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效应糖尿病(什么是糖尿病的黎明现象?黎明现象出现时)
糖尿病患者的黎明现象和Somogyi效应到底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有两个现象,即黎明现象和Somogyi效应。具体是什么意思,今天咱们通过一个小病例解释一下。
中年男性,55岁。患2型糖尿病10年余,服用二甲双胍肠溶片0.5g,每日三次,以及睡前中效胰岛素20U皮下注射治疗。患者的血糖监测显示:凌晨两点血糖2.9mmol/ L ,晨起空腹血糖12.0mmol/ L ,该患者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先解释一下这两个现象:
Somogyi 效应是在夜间曾有低血糖,睡眠中未被察觉,但导致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反跳性高血糖。
黎明现象是夜间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3-9点)短时间内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
由分析可知:患者2型糖尿病10年,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血糖检测凌晨2点血糖2.96mmol/ L (低),清晨空腹血糖12.0mmol/ L (高),该患者清晨血糖升高的原因为 Somogyi 现象。
一个字“难”。可通过调整胰岛素剂量尽量避免,但不是绝对。
这是人体内分泌系统自我调整和适应的一个结果,人为很难去干预。尽管我们已经发明了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但对于疾病本身而言,人体还有自我调整去克服或适应它的过程,而对于这样的过程,人为的感悟能力是很有限的。
由此希望跟大家传输一个理念,目前医学对疾病的解决还是很有限的,人体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对一个生命或一个机械的认知。
尊重自然规律,真爱生命。
(今天就聊到这,下篇文章见)
#健康科普大赛# #谣零零计划# #清风计划#
为啥老是在夜里三四点醒来?别大意,或许是身体在向你“求救”
说到睡眠问题,可以说是很多人都关心的一个话题,学生们都在关注的一个问题,总感觉每天的觉不够睡,但若是让他们早早睡觉,又不能很快就睡,有一部分同学可能是因为学习压力大,导致睡眠出现了一些问题,而有一些学生则不是因为学习,是被打游戏、看小说、或者刷各种视频,影响到了正常的休息,久而久之,生物钟就会紊乱,导致睡眠变得不再好。
关于睡眠这个事情,很多人都关心或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总会在凌晨三四点醒来,还想再睡时,却又很难再入睡,就算睡了也不踏实,还是会容易醒来,一夜就这么反反复复的过来,整个睡眠质量差的不行。被困扰已久的人,就是想要一个答案,这样才能及时的针对原因改善问题,下面就好好找找原因。
关于这个问题,真没有统一答案,只没说根据不同人群,做出不同的分析,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才能更好的了解原因并解决问题。
对于老是会在半夜醒来的人,先排查一下睡眠空间是否有异常,如果是受到不良的睡眠空间干扰,只要及时排除因素就好,比如说小区内总是会有很多不和谐之声,对于睡眠比较浅的人,就很容易出现早醒的情况。除此之外,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打呼噜,只要有一点刺激都有可能出现早醒情况,这样的人很难进入深度睡眠。
还有一些人老会在夜里三四点醒来,是受到情绪的影响,老是容易被不良情绪困扰的人,不能及时调节,睡眠也就会容易受到影响,总是容易入睡困难,睡着了以后,也很容易醒来。尤其是有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人,更加容易出现早醒难入睡的问题。
心脏异常
因心力衰竭出现夜里三四点醒来的人,大多会伴随一些不适症状,比如说胸闷、心慌、气短,还有的人的会出现咳嗽、头晕症状,如果此种情况发生的过于频繁,需要及时的去做相关检查,避免给心脏带来较大的损伤,越早排查原因越好。
除了心力衰竭,还可能是心脏供血出现问题,心脏血管变堵,导致心脏的供血不充足,心脏功能也就会产生问题,还可能扰乱到神经,刺激到睡眠以后,也就可能出现三四点醒来的情况。
前列腺问题
男性如果总是在夜里三四点醒来,夜尿比较频繁,总是会睡不安稳,需要排查一下是不是前列腺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男性,50岁以后的男性,需要尤其注意。随着年纪的增长,前列腺也会因衰老出现功能性的退化,如果不能及时保养,就可能会引发问题,比如前列腺增生或者前列腺炎,这些问题都有可能使得夜尿频繁,从而影响到睡眠。
糖尿病患者出现“黎明效应”
如果你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出现了总是凌晨三四点醒来的情况,则需要排查一下,是不是出现黎明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出现夜间阵发性低血糖现象,有如此问题,就会容易导致糖尿病人群在夜里三四点醒来,并不用太紧张,这只是一过性的低血糖,不过,也是在警示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加注重血糖的调节。
那么,怎样才算是睡得好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根据美国睡眠协会发布的睡眠质量建议来进行判断,在折份建议中,会有一些衡量的标准,重点就在于几方面,不妨自测一下:
首先,就是看入睡时间,若是入睡时间没有超出30分钟,就算是睡眠良好了,正常来说,睡眠不太好的人,入睡都比较困难,可能需要1个小时,甚至超出1个小时,如果只是偶尔如此,其实也还好,但经常性入睡超过30分钟,则需要调整一下睡眠方式了。
其次,醒来次数及醒来时间和再入睡时间,夜里有醒来的情况,其实是正常的,如果醒来后立马就能睡着,在20分钟内就可入睡,而且每晚醒来的次数,也就1-2次,每次都不会超过5分钟,可以说对睡眠没什么影响,仍然说明睡眠质量良好。
要知道睡眠质量差的人,夜里醒来的次数都是在两次以上的,而且再次入睡会比较困难,就像第一次入睡一样,直白来讲,就是陷入了死循环当中。
最后,教你个计算方式,可以得出睡眠效率,能帮助判断睡眠是否良好,这个计算方式,就是用睡眠时间除以在床上的时间,如果你的睡觉时间达到了85%左右,可以说明你的睡眠质量是比较高的,这个方式对现代人还是比较靠谱的,要知道有一些人虽然早早躺床上了,但其实并没有很快睡觉,会被一些因素干扰,其实这样的睡觉习惯并不好,容易影响正确的睡眠作息,阻碍正常入睡。
你的睡眠质量怎么样?不妨自测一下,如果存在夜里三四点频繁醒来的问题,也是需要早点查出原因,才能更好的去解决问题,身体有问题,也能及早的被发现,不能轻易忽视身体传出的求救信号。
参考资料:
1. 《每天到底睡多久才合适?》·丁香医生·2021.5.12
2. 《60岁的人,出现入睡困难、早醒,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如何改善?》·科普中国·2021.11.18
3. 《睡到凌晨三四点醒,然后睡不着了,问题可能出在心脏功能障碍》·健康界·2021.5.6
4. 《凌晨惊醒后再难入睡?是身体在提醒,这三点注意,拥有健康婴儿眠》·健康界·2022.4.21
一半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黎明现象,清晨高血糖原因如何?带您了解
可以说,很多糖尿病患者每天都被血糖的高低牵动了情绪,可能最近一段时间血糖比较稳定,对于战胜疾病信心满满,可是没想到大清早心血来潮测下血糖,却发现头天晚上没有吃太多东西,血糖却是无缘无故地升高了,心情一下子降到了低点,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患者可能正在经历一次“黎明现象”,那么什么是“黎明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有哪些方法能够预防出现这些问题呢?
黎明现象是什么?“黎明现象”是糖尿病患者可能会遇到的一种血糖不稳定的现象,大部分是由于激素水平不平衡引发的,这种现象是糖尿病患者平时血糖控制较好,夜晚血糖也不会出现较大波动,也没有低血糖的情况,但在黎明,也就是3点到9点的这段时间里,出现血糖偏高的情况,这种高血糖状态被称为“黎明现象”。
实际上,早晨出现高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并不少见,但并不是所有早晨出现的高血糖都是“黎明现象”。
早上出现高血糖有几种可能的原因:
1、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
这个估计大家都了解,就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或者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空腹去检测的时候发现血糖偏高,这主要是两个方面原因,一个是胰岛素抵抗,大多跟头天晚上进食大量食物有关,另外空腹没有达到8个小时,另一个是胰腺分泌功能有影响,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将平常的血糖控制平稳。
2、反应性高血糖,也成为索莫吉效应
这种情况,是部分糖尿病患者,夜里出现了低血糖,这人体导致启动了干预机制,将肝脏内的糖元分解进入血液中,用来稳定血糖,但由于胰腺功能受损,无法利用这些糖分,进而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
3、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是人体激素水平不平衡导致的,根据研究发现,出现黎明现象的患者,体内的血清生长激素、皮质醇、胰高糖素等激素水平高于没有黎明现象的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导致肝脏会释放糖分进入血液,进而血糖开始升高。
4、药物,胰岛素使用不当
清晨血糖升高,也可能是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药物或基础胰岛素剂量不当导致的,这个就可能需要进行甄别,并且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来改善了。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法,用于诊断早上高血糖的原因:
在睡前测一下血糖情况;然后等到半夜再测试血糖;最后早晨再测试血糖。
这个过程需要在其他的时间再进行2-3次,才能做出相应的诊断。这时候测定的血糖会有以下几种情况,来进行判断:
1、如果血糖在夜间保持稳定,但在早上上升,那么可能正在经历黎明现象。
2、如果血糖整晚都在逐渐上升,那么早上的血糖升高可能是因为饮食、运动、药物等其他问题的影响,这时候应该考虑进行饮食和药物的控制。
3、如果血糖在半夜下降,早晨升高的话,那么可能是反应性高血糖,也就是索莫吉效应。
当然,如果担心这样测定血糖会影响睡眠,可以通过佩戴连续的血糖监测来进行,这样会给出晚上全部的血糖变化情况,这样可以直观的看出具体的问题。
一、黎明现象
目前,临床上有超过一半的糖尿病患者(不论是1型还是2型)都可能存在黎明现象,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出现明显的升高。
当患者的身体开始分泌大量激素(包括生长激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时,黎明现象就会出现。这些激素具有惯性,会在每天早上大约同一时间开始分泌,帮助人更加清醒,也是为了人体白天的工作生活做准备,这样的结果就是会让肝脏的糖原开始转化为葡萄糖,并且进入血液中,导致血糖升高。
这个一般过程其实有可能在每个人身上发生,但对于对于没有糖尿病的人,身体的胰岛素充足,可以防止血糖升高。然而,在糖尿病患者中,身体无法产生充足的胰岛素,因此血糖水平会飙升。
目前预防黎明现象有以下几种方案:
1、在清晨注射额外的胰岛素,也就是增加剂量,不过尽量采用胰岛素泵的方式,防止出现低血糖。
2、调整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和时间,如果服用长效胰岛素,要考虑它的延续的时间,避免出现空档时间,也可以分成早晨和晚上两次使用;另外考虑调整晚间使用药物的时间,让药物水平在清晨阶段保持一个高位,不过这个需要跟医生商量,口服用药也是同样的道理。
3、尝试换用不同的降糖药物。
4、避免在睡前摄入碳水化合物,如果血糖平稳,建议超过晚上9点就停止进食碳水化合物。
5、清晨如果血糖升高幅度较大,在醒来后的一两个小时内,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一般来说,很多糖尿病患者不需要太在意黎明现象。如果患者晚上的大部分时间血糖都在正常水平,但会在早上经历短暂的小幅升高,这个是不必要担心的。对于那些通常在目标血糖范围内的人来说,早晨的血糖升高的幅度很小,也更短暂。
二、反应性高血糖,索莫吉效应
如果患者的血糖在夜间睡眠的时候低了,人体开始出现自我的调节,通过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反调节,进而触发肝脏的功能,将其储存的糖原转化为葡萄糖。简单的说,就是血糖低了,人体多放点糖在血液里,帮助达到平衡,但没想到放出来的糖自己没法用。
提醒大家,一定不要忽视这种情况,这表明自己的血糖在一夜之间接近危险水平,甚至有可能出现生命危机。
我们可以尝试减少这种低血糖的发生,进而避免索莫吉效应:
1、睡前吃点碳水化合物的小零食,不过注意别吃太多。
2、晚上减少降血糖药物或胰岛素的用量,减少长效胰岛素的用量,需要提前咨询医生。
3、如果自己有较剧烈的运动,那么以后运动时间尽量安排到早晨和上午,下午和晚上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避免出现低血糖。
另外,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索莫吉效应,可能还会有一种情况发生,那就是长期如此,肝脏的糖元消耗殆尽,那么可能会导致身体从晚间开始一直处于低血糖的状态,这也是需要警惕的。
如果因为患者头一天晚上血糖升高,而导致第二天早上出现高血糖,那么可以这样预防:
1、管住嘴,晚上少吃碳水化合物,尤其是晚上过了8点就不要进食了。
2、增加晚间的运动,不过不要太剧烈,可以考虑快走或散步。
3、咨询医生,增加降血糖药物或胰岛素。
#健康明星计划# #糖尿病# #黎明现象# @头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