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后背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后背发麻的病因)

中医庞主任 0
文章目录:

后背发凉?无非是阳气不足,伤寒论一个方子,补心阳,百病消

之前很多朋友跟我说,他后背总是发凉?就算是现在春天十几度的天气,还是觉得后背凉飕飕的,这到底是啥原因啊?

别急,看完我今天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郭某某,男,78 岁,2016 年 1 月 8 日就诊,这位患者什么情况呢,也是说后背发冷,腿软乏力!

患者跟我说他 1 个月前因突发头晕、不能行走,于本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住院治疗,曾出现心慌气短等不适。现在虽然出院了,但是心慌气短、气不够用等症状仍无缓解,并且后背发凉,腿软乏力,大便秘结、四五日一行。因其曾患糖尿病足于本科住院治疗,效果尚可,故对我们院算是信任有加,所以要求吃中药治疗。

察其舌质淡红、舌尖红明显,右脉沉细弱、明显弱于左脉,左寸关略洪,尺沉、偏内。

患者反复强调心慌气短、气不够用、后背发凉,说以前气短、气不够用的时候,含服复方丹参滴丸就能缓解,但是自从上次住院某天输液无效后,自此服用丹参滴丸便不再管用了。

背为阳,腹为阴。背恶寒,阳气不足也。

我首先考虑的便是寒水之气伤及心阳,心阳式微故见心悸气短、背凉诸症,本欲予真武汤,然考虑其后背发凉比较明显,结合《伤寒论》第 304 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遂处附子汤加味:

炮附子、白芍、茯神、生白术、炙甘草、党参、桂枝、生龙骨。

2016 年 1 月 15 日,患者及其保姆笑逐颜开地来复诊,说道:「好多了,现在就是半夜 1 点容易醒来,难再入睡,夜里起来上厕所也不用拄棍了,头没那么晕了,时有口干、口苦、咽痛,痰比以前少多了,以前早上起来痰多的都没法说话,大便虽仍干燥,但基本上 1 天 1 次,并且你把我的嗅觉治好了,以前她(保姆)做的饭什么味儿可香了,后背不凉了,脖子还有点儿凉……」我听了,也为其感到欣慰。

前方加减继续调理。

其实附子汤加减治疗这个病症是再好不过了,《伤寒论》第 304 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现在很多研究经方的专家学者也指出「背恶寒」是使用附子汤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临床中,对于「背恶寒」表现突出的患者,笔者常辨证使用附子汤加减治疗,大多数效果都很好。

有后背发冷的朋友们,可以在专业医师指导之下,试着用下本方。

我是@中医内科庞主任,关注我,有问题可以找我说说。

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睡不好觉后背发凉还出汗,咋回事?

【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健康】

对于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来说,随着病程的延长及年龄的增大,心脑等大血管很可能会发生病变,引发比如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但在其发生过程中身体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需要特别注意切不可掉以轻心。

张女士高血压多年,一直在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近一段时间以来晚上总是睡不好觉,常会突然惊醒感觉心跳得很快,好几次在凌晨还感觉后背一阵阵发凉但又有出汗,在家人的催促下去了医院。

根据张女士的症状表现,医生初步判定她可能有了冠心病,睡眠中和凌晨可能发生了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劝她住院做进一步检查。果不其然,检查发现张女士心血管有几处狭窄,狭窄率从30%-65%不等,尤其是心脏最重要的前降支狭窄率接近50%,随时都有发生心肌梗塞的风险,还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进一步问诊得知,张女士多年来只服用了降压药一种药,虽然一直在服用降压药,但很少监测血压,也几乎未到医院做过相关检查。可以说正因如此,才导致了不可逆的冠心病发生,如今能做的只能是延缓冠心病的进展,尽可能阻止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的发生,但发生风险却随时存在。

实际生活中,像张女士一样的人并不少见,认为只要服用了降压药就不会有心脑血管的问题。实际上高血压、糖尿病都与全身代谢异常密切相关,而血管病变的发生不只是高血压、高血糖才会导致,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是要严格控制血脂。

尤其是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它是将脂肪运送进血管内皮下的运输工具,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由于血管内皮更容易受到损伤给脂肪的进入打开方便之门,因此对低密度脂蛋白要进行极为严格的控制,比如:

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除了要将血压、血糖控制好之外,首先要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mmol/L以下,而正常人低密度脂蛋白不高于3.37mmol/L即可。如果已经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则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是小于1.8mmol/L,否则无法阻止与延缓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而要想控制低密度脂蛋白通常需要服用降脂药才能做到。

此外,一旦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还应当同时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预防血栓的形成,避免心肌梗塞、脑梗塞等的发生。

总之,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应当定期检查各项指标,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将血压、血糖、血脂等控制达标,不能仅盯着血压、血糖,更不能只管服药不管血压、血糖是否达标,要知道一旦血管病变发生即是不可逆的,心脑血管病只能延缓进展而无法逆转。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推荐阅读

一位高血压患者讲述:我被自己的血压骗了一年,如果是你会咋办?

背恶寒案的治疗心得

F某某,女,57岁

初诊时间:2022.01.05

主诉:后背凉1月

现病史:1月前肺炎住院治疗后咳嗽改善,但遗留后背凉,需要在屋子里穿棉袄,穿多则多汗,穿少则冷,现在偶有轻微咳嗽,晚上咽痛咽干,常失眠,口中和,舌略暗红,苔后部厚腻略灰黄,高血压30多年,刚发现糖尿病,4年前有过一次肺炎。咽红充血,胆囊炎病史。

中医如何看待背恶寒:后背感觉发凉从中医角度首先考虑是体内的阳气不足造成的,机体阳气不足的话,阳气的温煦功能下降,表现出一系列虚寒的症状,比如四肢后背发凉、神思倦怠、畏寒怕冷等症。

还可能是气血不足造成的,气血不足的话,机体的代谢减慢,产生的热量就会减少,就会出现躯干四肢部位的发凉症状。另外,机体感受寒邪侵袭,寒邪易伤阳气,造成体内阳气被遏,也会出现包括后背在内的部位发凉。

从中医辨证治疗的角度来看这个患者住院治疗肺炎使用凉性抗生素,遗留后背凉,口中
和,苔腻~阴证;屋内穿棉袄,穿多则多汗,穿少则冷~表不解~少阴证;轻微咳嗽,咽
干,咽痛,咽红,舌红,苔灰黄~表不解,内有郁热;内有郁热引发失眠和胆囊炎;高
血压,糖尿病~血虚血瘀水饮;处方为麻黄附子甘草汤 黄连温胆汤 小柴胡汤 当归芍
药散,麻黄8克.附子8克.炙甘草6克.黄连15克.竹茹8克.枳壳8克.半夏8克.陈皮8克.茯苓
15.柴胡10克.黄芩10克.党参18克.川芎6克.当归8克.白芍15克.泽泻15克.炒白术15克.炒
苍术10克。

我是中医医生刘剑鑫,关注我,多一个朋友,健康多一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