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阳光玫瑰(阳光玫瑰 血糖)

北京日报客户端 0
文章目录:

便宜的阳光玫瑰葡萄不能吃?9月“科学”流言榜,真相来了

“春捂秋冻”靠谱吗?“咖啡加白酒”的喝法是否安全?老咬到舌头是“馋肉”了?9月28日发布的2023年9月“科学”流言榜,对多条近期科学流言进行了辟谣。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1.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应该适当冻一冻

流言:

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气温下降时应该适当“冻一冻”,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真相:

秋季是夏季和冬季的过渡阶段,适当地让身体处于凉爽的状态,接受一些寒冷的刺激,可以增强机体耐寒能力和体表的抵抗力。不过,晚秋时节昼夜温差增加,一旦有强冷空气活动,气温急剧下降时,就应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

“秋冻”并不是人人适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受寒冷刺激后,会使原本就有病变的心肌缺血、缺氧更加严重,加上“秋燥”常引起体内缺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极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

胃肠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若不慎着凉,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复发,严重者可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有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等病史的人也不宜“秋冻”,寒冷会对人的气道产生不良刺激,使得疾病复发或加重。患有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常反复出现腿部胀痛、沉重感,受寒后可使上述症状加重。糖尿病常并发血管神经病变,表现为微循环障碍、手足麻木等,寒冷刺激不但会加重糖尿病,还可能加重微循环障碍,导致血管神经病变进一步加重。

此外,对“秋冻”的理解也不应局限于天气转冷而不急于增衣保暖,还应加强体育锻炼——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人体新陈代谢越旺盛,耐寒能力就越强。

2.网红“防猝死套餐”可以预防猝死

流言:

由辅酶Q10、鱼油、叶黄素、维生素D3等保健品组成的“防猝死套餐”,每天坚持服用可以预防猝死。

真相:

医学上不存在标准的“防猝死套餐”组合。辅酶Q10、鱼油等均属于保健品,目前没有医学指南或共识表明服用这类保健品能有效预防猝死。

目前,心源性疾病占猝死总人群的80%以上。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还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通常会服用多种药品,如果再服用保健品,一方面加重肝脏或肾脏负担,另一方面也将增加药物间相互作用的风险。保健品并非药品,已有明确心脏疾病患者服用前一定要经过科学的评估检查,咨询医生,不要自己盲目服用,特别不能因此停用或减少治疗药物。

在预防猝死方面,对于先天性心脏疾病患者,建议定期体检,尽早发现高危因素,及时治疗;对于大多数人群,要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建议控制体重、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稳定、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坚果、适度增加运动。

3.便宜的阳光玫瑰葡萄不能吃

流言:

阳光玫瑰要打24次农药,少一遍都不行。现在10块钱一斤的阳光玫瑰葡萄都是打了膨大剂泡过药的,农药残留超标,千万不能吃。

真相:

阳光玫瑰葡萄之所以便宜,并非是因为品种不纯或者农药滥用,而是因为产量、销量上去了,价格自然就便宜了。

打农药是需要根据作物和环境的需要来打的,打多了,土地、果农、果树都受不了。阳光玫瑰从开花到结果,总共才120-130天,按照网传 “打24遍药”的说法,基本上种植户别的啥都不用干了。

至于“泡药水”,也是果蔬采收后的正规操作。因为果蔬采收后,要经过长途运输到超市再被消费者买回家里。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破损、虫害,尤其是葡萄这种“娇气”的水果,所以通常都会通过一些保鲜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来防止虫子和细菌滋生。而且国家标准对用量也有严格限制,因此只要合理使用,符合标准,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

4.咖啡加白酒一起喝,不影响健康

流言:

“酱香拿铁”销售火爆,说明咖啡和白酒是“绝配”。有网友直接将白酒倒入咖啡,调制“白酒拿铁”饮用。

真相:

“咖啡加白酒”会给饮用者的健康带来潜在危害,不宜多喝。

咖啡因和酒精都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增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从而引发心律失常或血压增高,导致心跳过速、心悸、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并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二者还会刺激胃肠道,使胃酸分泌增加,过量刺激还可能导致胃酸反流到食管,引发胃食管反流病(GERD),出现恶心呕吐、反酸烧心等不适症状。同时,酒配咖啡更容易喝醉。咖啡的兴奋作用会降低人体对酒精的敏感度,让喝酒的人呈现出一种“清醒醉酒”的状态,在不知不觉中喝下更多的酒,从而导致酒精摄入过量,并可能引起酒精中毒、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5.常吃豆腐会导致肾结石

流言:

豆腐中含有钙和草酸,二者结合会形成草酸钙从而导致结石,因此肾结石患者不能吃豆腐。

真相:

在大豆中,与结石有关的物质主要有三种:嘌呤、钙和草酸。大豆经过不同的加工,其中与结石有关的成分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例如豆浆和豆腐中所含的嘌呤就很少。

豆制品对结石的影响主要是其中的草酸,而豆腐(尤其是卤水豆腐和石膏豆腐)中的草酸含量很低,从豆腐进一步加工而来的食品(比如豆腐干)草酸含量也不会高,所以结石病人也可以吃。健康人身体对于草酸等成分有更强的处理能力,就更没有必要担心吃豆腐或者豆制品引发结石了。

此外,与大家认识不同的是,钙摄入量不足反倒会增加结石风险。所以,即使是对结石风险较高的人群,依然需要摄入适当的钙。

6.猪油比调和油更健康

流言:

“猪油不健康”是谣言,是为了营销调和油而搞的商战。

真相:

猪油的脂肪组成中,饱和脂肪含量高达40%以上。饱和脂肪是让人体血清胆固醇升高的主要脂肪酸,这早已是学界共识。

相比之下,调和油并不是“差油”,反倒是一种更方便的选油途径。食用油中的三种脂肪酸对人体各有益处,缺一不可,一般来说,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的比值为 <1:>1:1比较合适。为了获得丰富的脂肪酸,中国膳食指南建议我们要经常“换油吃”。但对于很多人来说,经常换油比较麻烦,这个时候调和油就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7.“开水冲蛋”更易消化吸收

流言:

“开水冲蛋”让鸡蛋里的营养物质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真相:

开水冲鸡蛋大多不能冲均匀,未熟透的鸡蛋中含有抗胰蛋白酶,会阻碍身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如果体内沉积太多未被吸收的蛋白质,就容易在大肠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胺、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加重肝脏负担。

鸡蛋是比较容易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常见的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研究发现,如果要把这些细菌充分杀灭,需要把鸡蛋加热到71℃以上。如果开水冲蛋冲泡不均匀、时间短,则无法杀死这些细菌,就可能导致急性肠胃炎,产生呕吐、腹泻等症状。

8.吸氧比喝咖啡还提神

流言:

使用制氧机或者氧气罐进行吸氧可以提神醒脑、集中精力,帮助备考和工作,效果比喝咖啡还好。

真相: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空气里的氧含量足够使用。除了一些特殊病患需要供氧外,一般人是不需要吸氧的。网络上流传一些使用者“吸氧后提神”的感受,应该只是心理作用。

“吸氧提神益智”的说法非但毫无科学依据,甚至可能会对使用者的身体造成一定负面伤害。长期高流量吸氧可能导致氧中毒,造成使用者出现恶心、胸痛、呕吐,以及较为严重的胃肠道反应等不良症状。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对脑细胞造成一定损伤,吸氧反而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

专家表示,消费者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购买制氧设备,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要期望通过吸氧的方式来给面临考试的孩子提神醒脑。当感觉疲惫时,应停下来适当补充睡眠。只有获得充足的睡眠,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

9.过敏性鼻炎症状缓解后就可以停药

流言:

对于过敏性鼻炎,有症状时就用药,症状缓解、没症状后就可以停药。

真相:

这种做法并不科学。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用药,也需要有规律性。

秋季是花粉症(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有些患者在症状严重时按时用药,一旦症状消失就停药,导致没过几天症状又加重,反复发作。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存在“最轻持续性炎症反应”,这种无症状的炎症反应会导致鼻黏膜的高反应性,阈下刺激(强度小于感觉阈限的刺激,即个体觉察不到,但仍可引起一定生理或心理效应)也会引起临床症状。因此,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应坚持用药、注意规律性。

10.老咬到舌头是“馋肉”

流言:

在吃饭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咬到舌头的。民间一直流传一句老话,吃饭老咬到自己的舌头就是“馋肉”了。

真相:

这个说法并不科学。不仅如此,有些咬舌情况还预示着身体出现严重的健康危机。

吃饭时频繁咬舌头的表现不仅不是馋肉,还有可能是脑卒中(中风)的前兆。脑卒中发生前,为什么会出现舌头不灵活呢?舌头由脑部神经支配,脑部有病变时,脑神经受损影响到神经支配区域,就会出现舌头发硬、麻木、歪斜等症状。

如果在咬到舌头的时候,觉得面部肌肉不受控制,舌头还麻麻的、不灵活,甚至会不自觉地流口水,就说明脑血管有点堵起来了。当出现这些症状,并且伴随着经常头晕难受的话,最好赶紧去检查看看脑血管是不是出问题了。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苏雅

编辑 匡峰

流程编辑 刘伟利

葡萄大量上市了!酸甜多汁、味道诱人!但长这样的千万别买

又到了葡萄大量上市的时节了!葡萄富含白藜芦醇、花青素、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从皮到籽都有较高营养价值,有“水果之神”的美誉。

不过,每次到水果店里,看着红的、绿的、紫的、大个的、小个的葡萄,小二不免有些发愁:这么多品种,该怎么选啊?

不同品种各有千秋

挑选牢记这3点

葡萄家族的成员众多,全世界的葡萄属植物有60多种,它们颜色、个头、口感不一,各具特色。其中,大家比较常见、常吃的有:

巨峰——巨峰的个头通常比较大、表皮呈紫黑色,具有果皮厚、果肉软、果核大的特点,吃起来较为方便,口感酸甜适中;

夏黑——果肉爽脆中带有弹性,口感偏甜,无籽是其一大特点;

玫瑰香——成熟后同样呈紫黑色,但和巨峰比起来皮薄、个头小,而且玫瑰香味浓郁,入口后甜味明显;

马奶提子——呈绿色,形状偏长、和马乳头很相似,肉质较硬较脆,味道爽口,通常有小核;

金手指——形状细长,果皮非常薄,适合连皮一起吃,而且甜度很高,口感兼具冰糖味和奶味;

无核白——个头较小,颜色翠绿,皮薄肉嫩没有核,味道很甜,常被用来晒绿葡萄干。

一般来说,无论是挑哪种葡萄,下面这3个技巧都能帮得上忙:

1

看白霜

葡萄表面那层白霜,有些人觉得它是脏东西。但其实,它是葡萄自身分泌的糖醇类物质,不仅无毒无害、可以食用,还是葡萄新鲜的标志。

一般,表层白霜越白、越厚、越密的,葡萄越是新鲜,成熟度也高。

小贴士

白霜不溶于水,大家在清洗时其实不用费尽心机地把它洗掉。通常,把葡萄放进加了少许面粉的水中浸泡一会儿,再用流水冲洗干净,就可以放心吃了。

另外提醒大家,最好不要把葡萄一颗颗揪下来再洗。否则在清洗过程中,葡萄表面的脏东西就会很容易从开口处进入到果肉里面,导致“越洗越脏”。

2

看果穗

整串的葡萄,看起来果实颗粒较为松散的,养分通常比较充足,成熟度也高;如果果实颗粒十分拥挤,甚至还被挤压变形,那其中的一些葡萄就会因受不到阳光照射而缺失养分,口感相对较差,不建议选购。

3

尝最下面一颗

通常在一串葡萄里,越靠近葡萄枝的葡萄会越先成熟,离葡萄枝越远的葡萄成熟得越晚;甜度方面,也是靠近葡萄枝的葡萄要比远端的葡萄更甜。

所以,大家在购买时,可以摘葡萄里最下面的一颗尝一尝,如果它很甜,那这串葡萄的味道基本不会差。

注意

浑身长满了小白斑、小凸点的葡萄千万不要买、不要吃!这种葡萄很可能受到了一些病菌或害虫的侵害,食用后可能造成恶心、呕吐甚至更严重的情况。

葡萄和提子

是一种水果吗?

每每说到葡萄,除了不同品种各有什么特别之处,还总有人会问:葡萄和提子是一种水果吗?如果是,那为什么提子要贵那么多啊?是因为提子营养更好吗?

和我们平常吃的葡萄(巨峰、夏黑等)相比,提子口感确实不太一样,果肉通常要更脆一些;而且它很难剥皮。

这些差异可能会让我们误会提子和葡萄是两种不同的水果,但其实,从植物学分类来说,提子也是葡萄的品种之一。

至于为什么市面上提子的价格比葡萄贵,主要是因为它的种植成本较高、嫁接技术较复杂,和营养价值没什么关系。毕竟,两者含有的营养物质基本一致。

如果非要细究,反而还可能是葡萄更占优势——普通葡萄的维生素C含量是提子的6倍;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方面,葡萄也要低于提子。

所以,大家无需盲目追求高价水果,购买时挑自己喜欢吃的、价格合适的就可以了。

最后小二还要提醒大家一句:葡萄的含糖量较高,糖尿病人要控制摄入量,尿酸高的人也注意别贪吃哦~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阳光玫瑰葡萄身价大跳水,“泡药水”传闻是否可信?

来源:【海报新闻】

最近,“阳光玫瑰越来越便宜”的消息冲上了热搜,作为葡萄界曾经的“爱马仕”,阳光玫瑰葡萄今年价格又降了。根据农产品信息平台“一亩田”的数据,9月5日阳光玫瑰全国批发价为9元/斤。而以前市场最为火热的时候,每斤市场价可达上百元。

阳光玫瑰以大果粒、高糖分、耐储存和独特的玫瑰清香而闻名。刚问世时,每串售价高达500元人民币,平均一颗售价约为10元。自2015年左右,该品种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超市的售价也曾一度高达300元/斤,让不少人直呼,“太贵了!”

阳光玫瑰来到我们国家的时间并不长,2010年才开始在中国种植。但是近年来阳光玫瑰价格却遭遇“滑铁卢”,在超市里,常和其他品种的葡萄放在一起,成了一款亲民大众水果,接受人们的挑选。

阳光玫瑰葡萄价位为何一降再降?

曾经价格“高高在上”的阳光玫瑰,为何如今“泯然众人矣”?

对于今年阳光玫瑰价格的下调,在曲江一小区内经营一家水果店的店长李子齐感觉尤为敏感,他认为“增产”是其价格不断下滑的主要原因。“2016年阳光玫瑰全国的种植面积才几万亩,今年种植面积估计已超过120万亩。”不仅如此,部分地方还将一季种植改为两季种植。

阳光玫瑰初上市时,以其高价和火爆的销售情况震撼了市场。对于种植户来说,阳光玫瑰代表着农业致富的机会,甚至有故事流传称“五亩换大奔”。在高昂利润的驱使之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户开始投身阳光玫瑰的怀抱,纷纷加入种植行列。

某市场机构发布的《2022年中国阳光玫瑰葡萄产业数据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阳光玫瑰种植面积约31.21万亩,收获面积约20.42万亩。与相关报道显示的2016年全国阳光玫瑰种植面积10.01万亩相比,近5年间种植面积增长了21.2万亩,增幅达211.79%。

上述《报告》称,从种植区域分布来看,阳光玫瑰种植区域遍及全国各地。目前,在国内种植大面积铺开的情况下,“阳光玫瑰”基本上实现了全年不间断供应。

也有网友表示对阳光玫瑰葡萄的新鲜感逐渐降低,曾经因价格高昂而无法品尝的人们如今也不再感到渴望。产品的热度与价格上涨密切相关,阳光玫瑰曾因其独特的外观吸引了许多消费者,尤其是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年轻人。然而,随着几年的发展,阳光玫瑰已不再是新品种,曾经的奢侈品如今已成为普通商品,价格自然不复从前了。当然,市场消费力和礼品市场的热度跟不上产量提升也是其中的因素。口感大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阳光玫瑰葡萄是用药水泡大的?

近期也频繁传出一些关于阳光玫瑰葡萄的负面消息,有网络传言称为保证高甜度,阳光玫瑰的培育过程要泡药多次。此类说法引发了消费者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对于此类问题,山东省葡萄研究院李秀杰副研究员在接受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相关解析:“我也留意到有这样的报道,每年有关各种水果这方面的传言很多,感觉都见怪不怪了。阳光玫瑰是一个非常优质的葡萄品种,大粒、高糖、抗病、耐储运,所以这几年发展特别快。它是个高糖品种,这是品种特性决定的,并非因用了农药。”

“一个原因是它晚熟,从坐果到成熟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加上它生长后期进入秋季,昼夜温差大,所以能积累更多的糖分;二是这个品种果糖含量高,果糖是天然糖中最甜的糖类,而阳光玫瑰果糖含量是其他品种的1.1—1.6倍,表现出的甜度值最高。再就是阳光玫瑰种植面积比较大,栽培技术比较成熟,通过合理种植也能提高糖分和增大果粒。”李秀杰副研究员说。

阳光玫瑰不需要药剂增添,它的品种特性和通过科学种植很轻松就能达到18%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如果不着急采收,在树上挂上一个月也不会掉粒,糖度可以达到22%甚至更高。

李秀杰提到,如果农户需要做无核的阳光玫瑰,就需要用赤霉素在花期进行蘸穗处理。赤霉素是葡萄果实里面本身就含有的一种生长调节剂,是一种植物激素,无核处理需要的浓度是20ppm,浓度很小,而且经过很长的生长期都会代谢。通过科学化种植和规范化使用生长调节剂生产的葡萄都没问题,过量用药不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也会增加成本。

同时李秀杰副研究员呼吁消费者应理性看待,不要盲目相信传言。消费者在购买时应该选择正规渠道和信誉良好的商家,在食用葡萄时注意清洗,做到先清洗后食用。

葡萄虽好,但这几类人要谨慎选择

葡萄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葡萄糖、有机酸、氨基酸及钙、磷等营养元素,通常适量食用对人体存在一定好处。但食用过多可能会带来一定危害,特别对于以下几类人群:

1.肠胃欠佳的患者,由于葡萄中含有较多有机酸,食用过多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部不适症状。

2.口腔疾病患者,特别是存在龋齿、牙龈炎症的患者,葡萄中的糖分和酸类物质可能会刺激牙龈和牙齿,导致疼痛。

3.糖尿病患者:由于葡萄中糖分含量较高,如果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食用过多葡萄,可能会导致血糖异常波动,加重病情。

4.孕妇:在孕期胎盘分泌的激素可能影响胰岛功能,增加妊娠糖尿病的风险。

(海报新闻编辑 吕继萌 综合钱江晚报、解放日报、中国新闻网、华商网、科学兴农公众号等)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