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依脏(糖尿病户)

小荷医典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里,为啥“没有”移植胰腺?

-修理机器的时候,最常用的套路是什么?

-换零件。

图片来源:giphy

这种套路不止适用于机器,对人体同样适用。

心脏移植,适用于严重心肌病;

肺移植,适用于严重肺纤维化;

肾脏移植,适用于尿毒症等终末期肾病;

肝脏移植,适用于肝癌、肝硬化等疾病;

……

得了糖尿病,不就是胰腺不好使了?

要知道,2017年按WHO标准诊断的中国糖尿病总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1.2%,全球十几亿的患者,怎么就没人想到换胰腺呢?

为了治疗糖尿病,早就有人试过移植胰腺

早在50多年前,就已经有过“胰腺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先例了。

1966年12月17日,Kelly和Lillehi在美国明尼苏达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临床胰腺移植,第一例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正常维持了6天。

图片来源:giphy

可能和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胰腺移植在临床大器官移植中还挺常见的。

过去30年来,世界范围内已完成超过46000例胰腺移植,胰腺移植的数量仅次于肾、肝、心脏移植,位居第四位。

图片来源:giphy

既然移植胰腺例数这么多,那我怎么没听说过因为移植胰腺,治好糖尿病的案例呢?

移植胰腺只能治1型糖尿病,但90%~95%糖尿病属于2型

大家都应该知道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90%~95%糖尿病患者都属于2型糖尿病,而5%~10%糖尿病患者属于1型糖尿病。

很可惜,移植胰腺只能治疗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主要问题是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导致血糖升高;接受胰腺移植后,移植胰腺的胰岛β细胞能正常泌胰岛素,维持糖代谢。

2型糖尿病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分泌胰岛素”,而在于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性降低,导致胰岛素不能发挥“降血糖”作用。

胰腺移植的适应症范围很窄符合要求的人太少

根据2006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胰腺移植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的指征为:

已经实施或者正在计划实施肾移植的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治疗不能防止反复的严重急性代谢并发症(如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的糖尿病患者;

对外源性胰岛素产生了严重的临床和心理问题,从而影响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胰腺移植”可以说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最后办法,不到最后关头,一般不会动用。

胰腺移植往往伴随着肾脏移植,供体真的不好找

事实上,90%需要胰腺移植的1型糖尿病患者,也同时需要进行肾脏移植。

而且,实施胰腺移植 肾脏移植手术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胰腺和肾脏的供者需要是同一个人;
  • 供者年龄不宜超过40岁;
  • 供者生前无高血压、恶性肿瘤、肺结核等,无动脉粥样硬化病史和无明显感染病变史;
  • 供、受两者ABO血型相同,HLA-6位点配型,淋巴毒试验阴性或10%以下。

能够等到符合条件的供体,简直是比登天还难。

即使符合手术要求手术后仍面临很多问题

除了适应症窄、供体少之外,胰腺移植还面临很多其他问题和风险。

手术成功率

腺移植术是十分复杂的腹部手术,技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3年移植胰的有效存活率仅为50%。

术后排异

在胰腺移植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排异药物如环孢素A,但这类药物可能会造成肾功能损害,对患者造成一定影响。

术后并发症

胰腺不仅分泌会胰岛素,也会分泌胰液;而胰液含有大量消化酶,必须进行处理;如果移植术后胰液处理不当,可能并发胰腺炎、胰瘘、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不用“移植胰腺”来治疗糖尿病了吗?

图片来源:giphy

参考文献:

[1]安东尼.L.科马罗夫.哈佛家庭医生全书.许宗瑞,李立,付颖,等译.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18

[2]丛玉隆.实用检验医学:上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Wang L, Gao P, Zhang M, et al. Prevalence and ethnic pattern of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n China in 2013. JAMA 2017;317:2515-23

[4]张伟杰, 陈实. 总结胰腺移植现状,促进我国临床胰腺移植发展 [J]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9,40 (5): 257-259

[5]迟家敏.实用糖尿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6]Kelly WD, Lillehei RC, Merkel FK, Idezuki Y, GoetzFC. Allotransplantation of the pancreas and duode-num along with the kidney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Surgery 1967; 61: 827-837

王友清:让糖尿病患者用上智能胰脏

刚刚过去的假期,山东科技大学教授王友清几乎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他想早日让糖尿病患者用上“智能胰脏”。他研制的“智能胰脏”能根据患者血糖动态变化,实时调节胰岛素注射速度。

王友清并不是医学专业出身,他本科是在山东大学读的数学专业,直博阶段则是在清华大学攻读控制学科的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方向。“我是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做博士后期间接触的人工胰脏。因为人工胰脏是医疗器械,安全性非常关键,这就需要用到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他说。

在美留学期间,王友清对迭代学习控制、重复控制、批对批控制3种过程控制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清晰分析了三者的相似点和区别,并提出适用指南,相关论文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过程控制期刊》刊发。

2010年,王友清结束在美博士后工作。虽然导师非常希望他留在美国工作,也有一些国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向他抛出“橄榄枝”,但王友清选择了回国。“还是回到国内有归属感。另外,人工胰脏在国内是空白,国内自动化领域发展又很快,回国感觉发展空间更大。”他说。

2010年4月,王友清来到北京化工大学任教授和博导,当时还不到29岁。回国后,他给一些国内知名糖尿病专家发邮件介绍人工胰脏,但都石沉大海。王友清觉得不能这么等下去,便挂了一个中日友好医院的专家号,为的是当面给专家讲讲他在美国接触的人工胰脏。

“对1型糖尿病人的传统治疗手段是人工注射胰岛素,后来有了胰岛素泵。但不管病人体内血糖如何变化,胰岛素泵的注射速率都是固定的。可能病人发生了低血糖,但还是在注射胰岛素。”王友清介绍,“人工胰脏则是通过传感器动态监测病人血糖数值,并根据血糖变化实时调整胰岛素注射速率,形成一个闭环系统。”

王友清团队和合作伙伴在中日友好医院对糖尿病患者展开了临床实验。利用迭代学习控制技术及加入一些干扰因素,病人血糖的控制效果明显好转,人工胰脏的控制效果保持稳定。

“接下来,我们将不断提高人工胰脏的系统安全性,争取让人工胰脏早日实现产业化,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糖尿病并发症的诊疗水平。”王友清说。

2016年,王友清加入了山东科技大学。除继续坚持人工胰脏研究,还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无人艇研制等领域。“青岛是一座海洋城市,无人艇在海洋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正在为无人艇设计故障自愈系统,如果无人艇在海上出现故障或异常工况,可以通过自适应补偿、部分重启、群体协同等实现自愈。”他说。(张旭东)

来源: 科技日报

王友清:为糖尿病患者装上“智能胰脏”

刚刚过去的寒假,山东科技大学教授王友清几乎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他想早日让糖尿病患者用上“智能胰脏”。他研制的“智能胰脏”能根据患者血糖动态变化,实时调节胰岛素注射速度。

王友清并不是医学专业出身,他本科是在山东大学读的数学专业,直博阶段则是在清华大学攻读控制学科的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方向。“我是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做博士后期间接触的人工胰脏。因为人工胰脏是医疗器械,安全性非常关键,这就需要用到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他说。

在美留学期间,王友清对迭代学习控制、重复控制、批对批控制3种过程控制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清晰分析了三者的相似点和区别,并提出适用指南,相关论文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过程控制期刊》刊发。

2010年,王友清结束在美博士后工作。虽然导师非常希望他留在美国工作,也有一些国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向他抛出“橄榄枝”,但王友清选择了回国。“还是回到国内有归属感。另外,人工胰脏在国内是空白,国内自动化领域发展又很快,回国感觉发展空间更大。”他说。

2010年4月,王友清来到北京化工大学任教授和博导,当时还不到29岁。回国后,他给一些国内知名糖尿病专家发邮件介绍人工胰脏,但都石沉大海。王友清觉得不能这么等下去,便挂了一个中日友好医院的专家号,为的是当面给专家讲讲他在美国接触的人工胰脏。

“对1型糖尿病人的传统治疗手段是人工注射胰岛素,后来有了胰岛素泵。但不管病人体内血糖如何变化,胰岛素泵的注射速率都是固定的。可能病人发生了低血糖,但还是在注射胰岛素。”王友清介绍,“人工胰脏则是通过传感器动态监测病人血糖数值,并根据血糖变化实时调整胰岛素注射速率,形成一个闭环系统。”

王友清团队和合作伙伴在中日友好医院对糖尿病患者展开了临床实验。利用迭代学习控制技术及加入一些干扰因素,病人血糖的控制效果明显好转,人工胰脏的控制效果保持稳定。

“接下来,我们将不断提高人工胰脏的系统安全性,争取让人工胰脏早日实现产业化,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糖尿病并发症的诊疗水平。”王友清说。

2016年,王友清加入了山东科技大学。除继续坚持人工胰脏研究,还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无人艇研制等领域。“青岛是一座海洋城市,无人艇在海洋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正在为无人艇设计故障自愈系统,如果无人艇在海上出现故障或异常工况,可以通过自适应补偿、部分重启、群体协同等实现自愈。”他告诉记者。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