然后在河边和爸爸一起欢呼起来。

饭后,父亲因为疲倦,坐在椅子,靠着山就睡着了。

我仔细地看着父亲的脸庞,黝黑的皮肤刻上了皱纹,呼吸很轻,神色却很祥和。印象中永远是我们坚强靠山的父亲,也还是老了,为了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永远都是念叨着我们三兄妹。

此刻,我突然很想抱抱他。我都已经忘记了上次我们拥抱是什么时候,我记得父亲慈祥的笑容,担忧不舍的眼神,温热的掌心,却想不起他温暖宽厚的胸怀。

现在应该是我们成为父亲的坚强的后盾,可是父亲,无论多大年龄,都还是那个愿意陪我们,走遍天涯海角的父亲!也许,父亲早就从弟弟被痛苦折磨到变形的脸上,和消瘦的身型上看清了一切,但是他什么都没有说,也没有问。

只是默默地陪着我们,尽他力所能及:雨中为弟弟撑伞,陪我们一路坚持,即使乘车先到达,也会坚持在终点处等我独自前来。

我看不透父亲心里的想法,但是看着他和我们在一起开心的笑容,默契地和弟弟携手前行,每天晚上等我归营时的欢欣雀跃,父亲用最朴实的陪伴,将深沉而宽广的爱融入每个细节中,这趟旅程,有了父亲的同行,真的很值。

弟弟的坚强和宣泄

我们正式进入了行程的第二段:西藏。而此时,已经渡过了15天。

由于一夜的降温,山上,山下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霜。空中还飘着零星的小雨,而我们的手脚都被凉得刺痛。为了后面翻越红拉山口积蓄体力,我们决定在曲孜镇休养调整。

弟弟的特效药由于病情加重而消耗得很快,晚上因为病痛而时睡时醒,从入夜一直折腾到早晨,有时候他会换歌,有些时候他会拿起手机翻看着照片,有我们行程的照片,也有妻子女儿的照片。

每晚回到宾馆,只要信号允许,弟弟都会和妻子和女儿视频一会儿,这时的弟弟连笑容都变得柔软起来,和她们讲述着白天徒步路上看到的有趣的事情,还有碰到的人们,这是一天中他话最多的时候。

有时疼痛控制不住时,他会假装信号不好而掉线一会儿,等休息一会儿再继续。每次要结束前,他都会让妻子和女儿挂断,而挂断后他总会看着手机黑屏的发一会儿呆,若有所思。

弟弟内心牵挂妻儿,但是又不想她们看到自己狼狈的样子而担心,内心的纠结和各种忧虑都自己扛了下来。

休养的这几天,我查了很多资料,知道后面的路,由于天气和海拔问题,会前行的非常艰难。同时我也托了朋友将特效药加快寄往拉萨,给了弟弟希望。

在询问了弟弟是否坚持翻山的意见之后,弟弟坚定地回答是。于是我们一行人筋疲力尽,翻山越岭爬上觉巴山垭口。

常年生活在云南的人,有可能一生都没有见过雪,而此时,不仅有白雪皑皑,还有壮丽山河。面对眼前开阔的景色和雪景,弟弟愣住了,随后兴奋地举起了双手,大声朝着眼前的雪山奋力的呐喊着。

他没有说什么,只是任由声音在山中回响消失,再次呐喊,循环反复,乐此不疲。

我望着弟弟的背影,心里百感交集。

"是什么激励我们来到了这里?是什么支撑我们活在这世界上?"

马丁·路德金说:"生命的意义是在于活得充实,而不是在于活得长久。"如果生命不能长久,那么到底什么是充实的生命?

我很想问问弟弟,但是此时此地,任由他对着雪山宣泄吧,他应该会找到自己的答案吧。

雨中独行思考

第23天,我们翻越了最高的一座雪山-东达山垭口(5130米)。

弟弟在雪山呐喊过后,白天也渐渐显出了疲态,萎靡不振,步履虽然沉重,但是脸上的笑容,依然那么纯净。而父亲总是会轻轻挽着弟弟的手,或者假装和弟弟比赛分散弟弟的注意力。

这一路,我们遇到了太多可爱的动物:不怕人的土拨鼠,警惕却胆大的山羊,悠然自得的小毛驴,成群的牦牛,健壮的猪仔们,珍贵的盘羊……也遇到了更多陌生但暖心的有缘人:热情的老板娘,热心的驴友们,朴实的藏族居民们……感叹自然的神奇,也感恩人们的关心。

这一路虽苦,心里却充满了暖意。

接下来,我们翻越了业拉山(4658米),经过著名天路"怒江七十二拐",一路西行,我们在八宿县休整了一天。

而此时弟弟的身体,已经渐渐支撑不住行程。从出发前可以每天晚上4-5小时,徒步至少10公里,到现在每天晚上只能睡1-2小时,徒步1-2km。

第29天,弟弟要求白天在酒店休养。于是我和黄山林兄弟带着父亲一起出发,前往古村探寻古冰川。一路沿着乌湖步行,景色很美,可是少了弟弟。

我们来到了一个尚未开发的村庄。蓝天,白云,雪山,草地,湖泊,牛羊,所有事物都静默的存在着,没有喧嚣,与世无争。看着村里小孩,清澈的眸子和浪漫的笑容,到底是谁更幸福呢?我们还是他们呢?脑中有只蝴蝶飞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第30天,突降大雪,考虑到爸爸和弟弟的身体,我又独自背上行囊,启程从玉普到松宗镇。沿着帕龙赞布河,即使雨天,河水依旧清澈。

路旁的雪山若隐若现,氤氲缭绕中,在艰难的前行中,身体虽然是疲惫的,但是我的脑子却控制不住的想着:人为什么要活着?又应该怎么活着?面对死亡,我们到底能做什么?眼看行程即将结束,奇迹呢?为什么那么多次的指引,我们依旧没有找到?

心中有无数的疑问,答案,但是又被一一否定,于是又冒出新的答案。循环中,我的思维渐渐明晰起来,答案如风中的云一般,看得见伸手去抓却又什么都没有。

我一个人在雨中艰难的行进着,心里却是畅快淋漓的。

爸爸,弟弟,你们一定要好好的,我会照顾好你们,我会尽力把你们未来的路走完,一直到达拉萨!

弟弟朋友们陪行

第31天,弟弟迎来了一个惊喜。他的朋友们,不远千里,放下手中的事情,从四面八方赶来和我们汇合,陪我们走上一段路程。

看到他们的到来,弟弟喜出望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热情的和朋友们一一问候,而天气也变得可爱而美好。

大家一路欢笑,回忆着种种往事,畅谈着各自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没有人流露出伤心沮丧的神情,而弟弟在他们面前,也是意气风发,连之前蹒跚的步伐也变得扎实有力,略有些佝偻的背也挺得笔直,又恢复了军人挺拔厚实的风姿,和朋友们一路吹牛。

看到弟弟的变化,我心里忍不住的惊讶,难道,奇迹发生了吗?

由于昨天和朋友们的徒步和晚上的聚餐,弟弟难得早上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继续前行,与美景作伴,与义气同行。

弟弟依旧神采奕奕,我和父亲都很开心,看着弟弟和朋友们之间相互打趣,原来内敛的弟弟也有这么风趣的一面,而坚强的他也有如此活泼的一面。

晚饭后,这一次短暂的朋友之行,终于还是迎来了道别。

弟弟和他的朋友们,眼眶红润,握住对方的手,久久不言一声。

老男人的内心,也是柔情似水,清亮明彻。没有道别,却用行动表达了珍重的问候。

一切尽在不言中,总以为来日方长,却道不尽世事无常。

朋友们离开后,弟弟瞬间又恢复到了之前萎靡的模样。

我们穿过通麦特大桥,由于东九乡没有合适的住宿,乘车赶往鲁朗镇。离目的地-拉萨,越来越近了。身心却越来越疲倦。于是我们在林芝调整了几天,为最后的旅程,积蓄能量。

兄弟的争吵

第37天,经过几天的休养,我们终于准备开始最后一个阶段的旅程,拉萨。

可是弟弟的病情,却愈来愈严重,疼痛已经分不清白天黑夜,没有特效药的他如惊弓之鸟,只想缩在车里或者是酒店的床上。

他害怕夜晚的到来,因为夜晚宁静的环境让痛醒的他无法冷静,总是会胡思乱想。他开始更频繁的夜里痛醒,而他除了询问特效药寄到哪里之外,从来没有抱怨过旅途的辛苦或者和我或者父亲发脾气。

终于,我们等到了拉萨邮政快递的电话,特效药到了。弟弟再也按捺不住,要求立即前往拉萨拿特效药。于是我们决定拿到特效药,再决定后面的计划。

可是拿到特效药后的夜晚,弟弟依旧没有如愿安然入睡。弟弟的疼痛已经深入骨头,蔓延到身体大部分地方。而我也因为行程中的操劳,胰腺炎也复发了,不得已赶到诊所输液治疗。

输液休养好,我提议要去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进行最后的朝拜。可是弟弟却言辞拒绝了,他因为情绪激动而涨红了脸,歇斯底里地吼道:"我真的疼得受不了了,我不想去。你是我亲哥啊!你。。。" 弟弟陡然停住了即将脱口而出的话,只是喘着粗气不再看我。

我明白,现在我们的身体状况都很差,但是,这是我们一起计划行程的最后一步,就差这最后一步了啊!

昭寺著名喇嘛尼玛次仁说过:"去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过拉萨。"

我不懂,为什么弟弟已经那么努力的完成了前面的旅程,到最后这一步,却执意要放弃?

我不甘心,这次我们的旅程,有一个看似不完美的结局,仿佛逃兵败将一样,仓惶离开拉萨。

我愤怒,明明一路上,我都虔诚的向所有的神明祈祷,可是为什么一点儿转变都没有?

我没有执着地劝说弟弟,也没有继续和他争执。

因为他的那声怒吼:"你是我的亲哥哥啊!",将我心中看得见摸不着的答案彻底揭晓。

我的心如剥开阴云阳光普照一般明亮。

比起这个行程的圆满,我更在乎的是弟弟和父亲。

· 人为什么要活着? 为了追逐自己内心而活,也为了身边的爱人而活。

· 人应该怎么活着? 勇敢地面对自己,做那个遗世独立而又独一无二的自己。让身边爱自己的人,也同样感受到你的爱。

· 面对死亡,我们到底能做什么?有所作为,而不是坐以待毙。我在西藏行程中的一个护栏上,看到这么一句话:"宁愿死在路上,也不愿死在病床上。"

西藏的奇迹,是它用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环境磨砺你的内心,让壮丽的景色开拓你的思维,用绚烂的颜色丰富你的情感,让淳朴的民风和笑容纯净你的心灵。

而让奇迹显现的,还是你自己强大的内心。

即使我们没有去大昭寺,我们依然站在拉萨的热土上,感恩着生命的奇迹。

这一段徒步行程结束了,但是父亲和弟弟,依旧需要我。

我从来没有如此热烈的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也从来没有此刻这么地热爱生活。

我上前一把怀抱住消瘦的弟弟,坚定的说:"走,咱们回家去。"

我知道,未来的路,我要和弟弟一起,并肩而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是至少我们努力过,不留遗憾!

我们不会停下步伐,脑中已经闪现千万种计划,如果可以,我想带着弟弟继续,行动向前,说不定就会有奇迹!

尾声

我们搭乘飞机回到了西双版纳。弟弟的妻子抱着女儿,还有岳母,与朋友们在机场迎接了我们,弟弟摸着女儿的面庞,温柔而又颤抖。

弟弟休养了几天之后,到医院做了全身检查。虽然癌细胞有扩散的趋势,除了疼痛的加剧,需要靠更大剂量药物的缓解和镇静,总体病情还算稳定。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们决定开始采取中药保守治疗。

而此时已经是医生宣判的最后一个月的生命,弟弟依旧可以自由地下地活动。

未来的每一天,都是生命的奇迹。


作者:土豆拌肉肉。热爱文字,温暖又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