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即食罐头(糖尿病能吃什么罐头的短视频)
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吃的食物有哪些?
#文章首发挑战赛#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主要特征是高血糖。饮食管理对于控制糖尿病非常重要,因为食物直接影响血糖水平、身体的胰岛素需求和整体健康状况。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某些食物应尽量避免,以免血糖水平失控,加重病情。
- 含糖饮料:如苏打水、果汁、能量饮料和甜茶。这些饮料含有高量的简单糖,可迅速提高血糖。
- 甜食:如糖果、蛋糕、饼干和冰淇淋。这些食品通常含有大量的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
- 白面包、白米和意大利面:这些食物富含精制谷物,缺乏纤维,可导致血糖快速上升。
- 加工零食:如土豆片和其他包装零食,它们通常含有高量的精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 快餐和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和比萨。这些食物通常含有高量的饱和脂肪、盐和热量。
- 全脂乳制品:如全脂牛奶和奶酪。建议选择低脂或无脂乳制品。
- 加工肉类:如香肠、培根和熏肉,它们通常含有高量的盐和防腐剂。
- 罐头食品和即食汤:这些食品常常含有过多的钠,不利于血压控制。
- 尽管人工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和苏喃糖不会直接提高血糖,但它们可能影响胃口和代谢。建议有节制地使用。
- 酒精可能干扰血糖控制,特别是在空腹时。若要饮用,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限制摄入量。
- 如某些糕点和包装零食。反式脂肪不仅对心脏健康不利,还可能影响胰岛素敏感性。
- 虽然水果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某些高糖水果(如菠萝和西瓜)应限量食用。
总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以低糖、高纤维、低脂和低盐为原则。合理的饮食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除了避免上述食物外,建议糖尿病患者与医生或营养师合作,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记住,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有效管理糖尿病至关重要。
糖尿病患者的消夏秘笈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生活方式管理始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科学的运动安排、规律的生活习惯以及与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骄阳烈日和高温潮热给其血糖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那么,糖尿病患者在这样的季节里,应该如何管理血糖、平稳度夏呢?请“糖友”们收好这份消夏秘笈。
消夏秘笈:糖尿病患者的水果食用指南
1.如何选择水果种类?
夏季水果种类丰富,甘美诱人,营养丰富,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果胶和膳食纤维。但糖尿病患者食用水果,可是很有讲究的。选择水果时首先需要关注升糖指数,这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指标。即食用含50克糖类的食物或食用相当量的葡萄糖或面包,在一定时间内体内血糖曲线下面积的百分比值。升糖指数越高的食物,进食后血糖升得越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物。水果的含糖量和升糖指数是影响血糖的重要因素,水果的低、中、高升糖指数分别为低于55、55~70、高于70。常见水果的含糖量及升糖指数见表1。
需要注意的是,口感不太甜的水果含糖量未必会低。例如,火龙果是一种热带水果,它的糖分含量相对较高。根据研究,每100克火龙果中的糖分含量约为11.3克。西瓜虽然吃起来口感很甜,实际是一种低糖水果,每100克西瓜的糖分含量约为5.5克。这样对比,火龙果的糖分含量比西瓜高1倍。
2.食用水果的方法和时机
(1)控制水果食用量
根据上述推荐的食用量适量食用,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糖分。
(2)搭配纤维食物
在食用水果时搭配高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等,有助于减缓水果糖分吸收。
(3)餐后食用
建议在正餐后1~2小时内食用水果,以避免血糖骤升。
(4)选择新鲜水果
尽量选择新鲜水果,而不是果汁或加工水果(例如罐头水果),因为后者往往含糖量更高且纤维含量低。
3.糖尿病患者能吃干果吗?
干果由于去除了水分,糖分和热量相对浓缩,升糖指数通常较高,因为脱水后糖分更加集中。需要特别注意食用量。常见干果如葡萄干,含糖量较高,升糖指数为65,建议每次食用量不超过一小把(约20克);杏干升糖指数为50,纤维含量高,建议每次食用量为2~3个(约20克);无花果干升糖指数较高在40~50之间,糖分浓缩,建议每次食用量为1~2个(约20克)。所以糖尿病患者食用干果和果干时一定要谨慎。
从以上信息我们得知,糖尿病患者在享受夏季水果的同时,需要科学选择水果种类和控制食用量,注意水果的含糖量和升糖指数值。此外,干果由于糖分浓缩,更需控制摄入量。糖尿病患者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科学的食用方式,既可以享受水果的美味,又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夏季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的睡眠注意事项
“既得安稳眠,亦无颠倒梦”,自古以来人们就意识到睡眠是重要的生理活动,对于维持健康和促进身体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良好的睡眠对血糖控制和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夏季昼长夜短,人们往往起床早,入睡晚,加之天气炎热,人们习惯于在午间小睡片刻。许多糖尿病患者都存在睡眠障碍,如失眠、打鼾、夜间呼吸暂停等。这些睡眠问题可能导致血糖波动、代谢紊乱和慢性炎症等,进而加重糖尿病病情。那么,夏季糖尿病患者如何既科学又惬意地睡眠呢?
1.如何选择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长?
(1)入睡时间
建议尽量在晚上10点至11点之间入睡,以确保在午夜12点前进入深度睡眠状态。这一时间段有助于优化身体的恢复和新陈代谢。
(2)睡眠时长
睡眠时长要适宜,长期的睡眠过短(小于6小时)或过长(大于9小时)对健康都是非常不利的,容易诱发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精神问题。
①晚上睡眠:成年人每晚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长。对于老年人,由于生理变化可能会导致睡眠时间缩短,但仍应尽量保证每晚约7小时的睡眠。
②午休时间:午休时间建议控制在20~30分钟之间。过长的午休可能导致夜间入睡困难,影响整体睡眠质量。
2.如何选择睡眠环境和睡姿?
(1)睡眠环境
①安静:睡眠环境应保持安静,避免噪音干扰。可以使用耳塞或白噪音设备帮助入睡。
②黑暗:睡眠时应保持房间黑暗,使用遮光窗帘或眼罩,有助于促进褪黑素的分泌,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③舒适温度:夏季温度较高,睡眠环境应保持在26℃~29℃之间,使用空调或风扇调节温度。
(2)睡眠姿势
建议糖尿病患者采用侧卧或仰卧的姿势睡觉,以减少对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压力。糖尿病患者尤其应注意避免压迫四肢,以防止血液循环不畅。
3.如何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1)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
睡前1小时应避免使用手机、电脑或电视等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入睡和睡眠质量。
(2)轻松活动
睡前可以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阅读、听音乐或进行冥想,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入睡。
(3)饮食调节
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和大量食物。这些都会影响睡眠质量和夜间血糖水平。可以选择温牛奶或少量坚果作为睡前小吃。
消夏秘笈: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维稳要点
高血压和糖尿病有许多共同危险因素,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60%,而且出现高血压以后,往往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以及加重糖尿病病情,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非常重要。
夏季天气炎热,气温升高,容易导致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加上夏季排汗量增加,血压会相对偏低,但由于炎热导致睡眠欠佳,进而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出现波动。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管理血压呢?
1.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降压治疗
所有高血压患者一旦确诊,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立即启动药物治疗。控制血压的目的是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死亡风险。
糖尿病患者选择降压药物时应综合考虑降压疗效、对心脑肾的保护作用,以及对代谢的影响等因素。根据指南推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首选对心肾具有保护作用且对糖代谢影响较小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有时为达到降压目标需要多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基础上,可以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或者小剂量利尿剂。但使用利尿剂时一定要注意适当补充水分。此外,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可降低血压和体重,在服用期间应注意监测血压。
为减少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比普通人要严格。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小于130/80毫米汞柱,但血压控制过严有可能会因脏器血流灌注压不足而导致急性心肌缺血、晕厥等严重不良后果,所以老年人或伴有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可以放宽至小于140/90毫米汞柱。合并慢性肾病的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是小于130/80毫米汞柱,当每日尿蛋白大于等于1克时,则目标血压应小于125/75毫米汞柱。
2.夏季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
(1)生活方式干预
和糖尿病管理类似,高血压患者也应该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即“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首先,要减少钠盐摄入,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高血压患者摄入钠低于5克/日,其次,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共同土壤”,优化体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降低血糖和血压,再次,进行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太极拳等)均有直接的降压效果。最后,戒烟限酒可直接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此外,协助患者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改善睡眠质量,也是控糖降压效果的重要方面。
(2)夏季血压管理
①注意补水:夏季高温易导致脱水,建议适量补水,避免因脱水导致的血压波动。特别是糖尿病患者,适当补水不仅能维持血压稳定,还有利于胰岛素发挥作用。
②避免高温暴晒: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活动,可选择早晚凉爽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同时做好血糖监测。
③适当调整药物:夏季血压通常较低,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降压药物剂量,但不建议自行停药。
(3)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
①严格控制血糖:血糖控制良好有助于减轻高血压的负担。
②合理膳食,科学营养:遵循食物多样性原则,能量适宜,按照105~126千焦(25~30千卡)/千克理想体质量计算总能量的摄入,主食定量,适当补充蛋白质,每日膳食中加入25~40克膳食纤维,每日食用盐控制在5克以内。
③适当补充水分:夏季水分经皮肤蒸发流失较多,当机体脱水时不仅会升高血糖,还会诱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同时老年人神经系统反应较迟钝,口渴感觉不敏感,如饮水不及时不充分,可能会引起高血糖高渗状态,这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致死亡。因此要养成“不渴而饮”的好习惯。此外,在运动后、出汗量特别大、服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类降糖药的时候也应当增加饮水量。糖尿病患者饮用温度适中的白开水是首选,温度在30℃~40℃之间。应避免饮用碳酸饮料、甜饮料、啤酒等,这些饮品均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由于受天气、饮食、睡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夏季血糖、血压往往波动较大,故而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应特别注意夏季的生活方式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以维持血糖血压平稳,确保平安度夏。
文/北京医院内分泌科 丁钐 郭立新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
health-care@163.com
联系电话
010-65242081
《保健医苑》为月刊,大16开本,每月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欢迎订阅纸质版杂志,订阅有好礼!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33,个人订阅请联系编辑部
《保健医苑》
《保健医苑》是由国家卫健委主管、北京医院主办、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协办的医学科普杂志,创刊于2002年。《保健医苑》杂志内容广泛,涉及专家论坛、名人访谈、专家指导、医普园地、康复之旅、关爱老年、膳食营养等多个栏目,涵盖各个方面。一批长期从事医疗保健工作、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针对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疾病和养生保健等问题撰文,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多方位的健康指导和保健服务。
我们竭诚欢迎广大医护人员(撰写医学科普)和社会人士(撰写人生感悟、名人养生)踊跃投稿,来稿一律不退,请自备底稿。文稿不拘文体、格式,力求通俗易懂,具备科学性、普及性、实用性、新颖性,字数以2000字左右为宜,请勿一稿多投,否则本刊拒付稿费。
本期推送图片来源于已购买的正版图库
黄桃罐头突然火了?大家千万别被误导,其实没有疗效
最近,黄桃罐头突然在网上火了。
事件起因是有部分网友在网络上分享称黄桃可以治疗感冒、高烧等流感症状,“吃了黄桃罐头就能缓解症状”等关键词条很快就冲上热搜,但是随即就有黄桃罐头制造商在社交网站上宣布,它根本没有任何药效作用。
在“黄桃罐头突然火了”的热搜背后,网友纷纷评论这届年轻人太天真了,真可能只是网络上大家玩的一个“梗”而已,并没有多少人认为它真的有疗效,当然了,也有网友声称黄桃罐头是良药,每次感冒后吃七天的黄桃罐头就好了。
事实上黄桃罐头在北方特别是东北具有特殊意义。更多回忆起童年,黄桃罐头作为礼物或拜年礼品送给家里面的人。比如一旦孩子生病了,父母也会为他们购买罐头。黄桃罐头代表着家庭的关爱和温暖。
甚至网友们说,他们建议将黄桃罐头纳入医保。
覃女士说,她的家人并没有告诉他们黄桃罐头可以治愈疾病,只求一个谐音“逃”的美好寓意。她个人感觉,吃罐头胃口会更好。有时药物太难服用,父母也会一口罐头一口地哄着。覃女士说,黄桃罐头是一个梗,应该没有多少人真正相信它。
12月9日,一家品牌黄桃罐头制造商发布声明称,最近,很多客户在特殊情况下囤积了黄桃罐头。渐渐的很多帖子出现了,上面写着黄桃罐头作为药物。我们甚至收到了“你家的黄桃罐头能治病吗?”
这种私信让我们有些担心,尽管很多是在开玩笑,但仍然害怕被误导的人。
记者注意到,近日在某平台所售商品中,黄桃罐头的销量最高,其中6罐装的铁罐黄桃罐头是该厂商在抖音电商平台销量最好的产品,位于即食水果爆款榜的第一,另一品牌的黄桃罐头位列第二。
这场直播连续一个半小时位居人气榜首。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黄桃罐头里含糖类、维生素和果胶等,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和能量,但对于治疗感冒没有作用。如果你喜欢吃,可以适量服用一些。它有助于保持心情平静和恢复活力。但罐头食品有保质期,还有易碎(玻璃)风险,不用盲目囤。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罐头含有糖,因此应适量食用。糖尿病患者和胃炎患者不适合食用黄桃罐头,过敏人群也不宜食用。
所以建议大家客观看待黄桃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