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脉压差(糖尿病人压差大的原因和危害)
脉压差多大需治疗
正常成年人血压高值与低值之差约为40毫米汞柱,如果脉压差超过这一数值,应引起一定的关注。
不同年龄人出现脉压差偏大的原因不一样。比如,年轻人因舒张压造成的脉压差大,可能是因为体型瘦小或贫血,只要心脏没问题,也没有明显头晕等供血不足症状,则不需治疗。老年人脉压差大,特别是表现为收缩压过高时,很可能是心脏病导致,需采取必要的对症治疗。
通常来说,老年高血压患者所表现出的收缩压升高、脉压差增大的直接原因是动脉血管硬化。心脏在每次射血过程中,有一个短暂的间歇,主要靠血管的回缩力保证。血管的这一弹性特征,一方面维持了血液的不间断供应,另一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此外,血压的形成不仅是简单的血管扩张和收缩,它还受到血流速度、所受阻力造成的回流等因素影响。老年人的动脉血管扩张功能差,丧失了血管的缓冲作用,血管在收缩期难以容纳较多血液,便将血液直接输送到周围血管,造成血管收缩期压力增大、舒张期压力减少,再加上动脉血管弹性减退等因素,脉压差就会明显加大。
收缩压高和脉压差大都是动脉硬化导致血管弹性减退的结果,所以在缓解药物中,能够扩张血管的应是首选。钙离子拮抗剂有较强的扩张血管作用,能够显著降低收缩压,减小脉压差,不良反应也较少,很适合老年高血压病人;或可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沙坦类)。利尿剂也是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一种有效选择,借助利尿作用,减少血管内容量,减轻对血管的压力,弥补血管弹性减退的不足。无论是单独使用利尿剂,还是与其他降压药联合应用,都能显示出良好的降压效果。
老年高血压病人由于年龄大、病程长,病情也更为复杂,他们出现并发症的机会要比年轻人高20~30倍。而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减退、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的存在,又会促使血压升高,干扰降压治疗,因此,不同合并症病人应当制订不同的降压目标,且要更慎重选择药物。(钱岳晟)
脉压差大,注意3个重要病因!医生提醒:老年人最常见,做1个检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张阿姨今年65岁,退休前是一名小学音乐老师。最近她总觉得身体不太舒服,经常头晕目眩,有时还会胸闷气短。起初她以为只是年纪大了,没太在意。直到有一天,她在菜市场买菜时突然眼前一黑,差点晕倒。幸好旁边的人及时扶住了她,这才没出什么大事。
这件事让张阿姨心里有些害怕,决定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在医院里,医生给她测了血压。结果显示她的收缩压是160mmHg,舒张压却只有50mmHg。医生皱起了眉头,告诉张阿姨她的脉压差偏大,需要进一步检查。
张阿姨一头雾水,不明白什么是脉压差。医生耐心地解释道,脉压差是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脉压差应该在30-50mmHg之间。张阿姨的脉压差高达110mmHg,明显超出了正常范围。
医生告诉张阿姨,脉压差过大可能预示着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他建议张阿姨做一个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进一步了解她的心血管状况。
张阿姨听了医生的话,心里有些忐忑。她开始回想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wondering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她想起自己一直喜欢吃咸味重的食物,平时也很少运动。难道这些习惯导致了她现在的健康问题?
医生看出了张阿姨的担忧,安慰她说脉压差增大虽然需要重视,但也不用过分紧张。只要及时发现、积极治疗,很多问题都是可以改善的。
接下来,医生为张阿姨详细讲解了脉压差增大的三个重要病因:
动脉硬化是导致脉压差增大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壁会逐渐失去弹性,变得僵硬。这会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从而使脉压差增大。张阿姨想起自己确实已经步入老年,难道这就是不可避免的衰老过程吗?
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也可能引起脉压差增大。当主动脉瓣膜无法完全关闭时,会导致部分血液回流到左心室,造成舒张压降低。张阿姨听到这里,不禁想起自己最近总觉得心跳有些异常,难道是这个原因?
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能导致脉压差增大。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会加快心跳,增加心输出量,从而引起收缩压升高。张阿姨回想自己最近确实感觉心跳加快,有时还会出汗、手抖,莫非是甲状腺出了问题?
听完医生的解释,张阿姨意识到脉压差增大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她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做一个超声心动图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告诉张阿姨她的主动脉瓣膜有轻微的关闭不全,这可能是导致她脉压差增大的主要原因。医生建议张阿姨定期复查,同时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和运动。
张阿姨松了一口气,虽然有些问题,但还不算太严重。她决心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争取把健康状况调整到最佳状态。
从张阿姨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脉压差增大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健康信号,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我国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5.7%,其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比较大,这也是导致老年人脉压差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除了张阿姨遇到的情况,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脉压差增大呢?
贫血也可能引起脉压差增大。当血液中红细胞减少时,心脏需要增加输出量来保证组织供氧,这会导致收缩压升高。同时,血液黏稠度降低会使舒张压下降,最终造成脉压差增大。
心力衰竭患者也可能出现脉压差增大的情况。当心脏收缩功能减弱时,为了维持正常的心输出量,身体会启动代偿机制,导致收缩压升高。而舒张期心室充盈压力增加,会使舒张压下降,从而使脉压差增大。
某些药物也可能影响脉压差。例如,使用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可能会导致舒张压明显下降,而收缩压变化不大,从而使脉压差增大。
值得注意的是,脉压差增大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数字变化,它可能预示着一些潜在的心血管风险。研究表明,脉压差增大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有关。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占比高达40%以上。因此,及时发现并控制脉压差增大,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预防和控制脉压差增大呢?以下几点建议值得参考: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控制饮食,减少盐分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压。戒烟限酒也是必要的,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血管造成伤害。
定期体检也很重要。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查。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如果已经诊断出高血压,要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不要擅自停药或调整药量。同时,要学会自我监测血压,及时发现血压的异常变化。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肾病患者等,要格外注意血压的控制。这些疾病可能会加重血管损伤,增加脉压差增大的风险。
心理健康同样重要。长期的压力和焦虑可能会影响血压。学会放松身心,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对控制血压也有帮助。
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研究发现,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可能会影响血压调节,增加脉压差增大的风险。
对于老年人来说,还要特别注意预防跌倒。脉压差增大可能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增加跌倒的风险。在起床或站立时要缓慢动作,必要时可以使用辅助工具。
脉压差增大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健康信号,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通过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脉压差增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共同关注自己的血压健康,为美好的生活保驾护航。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
老年人高血压脉压差大,容易发生并发症!做好4件事,远离脑中风
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常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有些老年人的血压表现为收缩压过高,舒张压正常或偏低,这种高血压类型叫做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高血压中的一种,其中如果高压高,低压低,会导致脉压差大,危害性更加严重。老年人患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几率要大于其它年龄层阶段,造成这种疾病出现的原因较为复杂,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之下,产生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症状。
老年人收缩压过高,舒张压正常或偏低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中,血压持续或不同日期测量时出现3次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及舒张压<90毫米汞柱,则确诊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特别是脉压差大,说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重,收缩压高则意味着血流冲击力大,因此更容易阐述脑卒中、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厚、心律失常、肾损害、视网膜损害等并发症。
因此,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以达到延缓、预防或逆转靶器官损害,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及降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导致的死亡率、致盲率,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老年人收缩压过高,舒张压正常或偏低,要注意以下4点
(1)合理膳食,控制体重:
饮食方面,应尽量减少碳水化合物及钠盐的摄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应不超过6克的食盐摄入量;补充适当优质蛋白,适当补充钾、钙,建议多食瓜果蔬菜。建议患者体质指数(BMI)应尽量控制在24以下。
(2)适当增强体力锻炼: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可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在评估自身身体状况的条件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类型及运动时间。可每日进行步行、太极、广场舞、慢跑等有氧运动。每日运动30到45分钟左右可使血压下降13/8毫米汞柱。
(3)药物治疗:
根据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疾病特点用药:个体化治疗原则对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尤其重要,老年患者多常常合并其他疾病,选用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及体质选择要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的药物。降压药物的使用原则为:平稳、缓慢、起始剂量小,逐渐增加药物剂量。《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推荐治疗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药物选择可从日常使用的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地平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制剂(沙坦类)及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中选择起始药物及维持用药。
(4)控制危险因素:
消除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左心室肥厚以及精神过度紧张等,还应戒烟限酒。
结语
总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特别是脉压差大,与心、脑、肾、视网膜等重要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危险性大,应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降压药物规范治疗。
#关注高血压# @头条健康 @健康真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