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牛蒡根(牛蒡根对糖尿病有好处吗)
今日养生方 |“三高”人群可常饮葛根牛蒡笋鱼汤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困扰都市人群的老大难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蓝森麟教授推荐了一款葛根牛蒡笋鱼汤药膳,有良好的疏散风热、健脾和中、益胃生津、清热利湿、通利血脉功效,适合一般人群服食,也可用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的辅助治疗。
葛根牛蒡笋鱼汤
材料:鲜葛根250克、鲜牛蒡根150克、鲜芦笋200克、马蹄6只、胡萝卜1根、白鲫鱼2条(约750克)。
做法:先将白鲫鱼宰杀,去除鱼鳞、鳃及内脏,洗净,用慢火煎至两面金黄;鲜葛根洗干净,不剥皮,切厚块;鲜牛蒡根刮净表皮,洗净,切厚片;鲜芦笋洗净,切段;马蹄削皮,洗净;胡萝卜削皮,滚刀切厚块。把所有备好的食材一齐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2.5升、白酒少许,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熬一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食材中,葛根性凉,味甘辛,善于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牛蒡根性凉,味苦、微甘,长于散风热、消毒肿;芦笋性平,味甘,擅长清热利湿、活血散结;马蹄性寒,味甘,可清热生津、化痰消积;胡萝卜性平,味甘辛,能健脾和中、养肝明目、化痰止咳;白鲫鱼性平,味甘,有健脾和胃、利水消肿、通利血脉的功效。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刘庆钧
图/视觉中国
王药师说本草-牛年的东洋参-牛蒡
篮舆破晓入山家,独木桥低小径斜。
屋角尽悬牛蒡菜,篱根多发马兰花。
主人一笑先呼酒,劝客三杯便当茶。
宋·高翥·《山行即事》
鼠去牛来,新的一年,药师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牛年到,药师牛年要介绍的第一味草药就是-牛蒡(bàng)。
牛蒡,在中国各地普遍分布,从东北到华中、华东至广西,均有生长,各地均有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热性颇强。野生品生于海拔750-3500米的山坡、山谷、林缘、林中、灌木丛中、河边潮湿地、村庄路旁或荒地中。从宋代诗人《山行即事》中也可以窥见牛蒡主要多见于有一定海拔高度的山里人家。
牛蒡,在中药房中是一味常用品种,主要以果实入药,名为牛蒡子,其别名非常多,如恶实、鼠粘子、黍粘子、大力子、毛然然子、黑风子、毛锥子、牛子等。
牛蒡子在古代本草中多以“恶实”为正名。《本草纲目》云:“其实状恶而多刺钩,故名”。恶实即牛蒡子也。又因其“外壳如栗球,小而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故谓之‘鼠粘子’”(《图经本草》)。“其根叶皆可食,人呼之牛菜,术人隐之,呼为大力也”(《本草纲目》),故又名“大力子”。
山里人家交通不便,以前一旦有个头疼脑热的求医问药,出行求诊颇为不便,所以便会特地在门前屋后菜地篱边种上一些常用的草药,比如鱼腥草、艾叶、接骨草、牛蒡、金荞麦等等。这牛蒡子的果实和根对于感冒、头痛咽痛、咳嗽、生疮都具有比较好的功效。民间常用牛蒡根来泡茶或者是熬汤,在台湾和日本则一直将牛蒡根当做蔬菜来服用,俗称东洋参。山东不少地区如今已大面积种植牛蒡,主要以采收根作为商品售卖,牛蒡根和山药乍一看还非常的相像。
这是牛蒡根,不是山药
牛蒡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叶片非常大,叶宽卵形,植株下半部分的叶片长达30厘米,宽达21厘米,差不多有A4纸大小,叶柄可长达32厘米,叶片表面有糙毛。春季后抽茎,茎直立,到夏季可高达2米,粗壮,基部直径达2厘米,地下为粗大的肉质直根,长达15厘米,根直径可达2厘米。花型为主要为头状花序,花冠紫红色。成熟后果实球表面有许多刺钩,这也是菊科很多植物的特性,通过粘挂在动物表面以实现远处传播繁殖,比如我们常见的苍耳子也是如此,果实球内密布数十枚瘦果,呈倒长卵形或偏斜倒长卵形,两侧压扁,浅褐色。花果期6-9月。
牛蒡子,在中药学中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现代研究,牛蒡子还可用于防治糖尿病肾病,牛蒡果实含牛蒡甙经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牛蒡根则主要为民间使用。
牛蒡子
牛蒡子,辛、苦,寒。主要功效为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等。牛蒡根的功效和牛蒡子类似。
作者:江南王药师
挖掘经典草药处方的智慧,龙华医院团队阐明牛蒡子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干预作用
在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庞大,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病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有限,亟待临床与科研上的突破。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钟逸斐团队及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合作研究的论文《牛蒡苷元通过激活足细胞中PP2A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在《自然》子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有限。目前,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是延缓DKD进展、并提供部分肾保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的糖尿病患者中,仍有大多数会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针对DKD患者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尚有待研发。
在我国,传统草药被普遍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其中,牛蒡子(FructusArctii)被单独或与其他草药组合而广泛用于治疗DKD患者。
临床观察研究表明,牛蒡子可以显著降低DKD患者的蛋白尿水平。但其肾脏保护的潜在机制仍然不明。
牛蒡苷元(ATG)是牛蒡子的主要成分,它在体外具有多种细胞作用,包括在癌细胞中的抗增殖作用和在各种细胞类型中的抗炎、抗氧化作用,但其发挥这些作用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
本次研究首次从临床治疗DKD有效中药里发现了PP2A激动剂,并证实ATG可通过调节PP2A亚单位结构增加其活性,是一种新型的PP2A激动剂。PP2A激动剂不仅可以用来治疗肾病,且具有普遍的抗炎症和抗肿瘤作用,ATG因此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该研究通过有效中药组分找到疾病潜在靶标的方法,也为中药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龙华医院钟逸斐及西奈山伊坎医学院JohnCijiangHe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钟逸斐团队长期致力于肾脏病特别是糖尿病肾脏病的相关研究,2010年开始与西奈山伊坎医学院JohnCijiangHe合作,借助多学科交叉,力图从临床中医经验处方中寻找治疗肾脏病的有效药物及其治疗靶点。近五年来,该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各级人才培养项目等共计10余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