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治疗(糖尿病眼病的药物治疗)
如何拯救糖尿病患者的视力,请看眼底病专家有哪些办法
如今糖尿病已经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然而,随着病程的延长,并发症的威胁会越来越大。由于长时期血糖水平的改变,会导致眼底视网膜小血管的损伤,这种损伤会造成严重的视力下降,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会有1/3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眼底病学组组长许迅教授介绍: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会影响到全身的血管和神经,这其中也包括眼底的血管和神经。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1/3伴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这其中又有约1/3会出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截至2017年,根据中国流行病学文献报道计算,理论上我国已诊断糖尿病患者中有临床意义的DME患者约71万。这些眼底病变可给患者的视力造成不可逆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是视力损伤的高危人群,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管理更应该引起重视。
黄斑是什么?
糖尿病患者的黄斑为什么会出现水肿?
我们每个人都有黄斑,黄斑是我们每个人眼睛中心视力最敏锐的区域,也就是说一个人1.5的视力是黄斑在发挥作用。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发生与糖尿病的病程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患有糖尿病时间越长越有可能发生DME,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越严重越容易发生DME。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也是由于长期血糖水平不稳定的状态导致视网膜的脉管系统受到损伤,也就是提高了血视网膜系统的渗透作用,使得血视网膜的通透性增强了,积液(渗透液)进入黄斑部位,从而引起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想而知,黄斑这么敏锐的区域,糖尿病性的黄斑水肿一旦发生,会严重影响视力下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为什么需要及早治疗?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发生会造成严重的视力下降,主要表现在视野的中心区域会有暗点,也就是斑片状的视物模糊,难以清晰地看到细节,包括近距离和远距离的;对比敏感度会下降,看到的颜色是暗淡褪色的,看物体的颜色会改变,有发暗的感觉;看物体的形状有所改变,有时候比实际形状变大了,有的时候也会变小了,直线在视野的某些部分出现波浪状或断裂。DME患者的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正常的工作状态,给家庭和整个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导致的视力丧失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可以治疗的
2012年前,医生们只能使用激光来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激光治疗虽然可以阻止DME进一步进展,但是无法恢复或提升DME患者视力,还有可能导致视网膜损伤等,进一步影响视力的不良事件,临床急需新型治疗手段。
近几年,随着阿柏西普等抗VEGF药物的出现,局部抗VEGF注射已经成为DME的一线治疗方法,在美国一项调查显示,有九成医生选择抗VEGF治疗黄斑水肿7。在我国台湾地区,医生通过调查发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若不进行有效干预,一旦丧失视觉功能,会首先丧失工作能力,其次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并带来巨大的照护负担。所以疗效明确的阿柏西普在台湾地区被加快审批进入医保。
新型治疗手段抗VEGF
给DME患者带来视力获益
眼底病治疗曾经是眼科最为棘手的领域,近些年随着技术和药物的进步,在我国一些创新手段已经得到应用。北京医院眼科主任戴虹教授介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黄斑区微血管渗出和新生血管生成造成的,阿柏西普的主要目标就是对抗并阻断被称为VEGF的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从而减少新生血管生长,消退DME水肿,使患者病情不再发展。相对于激光治疗,它最大的优点是能够逆转病情,让部分患者已经失去的视觉功能重新恢复,即便是重度DME也可以提高1行视力,提高生活质量。此外抗VEGF还具有有效率高、治疗风险低等优势。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抗VEGF治疗黄斑水肿,初始5个月连续每月注射一次,然后每两个月(8周)进行检查并注射一次。患者治疗12个月后,可根据视力、解剖学结果延长治疗间隔。这样的治疗,大大提高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数据来源:
1.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Diabetes Atlas: 5th Edition. 2011; 2.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Diabetes Atlas: 6th Edition. 2013; 3. IDF Europe. www.idf.org/sites/default/files/idf-europe/IDF Toolkit_Backgrounder_FINAL.pdf.Accessed June 4, 2014.
2.2018中国计年鉴、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 : 4-67..
4.中国心血管并报告2017概要.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1-8
5.Xie, X.W.,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09, 19(1):91-99.
6.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Diabetes Atlas:6thEdition.2013
7.Stone TW, ed. ASRS 2018 Preferences and Trends Membership,Survey. Chicago, IL. American Society of Retina Specialists; 2018.© 2018 American Society of Retina Specialists
有效治疗糖尿病眼病这八种药物必不可少
#关注糖尿病##糖尿病蓝光行动#
糖尿病眼病是一种危害比较大的糖尿病并发症,严重者会导致失明,因此必须积极做好防治工作。当患者有眼病的症状出现时可以服用一些西药和中药配合治疗,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下面介绍8种常见的治疗糖尿病眼病的药物,一起来看看吧。
1、胰激肽原酶
又称胰激肽释放酶,商品名有怡开和丽珠广乐,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在生物体内以酶原形式存在,可增加毛细血管血流量,激活纤溶酶,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1次120—240单位,1日3次,空腹服用。患有脑出血和其他血性疾病的急性期患者禁用。
2、羟苯磺酸钙
商品名为导升明、利倍思、多贝思,可减少“三高”,即减少糖尿病患者视网膜血管的高渗漏性、血液的高黏稠性以及血小板的高聚集性。从而抑制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预防血管内皮细胞收缩和间隙形成,阻止微血管基底膜增厚。降低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水平,调节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增强红细胞的柔韧性,降低红细胞的高聚性,增强纤维蛋白酶的活性。
用药剂量与疗程应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着异而定。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证实为单纯性视网膜病变1期和2期的患者可每次口服500mg,每日2次,治疗3~6个月以后复查眼底,以观察疗效。若病情好转,可改为每日1次,长期服用,以预防再发。本药的不良反应很少,主要表现为胃肠不适、疲乏无力、嗜睡、眩晕和头痛等。本药虽不能通过胎盘,但在怀孕头3个月或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3、维生素类药物
维生素类药物口服具有抗氧化作用。维生素A可调试眼睛适应外界光线的强弱的能力,以降低夜盲症和视力减退的发生,维持正常的视觉反应,有助于对多种眼疾。维生素C预防白内障。白内障的形成是由于晶体的氧化所致,维生素C即可抑制这种氧化作用,每日服用维生素C三片(每片100毫克)就可起到保护效果。
4、金菖胶囊
金菖胶囊能持久地扩张周围血管,使封闭的毛细血管重新开放,使脆性增加的毛细血管恢复弹性,也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5、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主治肝肾阴虚,头目眩晕,眼花耳聋,咽喉燥痛,腰膝酸软,自汗盗汗,骨蒸劳热,造精早泄,消渴引饮,小便频数,尿血便血,虚火牙痛,齿龈出血,须发早白;妇女月经先期,经来量少;小儿囱开不合,赢瘦骨蒸,行迟。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6、复方丹参滴丸
复方丹参滴丸可使高脂血症模型犬的血脂降低,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降低,全血粘度降低,使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率及红细胞膜流动性增高。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7、桑椹
桑椹有安心养神、祛风养血、益寿延年之功效,对耳聋眼花、须发早白、内热消渴、神经衰弱、动脉硬化、血虚便秘、风湿关节痛等均有疗效。
8、枸杞子
枸杞子止消渴、明目、抗衰老的功效,用于治病可治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肺结核、慢性肝炎、阳痿、遗精等疾病。用于补虚延年,则适用于体虚腰酸、老年眼花、神经衰弱、虚烦失眠等症状。
治疗糖尿病眼病的药物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糖友们在日常中要时常关注自身的并发症出现,避免严重情况出现,以保证享受健康生活。
糖尿病日久影响了眼睛,中医有治疗办法
■ 专业内容,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请勿自行操作!
导读: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名家经验。
1
余杨桂先生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辨证论治
余杨桂先生认为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根据局部及全身辨证,早期以中药治疗可以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程发展,改善患者的视功能,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后期以视网膜激光光凝配合中药内服,能有效促进视网膜病理产物的吸收。
同时认为,阴虚燥热,脾虚气弱,阴损及阳,目失所养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基本病机;脾虚气弱,因虚致瘀,目窍闭阻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则为其证候特点。
滋肾健脾化瘀方(药物组成:山茱萸、黄芪、蕤仁、三七、大黄、葛根、生地黄、乳香、山楂),是余杨桂多年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经验所得。
方中山茱萸、蕤仁、生地黄补肝肾、滋阴;黄芪、葛根益气健脾升阳;三七、乳香、大黄、山楂活血止血,化瘀通络。诸药相伍,共奏益气养阴、化瘀散结之功,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对气阴两虚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中药能改善糖、脂代谢及血液高黏状态,改善微循环,加速视网膜光凝术后患者视网膜出血、渗出及水肿的吸收。
2
孔嗣伯先生
辨证论治糖尿病眼病经验
孔嗣伯先生认为目为清窍,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连,目窍功能正常说明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调和。
相对而言,目窍的任何病变,都是因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失调所致。因此,对眼病的辨证论治必须立足整体,不可只局限于眼科局部。
病案举例
某女,61岁。初诊:2006年7月4日。
主诉:双眼视力下降2年余。
病史:近两年视力下降明显,视物模糊,如有物遮挡,晨起明显,秋季加重,双目干涩,有肿胀感,伴头晕目眩。
于外院检查双眼有轻度白内障,吸墨试验左眼:5mm,右眼:5mm,诊断为干眼症。予人工泪液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日益加重。
现纳少,乏力,入睡困难,二便尚可。舌绛,苔薄白,脉弦。
检查:右眼矫正视力:0.6,左眼矫正视力:0.8。右眼前节晶状体皮质周边轻度混浊,余无异常。双眼底:视盘边清色可,C/D≈0.3,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
既往:1994年发现糖尿病,现服用格列喹酮,血糖控制稳定,余(-)。诊断:右眼轻度白内障、双眼干眼症。
治法:平肝益肾,和血明目。
处方:生石膏30g(先下),石决明30g(先下),磁石15g(先下),蚕砂10g,白蒺藜15g,谷精草10g,木贼草10g,炒杜仲10g,焦山栀6g,首乌藤30g,荷叶10g,丹参10g,川芎5g,炒黄柏10g,密蒙花10g,琥珀3g(包先下),羚羊角粉1.2g(冲)。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006年7月25日复诊。服药后诸症好转,视物模糊改善,头晕目眩发作时间变短,头沉重感,汗出后好转,仍感乏力,纳可,大便可,舌绛苔薄白,脉弦。
处方:石决明30g(先下),磁石15g(先下),琥珀3g(包先下),瓜蒌皮15g,川郁金10g,淮小麦30g,焦栀子6g,白蒺藜15g,合欢花10g,首乌藤30g,玫瑰花10g,旋覆花10g(包),生赭石10g,小青皮6g,焦神曲10g,桑寄生30g,生滑石15g,炒黄柏10g,生石膏30g(先下),羚羊角粉1.2g(冲)。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006年8月22日三诊。服药后病情平稳,偶有视物模糊、头晕目眩,略有口干渴,无多饮,纳可,汗多,大便调,舌绛苔薄白,脉弦。
查眼:右眼矫正视力:0.8,左眼矫正视力:0.8。眼底同前。
处方:石决明30g(先下),磁石10g(先下),生石膏15g(先下),川郁金10g,白蒺藜15g,焦栀子6g,炒黄芩6g,炒川柏10g,合欢花15g,丹参10g,莲子心6g,川牛膝10g,熟地黄10g,焦神曲6g,泽泻10g,焦枣仁15g,杭菊花10g,荷叶10g,琥珀3g(包,先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后在此方基础上调整用药,2个月后患者主诉眼部症状基本缓解,复查泪液试验双眼提高到8mm,根据病人体质,守方有所进退,酌加补肾之品方获全功。
3
施今墨的治疗经验
施今墨治疗糖尿病白内障、高血压的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某男,68岁,糖尿病史40多年。多年来求治各地,遍访名医,均诊断为糖尿病,时好时重,迄未根除。近年来血压增高,又患白内障。视物不清,大便干燥。脉象弦沉,舌质黯苔白。
辨证施治:糖尿病日久,多有血压增高,属阴亏阳亢,肝肾阴亏,久则伤目,脉象弦沉,本元虚损已显,病久年高,拟宣明黄芪汤加味:
紫河车60g,谷精草30g,台党参60g,绵黄芪30g,淡苁蓉60g,何首乌、白蒺藜各60g,生地黄60g,晚蚕砂60g,川牛膝30g,火麻仁60g,炒枳壳30g,杭菊花60g,郁李仁30g,寸麦冬、天冬各30g,杭白芍60g,磁朱丸30g,干石斛60g,东白薇30g,五味子30g,野白术30g。
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滑石为衣,梧桐子大。早、晚各服9g,白开水送服。
二诊:前药连服3个月,屡检尿糖,均阴性。血压也趋正常,唯视物常觉模糊。
再用下方治之:鹿胎膏30g、甘枸杞60g、紫河车60g、谷精草60g、生黄芪30g、淡苁蓉60g、白蒺藜60g、决明子60g、大生地60g、杭菊花30g、葳蕤仁60g、寸麦冬30g、杭白芍60g、磁朱丸30g、干石斛60g、全当归30g。
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滑石为衣,梧桐子大。早、晚各服10g,白开水送服。
按语:本例糖尿病病史极长,下元虚损至极,故血压高、便秘、糖尿病白内障视物模糊诸症均现,施氏以丸药滋肾养肝,调潜浮阳,服药3个月,不但尿糖全消,大便通畅,血压也平,再进丸药3个月,尽收全功。
内容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编著:李昌祁、霍立光、张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