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酮症血糖(糖尿病酮症血糖降到13.9后怎么用)

糖友大讲堂 0
文章目录:

什么是酮症酸中毒?下面一起来全面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DKA)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1型糖尿病患者和严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情况,患者通常血糖异常升高,“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加重,尿液中出现酮体,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昏迷。

全面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

 一、DKA的主要诱因有哪些?

凡是引起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的情况均能诱发。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倾向更高,2型糖尿病患者在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暴饮暴食、创伤、外伤、酗酒、手术、妊娠和分娩、心脑血管意外和精神刺激等诱因下也可发生。

 二、DKA的临床表现

早期:烦渴多饮、多尿、乏力。常伴消化道症状,少数表现为腹痛,甚至有腹部压痛和反跳痛,酷似急腹症,易误诊。

进展期:深大呼吸,呼气中有烂苹果味;

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头痛、头晕、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

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最终昏迷。

 三、如何诊断DKA

若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明显升高至16.7%~33.3%mmol/L、代谢性酸中毒、尿酮体或血酮体升高,并伴相应临床症状,则可明确诊断。

四、如何治疗DKA

1. 快速扩容

2. 持续静脉应用小剂量胰岛素0.1 u/(kg·h),纠正高血糖和高血酮

3. 监测心电图和血电解质,防止低钾血症

4. 监测血气分析,如存在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可给予适量碳酸氢钠

5. 积极治疗诱因

6. 防治其他系统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五、DKA患者的尿酮体为何早期可以为阴性,随着疾病治疗反而呈阳性?

原因1:患者肾前性肾衰竭和实验室检查条件的限制。DKA患者早期严重缺水,机体的血容量严重不足,进而使肾脏滤过的酮体减少。

原因2:实验室测定的酮体是乙酰乙酸,而未经过治疗的DKA血中的酮体主要是以β-羟丁酸的形式存在。当DKA得到治疗后,肾脏滤过率增加,同时β-羟丁酸会转变成乙酰乙酸,从而使酮体试验变为阳性。

 六、DKA治疗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导致神志改变?

严重酸中毒、失水、缺氧、体循环及微循环障碍可导致脑细胞失水或水肿、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治疗不当,如纠正酸中毒时给予碳酸氢钠不当导致反常性脑脊液酸中毒加重、血糖下降过快或输液过多过快、渗透压不平衡可引起继发性脑水肿并加重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七、DKA如何补液?

DKA时补液是关键

1.补液原则仍是“先盐后糖、先晶体后胶体、见尿补钾”。通常使用生理盐水。

2.输液量和速度的掌握

DKA失水量可达体重的10%以上,开始时输液速度较快,在1~2小时内输入生理盐水1000~2000ml,前4小时输入总失水量的1/3,以后每4~6小时输液1000ml,24小时输液4000~6000ml,当血糖下降至13.9mmol/L时改用5%葡萄糖液,并按每2~4g葡萄糖加入1U胰岛素。

3.若快速输液不能有效升高血压,应输入胶体溶液并采用其他抗休克措施。输液过程中应根据血压、心律、每小时尿量、末梢循环情况等调整输液速度和种类。

 八、DKA时为何需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是指每小时每千克体重给予0.1U胰岛素,使血清胰岛素浓度恒定达到100~200μU/ml。该剂量有抑制脂肪分解和酮体生成的最大效应以及相当强的降低血糖效应,而促进钾离子运转的作用较弱。

九、DKA时如何纠正酸中毒?

1.经输液和胰岛素治疗后,酮体水平下降,酸中毒可自行纠正,一般不必补碱。

2.严重酸中毒影响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时,可补碱,但不宜过多过快。补碱指征为血pH<7.1,HCO3-<5mmol/L。应采用等渗碳酸氢钠(1.25%~1.4%)溶液,一般仅给1~2次。

3.若不能通过输液或应用胰岛素纠正酸中毒而补碱过多过快,可导致脑脊液反常性酸中毒加重、组织缺氧加重、血钾下降和反跳性酸中毒等。

十、DKA时如何补钾?

DKA时有不同程度失钾,治疗前的血钾水平不能真实反映体内缺钾程度,补钾应根据血钾和尿量。

·治疗前血钾低于正常,立即补钾,前2~4小时通过静脉输液,每小时补钾13~20mmol/L。

·血钾正常、尿量>40ml/h,也立即补钾。

·血钾正常、尿量<30ml/h,暂缓补钾,待尿量增加后再开始补钾。

·血压高于正常,暂缓补钾。

·补钾量:前24小时可补Kcl达6~8g或以上,病情恢复后应继续口服钾盐数日。

血糖控制不好,酮体就升高了?医生辟谣:你误会葡萄糖了

提到血糖,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深恶痛绝,特别是糖尿病这么风靡的时代,很多人都对血糖产生了天然的恐惧。

其实葡萄糖是最基本的能源单位在体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身体也是非常明智的,无论是对葡萄糖的处理和存储都非常高明。

可是血糖真的是坏东西吗?听说血糖控制不好的人,酮体都会慢慢升高,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康复Therapy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葡萄糖在体内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一、提供能量。

这仿佛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葡萄糖在体内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能量了。

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能量的供应才可以运转,很多细胞都应用葡萄糖作为首选。

特别是在大脑和神经系统中,几乎完全依赖葡萄糖的功能,除此之外,红细胞也是非常依赖葡萄糖的。

细胞在降解葡萄糖的时候,需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反应,才可以分解葡萄糖获取能源。

虽然很多生物化学方面的专家对这些反应和发生的条件非常感兴趣,不过对大部分人来说,在吃东西的时候不会考虑这些内容的。

不过在提供能量的同时,葡萄糖有哪些特点呢?

二、保护蛋白质。

其实葡萄糖的作用除了提供能量之外,还可以间接地保护蛋白质。

因为当身体内葡萄糖特别匮乏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没有物质来提供能量了。

这个时候身体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需要启动一系列的应激反应。

因为没有葡萄糖提供能量,身体可以消耗其他物质来代替葡萄糖,比如最先想到的就是蛋白质。

这个时候蛋白质就不能执行它自身的关键功能了,而是完全配合产生能量。

所以在极度饥饿的时候,身体内本该执行免疫防御作用的蛋白质被用来当能量用了,所以身体的免疫力自然变差。

当身体响应用蛋白质变成能量时,还会把血液器官和肌肉中的蛋白质提取出来,以其转变为能量。

这是因为在体内没有多余的蛋白质被储存,这其实是身体的一种紧急应急方案。

所以很多时候,可以把葡萄糖当作节约蛋白质的主要工具,身体在摄入蛋白质的时候,也不要忘记葡萄糖的重要作用。

这里不得不强调一下脂肪的作用,很多人知道脂肪可以变成能量,但实际上脂肪只能产生很少的葡萄糖,而且这些葡萄糖不可以为大脑和神经系统提供能量。

最终,神经和大脑用的能量还是来源于蛋白质。

说了这么多葡萄糖跟酮症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三、酮体变成酮症。

首先来说一下在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不足的时候,除了蛋白质被启用之外,身体的能量代谢会导致另一个问题的发生。

那就是脂肪的应用。

脂肪提供能量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罕见的酸性物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酮体,这些酮体在体内会不断地积累。

酮体在血液中积累过多,就会变成酮症。

如果酮体过多的时候会干扰身体的正常酸碱平衡,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不能保持正常的酸碱平衡,身体会出现很多奇怪和复杂的反应。

另外很多导致酮症的饮食习惯会造成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缺失,逐渐出现骨骼矿物质流失以及血胆固醇升高。

长期这样的情况下,糖原储备也会出现短板不能满足身体的正常代谢需求。

但是同体并不完全是坏东西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当葡萄糖缺乏的时候,在饥饿或者碳水化合物非常低的情况下,酮体可以代替葡萄糖为大脑和神经细胞提供能量。

这就会帮助身体保存一部分必要的蛋白质,怎么看都是一种曲线救国,但是很有用。

在糖尿病患者当中,人们对血糖的关注度是很高的,但实际上葡萄糖并不是什么坏东西,还是人体内正常的能量代谢物质。

如果葡萄糖过少或者身体内没有葡萄糖,为了获得能量,身体会被迫使用蛋白质和脂肪。

如果蛋白质被消耗了,很多正常的生理活动会被耽误,体质慢慢下降,免疫力也会出现问题。

而脂肪在消耗的过程中会逐渐出现酮体,这种酮体在身体内不断聚集就会出现酮症。

总之,血糖控制下来固然很重要,但是也不要控制得太低,血糖有很重要的作用。

@头条健康#哆咔医生超能团##谣零零计划##葡萄糖#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管理?医生告诉您,如何测血糖比较靠谱

钙片和大理石成分一样,吃大理石补钙吗?医生:钙片的15个秘密

医生:孩子烫伤怎么办?早期处理的“黄金法则”

「同型半胱氨酸」堵血管?超过多少很危险?医生:跟3类疾病有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隐藏在血糖背后的“定时炸弹”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可能面临的一场严重危机。了解它的原因、症状和危害,就如同给健康装上了预警雷达。

先探究原因,当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或作用明显减弱时,细胞犹如在饥荒中,无法正常摄取葡萄糖。身体便开启“应急模式”,大量分解脂肪来供能。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在体内蓄积,如同洪水泛滥。常见诱因包括未规范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突然中断治疗;饮食上毫无节制,摄入过多高糖、高脂肪食物;身体遭受感染,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或者经历重大创伤、手术等应激事件,都可能成为点燃这颗“炸弹”的导火索。

其症状好似身体发出的“SOS”信号。早期有明显口渴、多饮多尿加重,随后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纷至沓来,仿佛肠胃在“抗议”。呼吸也变得急促且深大,好似拉风箱一般,呼气中还带有烂苹果味。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会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陷入昏迷,意识如同被黑暗笼罩。

危害更是不容小觑,它就像一场猛烈的风暴席卷身体各个器官。血液的酸性环境让血管饱受侵蚀,心脏在这种“酸蚀”下,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减弱,如同疲惫不堪的老黄牛;大脑也陷入“混乱”,脑水肿、昏迷随时可能发生;肾脏如同被堵住的排水管道,功能受损,严重时可致肾衰竭。长期来看,还会影响眼睛、神经等,视力下降、肢体麻木疼痛等问题也会接踵而至。

糖尿病患者们务必提高警惕,严格管理血糖,留意身体的细微变化,及时发现并远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一可怕的“健康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