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酮糖尿病(血酮与糖尿病)
血酮多少算异常?为什么糖尿病患者需要测血酮?
血糖监测对很多糖友来说并不陌生,有一部分糖友在测血糖的同时医师会安排血酮监测,很多糖友会有疑问,血酮是什么呢?为什么要测血酮,今天小编给大家一一解答。
什么是血酮
血酮一般是指血液中的酮体,它是脂肪酸在肝脏内正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正常人血液中酮体含量极少,当某种生理状态(如饥饿、禁食、严重的妊娠反应)导致体内糖供应障碍,或病理状态(如糖尿病)胰岛素急剧缺乏而使体内糖利用障碍时,脂肪酸就成为主要供能物质,可在肝脏内大量氧化生成大量酮体。
当肝内酮体生成的量超过肝外组织的利用能力,血酮体浓度就会过高,导致酮血症和酮尿症。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都是酸性物质,在体内大量堆积时会引起酸中毒。妊娠期妇女可因为严重的妊娠反应产生酮症。糖尿病酮症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较为常见的病理性酮症状态。
监测血酮有何意义
当酮体在血液中堆积到一定程度,甚至会引发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于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差的患者,当胰岛素剂量不足或中断治疗时,容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监测血酮,对糖尿病酮症(DK)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诊断和预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上还有一种情况,可以引起血酮体增高,叫饥饿性血酮症。由于长期饥饿的病人,肝糖原的分解代谢消耗,脂肪分解,蛋白质的水解,而产生丙酮类的物质,叫做饥饿性血酮症。
英国成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指南和《中国高血糖危象诊断与治疗指南》将血酮体≥3 mmol/L或尿酮体阳性(即尿酮体检测 以上)作为DKA诊断的三大重要标准之一,后者还建议随机血糖反复高于13.9 mmol/L的患者进行床旁血酮检测,以筛查DK及DKA的状态。
血酮升高的表现有哪些
- 多饮、多尿及乏力等症状加重。
- 胃肠道症状: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有的可表现为腹痛,酷似急腹症,避免误诊与漏诊。
- 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
- 严重脱水、尿量减少、脉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晚期可出现昏迷。
血酮升高的诱因
- 急性感染。
- 胃肠疾病(呕吐,腹泻等)。
- 胰岛素不适当的减量或者突然中断治疗。
- 过多进食含脂肪多的食物、饮酒过度或过度限制进食糖类食物(每天小于100克)。
- 精神应激。
- 创伤、手术等。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糖尿病饮食,饮食定时定量,可多吃绿叶蔬菜。
2.按医嘱继续使用胰岛素治疗,密切监测血糖,严防低血糖的发生。
3.预防感冒,注意饮食卫生,平时进行活动锻炼,增强体质。
4.平时注意多饮水,尤其夏季,不可人为限制饮水量。
5.随身携带糖尿病病人随访卡及糖果,以防止外出时发生意外。
6.保持良好情绪,指导家属配合患者调节情绪,防止精神刺激及情绪剧烈波动。
7.遵医嘱按时复诊,若有特殊情况,及时复诊,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
8.如感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并携带血糖监测卡,不可随便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西电集团医院内分泌科
内分泌科以内分泌代谢疾病及老年病诊治为主,是国家糖尿病教育管理认证单位和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培训实践基地。科室设置床位50张,开放床位62张。现有医护技人员31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5人,中级职称5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7人。年住院患者2000多人次,年门诊量2万人次。
科室具有信息化血糖监测管理系统、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双下肢多普勒检查仪、糖尿病周围神经检查仪、糖尿病胃肠病变检查仪、免散瞳眼底照相仪与双能X线骨密度仪、红光/红外线治疗仪等设备,以上设备能实现糖尿病患者一站式诊疗服务。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提高,科室在糖尿病诊治及急慢性并发症诊治技术上不断提升,尤其在糖尿病足管理开启内分泌科、血管外科、骨科、临床药学室多学科MDT诊疗模式,大大提升诊治率。开设糖尿病专病门诊、设立糖尿病专病护士实现糖尿病慢病闭环管理,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血酮升高别只想到糖尿病酮症,这两种情况也不容忽视!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作者丨岳继鹏
在临床上我们通常认为血酮升高>1.0mmol/L为高血酮,>3.8mmol/L提示可能有酸中毒。但你以为只有糖尿病才会引起酮症甚
至是酸中毒的发生吗?下面的这两种情况同样也会,千万不要忽略了!
不饮酒了,血酮却升高,这是怎么回事?
患者,男性,38岁,以“纳差、恶心、呕吐3天”为主诉入院。
患者3天前开始渐出现纳差、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明显腹痛、腹泻、发热等症。酗酒10余年,每日酒精摄入量大于100g,近1周来停止饮酒;4年前体检发现空腹血糖6.5-8.5mmol/L之间,不规律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偶尔自测空腹血糖6.0-8.0mmol/L之间。
查体:T 36.0℃、P 102次/分、R 18次/分、BP 114/86mmHg BMI 25.1 kg/m,心、肺(-),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3次/分。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2.9×10/L,肾功、电解质、血淀粉酶正常;肝功:AST 116U/L、ALT 78U/L;血脂:CHO 5.71mmol/L、TG 17.94mmol/L、HDL-C 1.69mmol/L、LDL-C 0.94mmol/L;随机血糖:11.7mmol/L,糖化血红蛋白7.2%;快速血酮体:2.8mmol/L;血pH值7.38;尿常规示:葡萄糖2 ,酮体2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腹部彩超示:脂肪肝。
【分析】患者年轻、男性糖尿病患者,病程短,血糖升高不显著,本次以消化道症状入院,入院后血酮体明显升高,但血糖在16.0mmol/L以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难以解释。患者有10余年酗酒史,近1周来停止饮酒,并且进食较少,入院后查肝功能受损,乳糜血,故酒精性酮症、2型糖尿病诊断更为准确。
酒精性酮症,发生在胰岛素分泌有潜在损害的患者,停止饮酒和饥饿联合作用于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并刺激游离脂肪酸(FFA)释放增多及生酮作用增强。特征性病史是大量饮酒引起呕吐,不能进食或戒酒超过24小时后发生,发病时血糖<16.7mmol/L,常伴有血淀粉酶、转氨酶升高,发生酸中毒时通常为轻至中度。
酒精性酮症在治疗上:5%葡萄糖生理盐水静滴,加用维生素B1和其他水溶性维生素,必要时补钾;对伴有血糖升高的患者,可以适当的应用胰岛素,但该类患者通常对胰岛素敏感,应使用较小剂量胰岛素,使用过程中注意加强血糖监测,避免出现严重低血糖。
【治疗效果】该患者经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脉应用等治疗1周,症状消失出院。院外嘱其逐渐戒酒,糖尿病饮食,降糖药物改为格列齐特缓释片口服。
血糖不高,血酮却升高,这是怎么回事?
患者,女,32岁,以“纳差、恶心、呕吐10天”为主诉入院。
患者10天前渐出现纳差、恶心、呕吐,并有心悸、乏力、精神萎靡等症,无腹痛、腹胀。 既往无特殊病史。
查体:T 36.1℃、P 92次/分、R 18次/分、BP 98/65mmHg Ht 168cm Wt 52kg BMI 18.42kg/m,体型瘦,心、肺(-),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3次/分。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92g/L(红细胞体积小、色素含量低),肝功、肾功、血脂、血淀粉酶、血HCG正常;电解质示:钠130.0mmol/L、氯85mmol/L,血钾、血钙正常;空腹血糖:3.0mmol/L,糖化血红蛋白4.1%;快速血酮体:1.4mmol/L;血pH值7.36;尿常规示:葡萄糖-,酮体3 。
【分析】患者年轻女性,以“纳差、恶心、呕吐10天”为主诉入院,既往无糖尿病等病史,体型偏瘦,血酮轻度升高,尿酮明显升高,血pH值在正常范围,尤其是发生酮症时血糖正处于低值3.0mmol/L。仔细询问患者发现,为追求身材苗条,患者入院前1个月在进行节食减重,1个月以来进食谷物等主食极少,主要进食所谓的减肥餐。结合患者病史特点,考虑饥饿性酮症。
较长时间的饥饿致使能量摄入严重不足,人体会动员体内脂肪、蛋白质水解提供能量,使代谢产物中丙酮类物质增加,出现类似糖尿病酮症的相关症候群。饥饿性酮症特点为血糖正常或偏低,有酮症,但酸中毒多不严重。增加谷物类食品或补充葡萄糖后,尿中酮体迅速消失。
【治疗效果】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葡萄糖静脉输入治疗3天,患者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至此,两个病例分析完毕,你在临床上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欢迎在文章底下留言!
参考文献
[1]《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九版;
[2]《内分泌代谢病学》第4版,主编:谬二元 袁凌青 P1462-1488;
[3]《威廉姆斯内分泌学》第11版,主译:向红丁 P1362-1367。
医生站网页版上线啦
无需下载便可浏览更多肾病前沿资讯👇
责任编辑丨cindy
征 稿
医学界肾病频道欢迎您的投稿!
https://titan.yishengzhan.cn/#/public_contribution
请按征稿界面填写真实信息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糖尿病:血液中的高酮是什么意思?
当我们的身体没有足够的葡萄糖(血糖)作为能量来源时,酮是由我们的肝脏产生的物质。我们的身体缺乏葡萄糖或胰岛素时,它会找到一种方法来燃烧脂肪以获取能量。这些脂肪分解成酮,进入血液。
血液中高酮的原因包括:
- 控制不佳的1型糖尿病
- 妊娠糖尿病
- 长期禁食
- 过度呕吐
- 极限运动
-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如酮饮食)
- 饮食失调,如厌食症
- 饥饿
如患有糖尿病,血液或尿液中的高酮水平代表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这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糖尿病并发症。通过酮体血液检测监测酮体水平可以帮助确保及时接受治疗。
生酮(酮)饮食的健康人也可能出现高酮水平。酮饮食通过鼓励我们的身体制造酮来燃烧脂肪来促进减肥。
当酮水平高时会发生什么?
如果我们的身体健康且没有糖尿病,高酮体水平不一定会引起任何问题。
但对于某些人来说,过多的酮可能对身体有毒,会扰乱我们的pH值并导致大脑周围肿胀。它们还会导致钾水平下降,这很可能致命。
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酮体可导致酮症酸中毒,引发以下症状:
- 过度口渴
- 排尿增多
- 恶心
- 呕吐
- 腹部疼痛
- 皮肤干燥或潮红
- 呼吸急促
- 口气有果味
- 疲劳
- 严重时会导致昏迷
如果患有糖尿病或酮症酸中毒症状,医生可能会要求使用家庭检测试剂盒每4-6小时在家中监测一次酮体水平。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医生会要求进行酮体检测:
- 血糖水平连续2天高于250mg/dL
- 想进行大量锻炼并且有患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在医生办公室进行血液酮体检测时,他们会从手臂的静脉中采集血样,并将其送到实验室以检查血液中的酮体水平。医生会检查尿液中是否存在酮、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酮体检测结果代表什么?酮体血液检测会显示以下结果:
- 低于0.6毫摩尔/升(mmol/L)=正常
- 0.6-1.0mmol/L=略高
- 1.0-3.0mmol/L= 中等偏高
- 高于3.0mmol/L=非常高
酮尿测试会显示以下结果:
- 无酮
- 微量酮 ( )
- 中等水平的酮 ( )
- 大量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