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与糖尿病(油对糖尿病患者的好和坏)
科学吃油 远离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
造成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慢性病问题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每天必吃的副食品——食用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张坚教授认为:“食用油提供了人体所需的50%脂肪酸,而脂肪酸均衡的油才是好油,科学用油对于预防慢性病至关重要。”食用油为人体提供所需的约50%脂肪酸,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中的DHA和EPA,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我们必须从饮食中摄取,所以吃油一定要科学。但是单一油种脂肪酸构成不同,营养特点也各不相同,因此吃油需要多样化。
为中国人量身定制的金龙鱼黄金比例调和油,倡导1:1:1膳食脂肪酸均衡摄入,精选八种植物油按科学脂肪酸配比调和,能够帮助中国居民包括食用油在内从所有膳食中平衡摄入脂肪酸,满足人体营养健康的需求。
加重糖尿病的 4 种食用油,吃错了赶紧换掉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至今它的确切发病原因不明,目前的说法是,它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其中,不良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想要防治糖尿病,只有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入手,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调理更是重中之重。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人要控制好每天的总热量,少食多餐,少稀多干,均衡营养,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饮食,实际上,食材的选择也是有技巧的,比如说炒菜必用的食用油,以下这些油就是不适合糖尿病患者的。
1
棕榈油
棕榈油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油,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棕榈油含均衡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酯,其中 50% 的饱和脂肪酸,40% 的单不饱和脂肪酸,10% 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与一般植物油大多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不同,因为棕榈油富含饱和脂肪酸,更接近于动物脂肪,所以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不宜多食用棕榈油,否则容易增加糖尿病并发症,加剧腹部肥胖。
2
椰子油
椰子油别名椰油,由椰子肉(干)获得,椰子油的脂肪酸组成中饱和含量达 90% 以上,糖尿病人摄入椰子油后,在体内代谢时间比较长,不利于餐后血糖稳定。
长期大量摄入椰子油,很容易导致胆固醇增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所以椰子油也不适合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
3
猪油、黄油
说到猪油,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猪油是从猪肉中提炼出来的,而黄油一般是牛奶中提炼出来,黄油营养丰富,是奶制品之冠。
这两种油脂的共同点是油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胆固醇含量高,热量也极高,所以不宜多吃。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容易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虽然说只要血糖控制较好,一般来说,没有什么食物是糖尿病人完全不能吃的,但对于一些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以上 4 种油类,摄入过量很容易造成热量超标,引起血糖波动,增加并发症风险,糖尿病人还是少吃为好。
根据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超过饮食总热量的 10%,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少于总热量的 1%;避免或限制肥肉、全脂食品、棕榈油、椰子油及油炸食品;食物胆固醇摄入应少于 300 毫克/天。
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植物油,以橄榄油、野茶油、花生油、豆油等为佳。糖尿病人吃油,最好每天不超 3 勺,每人每日食用油应控制在 15-30 克。
另外,糖友饮食应以清淡为宜,最为主张三种少油的烹调方式:凉拌、清蒸、炖。橄榄油含清淡果香,尤适制作沙拉和凉拌菜。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饮食太油腻,血糖会超标,糖尿病患者选用食用油的4个技巧你得知道
经常有糖友问我:我吃的东西已经很少了,为什么血糖一直不稳定?经过仔细询问,发现这类糖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炒菜时油放得多,最后因每天的总热量超标,导致血糖控制不好。
关于油脂的摄入是有很多技巧的,本文就告诉糖友每天应该吃什么油,可以吃多少油?
一天吃多少油要心中有数
按照《2018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每天三大营养素在全天所需总热量中的比例是: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30%,碳水化合物占55%-60%。
这里说的脂肪包括食用油中的脂肪和其他食物中所含的脂肪,食用油分为动物油和植物油。
动物油如:猪油、牛油、羊油、鸡油、鱼油等;
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茶籽油、芝麻油、橄榄油等;
食物中含脂肪的主要是:干果类,如核桃、花生、葵花子、炒葵花子(去皮)、南瓜子、腰果、炒西瓜子等;
主食及杂粮、肉蛋类、乳制品等食物中也有一定的脂肪。
对于大多数糖友来说,往往只关注食用油,不关注食物中所含的脂肪,往往导致每餐的食用油吃得过多,每天总热量超量,血糖控制不好。
对策:糖友在计算出每天所需脂肪后,把脂肪分配到三餐中,在确定每餐准备进食什么食物,搞清楚我们要进食的食物中所含脂肪有多少,用每餐所需减去所食用的食物中的脂肪,才是我们做菜能用的食用油的量。
如一个理想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按每天每公斤体重30千卡计算一日所需热量,每天总热量为1500千卡。按占总热量30%计算脂肪,可以食用脂肪为50克。
平均分为三餐,每餐约17克脂肪,如果早餐吃1个鸡蛋、1杯牛奶、50克面条。
三种食物中所含脂肪已经占去约6克,只剩下11克脂肪,一般油料中含脂肪都在99%以上,所以大约只剩12克食用油,这就是我们早餐所能吃的食用油量。
糖友要根据每餐所吃的不同食物中含有脂肪量的不同,确定每餐的食用油量,大约只能用到8-15克,每天能用的食用油24-45克。
因此,糖友每天的食谱应该以蔬菜占主导位置,含脂肪高的食物尽量控制少吃。吃的食物中脂肪含量越高,能用来炒菜的食用油就会越少。
为控油脂,怎么吃
食用油会导致血糖升高,原因如下:①每克脂肪可产生9千卡热量,进食过多,会导致总热量超标,使血糖升高。②大量脂肪进入体内,可使血脂升高,最终导致脂肪肝和肥胖,进而产生胰岛素抵抗,降血糖药物治疗失效,血糖升高。
对策:限制每天食用油的摄入量,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三类脂肪酸应按一定比例摄人,选用含有相对较多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脂。
做到少吃含有脂肪较多,可以用来榨取植物油的食物,如大豆、花生、核桃、玉米、橄榄等;
另外,油炸食品,月饼、饼干等含有脂肪较高,也应该尽量少吃。
多吃些蔬菜,如白菜、菠菜、油菜、蕹菜、生菜等叶类蔬菜,或竹笋、蕨菜、荠菜等野菜。这些蔬菜中含脂肪少、膳食纤维多,有利于血脂和血糖的控制。
肥胖人群要严格限油
糖尿病病友会问:正常体重的人按照标准吃油,对于肥胖者和偏瘦者又该怎么吃油呢?
大家知道,吃油多了会通过两个途径使血糖升高:(1)长期进食脂肪过多,大量脂肪储存致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增加;(2)长期高脂血症导致脂肪肝,肝功能障碍,肝脏糖原储存及分解异常,血糖会出现异常。
对策: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己是属于正常体重还是肥胖或者偏瘦,最简单的理想体重的计算方法是: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如果实际体重与计算出的理想体重相差在10%以内,则属于正常的体重范围,如果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20%则为肥胖,在10%-20%之间为超重。
按照《2018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每天脂肪在所需总热量中占的比例是20%-30%,体型正常或消瘦的糖友能吃的脂肪为30%,体重超标的糖友能吃的脂肪应该≤20%,肥胖体型的糖友食用油控制得更为严格。
如何做到少吃油
糖尿病患者长期摄入过多的食用油,会导致血糖、血脂升高,而高血糖、高血脂还会诱发高血压,当血糖、血压都升高时,会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促使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
高脂血症是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等。
糖尿病患者为避免吃过多的食用油,应该请营养师或糖尿病科医生帮助,计算出自己每天所需的脂肪量,再根据每餐的食谱计算出每餐的用油量。
糖友所需烹调油应以植物油为主,每天植物油的摄入量不能超过30毫升,也就是家中喝汤的汤匙2-3汤匙,最好到超市买个有刻度的油壶来确定用油量,那样就更加准确。
炒菜过程中,做到能清蒸不凉拌,能凉拌不炒,能炒不油炸,尽量减少用油量。
建议大家可以选择吃调和油,调和油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品按照一定比列添加调配而成的,能够扬长避短,保持营养和必需的脂肪酸,在口感上具有香醇可口的气味和滋味,可烧菜,也可直接凉拌和制作色拉。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小常识,有关油的保质期及储存条件,油的保质期通常是18个月,最好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注意密封。如果油过期后,发生氧化变质,会产生有害物质,尽量不要再食用了。
作者:尹民英 主管护师
审校:向建平 主任医师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国家代谢性疾临床医学中心怀化分中心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怀化分中心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