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艾灸(糖尿病病人艾灸低温烫伤会怎么样)
- 1、糖尿病病人可以艾灸吗?
- 2、糖尿病人进行艾灸要慎重
- 3、糖尿病与艾灸
糖尿病病人可以艾灸吗?
(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吕晓玉)60岁的张婆婆有糖尿病20年了,最近总觉得双脚发麻、发凉,想着天凉了,“上上热可能就不怕冷了”,于是就做了足底的艾灸。不料两个足底皮肤烫出来3个五角硬币面积大小的皮肤破损,擦药半个月伤口也没痊愈,来到医院。专家看后说张婆婆现在是糖尿病足,要住院检查治疗,严重时可能截肢。那么糖尿病病人是不是不可以艾灸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常表现为下肢麻木、发凉、蚁走、虫子爬、触电样感觉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有神经病变的病人往往感觉是减退的,容易发生烫伤、刮伤,一旦出现皮肤破损感染,伤口就很难愈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建议糖尿病病人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要立即到医院专科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切不可随便使用艾灸、针灸、刮痧等方法。
糖尿病人进行艾灸要慎重
母亲患有糖尿病,进入冬天以来,感觉腿关节酸痛。母亲外出购物,恰遇售卖艾条的小贩,对方称,艾灸对阳虚、怕冷、体质虚弱者有很好的疗效,特别对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效果。母亲买了一包艾条,第一次艾灸就出了麻烦,腿部被烫出了一个大水泡。母亲说,当时感觉温度也不是很高。社区医生说糖尿病病人的神经末梢感觉比较迟钝,艾条距离皮肤太近或时间太长,容易造成皮肤烫伤。医生告诫,冬季艾灸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高血压患者也不适宜做艾灸。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糖尿病与艾灸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柱或者艾条燃烧时所产生的热力,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发挥防治疾病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中医很早就将艾灸应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在《针灸甲乙经》即有“食不充饥灸三里”的记载,《急备千金要方》 亦云“消渴咽喉干,灸胃管下输三穴各百壮”。现代研究也指出,艾灸可改善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分泌与抵抗,同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等糖尿病并发症具有独特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研究显示,艾灸不仅可以控制血糖,而且可以通过改善代谢紊乱、微循环,增强神经营养、调节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等机制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DF)是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导致足部神经的凋亡以及足部细胞缺血坏死,造成足部溃疡创面的发生。艾灸可以防治糖尿病足,特别是糖尿病足早期的患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患者常见慢性消化道并发症,以胃动力和胃排空异常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餐后上腹饱胀、恶心、呕吐、腹痛等。本病属中医学“胃痞”范畴,由于消渴日久,耗伤脾胃之气,而致脾胃运化无力,升降失司,胃失和降。西医多用胃动力药物,不良反应较为明显,艾灸疗法具有理气活血、温通经脉的作用,艾灸胃脘、神阙、足三里等穴可以促进胃动力,加快胃排空,减缓肠胃的不良症状,且能补中益气,从整体调理人体正虚不足,无不良副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糖尿病失眠失眠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睡眠障碍形式,其发病率高达52.50%。有研究显示长时间睡眠不足已经成为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项危险因素,会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加速糖尿病患者病情的进展。艾灸治疗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失眠症状,显著提高睡眠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总而言之,艾灸可通过多种机制改善血糖、血脂,促进胰岛素分泌,减轻胰岛素抵抗,同时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失眠等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防治作用。因此,糖友们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可以选用艾灸的方式来调理身体状况,缓解症状,防治糖尿病并发症。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资料来源:转自文糖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