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吃激素糖尿病(激素药对糖尿病人有什么危害)

重症医生张伟 0
文章目录:

使用激素会让血糖飙升,停药后能恢复正常吗?医生讲清楚

在日常生活中,朋友们对于各类药物副作用的是非常担心的,但大家最担心的是哪一类药呢?可能不同的朋友,答案略有不同,但张医生今天要聊的药物,绝对是其中之一。这就是激素。

激素的副作用常见的有:体重增加、骨质疏松、血糖升高、免疫力下降、皮肤变化、情绪波动、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等等很多的风险。在这其中,最让人感到担心的,恐怕就是糖尿病了。今天,咱们就聊一下激素导致糖尿病的问题。

激素增多与高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库欣综合征的病人中,约有 60%~90% 会出现糖耐量受损,约30%~40%会伴发类固醇糖尿病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朋友,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36%~131%。

聊到这里问题就出现了,既然激素有这么多的副作用,我们不用行不行?还真不行,因为它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它可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感染性疾病、器官移植、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等很多疾病。包括张医生自己,都在使用激素,因为张医生也是一名资深的过敏性鼻炎患者。

事实上,医生对激素也是又爱又恨。你不得不用它,在用它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它带来的各种副作用。统计表明,目前,全球范围内有 2%~3%的人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正因如此,它导致的糖尿病患病率与日俱增,医生称这种糖尿病为类固醇糖尿病。它的发生、发展与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和时间是密切相关的。此外,还与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糖调节异常、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既往糖皮质激素应用后高血糖病史等危险因素有关 。

更让人感到担心的是,长期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也可增加糖尿病发生的风险 。另外,糖皮质激素可加重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状态,增加其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风险 。聊到这里,有一个问题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想过,激素导致血糖升高的机制是什么?了解了这些机制,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获得破解的办法?

事实上,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多种病理生理学机制损害糖代谢,导致高血糖,干扰血糖控制。这些作用主要通过3个方面来实现的:

1、糖皮质激素会分解蛋白质,导致骨骼肌量的丢失,细胞内脂质沉积及循环游离脂肪酸增高,这样的描述有点太过专业,朋友们只需要知道,以上因素会干扰葡萄糖的利用,造成胰岛素抵抗,引发血糖升高。

2、糖皮质激素作用于肝脏,我们都知道,肝脏是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存储库,里面有大量的糖原储备,在激素的作用下,这些糖原会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升高。

3、糖皮质激素还会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损害胰岛β细胞。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朋友都知道,胰岛β细胞是产生胰岛素的细胞,而激素会损害这些细胞。之所以张医生强调剂量依赖,是因为在早期,这些细胞会出现体积增大,产生更多的胰岛素去对抗激素诱导的胰岛素抵抗,但时间太久了,这些细胞就无法继续坚持,医学上称这种状态为失代偿,最终出现高血糖 。

聊完了产生机制,下面,咱们就应该探索一下应对策略了,在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要知道,我们的血糖到底出没出问题。在诊断标准方面,激素导致的血糖升高与2型糖尿病的相同,即空腹血糖≥7.0 mmol/L、随机血糖或口服葡萄糖后 2 h 血糖≥11.1 mmol/L。

既往无糖尿病的朋友,在起始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前3天,建议监测餐前和餐后血糖;既往有糖尿病病史或糖尿病前期的朋友,要求会更加严格,即使应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也应密切监测血糖。

临床研究发现,我们最常采用的清晨一次激素疗法常引起午餐后至睡前血糖升高,夜间血糖逐渐下降,空腹血糖可以正常。动态血糖分析也显示,患病朋友的血糖以中餐后至睡前血糖升高为主,且容易出现空腹低血糖。

因此,对于使用糖皮质激素或相关疾病的病人,张医生推荐在午、晚餐前或午、晚餐后1~2小时筛查血糖,如发现血糖出现异常,则开始每日 4 次以上的血糖监测,这4次主要是三餐前和睡前。随着疾病进展或糖皮质激素持续的使用,空腹血糖也会逐渐增高。

短期应用的朋友,停药后血糖可逐渐恢复。而对于长期接受治疗者,在停药或原发病治疗后仍然有持续高血糖风险。 这种情况咱们怎么判断呢?指南给出的意见是:停用糖皮质激素6周后检测空腹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即可判断是否演变为持续性糖尿病。

有的朋友会问,我查个糖化血红蛋白行不行?这个是不建议的,因为糖化血红蛋白会因近期产生的高血糖,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您特别想查这个项目,可在停用糖皮质激素 3个月后检测 ,这个时候的结果比较准确。一旦确诊,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这部分内容也不少,咱们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就先卖个关子,等到以后有时间再聊这方面的问题。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咱们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

#头条首发大赛#​#我在岛屿读书#​#冬日生活记录#​

糖友,这些药您得躲远点!

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十分重要。有些药物如激素、利尿剂、烟酸等,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这些药,糖友应尽量避免服用。

激素类药物

包括糖皮质激素、避孕药、生长激素等,可引起血糖升高。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糖原异生、减慢葡萄糖的分解和减少机体对于葡萄糖的利用,从而使人体血糖水平升高和糖耐量降低。避孕药可减少外周组织对于葡萄糖的吸收,升高血糖。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在功能上是相互拮抗的,长期使用生长激素,可使外周组织产生胰岛素抵抗,从而升高血糖。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拟交感神经类药物

如沙丁胺醇,在使用时可能会促使储存在肝脏和骨骼肌的糖原分解,导致血糖升高。然而,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给药时,其对血糖造成的波动会相应变小。

烟酸

又称为维生素B3,在起到降低血脂作用的同时,会增加胰岛素抵抗,抑制组织对于葡萄糖的利用,从而产生一定的升血糖作用。另外,目前临床上发现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胆固醇的同时,有引起血糖升高的趋势,这可能与他汀类药物会损伤患者的胰腺β细胞,进而间接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有关,但这点似乎还缺少相对明确的循证医学依据。

降压药

降压药中的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均可影响患者的血糖水平。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对糖耐量影响较大,对β细胞有毒性作用,在导致患者出现低血钾的同时还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因而糖尿病患者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会通过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及组织对于葡萄糖的利用而诱发机体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应当慎用。

免疫抑制剂

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胰岛细胞坏死、空泡样病变,从而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并增加机体胰岛素抵抗,从而使血糖升高,而且这种升血糖的不良反应与用药时间、剂量密切相关。

抗精神病类药物

氯丙嗪、氟哌啶醇、三氟噻顿、氯氮平、舒必利、奥氮平、利培酮等可导致患者产生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β细胞的反应性,从而引起血糖升高,其中氯丙嗪升糖作用最为明显。但通常情况下此类药物并不会引起严重的高血糖样不良反应。

蛋白酶抑制剂

如奈非那韦、沙奎邦韦、茚地那韦等,在抗HIV病毒治疗且维持较长时间后,可能会诱发高血糖症。患者应在治疗之前和第一年治疗中每间隔3~4个月检测基础血糖水平,若血糖稳定,才可以逐渐减少检测的次数。

化疗药物

如铂类、环磷酰胺等可对胰岛β细胞造成一定的伤害,从而使得胰岛素分泌减少,引起血糖的升高。此外,异烟肼、利福平、加替沙星、胺碘酮、甲状腺激素等药物也可以引起血糖的升高,其中人工合成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加替沙星还可能会引发血糖水平紊乱。

事实上,药物引起的血糖升高与药物的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患者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避免使用这些可能会诱发血糖升高的药物;若必需联合用药时,更加应当注意给药剂量和对血糖的影响,定期检测血糖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并适当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品种与剂量。此外,密切注意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那些可能会影响降糖药代谢的酶诱导剂或酶抑制剂,根据患者的基础水平和实际情况去调整药物剂量,合理、安全用药。其实,上述情况对于血糖水平处于临界状态的人群而言,同样有意义。

文/上海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 石浩强

编辑/ 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点击下方图标,您的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

降糖治疗碰上用激素,糖尿病人该何去何从?专科医生这样告诉你

对糖尿病人来说,治疗过程中关心血糖的变化毋容置疑,再一个关心的就是激素。

糖尿病人最常提起的激素就是在他们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时候,他们向医生提出的疑问,“它是激素吧?”,“用了它是不是就停不下来了!”

而医生在发现患者的血糖出现异常升高的时候,就会追问,“最近用什么特殊的药物了吗?”,医生询问的这种特殊的药物就是激素。

医生和患者的关注点当然是不一样的。

此激素非彼激素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胰岛素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激素。

通常意义上的激素指的是糖皮质激素,更多的是指地塞米松、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在临床治疗中经常使用的药物。

这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确实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副作用,如高血糖、高血压、胃溃疡、骨质疏松等等,而且一旦使用,停用一般都比较慎重。

但它确实又是临床上最常使用的药物,它有比较好的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的效果,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对血糖的影响比较明显

由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导致的继发糖尿病称为“类固醇糖尿病”。因为发病机制基本相似,都是由于胰岛素抵抗所致,治疗方法和2型糖尿病相似。

已经是糖尿病患者的朋友,在漫长的病程中难免会遇到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那么这是该何去何从?

用还是不用,It’s a question!(这是个问题!)

当正规医院的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使用激素的时候,一般来说是病情确实需要。这时,要向医生讲明自己的糖尿病类型、血糖控制情况、所使用的的药物等情况,方便医生确定如何更合适的选择激素的使用种类和疗程。

应用激素治疗以后血糖一般都会升高,有时还会出现严重的高血糖如超过15mmol/L的情况,称为“症状性高血糖”。这种情况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常见的,医患均需要提高警惕。

症状性高血糖的管理目前上没有确切的指南,也不知道哪种患者停药后高血糖的情况能够好转。所以必须使用激素治疗的糖尿病朋友要由主管医生来确定激素的治疗方案。

用激素治疗后如何调整降糖药物

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预计胰岛素需要量会增加25-50%,因此一旦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就应该增加胰岛素的剂量,这种情况下要得到糖尿病医生的帮助。

口服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

口服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要根据血糖的情况逐渐增加胰岛素促泌剂的用量。但是如果促泌剂的用量已经增加到最大剂量,那么继续增加药物用量也不会再收到显著的效果,可能就需要胰岛素治疗。对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建议“三短一长”的治疗方案效果会更好一些。

除促泌剂外的其他药物可以继续使用,但是不需要再增加用量,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药物起效太慢。

综上所述: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药物,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的作用。但它会升高血糖、血压,导致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使用激素治疗后血糖一般都会升高,要注意调整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的用量。长期大量使用激素治疗最好选择胰岛素降糖。

#行业揭秘达人# #你好 秋分#

我是爱生活、爱美食的孙医生,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健康知识。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还可能影响家庭和下一代的幸福。好好控制血糖、体重才是治疗的根本。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关注并点赞是对我的最大支持。如果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有这方面的问题,请转发给他们,这是对家人和朋友最大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