麸麦糖尿病(糖尿病吃麦麸子,怎样吃效果好)
南稻北麦,一起来看米面大PK
秦岭和淮河将华夏沃土分为了南北两边,不同的水热条件决定了我国“南稻北麦”的作物布局。在古代,称稻、麦、菽(大豆)、稷(高粱)、粟(小米)为五谷,稻米和小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生活中,米、面爱好者都大有人在。那么,到底哪种食物作为主食更健康呢?接下来,就有请我们的大米选手和小麦选手上场,通过今天的对决证明自己。
1. 大米,你了解多少?
大米,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水稻经脱壳、砻谷等步骤制得的食物,在我国,有60%以上的人以大米及各种米制品为主食。100g大米中,约有15g水、75g碳水化合物、7.5g蛋白质、1.5g脂肪,同时含有丰富的钙、钠、铁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1、B2等营养物质。
同一碗米饭,不同人口中通常会有不同的评价。但在严谨的科学领域,评价一碗米饭是否“可口”的标准是食味值,一般食味值在80分以上的米饭品质较好。
2. 一粒麦子的故事
小麦为禾本科植物,是世界三大谷物之一。人们食用时一般会将小麦去壳、磨粉后制成面粉,进而加工成面条、面包等各种面制品以供食用。同时,小麦的果实经发酵等工艺后亦可以制成酒精、生物质燃料等产品。
由于磨粉工艺的不同及小麦品种优劣,其制成的面粉在营养方面也存在差异。根据面粉中蛋白质和面筋的含量可以将面粉分为高筋、中筋、低筋三种。经常下厨的人都知道:高筋面粉常用来做面包等需要发酵的食物;中筋面粉常用来制作饺子皮、面条等大多数面食;低筋面粉则多用于烘焙蛋糕等松软的糕点。
3. 米面巅峰对决
第一回合:卡路里我的天敌——热量值
就热量而言,相同重量的稻米和小麦差异不大,100g稻米的热量为346大卡,等重量的小麦则为317大卡。乍一看,小麦的热量似乎略低于稻米。但是,人们不同的烹饪方式和饮食方式会造成实际摄入热量的不同。生活中,制作面食时人们通常会添加油、糖等辅料,而制作米饭时则很少加入。烹饪方面,除非是煮很久的软面条,米饭的含水量一般要高于等重量的面食。吃相同重量的食物时,米饭的实际热量反而要低于面食。
第二回合:蚊子说我血很甜——血糖指数
血糖指数(GI)是指某种食物升高血糖的能力,数值越高,升血糖能力就越强。米饭的GI值是83,而面条的GI值为81,二者升糖能力均较强。
值得注意的是,精制与粗制米面间同样存在GI值的差异。精制米面的GI值高于粗制米面;意大利面、干挂面等加工面食GI值低于新鲜面条。
就餐后血糖稳定性而言,米饭的血糖曲线稳定性高于面条。同时,与精致米面相比,杂粮的吸收过程则更加平缓。
第三回合:不可忽视的小障碍——维生素含量
维生素是人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物质,在体内含量虽少但不可或缺。大米和面条一对一的比较,后者的B族维生素含量更高。不过,吃米饭时人们通常会搭配有多种多样的配菜,而面条的配菜则较少。考虑到配菜的选择,米饭的营养甚至还更胜一筹。
第四回合:没病你就走两步——致病风险
生活中,留心的人可能会注意到我们购买的饼干袋上总会有这么一句话:含有麸制品(小麦)。事实上,对米制品过敏的人很少,但麸制品却是部分人不可避免的过敏原。
米饭和面条占主食的比例越大,则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越高。同时,如果用面条代替白米饭作为主食,那么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增高;但是用全麦面包做主食时,糖尿病的风险反而会下降18%。
4. 颁奖台:我全都要!
总体而言,米食和面食各有优缺点,没有必要为了一点点营养物质的差异而舍弃任何一方。其实:减少主食中的油、盐,适当摄入五谷杂粮,配合菜肴荤素合理,才是健康饮食的最佳途径。
参考资料:
[1] 莫晓嵩.江苏稻米品质特性分析.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1.8(4):6-8
[2] 樊永华.基于营养角度添加食品辅料对小麦粉及其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研究.现代面粉工业, 2021.5:13-20
[3] 范志红.米和面,那个做主食更健康.保健医苑, 2021.9:56-59
图文:李源奇
编辑:柳文洁
糖尿病人如何选择主食
不同的食品,对血糖的影响不一样。吃对主食,有利于血糖控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进入胃肠道后经过消化分解成单糖,而后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影响血糖水平。由于食物进入胃肠道后消化速度不同,吸收程度不一致,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度有快有慢,相同时间内的数量有多有少,因此即使含等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对人体血糖水平影响也不同。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 升糖指数)来衡量某种食物或膳食组成对血糖浓度影响的程度。
对糖友们来说,血糖生成指数(升糖指数)可重要了,要弄懂会用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升糖指数)是指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2小时内体内血糖反应水平与50克葡萄糖2小时内体内血糖反应水平的百分比值。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反应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通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为100。一般认为,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大于70的为高升糖指数(GI)食物,小于55的为低升糖指数(GI)食物,在 55~70之间的为中升糖指数(GI)食物。
高升糖指数的食物,进入胃肠道后容易消化,葡萄糖释放快,吸收迅速,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也就是血糖升得高升得快,容易形成餐后高血糖。
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长,葡萄糖释放慢,吸收亦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也就是血糖升得不高也不快。
用升糖指数挑选食物,安排膳食,对于调节和控制人体血糖大有好处。糖尿病人要尽量选低升糖指数的食品,以避免餐后高血糖。一般来说将每天食物的一半量用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就能够较好地控制血糖。应用食物升糖指数挑选食物对健康人群同样有益。判断食物升糖指数的高低,可参照升糖指数表。下面的三个表格分别列出了低、中、高升糖指数的常见食物,供参考。
低升糖指数食物
谷类、薯类
整粒麦、荞麦、玉米糁、黑麦粥、藕粉、魔芋、芋头、山药
豆类、坚果及制品
大豆、绿豆、蚕豆、豌豆、扁豆、四季豆、豆腐、花生
蔬菜、水果及制品
芹菜、黄瓜、茄子、西红柿、菠菜、苹果、桃、樱桃、杏子、李子、猕猴桃、柑、柚、梨、葡萄,苹果汁、水蜜桃汁、菠萝汁(未加糖)
乳类及制品
牛奶、全脂牛奶、脱脂牛奶、奶粉、酸奶、豆奶
即食食品
含50-80%大麦粒面包、黑麦粒面包、45-50%燕麦麸面包、混合谷物面包、达能牛奶香脆、达能闲趣饼干、
混合膳食
馒头加芹菜炒鸡蛋、烙饼加鸡蛋炒木耳、饺子、包子、馄饨、米饭加鱼、土豆粉条、馒头加牛肉
糖类
果糖、乳糖、巧克力
中升糖指数食物
谷类、薯类及其制品
粗麦粉、大麦粉、甜玉米、玉米粉、小米粥、糯米粥、荞麦面条、荞麦面馒头、马铃薯(蒸、煮)、甘薯
蔬菜、水果及制品
甜菜、麝香瓜、菠萝、芒果、香蕉、橘子汁、葡萄干
即食食品
全麦粉面包、黑麦粉面包、高纤维面包、燕麦粗粉饼干、油酥脆饼干、汉堡包、比萨饼(含乳酪)、炸马铃薯片
混合膳食
馒头加少量黄油、米饭加蒜苗炒鸡蛋、米饭加芹菜炒猪肉、饼加鸡蛋炒木耳、米饭加炒蒜苗
糖类
蔗糖、方糖、冰淇淋
高升糖指数食物
谷类、薯类及制品
大米饭、大米粥、小麦粉面条、富强粉馒头、牛肉面、油条、马铃薯泥、马铃薯(烧、烤)、煮甘薯
蔬菜、水果
南瓜、胡萝卜、西瓜
即食食品
精白面包、棍子面包,小麦饼干、苏打饼干、华夫饼干、膨化薄脆饼干
混合膳食
米饭加红烧猪肉
糖类
蜂蜜、绵白糖、胶质软糖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的选择主食
营养医师——王金科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主食的摄入量对血糖有很大的影响,如何科学的认识主食,合理的选择主食,也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其实食物中对血糖影响比较大的成分,主要是其中碳水化合物。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副食也应该当成主食来食用。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糖尿病患者要当成主食来食用的食物,供大家参考。
常见的主食及升糖指数:糯米饭87;大米饭83.2;面条(小麦粉,湿)81.6;馒头(富强粉)88.1;烙饼79.6;玉米片78.5;油条74.9;小米(煮饭)71;糙米饭70;大米粥(普通)69.4;荞麦面馒头66.7;大米糯米粥65.3;燕麦片65;小米粥61.5;荞麦面条59.3;黑米饭55;玉米(甜,煮)55;玉米面粥(粗粉)50.9;面条(小麦粉,干,偏粗)46;黑米粥42.3;面条(全麦粉,细)37;面条(强化蛋白质,细,煮)27。
要当成主食的薯类、淀粉、制品及升糖指数:甘薯(红,煮)76.7;马铃薯泥73;马铃薯(煮)66.4;马铃薯(蒸)65;马铃薯62;马铃薯片(油炸)60.3;炸薯条60;马铃薯(烤)60;藕粉32.6;马铃薯粉条13.6。
要当成主食的豆类及升糖指数:红豆27.2;绿豆27;扁豆38;蚕豆(五香)16.9。
要当成主食的蔬菜类及升糖指数:南瓜75;胡萝卜71;甜菜64;山药51;芋头(蒸)47.7;雪魔芋17。
要当成主食的方便食品及升糖指数:棍子面包90;白面包87.9;苏打饼干72;面包(全麦粉)69;酥皮糕点59;爆玉米花55;面包(45%~50%燕麦麸)47;面包(混合谷物)45;面包(70%~80%大麦粒)34。
以上的这些食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都要当成主食来食用,而且尽量不要叠加食用,什么意思呢?比如你吃了一份炒土豆丝,土豆里面富含淀粉,那么就不应该再吃其他主食了。避免摄入过多的碳水,增加代谢负担。在选择主食时,尽量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高升糖指数的主食要注意减少食用量,不要一次食用过多。“少量多餐”和“改变进食顺序”对于高血糖患者来说也很重要,如果血糖波动较大,可以把一部分主食放到加餐来食用,和正餐隔开时间,另外也可以通过改变进餐顺序,来减少血糖波动,先喝汤再吃蔬菜再吃蛋白,最后再吃主食。另外就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增加适量的运动,餐后半小时后运动,能消耗掉一部分糖分,也有助于增加胰岛功能的敏感性。
对于高血糖患者来说,要多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各个方面的注意事项,综合调理对血糖控制是事半功倍。希望大家能掌控血糖,健康永驻!
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太阳]
请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和家人!
不定期为大家分享更多有用的科普知识!
欢迎大家关注![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