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馒头糖尿病(南瓜馒头糖尿病人一顿吃多少)
南瓜和这个做馒头,控血糖、健脾胃,还不便秘!好处特别多
两道控糖美食,做法新颖又好吃
馒头面团加入神秘控糖食材
面团如何变彩带?又怎样编出来的?
控糖也需排兵布阵,专家带来“笋子兵法”
三种笋控糖功效各不同,做法也独特
如何油炝更入味?这道菜如何不一样?
赶快和暖暖学一下吧
主要食材:
面粉 南瓜 芦笋 莴笋 竹笋
彩带馒头烹饪步骤:
1、和面:白面加水和成白条状面团,白面加入南瓜泥和成黄色条状面团,面团均为发面。
左小霞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
同样重量的南瓜和面粉相比
南瓜的热量要低得多
而且富含膳食纤维
还有助于健脾胃
非常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2、制作馒头:两条面团用水粘黏到一起,绕着手指打圈,编成馒头。
3、蒸馒头:上锅蒸12分钟即可。
1、焯水:竹笋先放入锅中,热水焯2分钟。再分别加入莴笋、芦笋焯30秒捞出放入碗中。
左小霞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
竹笋高纤维、高蛋白、高维生素
脂肪和淀粉含量非常低
有助于降糖降脂
莴笋富含烟酸,可以激活胰岛素
它本身的热量和GI值也很低
芦笋富含铬元素
有助于降糖控糖
2、调味凉拌锅中少油,放入花椒煎出香味备用。笋中放入盐、胡椒粉、葱蒜末、干辣椒碎,淋上花椒热油,碗倒扣盖住笋,保留油炝的香味。
馒头加点料,巧妙缓升糖!——糖尿病饮食及技巧
馒头作为中国长期以来的主食之一,有着它不可代替的魅力。只是对于糖友来说精白粉所做的柔软细腻的白馒头,血糖反应真的是会比白米饭还要高。
而在我国北方一般都喜欢吃馒头这类的面食,也难怪有的糖友吃面食前要找来拦糖虎帮忙。
今天糖糖在这分享几种馒头的做法,可以从改变原料上来下功夫,这样也能降低馒头的血糖指数(GI)。
白馒头为何升糖快
想要降低馒头的GI值,先要弄清楚馒头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血糖反应。这与馒头的原料以及制作过程有密切关系。
白馒头一般使用精制小麦粉。精制小麦粉在生产过程中,首先去掉了种皮、糊粉层、麦胚等外层部分,只留下了含大量淀粉的胚乳部分,膳食纤维含量大大降低。
在磨成细粉的过程中,小麦籽粒的天然结构被破坏,使得在后续蒸制过程中淀粉更容易糊化。经过发酵,形成了疏松多孔的结构,其中的淀粉就更容易被消化酶水解成葡萄糖。在蒸制过程中,淀粉充分糊化,对酶解反应的敏感性增加,很容易就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消化吸收。
给馒头加点料,降低GI值
1、用全麦粉来做馒头
这样就能提升几倍的维生素含量,大大增加膳食纤维,同时也能降低消化速度,延缓血糖反应。牺牲了洁白的颜色和特别松软的口感,但未必就会变得不好吃。全麦馒头口感虽然略硬,却麦香浓郁,越嚼越甜。
2、加入奶粉、豆粉等富含蛋白质的原料
加入这些原料能提高馒头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也能降低馒头的血糖反应,提高它的饱腹感。
有若干研究提示,面包配牛奶或配豆浆吃能降低血糖反应,把豆粉、奶粉加进去做馒头也是一样的。
3、用杂粮薯类的粉代替部分精制小麦粉
可以加入马铃薯粉、紫薯粉、荞麦粉等杂粮薯类的这些粉能提供更多的膳食纤维。有些粉还能提供丰富的多酚类物质,比如紫薯粉。膳食纤维和多酚能降低淀粉酶活性,减少淀粉的消化,从而降低馒头的GI值。
一项针对紫薯馒头的研究显示,添加50%的紫薯粉后,馒头的GI值由111降至68,抗性淀粉含量由36.4%升高至40.4%。同时,由于紫薯粉的淀粉含量(55.8%)低于小麦粉(71.6%),紫薯馒头的血糖负荷值也更低,进一步减轻了身体的负担。
添加紫薯粉的馒头硬度有所增加,因此咀嚼性也随之增加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适当增加咀嚼性可以提高饱腹感,同时也可以增加口腔运动能量消耗。
4、做成蔬菜馒头
和面时掺入一些蔬菜泥或蔬菜汁,如胡萝卜泥、南瓜泥、紫薯泥、芹菜汁、菠菜汁、黄瓜汁等。
不但可以蒸出彩色馒头,还提高了馒头的营养价值,增添了维生素C、胡萝卜素、膳食纤维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刚好是面粉缺乏的。
用搅拌机或料理机制作蔬菜泥或蔬菜汁非常简单,生榨蔬菜泥或蔬菜汁与水一起和面即可。
若不用这些小家电,可以先把南瓜、胡萝卜、紫薯等蒸熟再捣成泥加入面团亦可。
还也可以把叶子、海藻等食材的干制品打成粉末和面粉和在一起,做成桑叶馒头、海藻馒头等产品。
饮食搭配很重要
糖豆们都知道糖友的饮食宜杂,种类要尽量丰富。所以在吃馒头时加入较多的蔬菜、适量的动物性食品,以及豆制品来搭配馒头,且在吃馒头前应当吃一些蔬菜和蛋白质,这样能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反应。
如果早餐吃馒头的话,可以拌一个凉菜,或焯烫一份绿叶菜,喝一杯牛奶或豆浆,加个煮蛋,最好是用全麦馒头或杂粮、蔬菜类的馒头。要避免就单一地吃主食,同时还要注意好量。如果不知道自己一天总热量需要多少,每餐的量如何来掌握,可以借助量卡膳食管理系统来帮忙。
玉米面馒头
材料 :
面粉150克,玉米面100克,酵母粉5克,水适量。
做法:
1、准备好150克面粉、100克玉米面,把玉米面放入面粉中,酵母粉用温开水化开倒入面粉中,加适量温开水和面,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保鲜膜放在温暖处发酵。
2、面板撒上适量的面粉,把发好的面团搓成均匀的长条状。
3、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拿一个面剂子放在左手掌心,右手握空拳揉成馒头生坯,蒸锅加水,把馒头放入蒸锅盖上锅盖饧发15分钟。大火烧开后,计时蒸15分钟,关火后焖3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人用蒸南瓜当主食,可以吗?糖友亲测,公布食用前后的血糖
在查出糖尿病后,顾先生一直对降糖非常关心。从日常饮食到降糖药都非常谨慎,希望能够更长效地稳定自己的血糖,保护健康。这也是为了更长久地陪伴自己的女儿。
前段时间,他在医院复查时听糖友说,用南瓜当主食吃能降血糖。一直以来,他的主食都是一小碗米饭,吃不饱,升糖还比较快。为了看看蒸南瓜当主食到底能不能降糖,他特意做了一个小小的试验。
他抽了一天血糖比较稳定的时候,买了300克的南瓜作为午饭的主食吃。吃之前,顾先生测量了一下自己的血糖为6.3,并不算高。吃了大约300克的南瓜后,相比于之前只吃一小碗米饭,确实饱腹感比较强。不知道接下来的血糖变化会怎么样。
午饭结束后,顾先生按照平时的习惯,午睡了一个小时左右,在睡醒后,再次测量了血糖,结果显示,血糖为6.5。可以看到的是,餐后约2小时的血糖并未出现明显的升高。顾先生觉得,这种方法确实可行。
南瓜属于淀粉类的蔬菜,其中的碳水含量达到了5.3%。如果当做蔬菜吃,搭配米饭,很可能导致餐后血糖升高,对控糖不利。按道理来说,不太适合糖尿病患者吃。
如果从南瓜的升糖指数和血糖负荷指数来看,结果有不一样了。
南瓜的升糖指数也就是GI指数达到了75,不属于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但是从血糖负荷指数来看,南瓜属于低血糖负荷指数,每百克只有3-4左右。
血糖负荷(GL)=食物的碳水化合物量×食物的升糖指数(GI)/100。用南瓜举例,虽然南瓜中的碳水比较高,升糖指数也比较高,但每百克的南瓜中含有的碳水却非常少,血糖负荷指数比较低,糖尿病患者可能适当吃点。
总的来说,用南瓜代替一部分主食食用,确实是一种控糖的方法,因为其中的碳水含量低、膳食纤维含量高,只要控制好食用量,一般不会对血糖产生显著的影响。
看到前面的结论以及顾先生亲身试验的结果后,相信不少糖友已经蠢蠢欲动了。心里想着,我要是一直用南瓜代替主食,岂不是又能吃饱,也能降糖?但在这里,我也要泼一盆冷水了,长期用南瓜代替主食并不可取。原因不妨往下看。
按照成年糖友的饮食比例来计算,每一餐需要满足50克的碳水摄入,才能均衡营养。按照每百克南瓜中5克左右的碳水,需要一顿吃2斤的南瓜,才能满足人体所需。很多人可能吃一碗就已经饱了,什么都吃不下了。
长期用南瓜代替主食的做法,虽然能够产生一定的控糖作用。但经常这么吃,很可能因为人体摄入的营养不够均衡,而引发营养不良。或者在食用碳水不足的情况下,摄入更多的脂肪等,对稳定血糖更不利。
其次,考虑到南瓜中含有比较多的胡萝卜素等黄色色素。大量吃也会增加人体内的色素水平,可能引发黄皮病。从手上的皮肤到眼睛、面部等,都可能发黄,影响健康。
所以,虽然食用南瓜前后血糖波动不算大,糖友能吃一些南瓜来稳定血糖。但不适合长期、大量代替主食食用。如果糖友想稳定血糖,还是该想想别的办法。
“吃多,不吃少”
不是说食物的分量多,而是种类多。南瓜吃多了容易出现黄皮病。但是在白米饭中适当地放入一些南瓜、红薯等杂粮,却能均衡营养。当然了。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往米饭中放入一些黑米、燕麦、玉米等,红豆、黑豆等杂豆也可以代替部分主食食用。其中的膳食纤维也能帮助调节血糖。
“吃硬,不吃软”
不管是米饭还是面条、红薯、南瓜,能煮熟就行,不需要过于追求软烂。当主食中的碳水被完全软化,充分地发生淀粉糊化反应,也会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干硬一点的主食或者吃纤维比较多的粗粮,更有利于延缓肠胃消化吸收,稳定餐后血糖。
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对抗淀粉糊化的反应,又觉得硬硬的米饭不好吃。还有一个方法是“吃凉不吃热”。将主食在室温下微微放凉,能够产生一定的抗性淀粉。这种淀粉被人体吸收的时间也是比较慢的,更能改善餐后血糖。
尽管顾先生用试验发现南瓜代替主食的方法确实不会升高血糖水平,但医生还是不建议大家完全采用南瓜代替主食的方法控糖。一则可能出现营养不良,饮食结构失衡;二则可能出现黄皮病。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主食摄入量把控好。并且学会“2吃2不吃”的饮食方法,降糖更轻松,吃饭也能更加顺心。或许这才是很多人追求的饮食控糖法,你不妨试试看。
讨论话题:你觉得用南瓜、红薯等完全代替主食可行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