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甜味觉(糖尿病味觉总是吃什么都是甜的)
糖尿病人适当多吃含锌食物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锌缺乏是糖尿病患者的普遍现象。当糖尿病人出现味觉改变、食欲减退、出虚汗、夜间盗汗、伤口不易愈合和顽固性湿疹等,就要考虑锌缺乏。锌缺乏可加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而补锌可改善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抵抗,减轻糖尿病肾损伤。
为预防锌缺乏,糖尿病人平时可稍微适当多吃点含锌食物。此类食物有肉类、鱼、牡蛎、扇贝、蛋黄、脱脂奶粉、小麦胚芽、芝麻、核桃、豆类、花生、大米、小米和萝卜等。
(摘自《快乐老人报》)
来源: 今晚报
糖尿病人吃什么都没味能吃辣吗 NO 掌握3要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朋友小铁的妈妈老铁,得了糖尿病7年多了,最近一直感觉吃什么都没有味道,小铁说她妈妈可以吃点辛辣食物刺激下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口感问题不是缺辣椒,有可能是缺B族维生素和锌了。下面来告诉您为什么和解决办法的食谱推荐。
糖尿病人群的味觉主要是受2大因素影响。1是消化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糖尿病病史比较长,胃肠的蠕动能力会下降,自己饥饿感来临的慢,就会感觉到吃什么都没有胃口。2是缺乏B族维生素和锌,因为糖尿病人群的生理特点,一是B族维生素摄取的不足,比如说饮食上难以保证每天50-100克的全谷粗杂粮,二是本身糖尿病人群B族维生素流失的就比较厉害。而B族维生素是合成许多消化酶的前体,缺乏B族会消化不良。而消化不良会让舌苔变厚,味蕾受挤压变形,所以吃什么都没有味道。另外一个就是锌,锌也是合成消化酶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缺锌会让味蕾变得萎缩,从而感觉吃什么都没有味道。
下面跟您说下为什么不要吃辣,辣是个好东西,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还可以刺激口感,增强食欲。但是辣也能够刺激肠粘膜,胃黏膜造成慢性炎症,而且过多的麻辣鲜香一方面刺激口感,造成后期吃什么都没味道,一方面可以增殖肠道有害菌,会让你”上火“,会让你”咽喉肿痛“,总之一句话,吃辣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补充B族和锌才是正途!而且吃辣还会让你得不偿失。
一般全谷物食物含B族维生素比较多,而且升糖指数没有白米饭那么高。所以主食我推荐:燕麦糙米饭、红豆饭、地瓜饭。一方面可以补充B族,一方面可以补充膳食纤维。
蔬菜方面推荐:清炒芦笋、韭菜炒绿豆芽、芹菜炒豆干、炒蒜苔、炒菜花、等都可以。
豆类方面推荐:一周七天,一三五豆浆(燕麦鹰嘴豆黄豆豆浆),二十六自发酵老酸奶配亚麻籽油(不要喝超市的常温酸奶,也不要喝奶饮料)
肉类方面推荐:每天50克的瘦肉(牛肉、鱼肉)都可以。不要吃过量,烹饪不要油炸。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
这个运动的好处我就不多说了,央视也曾经推荐过,非常适合居家健身,另外就是糖尿病人一定要学会增肌,肌肉可以促进血糖的吸收和代谢,像俯卧撑就是非常好的一种锻炼方式。但是也要老师来教,运动首先要避免受伤。
关爱糖友,关注健康,一人懂营养全家都受益,我是营养师路国强,欢迎关注!@头条健康#糖尿病##青云计划#
糖尿病的口腔气味为何那么难闻,咋解决这个尴尬问题?医生讲清楚
今天早上,一位同事与张医生探讨她亲属的病情,当时我们的距离非常近,张医生就闻到她口腔里发出了非常难闻的气味,这让张医生下意识的往后退了退,她也发现了张医生的异常,感到非常的不自在,当时的场面确实有点尴尬。
一位口腔医生曾经对张医生说过,一个人,无论他外表多么光鲜,都有口臭的时候,短时间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长期口腔都有异味,就会影响我们的社交属性,人类是群居动物,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和其他人交流,而口腔的异味,无疑会影响我们与其他人的合作。
别人都是吐气如兰,而我们一张嘴,就让人退避三舍,不用想,朋友们就知道有多尴尬。导致口腔异味的原因有很多,而患有糖尿病的朋友,这方面的问题无疑更为突出。
这是因为糖尿病与口腔疾病呈相互影响的双向关系。一方面,糖尿病是口腔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的唾液量减少、流率减慢,唾液内葡萄糖浓度升高,唾液pH值下降,使口腔的自洁力下降,口腔内环境改变,易引起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导致口腔发生多种疾病,如舌炎、口腔黏膜炎、龋病等。
另外,糖尿病病人有着特异性的血管病变,血糖升高,血小板黏附、聚集增强,抗凝血因子减少,红细胞脆性增加,造成牙龈等口腔组织缺血缺氧,血管内皮损伤,容易受到细菌及其产物的侵袭。而人体的口腔,又是厌氧菌的第二大储存库,当厌氧菌大量增殖的时候,就会产生非常难闻的气味。有时候,还会造成患病朋友伤口愈合障碍,导致口腔病变迁延难愈。若不及时治疗,甚至可能危及患病朋友的生命。
另一方面,口腔疾病是 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糖尿病的代谢控制有负面影响,当这些问题得到控制后,很多患病朋友的病情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聊到这里有个问题不知道朋友们想过没有,患有糖尿病的朋友,容易患上哪些口腔的问题呢?常见的有5种,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口腔发出难闻的气味
1.牙龈炎和牙周炎:糖尿病患者牙周组织易发生感染,临床表现为牙龈肿胀充血、水肿、疼痛,牙周部位可发生牙周脓肿、牙周袋形成,并有脓性渗出。出现这种情况,咱们的口腔气味怎么可能好得了。
2. 口腔黏膜病变:这是因为,患有糖尿病的朋友,口腔唾液分泌会明显减少,这就使得口腔黏膜变得干燥,失去透明度,患病的朋友会感觉到触痛和烧灼痛,味觉障碍。同时,由于口腔黏膜干燥,口腔的自洁能力下降,易受到微生物侵入,口腔异味由此而生。生活中比较多见的是:感染性口炎、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白斑病 。
3. 龋齿:糖尿病朋友由于唾液的质和量都发生了改变,自洁能力下降,助长了菌斑形成,这些菌斑黏附在牙齿表面上,龋齿更加容易形成,一旦形成了龋齿,更是增加了藏污纳垢的空间,口腔味道就会变得越来越难闻。细心的朋友会发现,龋齿在糖尿病患者中是普遍存在的。
4.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脱落:前面说到的这些因素,会使得牙齿周围齿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松动、脱落。随患者年龄增大,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脱落的现象会变得越来越普遍。朋友们要知道,牙齿的数量和我们的寿命是息息相关的,牙齿太少,会影响我们的进食,直接影响我们的营养状态,时间久了,必然会影响到免疫系统,更容易发生各种感染。
5.颌骨及颌周感染:口腔颌面部有互相连通的筋膜间隙,上至颅底,下达纵隔,内含疏松结缔组织,抗感染能力低,在发生化脓性炎症时可以迅速蔓延。进展的龋齿根尖炎及齿龈炎极易波及颌骨及颌周软组织。糖尿病朋友由于免疫机能下降,导致炎症扩展更加严重,出现皮肤红肿、局部剧烈疼痛、张口受限、高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聊完了病因,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我们该如何去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口腔疾病呢?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保持口腔环境清洁,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牙石、不良修复体、用口呼吸、食物嵌塞等。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减少感染。提倡患病的朋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张医生在韩国当过一段时间的访问学者,当时就发现,韩国人非常注意自己的口腔卫生,每次吃完东西,都会立刻刷牙,他们的背包里,都会带着牙刷,张医生把这个习惯带回了国内,现在,每次吃完饭,都会及时刷牙,养成习惯以后,也没觉得麻烦。
除了一般处置以外,控制血糖也非常重要,加强血糖控制,有助于口腔病变的治疗,消除我们口腔难闻的气味。很多朋友批评张医生,说张医生给出的血糖控制目标太过苛刻,管理起来很麻烦,别人都是大差不差就行,也没见到有什么大问题出现。
张医生想提醒有这种想法的朋友,我们的一生不仅是由重大的时刻决定的,更是由这些平凡的时刻决定的。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平凡时刻,点滴累积成了我们的人生。而让人感到担心的是,在这些平凡的时刻,大多数朋友根本没有意识到,我们正在作出选择,哪怕是一点点的失误,放到人生的时间线上来看,都会产生让我们不可想象的后果。
聊的有点远,让我们回到今天的话题,因为口腔颌面部感染极易扩散,所以,对牙龈炎、颌面部感染等问题,我们应积极控制,防止炎症进一步蔓延导致病情恶化。如果已经恶化,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张医生提到的手术治疗,除了切开引流外,还包括拔牙、根管治疗术、牙结扎固定术等 。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咱们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
#我在岛屿读书##头条首发大赛##冬日生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