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手部图(糖尿病手部图片)
一个病例带你认识“糖尿病手”,糖尿病患者手部常见的3种并发症
糖尿病有累及全身的100多种并发症,对于糖尿病足人们并不陌生,但对于糖尿病手部并发症——糖尿病手,对不起不了解。但是糖尿病手如不加以防范可以导致手致残,俗话说“十指连心”,最严重后果是断手指痛!请看下列糖友病例,以示警示。
典型病例糖友谢女士是输油泵站的员工,一次需要紧急关闭输油闸门,防止储油罐冒顶,此时男员工不在,作为资深员工的谢女士立即上前去关闭大闸门。在费力地关闭大闸门后,突感十指钻心痛,疼痛几乎晕厥,闻讯赶来的厂医用干净湿盐水纱布包扎肢体和断指,再用夹板固定包扎,然后用冰袋覆盖断指,迅速转运患者至医院。医院手外科医生经过X光检查发现谢女士十指有六指中间断裂,余四指有小裂缝。这位手外科医生很有经验,他安慰大家:“断指转运和保存很好。手指断裂后,不超过八小时都能成功接好”然后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得知有糖尿病史,立即检测随机血糖。发现血糖高达19.6,马上邀请内分泌科医生术前会诊。
内分泌科医生会诊后告诉谢女士她的断指是由于糖尿病的手部并发症所致。谢女士恍然大悟说几年前就出现手指麻痛有时还出现手指僵直,当时按“类风湿”治疗,久治不愈,延误时间。后来,在内分泌科医生有效降糖治疗助力下,手外科医生在高倍光学显微镜的助视下,将指间断裂的血管重新吻合,进行骨、神经、肌腱及皮肤的整复术,这个精细的断指吻合术做得很成功,终于保住谢女士的手指。
病例解读与分析谢女士患多年糖尿病手而不知晓,一直按类风湿误治。此次因手部用力过猛,导致多指断裂。辛遇有经验厂医妥善保护断指及手指血运,再遇高明的 手外科医生妙手回春,才保全患指。
科普一下糖尿病手,糖尿病的手部并发症简称糖尿病手
糖尿病手有3种常见的手部并发症类型一、糖尿病手部并发症之腕管综合症
病因:2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会合并腕管综合症(CTS)。它是因为正中神经在通过腕部进入手时受到压迫所引起。这种压迫可以因腕部肌肉或其他组织结构过度重复运动而引起炎症所致;在糖尿病患者中,即使没有常见的过度重复运动所造成的损伤刺激,腕部组织也可以发生结构改变而对正中神经产生压迫。
症状:通常会感到手指有针刺样的烧灼感或是麻木感,这种感觉见于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疼痛常在夜间加重。患者睡觉时常会被痛醒;疼痛还会因腕部活动而加重。
二、糖尿病手部并发症之扳机指
病因: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也就是常说的“扳机指”,它不仅是“拇指一族”常发手机短信的不良后果,也是另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手部并发症。
症状:伴有扳机指的糖尿病患者会抱怨某个或几个手指就像被锁住一样,活动受到束缚,而且常常伴有疼痛。当手指进行屈伸时,会在某个部位被卡住,有时需要借助另一个手来帮助或屈曲,此时会伴有“咔哒”的弹响声。在受累的手指上通常会触及一个结节,一般在掌侧。扳机指在病程很长的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
三、糖尿病手部并发症之Dupuytren挛缩
病因:也称为掌腱膜挛缩,是由于掌侧皮肤下面的组织发生增厚、缩短和纤维化所引起。
症状:手指发生挛缩,尤其是无名指,但其它的各指也可能受累。受累的手指会固定在某个特定的弯曲位置,但并不像扳机指那样被胶着住。在掌侧有时也可以触及肿胀和结节。
糖尿病手之所以让人感到陌生,可能是因为糖尿病手是一种跨越内科(内分泌代谢科)和外科(主要是手外科)的“跨学科病变”;多年游离于各科边缘,故不被重视和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糖尿病手的重要性,我们要予以更多关注。避免,糖尿病手这一“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跨学科病变”继续遗害我们的糖尿病友。
作者: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昌祁
年轻糖尿病患者,总觉得长得和普通人不一样,手也显得粗短
撰文 杨金奎/北京同仁医院 内分泌科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微信公众号:杨金奎教授
昨天下午,科里讨论了一个特殊的糖尿病病例,男性患者,22岁得糖尿病。总觉得长得和普通人不一样,手也显得粗短,怀疑是染色体异常。其实,糖尿病是一个大杂烩,太多的原因可以导致血糖增高,因此,糖尿病并不是一种病。
这位青年今年34岁,得糖尿病已经12年,算得上老糖友。一直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但是,该患者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长得总觉得哪儿不对劲”。患者智力偏低,明显肥胖,男性,但有女性化倾向。身材较矮。手指特别短。
我们怀疑是努南(Noonan)综合征。曾命名为男性特纳(Turner)综合征、假性特纳综合征。
努南综合征患者的头颈部特征:眼距宽、内眦赘皮、眼睑下垂并下斜,招风耳、双耳位置低,短颈。这是罕见病。
但也有可能是更罕见的未知基因突变导致。如果是后者,要明确诊断就更困难了。诊断需要一定数量的家庭成员的参加。而患者是离异家庭,父亲已经糖尿病去世。和父亲家那边已经没有任何联系近20年。
其实2型糖尿病就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症,不是一种病。如果明确了原因,反而被定义为“特殊类型糖尿病”。而根据目前的国际医学科学技术水平,大多数糖尿病的直接病因尚不能确定。所以,2型糖尿病实际上是“不明原因的”慢性高血糖综合症。是一个大杂烩。
正因为2型糖尿病是个大杂烩,每个人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不一样,用药情况及对药物治疗的效果也不一样。
2型糖尿病患者切记,每位患者的治疗方案可能都有差异,别人的经验可能对你不合适。
测血糖测哪根手指比较好?用第一滴血还是第二滴血?误区要避开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慢性病,患者人数高达五千万,而且每年的糖尿病患者人数还在逐渐增加。糖尿病不仅仅是血糖升高那么简单,还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如果血糖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甚至会影响到生命安全。
对于糖友来说,将血糖尽早降到正常值非常重要,在降糖过程中,检测血糖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定期检测血糖,了解血糖水平的变化,更有利于降糖以及调整降糖方案。但测血糖时用哪只手指呢?测血糖的误区,可能很多人陷入其中了,避开,血糖才能测得更准,测血糖要注意什么?下面具体向大家介绍下。
测血糖用哪根手指比较好?
一般来说,建议首选无名指测血糖,小拇指和中指可以作为备选。因为与其他几根手指相比,无名指的使用几率相对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影响比较小,另外,无名指上的毛细血管是比较丰富的,用无名指测血糖,更容易成功采血。小拇指和中指使用几率也不是太高,不一定每次都用无名指,或者在短时间内频繁用无名指测,这两个手指可以作为备选。
在测血糖之前,建议要先甩一下手臂,这样指尖充血了,更容易成功采血。
对于用第一滴血还是第二滴血,一般来说,糖友自己在家里测血糖的话,可以用第二滴血,因为自己在家里测量,可能手部清洁和消毒工作难以做到像在医院那样好,第一滴血可能会受到细菌的污染,而用第二滴血,影响会更小一点,测出来的血糖会更准。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若能保证手部清洁干净了,正确测量,用第一滴血也不是不可以的。
除了正确测血糖,测血糖的时间也比较重要,在合适的时间测量,测出来的血糖会更准确。对于糖友来说,空腹血糖值和餐后血糖值都需要了解,糖友可以选择在早上和饭后两小时左右这两个时间段测血糖。
并不是任意时间测血糖都有参考意义的,值得提醒糖友的是,在早上测血糖时,要空腹,保证8个小时的空腹时间,这样测得的结果才会更准。测餐后血糖时,餐后2小时,应该是从你吃第一口食物的时候算时间,2小时后测量,而不是吃完饭后等2小时。
此外,在记录血糖数值的时候也要注意,测得多少就记多少,不建议大家直接四舍五入,如果都用整数替代,可能会跟实际的血糖数值有所偏差。比如测出来的是9.7,若直接记录成10,意义是不一样的。
做好了血糖的监测工作,另外也要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如果需要吃降糖药,糖友不应一味拒绝。
综上所述,测血糖虽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以上的这些细节要注意,若是忽略了,走入测血糖的误区,可能测得再多结果也不是很准,会影响到判断,从而也会影响到降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