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青芒果(青芒果糖尿病好吃吗)
芒果上有黑色斑点 能吃吗
芒果,营养丰富、嫩滑香甜,素有“热带果王”的美誉。眼下正是芒果飘香的时节,近日,一条“豹纹芒果究竟是何物”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视频显示,有人正在售卖“豹纹芒果”,售价2元一斤。记者注意到,售卖的芒果上有大量黑色斑点,在视频评论区,有网友表示,所谓的“豹纹芒果”就是不新鲜的芒果。
芒果穿“豹纹”,到底是咋回事儿?吃芒果,您还应该掌握点啥知识?不妨听听热带水果研究领域的专家如何说。
芒果穿“豹纹”?
是因为“生病”了
金黄的果皮上“点缀”着大大小小的黑色斑点,乍一看和“狂野霸气”的豹纹确实有几分相似。近日,网上广西南宁一家水果店售卖2元一斤的“豹纹芒果”,着实收获了一波流量。
芒果穿“豹纹”,其实是因为它病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吴婧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豹纹”出现的原因很多,较常见的是“芒果炭疽病”,这是一种由植物病原真菌炭疽菌引起的芒果采前和采后的重要病害。它是一个“破坏家”,可以危害芒果叶片、花序、果实和枝梢,造成采前失收;它还是一个“潜伏者”,田间看似无病果实,常在采后贮藏期发病,发病初期果皮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周围有黄晕,数个病斑融合后形成大斑,就出现了市场上的“豹纹芒果”。
不过,芒果炭疽病和人的炭疽病完全是两码事,这种只侵染植物的病菌并不危害人的生命安全。对热带水果来说,“炭疽病”很常见。比如熟透了的香蕉,表皮上就有很多黑褐色的斑点,这也和果皮上“潜伏”的炭疽病菌有关。
“豹纹芒果”能吃吗?
专家提醒:原因不明的,慎食
除了炭疽病菌这种病原性病害可引起芒果的黑斑,一些生理性病害也会引发类似“症状”,最常见的是低温贮藏造成的冷害或运输过程中被挤压的伤痕。芒果是呼吸跃变型水果,本身冷敏性很强。同时,芒果果皮含有多酚氧化酶,遇到上述两种情况后,果皮内的细胞就会受到损伤,细胞中的酚类物质会被氧化成褐色的醌类物质释放出来,形成小黑斑。
因此,“豹纹芒果”并非什么新品种,而是芒果品质等级下降或贮藏过久的表现。
至于这种芒果能不能吃,吴婧波认为应区别对待。如果仅是由生理性病害引起的,大多数情况下果肉无变质情况,撕掉表皮后是可以放心食用的。若是由病菌引起的病变,芒果表皮上的黑点已有指甲大小,且分布较多,或果皮有裂纹、分泌物渗出,就建议大家不要再食用了。病菌本身或者其产生的代谢产物虽不一定危害人的生命,但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吴婧波提醒消费者,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芒果病害,都会使芒果的品质大打折扣。误食变质芒果会引起食物中毒,并出现腹泻、腹痛、呕吐、头痛等症状。因此,消费者如果无法辨别“豹纹”的病因,应该慎食。
如何选购
察颜观色还不够
买芒果,很多人都青睐外表美艳的黄色,更有不少人把果皮颜色作为判断芒果是否成熟的“金标准”。那么,这样的常识到底靠不靠谱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王松标研究员说,全世界约有2000多个芒果品种,遗传多样性很丰富,果皮颜色方面就有绿色、黄绿色、黄绿色盖红色或艳红色。虽然大多数芒果成熟后果皮呈金黄色,但也有品种是呈现黄红色、黄绿色或青绿色的。比如原产于美国的凯特芒,果皮大部分呈淡绿色,向阳面和果肩呈淡红色;红象牙芒,果皮是淡淡的粉红色和绿色相间;桂七芒、椰香芒以及泰国的青皮芒,在采摘时果皮呈青绿色,有的后熟过程中呈青绿色或绿黄色。
王松标进一步解释说,芒果果皮的颜色变化主要取决于果皮中所含的叶绿素、类黄酮以及花色素苷等呈色色素的降解与合成程度。一般来说,芒果在后熟过程中,果皮所含的叶绿素是降解的,而类黄酮及花色素苷是不降解甚至是合成的。因此,有些刚采摘时带绿色的芒果在催熟过程中会转成黄色或黄红色,而如果这个过程中叶绿素降解不充分,就是绿色或黄绿色的。
和果皮不同,芒果成熟过程中,果肉内含物是淀粉转化成了糖,酸性物质降解、香气物质形成。因此,察颜观色的办法并不靠谱。辨别芒果是否成熟,王松标建议最好还是通过摸、闻等方法来判别。
摸:用手轻摁芒果果肩部位。触摸时,感觉果肉由硬实变成松软或有弹性则表明后熟完成,可以食用。若仍硬实无弹性,则说明芒果没有完全后熟,此时食用酸度较高、甜度较低。
闻:除了摸,还可以用闻的方法来判断。成熟的芒果有浓郁的果香,特别是靠近果蒂的部位,香味更是浓烈。
大多数时候,消费者在超市可能都会买到没有熟透的芒果,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王松标解释说,芒果和香蕉一样,是呼吸跃变型果实,不耐贮运,在果园若等到完全成熟软化采摘,有些品种会大量落果,有些品种甚至会出现烂心,造成损失,而且完全成熟采摘的芒果无法长途运输。因此,芒果一般达到七分熟或八分熟就能采摘,然后在运输和销售地集中催熟处理或者不催熟处理直接上架,由消费者自己放置软熟再食用。
若买回家的芒果较硬还未熟透,消费者可以把它和苹果、香蕉、桃子等一起放到纸箱等容器并密封,利用这些水果散发出的乙烯气体来催熟芒果。一般来说,大约两三天的时间就可以成熟,温度越高,芒果变软的时间就越短。夏季直接在室内放置,也能变软成熟。
怎么食用
芒果最好切块儿吃
芒果不仅颜值高、味道好,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吴婧波告诉记者,芒果是胡萝卜素、VC、硒和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有护目养颜、抗氧化、抗癌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同时,芒果中含有芒果甙、槲皮素等成分,对咳嗽、痰多、气喘等有辅助治疗作用。因此,适量、常食芒果,有益健康。
吃芒果时,很多人习惯于剥开皮后直接咬食。然而,吴婧波并不推荐这种酣畅淋漓的吃法,吃芒果,最好还是“文雅”些,比如切成小块儿食用。
吴婧波解释说,芒果中含有很多易引起人过敏的物质,且我国芒果过敏人群基数较大,过敏较为严重者会出现红肿、疼痛等现象。而直接咬食芒果,很容易将果汁沾到口边或脸部皮肤上。果汁长时间残留在皮肤上,就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性作用,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所以,吃芒果时,最好将果肉切成小块,直接送入口中;吃完后,应及时用盐水漱口、清水洗脸,避免果汁残留。
芒果虽好吃,但食用也应注意:
首先,不要一次性吃太多。芒果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以及糖分,一次性吃太多,容易引起腹胀。
其次,过敏体质人群慎吃。由于芒果中含有的果酸、氨基酸、各种蛋白质等刺激性物质比较多,过敏或者易过敏体质的人食用后容易出现过敏现象,导致呕吐、腹泻、皮肤红斑等。
最后,建议血糖高的人群少食。芒果含糖量很高,吃多了容易导致高血糖,患有糖尿病、高血糖的人应少食。
小贴士:
教你挑选芒果的5个小招术
看果形:因为芒果的核相对较大,所以在挑选芒果时要尽量挑选核小的芒果,以便吃到更多的果肉。从果形上可以判断出果核的大小,一般说来,果形偏长的芒果,核较细小,而果形短粗的芒果,核较粗大。
看果皮:芒果以皮色黄橙均匀、表皮光滑、果蒂周围无黑点、触摸时感觉坚实而有肉质感为佳。如果皮色青绿、表皮发涩、或是表皮及果蒂周围有黑点,为未成熟芒果或已熟透的芒果。
看果蒂:购买时可用手摁果蒂部位,如果感觉较硬实、富有弹性,为成熟的芒果;而果蒂部位过硬或过软都说明质量不佳。
看果肉:将芒果切开,如果发现果核是硬的,果肉是黄色,则说明果实已经成熟;如果核仍然是软的,而果肉呈现白色,说明果实尚未成熟。
试沉浮:鉴别芒果还可以采用放入水中试沉浮的方法。如果芒果放入水中后,呈下沉或半下沉状态,说明芒果已经成熟;而如果芒果是浮在表面的,则说明芒果尚未成熟。
综合中国消费者报、现代快报等报道
来源: 武汉晚报
春季这5种水果更常见,糖尿病人要慎食!
一、草莓
草莓在春季是比较应季的水果,而糖尿病人可以适当的食用一些草莓,由于草莓中所含的热量和糖分是比较低的,虽然它吃起来比较酸甜,但是它所含的糖分是不会影响到血糖,因此糖尿病人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草莓,草莓中含有蛋白质以及柠檬酸等物质,血糖稳定的糖尿病人是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草莓
二、芒果
芒果在春季也是比较常见的,而糖尿病人对于芒果要尽量慎用,因为芒果是一种比较容易过敏的水果,糖尿病人本身自身的免疫力比较弱,如果食用这种容易过敏的水果就容易让自己的皮肤出现过敏,而芒果中所含的糖分也是比较高,糖尿病人如果过多的食用芒果也是会导致血糖受到影响,所以对于芒果糖尿病人要慎重食用。
三、山竹
山竹所含的热量是比较高的,而且它也是一种糖分比较高的水果,所以糖尿病人要尽量避免食用山竹,虽然山竹中有大量的维生素,但是糖尿病人如果食用山竹很容易让血糖出现上升不稳定的现象,所以对于山竹糖尿病人要尽量避免。
四、菠萝
菠萝酸酸甜甜,相信很多人都比较喜欢吃,而且菠萝中的热量属于中等,所以糖尿病人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菠萝,菠萝中所含的膳食纤维比较高,可以帮助糖尿病人促进排便,另外菠萝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能够帮助糖尿病人预防神经病变的发生。
五、桑葚
春季也是桑葚大量上市的一个季节,而糖尿病人对于桑葚也是要控制的食用,因为桑葚中的热量比较高,但是由于它里面有可以降血糖的物质,所以糖尿病人可以少量的食用一些桑葚,但是也要注意由于桑葚中含有一种溶血性过敏物质,这种物质容易导致糖尿病人出现溶血性肠炎,所以在食用桑葚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
温馨提示,以上这几种水果在春季是比较当季的,也是比较常见的水果,但是糖尿病人不要以为自己的血糖稳定就能够吃这些水果,在吃这些水果前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确认这些水果是否对自己的血糖以及身体有影响,才能够决定自己是否要食用这些水果。
糖尿病人能吃的水果清单,越吃越健康
糖尿病朋友不必和水果“一刀两断”。但是由于大部分的水果中都含有糖分,我们的糖友们还是要精挑细选。如何在不升高血糖的情况下吃水果也就成了一门学问,小D医生为广大糖友们奉上独家水果食用秘笈,帮你吃得健康,吃得安心。
1份可食用的水果清单糖尿病患者在选择水果时,要充分考虑影响人体血糖的三个指标:含糖量、血糖生成指数(GI)和糖负荷(GL)。这其中,GL值尤其关键。
● 含糖量
一般指单位质量的可食用品部分所含糖分的比重。含糖量<10%为低糖水果,含糖量10%-20%为中糖水果,含糖量>20%为高糖水果。
低糖水果:
西瓜、橙、草莓、葡萄,还有青梅、甜瓜、柠檬、桃、李、杏、枇杷、菠萝、甘蔗、椰子、樱桃、橄榄……糖尿病人在病情稳定时可以食用。
中糖水果:
香蕉、石榴、苹果、梨,还有柚子、橘子、荔枝、芒果……糖尿病人要参照水果的GI指数,慎重选用。
高糖水果:
枣、桂圆、山楂、柿饼,还有干枣、蜜枣、葡萄干、杏干……其含糖量甚高,糖尿病患者则不能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水果越甜,含糖量不一定越高。因为甜度不但与含糖量高低有关,还与糖的种类(比如果糖比蔗糖甜)、酸味有关。
● 血糖生成指数(GI)
指吃50g食物后2小时内的血糖增值,与吃50g葡萄糖后2小时内血糖增值的比值,是衡量食物升高餐后血糖能力的一项有效指标。食物GI越高,进入胃肠道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进入血液的峰值高,血糖升高快、波动大,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GI<55为低GI食物
55-70为中GI食物
GI>70为高GI食物
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GI小于55的水果,如青苹果、桃、柚子、生香蕉、橘子、梨等。尽量少食用GI值相对较高的西瓜、菠萝、芒果、鲜枣等。
● 糖负荷(GL)
指食物中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以含糖量计算)与该种食物GI的乘积再除以100。它能综合反映食物中糖的性质和摄入量,同时考虑了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质与量对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
GL<10为低GL食物
10-20为中GL食物
GL>20为高GL食物
选择合适的水果,主要看GL指标。
下方表格列出常见水果的含糖量、GI和GL排行榜,标绿部分表示糖尿病人可以食用,标黄部分限量食用,标红部分不宜食用。
无论哪种水果,一次不要吃得太多,最好不超过200克。重病患者不宜多吃,病情稳定者可以适量的吃一些。
● 必先控制血糖值
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宜吃水果的。
这些糖尿病朋友可以放心进食水果
空腹血糖(FPG)<7.8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2hPG)<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
近期没有血糖“过山车”现象(忽高忽低)
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还想吃水果,建议用西红柿或黄瓜来替代。
● 选择低含糖量、低GL水果
在病情稳定时可适当选择含糖量10%以下的水果,但含糖在20%左右甚至更多,就应谨慎少吃或坚决不吃;选择低GL的水果,可以多样化,以不超过10GL为原则。高GL的水果不宜食用,如:熟香蕉、枣、椰子、葡萄干等。
一些低GL但高GI的水果如西瓜,为了减少食用后血糖骤升,每次只能吃少量,可以分多次食用。
糖友们要牢记
果汁不等于水果
因为水果榨成果汁后GL较高,容易造成血糖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而且维生素及纤维素流失、饱腹感下降、总能量增加。另外,水果罐头也不要吃。
● 选择合适的时间吃
糖尿病朋友吃水果的最佳时间
上午9~10点
下午3~4点
睡前一个小时
这样既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C,还可避免发生低血糖,又不会使血糖过度升高。
● 控制热量总摄入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水果的进食量,切忌一次吃得太多。任何水果都含有或多或少的热量,尤其是含糖量高的水果。所以在吃了一定量的水果后,要相应地在主食中扣除进食水果的热量,以保持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不变。
常见的水果与主食之间的热量互换关系
25g米面类主食可提供90千卡的热量
能提供相同热量的水果分别是:150g柿子、香蕉或鲜荔枝,200g梨、桃、苹果、桔子、橙子、猕猴桃、李子、杏或葡萄,300g草莓,500g西瓜。
● 及时监测血糖值
这点最为重要,上述GI值是以正常人为标准,但每个人的消化吸收能力不一样,对血糖的影响也会有差异。
所以当患者刚进食水果时或进食水果的品种、量有变化时,都要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然后根据血糖情况决定吃或不吃,或增减水果摄入量。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J].中国营养学会官网,2017.
[2]水果含糖量[N]., 沧州晚报,2018.03.09(第19版:健康).
[3]葛声.糖尿病患者吃水果讲究取舍[J].医药与保健,2013.(5):55-55.
[4]文雯.糖尿病患者巧吃水果[J].健康,2016.(5):34-34.
[5]康夕.糖尿病患者怎样吃水果?[J].药物与人,2007.(3):70-70.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也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请谨慎阅读。本文为因数科普原创文章,未经本平台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留言,征得平台同意后才可进行,转载或使用请务必注明来源。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