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糖尿病菜(糖尿病菜单糖尿病人食谱一周)
这8种蔬菜是“控糖高手”!碳水含量低,经常吃,促消化,调血糖
高血糖是现代人面临的常见健康问题之一,饮食上也是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包括选择蔬菜,也让很多糖友头疼不已。有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可以减缓糖类分解速度,利于控糖。而有的蔬菜淀粉含量非常高,吃完后血糖噌噌噌往上升。今天推荐给大家8种蔬菜,碳水含量非常低,可以放心大胆吃!
食材:娃娃菜、红尖椒、小香葱,蒜、盐,0添加蒸鱼豉油。
做法:
1、把娃娃菜根部切掉,再顺着切成四瓣。
2、盆中加入一勺食用盐,再加入清水,放入娃娃菜浸泡1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控干水分备用。
3、起蒸锅烧水,水开后,把娃娃菜摆在蒸屉上大火计时蒸至10分钟。
4、切点蒜末、葱花和红尖椒丝,切好放入碗中,淋入一勺热油,激发出香味儿,然后加入蒸鱼豉油,搅拌均匀备用。
5、娃娃菜蒸好以后,取出摆入盘中,淋上调好的料汁即可上桌开吃。
凉拌生菜是一道简单易做、清爽可口的凉菜,非常适合夏天食用。
食材:生菜1颗(约300-400克)、蒜末,生姜, 小米辣、蚝油,生抽,盐,味精,鸡精,纯净水
做法:
1、将生菜叶子一片片掰下来,放入清水中洗净,特别是根部要清洗干净。然后将生菜叶沥干水分。
2、在碗中加入上述调料,搅拌均匀,使之完全溶解。口味按自己的随意调配。
3、在锅中烧开水,放入洗净的生菜叶焯水30秒至1分钟。
4、将生菜叶放入大碗中,倒入调好的酱汁,用筷子或手轻轻拌匀,使每一片生菜都裹上酱汁。
5、最后,将拌好的生菜端上桌即可享用。凉拌生菜清爽可口,是一道非常健康的家常菜。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酱汁的配比,加入一些辣椒或麻油可以增加风味。
如果说干香菇是炖汤的绝佳食材,那么新鲜香菇除了做饺子馅外,搭配小油菜一起炒食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不仅可以提高免疫力,还低脂健康.
食材:香菇、小油菜、蒜、小米辣、生抽、蚝油、盐
做法:
1、香菇切片、小油菜切段
2、油热爆香蒜末、小米椒,放入香菇翻炒均匀,香菇炒软后加入小油菜,小油菜炒至断生,简单调味后即可出锅
3、我想要小油菜更加入味,所以将小油菜也简单切了一下,炒青菜不喜欢放太多的调味品,所以简单调味一下就很不错啦,也是一道妥妥地家常快手菜!
简单易学,大人小孩都喜欢
食材:油麦菜、大蒜、小米辣
做法:
1、大蒜切末;油麦菜洗净掰成一片一片的;小米辣切圈。
2、水开后,加适量盐和食用油,炒熟油麦菜,捞出装盘。淋上料汁即可。
3、料汁制作:蒜末、小米辣放入碗中,淋上热油,加入两勺生抽搅拌均匀即可。
食材:白萝卜(1/3或1/4个),鲜海带头半张,胡萝卜(可选),莲藕(可选),姜三四片,花椒六七颗(如果放多了汤会发麻),八角一颗,味极鲜,料酒,盐
做法:
1、白萝卜,胡萝卜(可选),莲藕(可选)切片后再切小(厚度5毫米左右,太厚不好炖,太薄口感不好),鲜海带头切菱形片。其实这些食材怎么切都行,厚度拿捏好就行。
2、锅中放入水,所有食材和香料。水没过食材两倍高度,(水量自己拿捏,少了就中途添加,多了就多炖会儿)。
3、开大火一起炖,开锅后倒入味极鲜一勺,中火炖十五分钟左右,炖到白萝卜和海带软烂即可。出锅前几分钟加盐,一勺料酒。尝尝咸淡,咸了加水,淡了加盐。
操作简单味道鲜美,冬瓜利湿很适合这个季节吃。
做法:
1、冬瓜切块铺在盘子底部,切几片咸肉盖在冬瓜上,撒几颗毛豆,稍稍放盐(咸肉自带咸味,所以注意盐量把控)
2、放在蒸架上隔水蒸,水开后大约15分钟(时间视冬瓜厚薄而定,冬瓜自带水份无需放水)
3、打开锅盖,冬瓜呈透明色,撒葱花即可
紫苏内拥有特有的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黄瓜更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两者搭配非常好吃!
食材:黄瓜、紫苏、蒜、小米椒、盐、生抽
做法:
1、黄瓜洗净后斜刀切大片(稍厚一点点),紫苏切碎,蒜切末,小米椒切圈
2、先用电饼铛将黄瓜两面煎一下(不要煎的太软,保留些脆脆的口感)
3、另起锅烧油爆香蒜末、小米椒和紫苏
4、接着下入煎好的黄瓜一起翻炒入味,加盐和生抽调味即可
5、一改以往脆爽的黄瓜口感,煎的有点点焦香的黄瓜片混合着紫苏特有的香味,加之小米椒带来的辣度,吃起来口感好特别!真的越来越喜欢紫苏.
做法:
1、准备一斤左右绿豆芽,洗净后放入盆中,花椒一小把,红干椒几个切成段,一起放入料碗中。生姜一小块切成姜丝、大葱一小段切成葱丝,一起放入料碗中备用。
2、炒锅烧热,添入少许食用油,放入麻椒,红辣椒 ,姜丝,葱丝爆香。
3、将绿豆芽控干水分,放入锅中,加入20克白醋,快速翻炒几下。加入3克食盐,1克鸡精,1克胡椒粉,去除绿豆芽的豆腥味。
4、开大火,继续翻炒几下,化开调料。起锅前淋入少许芝麻油翻炒两下。将炒好的绿豆芽倒入漏勺中,控去多余的汤汁。重新倒入锅中,再简单翻炒几下,就可以关火起锅装盘食用了。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对步骤和调料用量进行调整,以满足自己的口味需求。
致力于用最简单的食材,为您分享最可口的佳肴,以上分享的8种控糖蔬菜的做法,大家都学会了吗,学会了在家试着做一下吧,!欢迎点赞,关注,转发和收藏,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糖尿病最“怕”这5种蔬菜,不吃药也能降血糖?别再花冤枉钱了
45岁的陈师傅,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因工作性质原因,早出晚归,饮食也不规律,年前因视线模糊影响工作,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糖尿病。
怕耽误工作,陈师傅总在网上寻找“如何快速降糖”,在一篇文章里看到吃秋葵可以降血糖,陈师傅想着蔬菜本就健康、没副作用,就放开了吃,有时候一天三顿都吃。而且还为了省钱,把降糖药也停了。
谁知,这个月去复查,血糖竟然飙升到了16.5,医生得知事情原委 ,严厉告知陈师傅,不可轻信单靠食疗就能控糖的活法!
糖尿病流行率仍在节节攀升,根据2023年各地科学家协作开展的最新研究数据数据显示:
从1990年到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有明显涨幅,从3.2%升至6.1%;且未来30年仍然处于大幅度上升的趋势,预计到2050年增长至接近10%,总的患病人数可能将超过13亿。
可见,糖尿病的发展形势在我国十分严峻,一度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它的主要特征仅表现为高血糖,不像其它疾病那样有明显的体征。
但它引发的危害却不容小觑,如没有及时干预,可引发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病变、感染等,对人们预期寿命将造成显著影响。
2023年10月,《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上刊登了一项涉及超151万人的队列研究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诊断时间与全因死亡风险升高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剂量反应,诊断时间每早10年,全因死亡风险提升14%,心血管死亡风险提升19%。
也就是说,糖尿病诊断的年龄越早,死亡风险越高。
而随着糖尿病开始侵袭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如何尽可能地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或者延缓发病的时间,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大难题。
对于降糖,很多患者都想通过食疗代替药物,包括司机陈师傅,不仅认为坚持食疗可以起到降血糖作用,甚至觉得比吃药还靠谱,那么,真的存在降糖食物吗?尤其是网传的5种“降糖神器”,靠谱吗?
1、苦瓜
动物实验表明苦瓜当中含的苦瓜皂苷、苦瓜多糖、肽类、生物碱等成分,确实可通过抗自由基、发挥类胰岛素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降糖成分需通过提取、纯化等操作通过口服药片或皮下注射才会有效果,所以不要将其当降糖治病的药,直接食用是达不到效果的。
2、南瓜
南瓜虽然含糖量不高,但毕竟属于含糖食物,进入肠胃后,消化快、吸收率高,且葡萄糖释放较快,反而容易升高血糖。
3、牛蒡
牛蒡子当中的菊糖、胡萝卜和膳食纤维等成分可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胰高血糖素样肽-1释放,改善糖耐量、降低血糖,可一定程度上能辅助降糖,但注意,它不能完全用来代替药物进行降糖治疗。
4、秋葵
秋葵当中的膳食纤维、果胶等成分含量较高,对减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有一定帮助,但注意,目前关于秋葵降糖作用的研究仍有限,效果不定,所以不要指望单纯吃秋葵就能降血糖。
5、白萝卜
白萝卜属于低糖蔬菜,因此被认为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但事实上关于白萝卜降糖效果的研究并不充分,其降糖作用相对较弱,因此不可替代药物。
总而言之,某些食物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辅助降糖,但不要把它的效果夸张化,更不要用来代替药物进行降糖治疗,这样只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危害身体。
三、预防胜于治疗,养成健康习惯血糖高≠糖尿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也能显著降低血糖升高的风险。想要预防血糖高,平时这样做。
1、合理饮食
尽量保证饮食均衡,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同时高糖食物、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这是预防糖尿病的一项有效措施。
2、坚持锻炼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帮助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预防肥胖;同时还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预防糖尿病。因此建议成人每周最好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
3、规律作息
长期晚睡,可导致内分泌紊乱,继而影响胰岛素的调节能力,提升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所以保持一个规律的作息对预防糖尿病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4、定期检查
定期体检对对抗糖尿病来说意义重大,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血糖的状况,有异常,可以及时干预,避免糖尿病发展成严重问题。
对于糖尿病,预防胜于治疗,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如果确诊为糖尿病,要遵从医嘱,规范治疗,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食疗,以免延误病情,得不偿失。
参考资料:
[1]《血糖高?别想只靠降血糖食物来拯救!》.人卫健康. 2024-01-23
[2]《11万人研究发现:经常吃这些食物,更容易患糖尿病!竟不是油和肉……》. 健康时报 .2023-12-26
[3]《超一半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科普中国. 2023-12-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糖尿病最“怕”这5种蔬菜,不吃药也能降血糖?别再让父母受骗了
李叔1年前查出高血糖,不得已把平时最爱的酒都戒了,加上饮食控制,所以身体也没啥大碍。
只是临近年关,和老友聚会多了起来,别人喝酒他就在旁边吃花生,儿子查了花生是低糖食物,没多想就由他去了。
直到最近,李叔喝水频率越来越高,但还是感觉口渴的厉害,血糖仪上的数值也是居高不下,才着急去医院复查,医生问了他最近症状和饮食习惯才缓缓道:花生吃多了!
他也不解,这花生不是淀粉,也不是高糖食物,怎么也会导致血糖升高呢?
花生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受欢迎的食物之一,但最近却出现了一些异议,有人说吃花生容易高血糖,还会导致糖尿病,也有人说吃花生可以帮助控制血糖。那么花生到底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呢?
其实如果只是适量摄入,吃花生还是利大于弊的,因为花生中含有的花生四烯酸可以帮助脑细胞生长发育,还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当然也包括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
2021年美国心脏协会旗下《中风(Stroke)》杂志发表的研究表示,适量吃花生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图源自网络
但花生也不是吃的越多越好,特别是对于高血糖的患者来说,当花生四烯酸摄入过多,也会引起胰岛失调,进一步升高血糖。因此,花生虽有益,但是可不能像李叔那样当零食吃。
另外,花生碳水化合物并不高,升糖指数低,糖尿病人也可以吃。只是吃得时候一定得注意控制好量,大量食用会让身体内摄入过多的脂肪,也会导致血糖升高,特别是油炸过的花生,最好不要吃。
所以,糖尿病患者适量吃点花生是没问题的,建议平均每天吃25-35克就够了。
同时,因为花生含有大量蛋白质,饭前吃花生会有一定的饱腹感,所以糖尿病人可以选择在饭前来一把花生,正好也能控制食欲。
二、这5种蔬菜是糖尿病“克星”,能代替药物降血糖?有传言说一些蔬菜有降血糖作用,多吃可以代替降糖药使用,还没有副作用,这些所谓的血糖克星蔬菜真的可以降血糖吗?
1、南瓜
有传言称,南瓜因为含有铬和南瓜多糖两大元素,所以有很好的降糖作用,但实际上南瓜升糖还是更快一些,据相关数据显示,南瓜“糖分”并不低,糖类含量为5.3%~8.8%,而且煮熟后升糖指数高达75,是妥妥的升糖食物。
虽然吃南瓜降糖的说法并不靠谱,但也不是说糖尿病人就不能吃南瓜了,只是要注意量和烹饪方法。专家建议糖友每天南瓜食用量控制在100~200克,还要相应的减少主食的量。
日常可以蒸着吃,或者搭配五谷熬粥,也可以和其它蔬菜一起炒,但不要放太多油盐,能延缓血糖上升。
2、西兰花
西兰花也是因为含有铬元素,所以被当成降血糖蔬菜,但学术界一直对铬降糖还是升糖存在一定争议,至今也没有那个研究结果得到官方一致认可。
3、秋葵
有人说秋葵含有的秋葵胶,溶于水后具有类似胶质纤维的特性,可以在肠道内形成一层保护膜,减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但目前这个论断还缺乏大量实验证据支撑。
4、白萝卜
白萝卜不属于升糖食物,而且由它提炼出的芥子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一些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有人说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可帮助分解脂肪和淀粉,从而降糖。
但实际上,现有证据只能说明不饱和脂肪酸有改善炎症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并不等于可以降血糖,而且摄入过量芥子油还可能导致糖尿病风险上升。
5、苦瓜
苦瓜因为含有苦瓜素和多肽P,被认为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效果,然而实际实验过程中,两种活性成分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功效,而且在苦瓜中的含量微乎其微,所以靠吃苦瓜也很难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国际糖尿病联盟曾发布过中国糖尿病人相关数据,据了解,中国现存的糖尿病人已超过1亿,而且成人中前期患者占了50%。所以想要预防糖尿病,控血糖很重要,这3个生活习惯一定要注意。
1、三餐要规律
现在很多人为了减肥,胡乱节食,最后控制不住又加重暴饮暴食,导致血糖波动较大,影响了胰岛素分泌,反而人会更容易胖。因此三餐规律,保持平稳的血糖,不仅对减肥有帮助,还更健康。
此外,很多人喜欢的夜宵也是影响血糖波动的一大要素,哈佛医学院曾做过相关研究,发现晚上吃夜宵的人,血糖平均上升了6.4%。
2、主食要替换
我国主食大多是由精制碳水构成,谷物摄入量低,因此很容易造成血糖异常。我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成年人每日谷物摄入量要达到200~300克,同时要适度增加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含量,以防餐后血糖升高。另外,吃软饭真的很容易血糖升高,所以主食烹饪不要过烂,而且细嚼慢咽着吃更好。
3、坚持运动
饭后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血糖升高的情况,因为运动过程中需要血糖参与,所以有利于降低血糖升高速度,也不容易导致脂肪沉积。
总的来说控制血糖,离不开健康的饮食习惯,不止要保证营养均衡、多样,还不能缺少适量的运动,那么以上这些点你做对了多少?
参考资料:
[1]《苦瓜、西兰花、萝卜能降血糖?真的存在降糖食物吗?》.科普中国.2020-03-17.
[2]《南瓜到底升糖还是降糖?糖友到底该怎么吃?》.糖尿病之友杂志.2023-09-29.
[3]《苦瓜降血糖?西葫芦致癌?这些关于蔬菜的谣言,别再信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2-10-0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