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力低(糖尿病 视力减退)
糖尿病为什么会导致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糖尿病是能够引起并发症最多的慢性病;长期的血糖升高会引起全身大小血管的病变,可以引起心、脑、肾、眼底等多个靶器官的损害,已经发展成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据统计,每8秒钟 就有1人因糖尿病而死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出现的眼部并发症,除此之外还可出现白内障、青光眼等病症,导致患者的视力下降、食物模糊,甚至导致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损害视力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升高会引发全身微小动脉的硬化,眼底小动脉的硬化会导致视网膜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于是视网膜上诱发很多新生血管的增殖。新生血管是一种病态的血管,可在眼睛内部组织上向各个方向任意生长,如果生长到虹膜上堵塞了房角,可导致患者眼压升高,引起继发青光眼的发生;新生血管极易破裂出血,如果新生血管蔓延至视网膜,可导致眼底出血造成患者无痛性的视力急剧下降,甚至没有光感;破裂的血管上还可长出疤痕组织附着在视网膜上,如果疤痕组织收缩会牵拉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脱离;病史在20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99%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史在20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60%以上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患者的视力逐渐下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会损害视力
黄斑是视网膜上一个特殊部位,负责我们的“中心视力”.保证我们视物的精确性。糖尿病可引起眼部代谢异常,破坏视网膜内外屏障,造成黄斑部血管和组织之间细胞外液的“进出失衡”,引发黄斑水肿。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的常见原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视功能和生活质量。
白内障引起的视物模糊、视力下降
白内障也是糖尿病在眼部的常见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往往双眼晶状体后囊膜浑浊,呈现暗黄色,类似“锅底样浑浊”。白内障给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带来了不便,白内障再也不少是老年人的专利眼病了.
糖尿病可引起一过性近视,导致短暂的视物不清
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时.会有过多的水分快速进入晶体内,造成晶体“变
胖”,屈光度呈现类似近视眼的改变,眼睛会变得有点近视,造成一过性视物模糊、不清;血糖波动较大时,会可出现一天内看东西有时清楚,有时模糊的现象。当生活中,我们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重视,注意排除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相关疾病,还注意颈部、脑部及眼部血管有无斑块、狭窄、栓塞等异常;
糖尿病患者发生视觉异常,一定要及时就诊
如果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视觉异常:比如看东西大小发生变化;看东西时直的变成弯的;看东西时颜色偏暗或偏黄或是眼前有闪光感,或者有固定的黑影,或者突然看不见东西等等,都要迅速去眼科就诊,排除眼底异常。糖尿病患者在监测血糖的同时,也要定期做“眼部体检”,监测眼压排除青光眼;并散瞳进行眼底检查以排除眼底病变;只有严格控制血糖,并早防、早治才能避免糖尿病眼病的发生。
得了糖尿病视力却不行了?专家:患者应定期查看眼底及时发现干预“糖网”
“为什么我明明得的是糖尿病,但是视力却越来越不行了?”11月14日是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眼底病专科主任童晓维提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糖网”)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没有及时发现并规范治疗,病变会导致视力损伤和失明无法恢复。
30岁的李女士患有糖尿病,怀孕期间出现视力严重下降,生完孩子几乎失明了。孩子嗷嗷待哺,自己却什么都看不见,李女士陷入了严重抑郁中。事实上,临床经常遇到40岁至50岁甚至30岁以下的患者因不重视糖尿病并发症,错过治疗时机、继而失明,为个人、家庭和社会增加了难以承受的负担。
童晓维说,糖尿病眼病是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糖网”。所谓“糖网”,即糖尿病使视网膜血管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中,从而变得脆弱,容易渗漏、出血,形成病变。专家介绍:约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个“糖网”患者。血糖控制不好、伴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已出现糖尿病性肾脏并发症的患者都是“糖网”高危人群。此外,“糖网”发生和糖尿病的病程时间有密切关系,患糖尿病时间越长,发生概率越大。
“糖网”可怕之处在于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尽管出现眼底出血,但只要没有波及黄斑,视力可能依然不受影响,极易被忽视。然而,一旦出现视力下降等症状,病情往往已经相当严重,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严重者可致盲,且病程不可逆。为此,糖尿病患者应当形成定期检查眼底习惯。当出现视物模糊、视物变形、重影、黑影遮挡等时,就应高度警惕。
记者获悉,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已在全市5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商务楼宇开展视觉健康智能管理中心(简称VIMC)试点,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基本医疗服务,实现以人工智能技术缓解城区、郊区人群之间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该创新模式解决方案正在向长三角区域推广,并在全国树立标杆。
所谓VIMC,是以智慧化、标准化、一站式服务为核心,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赋能,聚焦重点眼病实施动态连续的视觉健康分级分类管理。该模式可全面提升医防融合、全程连续、精准高效的视觉健康管理效能,保障居民视觉健康。
未来,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将持续建设专业化眼底疾病诊疗系统和便捷化诊疗模式,为更多眼病患者带来光明希望;同时打造更多VIMC便民应用场景,让市民在地铁、公园等公共场所享受到便捷的眼底筛查服务。
内图说明:上海市眼防中心当日举办科普活动。
来源:作者:顾泳
得了糖尿病,眼睛会失明?来看解答→
健康谣言 :得了糖尿病,眼睛会失明?
作为糖尿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若变得严重,会影响患者视力,甚至失明。
但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发现糖尿病后,尽早筛查眼底病变、定期随访眼底、积极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失明的风险。
1型糖尿病患者在起病5年后,需每年检查眼底;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糖尿病后,即需每年检查眼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致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